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启蒙与现代性 (笔谈).doc

24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34088743
  • 上传时间:2018-02-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1.50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启蒙与现代性 (笔谈) 李宏图 邓安庆 李向平 潘斌 复旦大学历史系 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摘 要: 如何实现现代化可以说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根本问题, 而启蒙则是现代化的前提准备和开端, 如何理解和评价启蒙的意义与限度就成了理解现代性的关键在最早实现现代化的西方社会, 法国、德国、意大利以及苏格兰等国家和地区都经历了启蒙运动的洗礼在西方, 启蒙最早意味着人运用自身的理性能力从宗教的蒙昧中解放出来, 它确立了理性在人间的至高原则理性地自我批判, 对理性的公开运用, 自由而正义的法治秩序, 是启蒙哲学 (运动) 永不过时的遗产在中国, 西方启蒙思想则是推进中国现代性成长的重要思想资源, 以及建构我们自身观念的重要来源辛亥革命以来, 中国社会在宗教信仰方式和社会政治秩序的处理上就留下了西方启蒙话语的烙印而在学理上, 中国学界对西方启蒙运动的研究还很不全面, 亟待从空间性、思想史以及社会文化等维度进行研究拓展关键词: 启蒙; 启蒙运动; 现代性;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概念的形成与思想的系谱:西方近代概念史研究 (17—19 世纪) ” (项目编号:16JJD770016) Enlightenment and Modernity ( Symposium) LI Hong-tu DENG An-qing LI Xiang-ping PAN Bin Abstract: How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is essential to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since the modern times. Since the Enlightenment is the premise and the starting point of modernization, how to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and limit of enlightenment is the key to understand modernity. France, Germany, Italy, Scotland and other Western societies of modernization—all of them were baptized by the Enlightenment. In the West, enlightenment firstly means that people apply the power of reason to emancipate themselves from the obscuration of religion. Reason is regarded as the first principle in the world. The timeless legacies from the Enlightenment include the self-criticism with reason, the public application of reason, and liberal and just legal order. In China, the Enlightenment can function as an important intellectual resource to promote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thought. Since the Revolution of 1911, the ways concerning religious faith and social political order in China's society have been impacted by the Enlightenment discourse. However, we still want a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Enlighte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pace, intellectual history, society and culture.Keyword: enlightenment; the Enlightenment; modernity; China; 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启蒙运动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成为推进中国现代性成长的思想资源, 以及建构我们自身观念的重要来源。

      但如果从学理上来反思的话, 可以发现, 近百年来我们对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启蒙运动反而在学术研究上推进不大, 没有取得和其重要性相匹配的学术成果同样, 我们常常强调在中国进行启蒙, 这个启蒙更多指代的是法国的启蒙运动, 由此忽视和遗忘了在法国启蒙运动之外, 还存在着诸如苏格兰启蒙运动、德意志启蒙运动、意大利启蒙运动等有鉴于此, 为了推进 18 世纪启蒙运动的学术研究, 近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组织一批学人召开了“观念、规范与秩序”学术讨论会, 现从与会学者的精彩发言中, 刊发一组笔谈期待能够引发学界的共鸣, 激发起对启蒙运动学术研究的新潮———特约主持人李宏图拓宽启蒙运动研究的视角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启蒙运动充任了很重要的思想资源五四”以来, 一些思想家一直说要在中国进行启蒙, 上个世纪 80 年代时, 王元化先生还呼吁进行“新启蒙”由此可见启蒙对于中国的意义但如果我们回到学术研究本身, 便会发现我们对于启蒙运动的研究, 实际上还远远不够例如, 至今我们还没有系统地翻译过国外学者对启蒙运动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 同时除了 80 年代有些学者写过的为数不多的几本关于法国启蒙运动的著作, 以及新近出版的一些关于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学术成果外, 现今还没有出现关于对启蒙运动全面性和专题性研究的著作。

      更需指出的是, 我们经常讲“启蒙运动”, 也只是把它看成是法国的启蒙运动, 我们对其他国家的启蒙运动关注得不够即使看成是法国的启蒙运动, 我们也未系统地进行研究由于没有使用法语、英语等文献资料, 特别是第一手原始资料展开学术性研究, 也未紧跟国际学术研究动态, 致使目前面世的一些讨论启蒙运动的文章大多也只是流于低水平的重复, 甚至是想象性的演绎所以我们今天讲“启蒙运动”, 在一定程度上仅仅是把它看成一种意识形态, 或是一种思想价值资源, 而没有真正作为学术研究但需要提醒或切记的是, 如果没有真正的学术研究的话, 所谓的思想资源, 并且期待运用这个思想资源来启迪民众, 引领历史前行的话, 有可能就会偏离启蒙运动内含的意旨, 反而会是历史的误读与误导因此, 在今天新的环境和条件下, 我们务必要从学理与学术上重新思考启蒙运动, 从而才能为今后的社会实践提供丰富而充足的思想资源从国际学术界来看, 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 对启蒙运动的研究本身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根据我的理解, 我将其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启蒙运动空间性的扩展在讨论启蒙运动时, 不再仅仅把它看成是法国的启蒙运动, 而是和苏格兰启蒙运动、德意志启蒙运动、意大利启蒙运动这样一些启蒙运动, 甚至包括中国的明清之际的启蒙运动放在一起进行研究。

      在这个意义上来讲, 国际学术界已经走得比较前, 而我们还没有把启蒙运动放在这样一个大的空间里来讨论, 研究视野和范围还比较窄就此而言, 我们应该呼应国际学术界对于启蒙运动的扩展, 要在空间上拓宽启蒙运动研究的视角因为从不同国家、不同区域来理解启蒙运动的时候, 会发现中间有很大的差异性例如苏格兰启蒙运动和法国启蒙运动之间的差异18 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强调运用理性地批判, 批判当时的君主专制, 批判贵族特权为基础的等级社会, 批判教会的迫害和宗教的狂热, 从而提出自由、平等和宽容, 后来发展成为自由、平等和博爱而苏格兰启蒙运动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理解、设计与法国思想家们完全不一样, 他们并不认为理性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更为重视习惯性, 由此论述了未来社会的基础架构———市场、法律、道德这三大基础性要素, 可以说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为现代社会作出的伟大贡献这样, 谈到启蒙运动的时候, 我们就不能够仅仅只看到法国的启蒙运动, 更应该开阔眼界, 看到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以各自的方式所进行的启蒙运动正由于此, 国际历史学界正在打破以法国启蒙运动为核心, 而将其他国家的启蒙运动看作边缘的传统观点, 也就是说, 打破了以法国启蒙运动为“中心”, 其他为“边缘”的两分范式, 开始在更为广阔的空间来重新理解启蒙运动, 以深化对启蒙运动的认识。

      二在思想史的维度上研究启蒙运动一般来说, 对启蒙运动的研究总是在思想史的维度上来展开, 在这一视角下, 学术界开始既把启蒙运动看成是一个整体, 同时又将其看成是有内在差异性的这包含有两层含义: (1) 空间含义, 也就是说, 启蒙运动在各个国家之间有差异; (2) 每个国家内部启蒙运动有差异我们常常讲启蒙运动, 把它看成是法国的启蒙运动, 其实就是法国启蒙运动本身内部也有很大的差异性, 分隔为不同的思想家阵营人们往往将法国的启蒙运动看成是一个整体, 因为启蒙思想家在批判旧制度、建立新社会这一目标上是一致的, 可如果仔细探究, 对于如何建立未来的理想社会, 启蒙思想家之间却有着比较大的差别, 甚至是分歧伏尔泰和卢梭之间对构建未来社会就有着巨大的差异, 两人并为此进行过争论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专制, 而卢梭则是力主“主权在民”的共和主义者;伏尔泰对未来社会抱有无比的自信和乐观, 是一位坚定的进步主义者, 而卢梭则对未来没有如此乐观, 反而认为科学与艺术的进步会带来人类道德的败坏而且在“百科全书派”内部也各有侧重, 达朗贝尔更为温和, 爱尔维修则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进行批判因此, 在强调启蒙运动作为整体性的同时, 我们也要重视启蒙思想家之间的差异性。

      以前我们把启蒙运动看成是一个整体性的, 上世纪80 年代像美国的一些历史学家就批评这种整体性的启蒙运动, 认为还应该更细致地考察启蒙运动, 包括法国启蒙运动内在的差异性同时, 在思想史的维度上还应该看到启蒙与其对立面———反启蒙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法国启蒙运动轰轰烈烈行进的时刻, 反启蒙也在进行, 据青年学者张智的研究表明, 这两者之间构成为了相互吸收其话语表达的复杂关系对于反启蒙最为典型的是德意志的浪漫主义, 赫尔德、施莱格尔、诺瓦利斯等一批浪漫主义思想家对理性展开了全面的反思在他们看来, 启蒙运动所高扬的要运用理性来进行思考, 建立科学, 消除迷信, 实际上是用理性破除了神性, 清除了宗教存在的理由, 也消除了人对世界的恐惧和崇敬;启蒙思想家要用理性的光芒照亮现实的黑暗, 这实际上否定了“黑暗”对人所具有的意义, 现实的世界包括人本身都需要某种“黑暗”, 而无须全部被光明所笼罩, 为此, 德意志思想家关注所谓“黑暗”的中世纪, 研究神话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可理解性, 要通过思考与分析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而德意志思想家则强调感觉、想象、情感等非理性层面的存在, 认为人如果只被理性所控制, 缺失了情感、想象等内容, 那也就成为了可以被随意拼装拆解的机器人, 而启蒙思想家拉美特里就曾经以“人是机器”为题出版了自己的著作。

      而且浪漫主义思想家也不承认理性的普遍性, 转而坚持独特性和多样性在政治领域, 启蒙思想家用理性来批判现实“旧制度”的不合理, 要建立起一个“合理的理性王国”其理论支点就是用理性来假设, 我们在从自然状态进入到社会状态的时候, 人民通过订立一个契约成立了国家和政府而浪漫主义思想家则认为, 国家不是一个人为建构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