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西方心身关系认识的评价与分析.pdf
4页对西方心身关系认识的评价与分析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七年制 2011711045 蔡雨晴心身关系问题, 几乎同哲学本身一样古老, 甚至也可以说只要有哲学存在,就有心身关系问题存在灵魂与肉体,即神性与自然性的冲突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些哲学的本原性问题的思考其实就是人类最早的对心身关系的认识自身的种种疑惑一直引导和激发着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想象与实践心身医学的研究历史可追溯至2000 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试图用二元论的观点来解释心与身的关系,他认为心与身是两个独立存在的实体, 其间并不存在相互作用,精神可与物质分离与此相对立,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身心一元论者,他们认为精神与肉体是不可分离的古希腊医学创始人希波克拉底著名的“体液说”认为,人体含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4 种体液,如其比例正常就属健康,否则为病态心理在希波克拉底属“灵魂”范畴,“灵魂”源自大脑,体液正常与否,对“灵魂”是否正常起决定作用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对当今心理学的性格分类仍有影响从此人类对人的灵魂与肉体究竟是怎样活动和运作的探索就一直未停止过在心身关系问题发展的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心身二元论和一元论。
古罗马名医盖伦是心身二元论者,在心身医学方面提出了不同于希波克拉底的学说 此后,一元论与二元论成为影响西方心身医学思想发展的重要线索心身交感论”、 “心身平行论”和“心身同一论”都属于二元论的心身关系理论 二元论的观点认为心与身是两个独立存在的实体, 心理也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实体,只不过是一种相对比较特殊的实体而已在文艺复兴时期, 大多数学者认为,身心是不可分离的而哲学家笛卡儿则认为躯体与精神是截然有别的心身关系,一直就是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 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这是因为它不仅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交汇点, 而且对它的回答也区分了一元论、二元论和多元论,所以哲学史上各个哲学派别对这个问题都必然要作出解答但是从笛卡尔开始,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才有了鲜明完整的理论形态笛卡尔的二元论归根到底是人的二元论,这种二元论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三个论点: 1. 灵魂或心灵是一个思考着的实体;2. 身体也是一个实体,它的本质具有广延性; 3. 我的灵魂与我所具有的身体紧密相联,相互作用灵魂的本质在于思维,肉体则不能思维肉体的本质在于广延,而灵魂没有广延,它不占据任何空间因此,人本质上是个思维着的事物并非在本质上是一个形体。
笛卡尔对心身的区别给出了三种证明第一,从普遍怀疑来证明笛卡尔说:“我小心的考察我究竟是什么,发现我可以设想我没有身体,可以设想没有我所在的世界,也没有我所在的地点,但是我不能设想我不存在相反地,正是从我想到怀疑一切其他事物的真实性这一点,可以非常明白正确的推出: 我是存在的我一旦停止思想,纵然我所想象的其余事物都真实地存在,我也没有任何理由相信我存在因此,我就认识到,我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只是思想,它并不需要任何地点以便存在,也不依赖任何物体性的东西 ,因此这个我,亦即我赖以成为我的那个心灵,是与身体完全不同的,甚至比身体更容易认识,纵然身体并不存在,心灵也依然不失其为心灵 ”这也即是唯一不可怀疑的真理: “我思故我在 ”第二,从本体论来证明笛卡尔断言,心灵的本质是思想,而物体的全部本质是广延, 思维和广延之间没有任何相同之处,它们是不相容的第三,认识论的证明 笛卡尔对于心身区别的认识论证明的基本思路是,只要我能清楚分明地理解到两个事物是有区别的或不同的,它们实际上就是有区别的或不同的在这里笛卡尔求助于全智全能全善的上帝来保证心身区别的客观可能性笛卡儿在他的第一哲学中主要区分了心身为两个完全对立的实体。
但不可否认的是灵魂与身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也就是说心身是如何统一的呢?笛卡尔区别了二者后遇到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难题 , 因为他把二者如此严格彻底的区别开来, 这样再把二者统一起来就困难重重了 他努力地先后提出了四种理论来论证心身的统一他认为灵魂和身体的结合不是全部身体,而是一部分,灵魂在其中发挥作用的那个部分完全不是心或整个大脑而是大脑最深处的部分笛卡尔的相互作用理论实际上和他的二元论是相矛盾的一个无广延的思想是无法和有广延的身体相互作用的即使是利用松果腺这样的小实体中介来促使心身间的相互作用,但是再小的松果腺也是有广延的物质,所以心身关系问题在笛卡尔哲学中是不可解决的难题针对二元论从本体论上把心灵与身体完全彻底地隔离开来,从二元论的观点无法解释心身相关这个无法排除的事实,于是出现了心身一元论的观点一元论又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最基本的形式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 先有身再有心,心理活动是由身体而产生的;唯心主义一元论则反之,认为身体是由心灵产生的在此一元论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以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为代表的“副象论”和以石里克为代表的“认识的平行论”等近现代科学家普遍认同的一种理论是突生论,即这样一种论点:心里是那些具备最高级的神经系统的动物才具有的某种突生性质的属性。
我们可以认为心里是酮物质相关的突生,但它不必具体化为物质这是目前唯一赢得了所有科学支持的哲学,或许这一理论的提出还不足以解释心身问题的所有方面,但这给了我们新的思路与方法,去探知人类无穷尽的奥秘参考文献: 1.罗素, 《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6年 2.笛卡尔, 《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8年 3.笛卡尔, 《第一哲学沉思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年 4.汤平,西方心灵哲学视野下的心身关系问题,2008年 6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