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预警应急机制(应急预警).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46432229
  • 上传时间:2018-06-2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3.8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家视点EXPERTS PERCEPTION30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7/1B建立预警应急机制迫在眉睫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具有发生的突发性、 形式的多样性、 危害的严重性、 处理处置的艰巨性等特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如下不确定性 发生时间和地点的不确定;事故水域性质的不确定性;污染源的不确定性;危害的不确定性流域性 河流的流域属性决定了水污染事故同样具有流域性 水体被污染后呈条带状, 线路长, 危害容易被放大 一切与该流域水体发生联系的环境因素都可能受到水体污染的影响, 如河流两侧的植被、饮用河水的动物、从河流引水的用户、流域内水与地表水交换的地下水等处理的艰巨性和影响的长期性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处理涉及因素较多, 且事发突然, 危害强度大, 必须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理, 这对应急监测、应急措施要求更高、 难度更大 污染事故得到控制后, 对当地的环境和自然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 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的影响, 需要长期的整治和恢复我国预警应急机制尚不完备我国对紧急重大灾害预警及应急措施认识不足,起步较晚 现阶段关于环境应急及预警管理相关的仅有:1 9 8 7 年国家环保局制定的 《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 、1 9 9 7 年国家环保局公布的《关于水污染事故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 和 《关于水污染事故行政处罚问题的复函》 、2 0 0 0 年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 《关于切实加强重大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事故和突发事件报告工作的通知》 、以及2 0 0 3 年5 月国家环保总局发行的《环境应急手册》 。

      城市供水管理体系不完备, 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较弱现阶段,很多城市供水部门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体系发生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后,供水部门缺乏应变能力,无法采取正确的处理手段,不能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 一些地方没有高度重视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预警防范工作, 应对突发重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预警应急机制马放* 邱珊 / 哈尔滨工业大学 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水是生命之源, 饮用水源条件的优劣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 直接关乎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政治需要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然而我国目前正进入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 2 0 0 5 年发生的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故, 导致哈尔滨4 0 0 万群众停水近4 天,2 0 0 6 年发生的北江、湘江和洞庭湖重大水污染事故均不同程度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饮水水源地安全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应急和预警作为应对饮用水突发事故的必要手段和有力保障在目前形势下越发显得必需与重要* 马放,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教授, 博士生 导师。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应急专家组成员, 牡丹江水污染事 件专家组组长EXPERTS PERCEPTION专家视点31 2007/1B环境保护特大环境事件信息收集的报告和反馈工作不力, 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和处置能力明显不足突发污染事故具有发生的突发性、 形式的多样性、危害的严重性、处理处置的艰巨性等特点,而突发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又直接威胁着城市居民的安全,其危害与影响往往更加严重据统计,2 0 0 1年我国发生各类污染事故 1 8 0 0 起,直接经济损失达1 . 2 亿元;2 0 0 2 年全国共发生1 1 起特大和重大污染事故,共造成1 2 人死亡,近3 0 0 0 人中毒;2 0 0 4年第一季度我国就发生突发性重大污染事故 8 起;这些频发的事故对于我国本来就脆弱的水污染防治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饮用水安全令人担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直接影响到流域周围的生态系统, 如果能在灾害发生之前预警或是在灾难发生最初采取应急措施, 就能极大地控制事态发展,减少损失基于突发事故的特点,针对饮用水水源周边环境,建立饮用水水源安全预警体系, 通过观察、监测, 预测各种安全指标是否偏离安全阈值,同时辅以一套事先制定的、 能迅速应对突发性饮用水水源污染, 使城市居民脱离水资源不安全状态的措施, 缓解和减缓饮用水水源不安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冲击与影响, 避免发生由于水源不安全引起大的政治、经济和生态灾变,使人民生活质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水生态系统不受破坏或受影响最小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建立完善预警应急机制具体措施2 0 0 5 年发生的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故给流域城市造成了巨大影响, 究其原因, 除吉化公司自身原因之外,没有正确的应急方案、响应迟缓是造成松花江污染的重要因素 如果在硝基苯刚开始泄漏时就对下游预警, 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控制受污染水排向松花江, 那么损失就可以降低许多,影响范围也会小很多2 0 0 6 年8 月, 吉林市牛河发生有机化工废水污染,污染水流长约2 ~5 公里6 小时以后,吉林市政府立即启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采取科学积极防控措施国家环保总局、 吉林省政府和省环保局有关领导接到报告后及时赶赴现场指挥调度防控工作吉林市环保部门与驻地武警、 消防官兵昼夜奋战,凌晨在距入江口8 公里处筑起了一道拦截坝和两道活性炭吸附坝, 污染水流经吸附坝吸附后进入松花江2 天后, 对牛河河水的取样分析显示,各检测采样达标,第二松花江的3 个监测断面未检出两种污染物此次污染事故, 从环保部门接到举报到现场监测分析, 再到筑坝拦截吸附有效控制仅用了2 2 个小时 实现了确保人、 畜饮水安全、 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和第二松花江未受到污染的目标通过这次事故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其主要特点:高度重视、紧急应对,加密监测、掌握动态,科学防控、 果断处置,及时报告、 适时通报。

      事故处理结束后, 吉林省进一步开展河流环境影响评估并且集中整治违法排污企业, 同时还进行了灾后总结并对河水进行水质恢复从这两起事故的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真正完备的应急预警制度要能够实现操作简便、 信息采集处理和传输快速准确、水污染预报及时准确、 有一定的预见期、能提供多套决策方案, 信息资源共享, 并能为领导机关防污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简明的江河水污染预报信息;拥有强大的信息数据库,能够模拟事故发生情况, 并且提出处理解决方案 同时预警应急制度不光是指突发事故发生后的解决措施,还包括在灾前的防范监测和在灾后的恢复总结灾前防范及制度的建立完善就饮用水水源污染而言, 首先做好潜在事故发生源的管理, 在易引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场所安装相应的监测和预警装置, 如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和多参数的数据采集, 对工业废水、废渣处理, 放射源管理等建立严格的防范措施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建设、专家视点EXPERTS PERCEPTION32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7/1B卫生、交通、国土等部门,建立饮用水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技术库 饮用水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应当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编制的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保护区附近、地表水水源保护区上游的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化学品仓库等单位以及各自来水公司应实施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根据应急处置技术库的技术方案,建立重点应急物资储备库,用于饮用水水源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工作此外, 应加强突发性事故特性及实例的研究, 总结以往各种事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 以便建立对各种事故预防、监测、处理、处置和灾后恢复的知识库在饮用水保护及应急系统中, 国家政府相应部门应对饮用水水源进行排查, 掌握其水质水量等相应参数,并调查其周边环境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饮用水水源资料库 供水管理部门应对每一处水源进行脆弱性评估, 在脆弱性评估报告的编制中必须检查供水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或者预测紧急事故后带来的污染 供水管理部门在完成了脆弱性评价报告之后, 要根据评价报告准备应对和防范应急事件的对策计划, 并根据结论明确供水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危险,建立相应的应急方案各级政府及相应部门应根据重大水污染事件的危害特点、 发展过程和变化规律, 结合自身实际详尽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确保应急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各级政府都应拨出专项资金,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保障应急准备,为有效处理重大水污染事件积极创造条件。

      灾时预警与应急体系的建立一旦事故发生, 预警系统自动向有关部门发出突发事故警报, 并将有关信息迅速输入预警应急系统, 由预警系统准确显示出发生地及其附近的地理图形, 如饮用水水源及其取水口、人口分布、地下管线状况等,并且由专人进行现场分析观测,确定关键污染物;通过各控点的实时监测,结合预警系统分析, 对污染的走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 及对下游可能产生的污染进行预报,以便环境管理者迅速采取防范措施, 减少损失肇事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采取应急措施, 防止污染饮用水水源, 并向当地环境保护、公安、建设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 当地环境保护、 建设部门接到报告后, 应当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 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在紧急情况下,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责令企业立即停止生产根据预警系统提供的信息, 环境管理者调用模型库中的模型以及模拟污染物能涉及的范围、历时及其影响趋势等 同时有效利用危险识别、 风险评价及灾时应急对策等知识库中的专家知识及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报告推理机制分析评价有关化学危险品的风险大小, 确定与事故实际区域有关的效应;然后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如关闭饮用水源取水口等。

      保持事故处理过程中实时跟踪监测, 直至突发性事故最终得到控制或消除为止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响应过程中,应急决策处于核心地位,决策的正确与否,是行动成败的关键事故灾后恢复与经验总结根据事故发生的情况及当地自然、 经济、 社会和资源, 利用预警应急系统进行分析推理, 评价事故对现在、未来的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害程度、经济损失, 总结经验教训, 提供索赔与赔偿方案, 并给出有效的灾后恢复方法, 以使突发性事故造成的危害减少至最小, 同时使受到损害的环境系统基本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预警应急体系建立中的注意事项从国内外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管理比较中发现,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管理EXPERTS PERCEPTION专家视点33 2007/1B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起步晚,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在依据我国国情建立相应的预警应急体系过程中,应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 解决现在预警应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其中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用管分离 目前有关水源地的管理部门各不相同, 或由水利部门、建设部门管, 或由地方、 流域甚至大的工程管理部门管; 同时工程和基础设施管理部门与水源地的水质管理分离, 水量调度与水质管理分离, 源水管理与城市供水系统管理分离。

      如果出现突发性事件, 应急反应将大打折扣这就需要国家统一部署,统一规划对饮用水源地的管理和保护评估不完善 过去对水源地的评估分成两个主要部分, 一是水质状况的评估; 二是水源地工程安全方面的评估两个方面没有联系在一起 评价的结论往往仅针对正常工作状况, 对应急反应能力部分还不够详细具体 评价应该包括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输水管网、原水处理和配送系统的评估, 甚至还应包括废水处理系统的评估人才储备不足 环境监测技术性很强, 需要有一批高素质、 有高技术水平和高度责任心的专业技术队伍, 才能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硬件的优势, 否则,只有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设备, 没有高素质的技术人员队伍, 仍然实现不了建立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目的信息分散 我国信息系统管理的条块分割和信息资源的分散是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应急信息管理的软肋,尤其缺少全国统一的基础信息库,技术支撑体系还较落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