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操作题答案.doc
11页水泥和粉煤灰试验1、粉煤灰细度的试验方法和步骤?(负压筛析法)试验步骤: 1.将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为105-1100C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2. 称取试样10g,精度0.01g,倒入45μ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3.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固定在3min,使负压在4000Pa-6000 Pa时工作,若负压小于4000Pa,应停机,清理吸尘器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4.在筛析过程中,发现有细灰吸附在筛盖上,可用木锤轻轻敲打筛盖,使吸附在筛盖的灰落下5.3min筛析自动停止工作,观察筛余物,如有出现颗粒成球、粘筛等情总,用毛刷将细粒轻轻刷入筛网上,再筛析1-3min直至筛分彻底为止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称量,准确至0.01g2、粉煤灰烧失量的试验方法和步骤? 取样方法及数量: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不足200t按一批论,取样数量按干灰的重量计算 散装灰取样-------从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3g,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中抽10袋,并从每袋中各取试样不少于1Kg,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
试验方法: 按四分法取样,准确称取1g试样,置于已灼烧恒重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与坩埚上,在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10000C内灼烧15-2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重至少做一次平行试验计算: 烧失量(%) S=(G1-G2)/G1*100 G1—烧前质量 G2—烧后质量 烧失量不大于 1级 5% 2级 8% 3级 15%3、水泥的技术性质有哪些?答:水泥技术性质:物理性质(细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 力学性质(强度、强度等级) 化学性质(有害成分、不溶物、烧失量)4.水泥细度试验几种方法的比较答:(1)负压筛法 (2)水筛法: (3)水泥比表面积法:它是以单位质量水泥材料表面积的大小来表示细度;负压筛法试验步骤:1、 将水泥样品充分拌匀,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防止过筛时混进其它水泥 2、筛析前,应先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若负压小于4000Pa,应停机清理吸尘器内的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3、称取试样25g,,倒入80μ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许吸附在筛盖上,可用木锤轻轻敲打筛盖,使试许落下筛毕,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称量水筛法试验步骤:1、将水泥样品充分拌匀,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防止过筛时混进其它水泥 2、筛析前,应使水中无泥、砂,调整好水压及水筛架的位置,使其能正常运转,喷头底面和筛网之间距离为35-75mm 3、称取试样25g,置于水筛中,用淡水冲洗至大部分细粉通过后,放在水筛架上,用水压为0.05±0.02Mpa的喷头连续冲洗3min筛毕,用少量水将筛网内的筛余物冲洗到浅盘中,等水泥颗粒全瓿沉淀后,小心倒出清水,烘干并用天平称量筛余物5.水泥净浆标稠的试验步骤 (维卡仪法)(标准法)准备工作:(1)试验前必须做到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2)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3)搅拌机运行正常(4)净浆搅拌机的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水泥净浆拌制:(1)称取试样500g;(2)根据经验用量筒量取一定的用水量, 注:用同一只量筒(3)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再5S-10S内小心将称好的水泥加入水中 注:小心有飞扬物飘出(4)安置好搅拌机,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
测定步骤:(1)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以置于玻璃板上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2)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3)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到底板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 (4)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5)以试杆沉入净浆距底板6±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6)拌合水量为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7)如下沉深度超出范围,重新调整用水量,若距底板大于要求,则要增加用水量;若距底板小于要求,则要减少用水量代用法) - 调整水量法准备工作:(1)试验前必须做到仪器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2)试锥降至锥模顶面时指针对准零点,(3)搅拌机运行正常(4)净浆搅拌机的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水泥净浆拌制:(1)称取试样500g;(2)根据经验用量筒量取一定的用水量, 注:用同一只量筒(3)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再5S-10S内小心将称好的水泥加入水中 注:小心有飞扬物飘出(4)安置好搅拌机,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
测定步骤:(1)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锥模内,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2)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将试锥降低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锥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3)在试锥停止沉入或释放试锥30S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升起试锥后,立即擦净; (4)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5)以试锥下沉深度为28±2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6)拌合水量为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7)如下沉深度超出范围,应重新调整用水量,直到下沉深度达到28±2mm为止不变水量法拌合水量为142.5ml,水量精确到0.5ml,其它步骤同上 当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mm时,应改用调整水量法测定 根据测得的试锥下沉深度S(mm),计算标准稠度用水量P(%) P=33.4-0.185×S 6.水泥凝结时间的试验步骤答:(一)初凝时间的测定:(1)当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2)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竟将表面接触3)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4)观察试针停止沉入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5)达到初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状态。
二)终凝时间的测定:(1)取下试针换上终凝针;(2)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度,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3)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4)在最后临近终凝时间的时候每隔15分钟测定一次5)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终凝状态,时间阶段为终凝时间;(6)达到终凝状态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终凝状态7.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步骤答:(1)计算初步配合比 (2)提出基准配合比 (3)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4)换算工地配合比8.工作性的检测方法,以及其使用范围答:(1)坍落度法:适用于集料粒径不大于31.5(40)mm,坍落度值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和物. (2)维勃稠度试验:适用于集料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值小于10mm的塑性混凝土 适用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以及维勃时间在5S-30S之间的干稠性水泥混凝土 (3)改进VC法 :适用于实验室及现场测定路面碾压砼拌合物的稠度,为碾压砼配合比设计及现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9.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步骤答:1、将坍落筒内外洗净,放在经水润湿过的钢板上,踏紧踏脚板。
2、将代表样分三层装入筒内.3、在插捣顶层完毕后,将捣棒以清除掉多余的混凝土,抹平筒口,刮净筒底周围的拌和物,而后立即垂直地提起坍落筒,从开始装筒至提起坍落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2.5min4、将坍落筒放在锥体混凝土试样一旁,筒顶平放木尺,用小钢尺量出木尺底面至试样坍落后的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5、同一次拌和的混凝土拌和物,必要时,宜测坍落度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值每次需换一次新的拌和物,如两次结果相差20mm以上,须作第三次试验,如第三次结果与前两次结果均相差20mm以上时,则整个试验重作10.混凝土离析的原因答:(1)砂率过小,砂浆数量不足会使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降低,产生离析和流浆现象;(2)水灰比大;(3)单位用水量大;(4)原材料特性11.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答: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抗冻性、混凝土的耐磨性、碱-骨料反应、混凝土的碳化、混凝土的抗侵 12.水泥胶砂试验步骤13.水泥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制作:14、水泥砂浆试件的制作:15、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16、水泥混凝土抗渗性试验:土工试验1、土的颗粒分析适用范围:粒径大于0.074mm的土仪器设备:标准筛:细筛:孔径为2mm、0.5mm、0.25mm、0.074mm;粗筛:孔径为64mm、40mm、20mm、10mm、5mm 天平、筛刷、木碾等试验步骤:1.将土样风干碾散拌匀,用四分法取样备用。
2.称取100-4000g(土样的粒径越大称取的数量越多)将试样过孔径为2mm的细筛,分别称出筛上和筛下土的质量 3.取2mm筛上试样倒人依次叠好的粗筛(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的最上层筛中;取2mm筛下的土样倒人依次叠好的细筛(孔径为2mm、0.5mm、0.25mm、0.074mm)的最上层筛中进行筛析,若2mm筛下的土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10%,则省略细筛分析同样,2mm筛上的土如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10%,则省略粗筛分析 4.依次将留在各筛上的土称重要求备细筛及底盘内土质量总和与原来所取2mm筛下试样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同样各粗筛及2mm筛下的土质量和与试样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 5.计算及绘图以小于某粒径的土质量百分数为纵坐标,颗粒直径的对数值为横坐标,绘制颗粒大小分配曲线求出各粒组的颗粒质量百分比2、土的比重试验---比重瓶法、浮称法、虹吸筒法比重瓶法:适用于土粒径小于5mm的土浮称法:适用于土粒径大于5mm的土,其中粒径为20mm的土质量应小于总土质量的10%虹吸筒法:适用于土粒径大于等于5mm的土,其中粒径为20mm的土质量应小于总土质量的10%3、土的含水量试验---烘干法、酒精燃烧法、比重法、红外射线法、微波加热法、碳化钙气压法4、土的压实度试验方法-----灌砂法、环刀法、灌水法、蜡封法灌砂法试验步骤答:①清扫干净试验地。
②将基板放在平坦表面上当表面的粗糙度较大时,则将盛有量砂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打开开关,让砂流入孔内,直到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准确至1g③取走基板,重新将表面清扫干净④将基板放回清扫干净的表面上(尽量放在原处),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与灌砂筒一致)并随时将凿出的材料取出装人塑料袋或大试样盒内试洞的深度应等于测定层厚度称取全部取出材料的总质量为mw ,准确至1g ⑤从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出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在铝盒或洁净的搪瓷盘中,测定其含水量(w,以%计)用小筒时,细粒土不少于100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