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唐代服饰文化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借鉴和启示.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91525402
  • 上传时间:2022-05-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98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唐代服饰文化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借鉴和启示    【Summary】在强大的国力支持下,唐代服饰文化空前繁荣由于唐朝实施开放的政策,各行业通过引进和吸收,都在某种程度上进行着改革与创新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服装行业,也表现出了中外服饰文化的大交流与大融合特别是在服装形制上大胆开放,袒肤露胸,欲遮还羞;服装图案上由简洁演变为纷繁茂重;服装色彩上由简朴渐趋瑰丽多彩唐代服饰整体风格表现出形制开放、华丽丰美、奇异纷繁,成为中国服装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唐朝以后乃至当代服装设计潮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Key】唐代;服饰文化;借鉴K242            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0)48-0065-02唐代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巅峰的时代,是当时中华各民族和亚洲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各种文化思潮和新鲜事物涌入,人们思想开放,胸怀包容因此,唐代汉族服饰也吸纳了中外各民族服饰的特点,在形制、图案、色彩、设计理念呈现出交流、融合的多民族性这种多民族性是欧亚洲各民族与汉族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和相互借鉴的结果唐朝盛世对服饰的追求影响着唐代以后乃至现代服装设计潮流。

      分析唐代服饰的成因、文化特点,唐代服装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显得很有必要一、唐代服饰形成的成因唐朝政治开明,社会稳定,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唐朝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对外经济贸易发达由于国泰民安历经时间较长,唐朝成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各种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如佛教壁画引入到中原,引发了人们瑰丽浑穆的社会审美;北方石刻与雕刻进入南方,经过中原文化的吸引,产生了精致细腻的审美韵致;中原的丝织、绢绣、书画在异域经过吸收,也沾染其他民族的文化基因唐朝经济繁荣农业上发明了曲辕犁、水力筒车,农业生产力有很大提高商业繁荣,中期以后创新推出了“钱庄”等具有储蓄、借贷等类似私人银行类的金融民间组织;手工业发达,创造了花釉瓷、绞釉绞胎瓷、釉下彩绘瓷及三彩釉陶等,出现了纬丝显花等印花工艺这种印花工艺不断完善,并与纺织、丝绸技术同步发展,为唐朝服饰色彩、纹饰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物质基础正因为唐代政治开明,思想开放,和平统一时间较长,社会休养生息,经济连续稳定长足发展,才容纳和造就形制开放、华丽丰美、奇异纷繁的唐装二、唐代服饰的文化特点唐朝数代皇帝采取对外和亲政策,对内安抚,重视和平盛世的建立,出现了中外文化大交流与大融合的高峰,服饰文化也空前繁荣,人们锐意进取,“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收”“无所顾忌地改革与创新”。

      一)唐代服装形制开放大胆,摒弃旧俗中国传统封建礼教严格,对妇女出行露面束缚重重,“笑不露齿、站不依门”进入唐朝,人们思想逐渐开放,重视妇女这一特殊群体对美的追求,妇女的穿着打扮有了革新性的变化唐朝女子衣装旷世开放,初唐宫中流行低领露胸的服饰《簪花仕女图》中女子袒胸露背,肌肤如凝,披罗纱、着长裙、飘逸俊秀,完全摒弃了封建礼教下的女子形象唐代永泰公主墓的壁画里,更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梳高髻、着长裙、露胸披红带、上身不穿内衣、仅着黄色窄袖短衫、腰垂红腰带的唐代妇女形象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惯束罗裙半露胸”即是对唐朝女子思想开放,追求服饰审美的写照唐代出现追随时尚潮流的风气唐代时尚主要由宫廷、贵妇、声色技艺娱人行业来引领风骚由于思想开放,封建社会严格的阶级等级及礼仪约束全然轰塌如石榴裙是唐朝女子极为流行的服装款式,其色如石榴之红,从宫中传出后民间女子纷纷追仿,便有“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描写的;如百鸟裙,是用多种飞禽羽毛捻成线织成的裙子,做工考究,官家女子推崇效仿,以致为织裙而搜集材料,出动大量人力,搜山荡谷,致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太平公主着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佩带弓箭等,全副男装出现在公众场所,影响了后世女穿男装的思想潮流。

      二)服装图案奇异纷繁由于唐代丝织纺工艺、丝绸印染技术的发展,使服装纹饰发展有了更大空间往往以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纹饰创作,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服饰图案设计趋向自然这些图案装扮在服装上,清新自然,华贵富丽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翩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这也是现代中国风服装元素唐代服饰图案设计也经历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借鉴了两周服装图案设计的严谨;春秋战国时代的宽博舒展;汉代时期的简洁厚重与明快;魏晋时期追求的洒脱飘逸唐代服饰图案更加多样化,更加华贵绚丽、奇异纷呈,达到历史上的高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三)服饰色彩丰富鲜艳色彩是构成服装审美的最主要元素之一唐代服装在色彩的选择和搭配达到非常精细化程度唐代将制作服饰染料分成六个基色:青、绛、黄、白、皂、紫在官方经营的织染署中以颜色划分,下设二十五个作,每个作又有不同色阶的专业化生产流程唐代服装重视色彩的美化功能唐代在服装色彩上,主要用色以红、紫、黄、绿色为主,尤以红为主流杜甫诗“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红裙”、万楚诗“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张萱用朱红、朱黄、草绿、翠绿、石青、白等颜色,将人物描绘在《捣练图》上这些着色相互搭配,既富麗华美,又明快活泼。

      《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服装色彩以粉红、胭脂红、浅黄、 蟹青、赭石、花青等多色为主,艳丽夺目三、唐代服饰文化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借鉴及启示唐代服饰的繁荣取决于那个时代的思想开放,是加强对外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结果现代社会进一步扩大开放,追求经济全球化与唐代政治、经济视野异曲同工继承传统,创新未来在服装设计领域,唐代服装文化对现代服装设计至少有以下几点借鉴及启示一)现代服装设计要秉承唐代服饰的开放性唐代对外采取友好邦交策略,与西北突厥、回纥,西南吐蕃、南诏,东北渤海诸少数民族都有密切友好交往唐代建立了丝绸之路等海陆交通要道陆路的交通网络能西至印度、波斯、地中海;海路商船通航可至朝鲜、日本由于对外文化采取开放、包容、吸收的态度,与世界各國建立了密切的经贸往来,所以唐代的文明包容了许多前朝不敢想的活跃思想和社会氛围唐代的包容态度,使人们在思想与心灵得以放飞在艺术领域上,创作视野更加开阔,心有所向,神有所驰因此在服饰设计的艺术表达上,更是借鉴异域民族服饰流派和风格,大胆创新,百花齐放,形成了唐代恢宏的服饰文化气象大文化背景决定服饰社会效应的趋向和水准,然后自然而然地贯穿到人们的着装意识和着装行为中,从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成为服饰社会性的内因。

      唐代正是因为有打破传统、世风开放的“肚量”, 才有了“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的泼辣大胆;才有了不受封建礼教束缚、女着男装这些别出心裁的服装,源自追求新奇、崇尚异样的文化心理,也只有在盛唐包容的大背景下才能产生二)现代服装设计要秉承唐代服饰的多元性服装是社会、经济、文化的晴雨表唐朝政府建立的友好邦交的国家就有三百多个各国使团都会定期组织朝拜各国的使者云集长安后,把他们的文化的种子传向中华大地同时灿烂的中国文化,通过他们传向世界各地唐朝对异国衣冠服饰的兼收并蓄,吸收外来物料、生产技巧和形制风格,使唐朝服饰文化鲜艳夺目,呈现多元性唐代多数时期崇尚佛教信仰,玄奘西方取经后,人们受佛教哲学的影响,形成了“万物有情、万物皆有生命”的哲学观念艳情常由常情欢乐而生,以光彩的服装为其灵魂正如世间凡是清白的、纯洁的、光彩的或美丽的都以‘艳’表示”在这一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使唐代服饰的整体色调由简单古朴演绎成华美明丽,充满了佛教式的异域风情,一改前朝的服色风格由于唐朝采取开放政策,与西域、吐蕃等邦交密切异域服装的华美进入了人们的审美视野浑脱帽”“时世妆”经过唐代服装大师们取舍,胡服风格的汉装盛行在胡服的影响下,盛唐以前妇女摒弃了宽松飘逸的服装,流行以小窄袖为主的服装。

      随后穿胡服、跳胡舞,胡人文化生活也逐渐融入唐代人生活当中唐代服装在服装礼制上,也是上承历代冠服制度,下启后世衣冠之径道,有森严的等级和严格的规定唐朝服装礼制与亚洲诸国服饰礼制交流融合后,也兼容并蓄,广采博收无论官服或民服,男装和女装,都表现出多元性三)现代服装设计要借鉴唐代服饰的社会功能性自古以来,统治阶层就很重视、建立体现社会秩序的服饰文化唐代由于服装材质,丝织印染等技术的成熟,“严内外,辨亲疏”“人有差等”具有社会功能性的服饰有了更好的表达介质唐代尽管社会风气开放,但对服装中传统的“礼”“仪”“等级尊卑”等观念更加周全细密唐代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等级秩序,采用各种材质和图案表达社会等级武则天别出心裁地将文官、武官服装进行分类:武官袍绣狮、麒麟、虎、豹等瑞兽,体现威猛感;文官袍绣雁、鹰等神禽,以示儒雅从服饰上来看,不仅体现出职位、等级等森严社会秩序,而且还标明了各领域的官员应当具备的性格特点唐朝服色为小吏青色、士卒黄色、商贩皂色,赤黄服装除皇帝以外,其他人都是禁止穿的,民服多用青色唐代服装文化反映了大唐繁荣昌盛的社会面貌唐代服装的形制上大胆开放,袒肤露胸,欲遮还羞;服装图案上由简洁演变为纷繁茂重;服装色彩上由简朴渐趋瑰丽多彩。

      这些独特的审美及渐进过程,使唐代服装文化成为中国古服装文化的里程碑即使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它所表现出来的勇于创新、追求完善仍值得学习Reference:[1]祖倚丹,张红雨.论唐代服饰文化的政治特征[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3.[2]包莉秋,李琴芳.“云想衣裳花想容”——从诗词中女装的描写看唐代审美情趣之变迁[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3]钱旭林.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中国风[J].服装学报,2018.[4]李珊珊.中国历代服饰的演变[J].鲁行经院学报,2003.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