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9页2020-2021学年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 A.民贵君轻 B.天人感应 C.三纲五常 D.和谐中庸参考答案:C2. 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是( )A.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B.经典理学体系C.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D.量子论和相对论参考答案:D3. 面对教皇的责难,马丁·路德曾慷慨陈词“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马丁·路德的主要“意见”是:A. 脱离罗马教皇统—德意志地区 B. 教徒宗教信仰自由不必禁欲苦行 C. 教徒需摆脱宗教束缚争取自由 D. 通过圣经信仰宗教无需通过教皇参考答案:D4. 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说:“北欧人文主义传统是宗教改革运动最重要的源泉之一……路德反对牧师的中间角色以及他坚持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很可以被看作是人文主义的自然发展。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B.宗教改革首先在北欧地区发生C.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在思想上完全一致D.宗教改革吸收人文主义大量的精神要旨参考答案: D本题以宗教改革为切入点,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归纳能力A项“核心思想”说法错误;B项说法错误;C项“完全一致”太绝对化,排除;关键信息:北欧人文主义传统是宗教改革运动最重要的源泉之一,D项正确5. “国民政府坚持谈判的先决条件,终于迫使英国从上海撤军2月19日,双方签定了《关于汉口英租界之协定》.根据协定,租界工部局于3月11日解散,由国民政府3月15日正式接收英租界这一事件发生在(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期间 C.五四运动期间 D.抗战相持阶段参考答案:考点:国民大革命;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北伐. 北伐时国民革命军接管位于汉口的英国租界北伐战争,是1926年至1928年,由中华民国的广州国民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京北洋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各路军阀,使中华民国在形式上完成统一的战争.解答:A.根据材料中“国民政府”可以判断不是辛亥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B.根据材料中”终于迫使英国从上海撤军.2月19日,双方签定了《关于汉口英租界之协定》”可知是收回汉口英租界,取得了反帝斗争的一定胜利,结合所学,可知发生在1927年,因此应是北伐战争期间,故B项正确;C.根据材料中国民政府可知不是五四运动时期,故C项错误;D.抗战相持阶段主要是进行抗日活动,与题目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B.6. 1993年初,美国哈佛大学裴宜理教授在《中国1992》一文中指出:“1989年北京风波后,如果有人对中国领导人对改革开放的态度有所怀疑,这种怀疑在1992年烟消云散了。
怀疑烟消云散”是因为( )A.南方谈话坚定了改革的信心 B.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参考答案:考点:GG:南方谈话.分析:本题以哈佛大学教授关于对南方谈话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南方谈话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解答:A、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提出了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B、改革开放方针在1979年已经确立,排除;C、1992年,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材料的论述重点是改革开放,排除;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掌握: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提出了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南方谈话解放了生产力,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7. 1986年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华莱士关于中国同美、苏两国关系问题时说:“中国观察国家关系问题不是看社会制度”是看“具体情况”这表明A.中国开始改变对美国的认识 B.苏联威胁日益严重C.国家利益是中国外交的出发点 D.美苏两国势均力敌参考答案:C8. 首次作为全国统一文字的标准字体是A.甲骨文B.金文C.隶书D.小篆参考答案:D中国文字的演变脉络是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
小篆的出现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为了巩固统一,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将小篆作为国家的官方文字故C正确,排除ABD9. 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不但创作出诸如现实小说、哲理戏剧和讽刺诗歌等文艺作品,而且还印刷了大量的报刊、小册子等印刷品,让下层群众了解新观念这说明启蒙运动A.起源于普通民众的意愿B.是一场纯粹的文艺运动C.认识到普通民众的力量D.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参考答案:C材料说启蒙思想家不但创作大量的文艺作品,在上层社会宣传启蒙思想还通过大量印刷报刊等印刷品让下层群众了解和接受启蒙思想,由此可知,启蒙运动认识到了普通群众的力量,C项错误材料反映启蒙运动认识到普通民众的力量,但不能说明启蒙运动起源于普通民众,A项错误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不是纯粹的文艺运动,B项错误启蒙运动的旗帜是理性主义,不是浪漫主义,D项错误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还印刷了大量的报刊、小册子等印刷品,让下层群众了解新观念”,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启蒙运动的影响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0. 电视剧《神话》是国内首部“穿越”题材电视剧,让历史人物蒙毅大将军和公主穿越古今。
目前,人类实现“穿越时空”梦想的科学依据主要是A.量子论B.相对论C.牛顿力学D.太阳中心论参考答案:B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特别是其中提出的钟慢尺缩论断当一个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物体周围的时间会迅速减慢、空间会迅速缩小,这可以作为人类实现“穿越时空”梦想的科学依据,故选B;量子论与时空没有关系,故排除A;牛顿力学正确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故与穿越时空没有关系,所以排除C;日心说也与题干无关,故排除D11. 《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这说明A.《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B.《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风格的先河 C.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统时代风貌参考答案:C文学成就从材料可以看出,《论语》认为《诗经》选取的标准是“思无邪”,可见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A不对,《诗经》是春秋末年中国出现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不对,它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D不对,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而非大一统12. 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 不断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中荀子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的改造主要表现在( )A.提倡仁政 B.提倡以德服人 C.主张礼法并用 D.提出天人感应参考答案:C13.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 制天命而用之 B. 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 加强中央集权 D. 兼相爱、交相利参考答案:B14. 1998年,有一机构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认为邓小平为中国教育作出重大贡献的占89%这主要是因为邓小平 ①对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②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提出“三个面向”;④提出“教育大革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15. 《南京条约》规定:“今大皇帝准从嗣后不必依照向例(公行制度)……其随意觅跟随、买办、通事,均属合法这一规定A.标志着清朝公行制度最终废除B.取消了英商在华贸易的限制C.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D.使普通民众与外商联系加强参考答案:D材料“不必依照向例(公行制度)”“其随意觅跟随、买办、通事,均属合法”这一规定破坏的是中国的贸易主权,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普通民众与外商之间的联系,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最终废除”;B项说法错误,错在“取消”;民族工业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故C项排除。
点睛:材料关键信息“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其随意觅跟随、买办、通事,均属合法”等;从中分析出答案16. 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如下表,据此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规律的主要原因是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高层政区 州 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州、县A.促进地方自主性 B.提升地方行政效率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D.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参考答案:C17.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 ) 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B.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 C.后者允许保留自己的军队 D.前者是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参考答案:B18.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能够协调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因为 A. 帝国主义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B. 两次会议签订的条约公正合理C. 各国都需要和平安定的环境 D. 都属于协约国集团,具有合作的基础参考答案:A19. 有人说“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
冷战结束后仍存在的“伤痕”是A.德国的分裂状态B.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C.“911”事件D.北约和华约的对峙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伤痕”可以理解为冷战的遗留,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还处于分裂状态德国的分裂状态是冷战的产物,而1990年东西德统一,随后冷战结束,排除A;911事件是恐怖主义,排除C;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是冷战的产物,排除D所以答案选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朝鲜战争20. 下图两人分别是这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代表人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C.都反对过激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参考答案:C21. 八七会议通过的《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指出:“工人阶级应该时刻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材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A.确定了土地革命的方针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D.主。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