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观城镇育才中学高二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5页2020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观城镇育才中学高二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0.2,与此同时,物体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20N,则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g=10m/s2)( ) A. 0 B. 4 m/s2,水平向右 C. 2 m/s2,水平向左 D. 2 m/s2,水平向右参考答案:解: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竖直方向受重力、支持力,竖直方向上物体没有加速度,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为0;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推力和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右的推力 F=20N,滑动摩擦力 f=μN=μmg=0.21010=20N,所以合力大小为F合=(20+20)N=40N,方向水平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4m/s2,水平向右;故选:B.2. 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的U-I图线,曲线B为灯泡电阻的U-I图线,用该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路的总功率分别是( ) A.4W、8W B.2W、4W C.4W、6W D.2W、3W参考答案:C3. (单选)如右图所示是法拉第做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模型的原理图.将铜盘放在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铜盘;图中a、b导线与铜盘的中轴线处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转动铜盘,就可以使闭合电路获得电流.若图中铜盘半径为L,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回路总电阻为R,从上往下看逆时针匀速转动铜盘的角速度为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回路中有大小和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B.回路中电流大小恒定,且等于C.回路中电流方向不变,且从a导线流进灯泡,再从b导线流向旋转的铜盘D.若将匀强磁场改为仍然垂直穿过铜盘的正弦变化的磁场,不转动铜盘,灯泡中一定有电流流过参考答案:B4. 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反映的是( ).(A)电源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领的大小(B)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大小(C)电源单位时间内传送电荷量的多少(D)电流做功的快慢.参考答案:B5. 边长为的正方形金属框在水平恒力作用下,穿过如图2所示的有界匀强磁场,磁场宽度为,已知边进入磁场时,线框刚好做匀速运动,则线框进入磁场过程和从磁场另一侧穿出过程相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 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同 B. 所受安培力方向相反C. 线框穿出磁场产生的电能和进入磁场产生的电能相等D. 线框穿出磁场产生的电能一定比进入磁场产生的电能多参考答案:D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为测定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先在该点放一试探电荷,电荷量为+q,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1;再在该点改放另一试探电荷,电荷量为-2q,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2,则 E1____E2 (填“>、=或<”),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参考答案:= ; 相同 7. 电场中A、B两点的电势是=800V,=200V把电荷q=1.510-8C由A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了多少功?电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变化了多少?参考答案:(1) (2)减少量为据电势求得电势差,再据电势差求得电场力做的功,然后求得电势能的变化A、B两点间的电势差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对电荷所做的功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因为,所以电势能减少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设计了以下实验:(1)该组同学首先将一个带正电的球体A固定在水平绝缘支座上把系在绝缘细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B(图中未画出)先后挂在图中P1、P2、P3位置,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同学们根据力学知识分析得出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越小,小球B所受带电球体A的作用力 (填“越大”或“越小”或“不变”),实验发现小球B在位置 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最大(填“P1或P2或P3”)(2)接着该组同学使小球处于同一位置,增大或减少小球A所带的电荷量,比较小球所受作用力大小的变化如图,悬挂在P1点的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下端有一个带电量不变的小球B在两次实验中,均缓慢移动另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A。
当A球到达悬点P1的正下方并与B在同一水平线上B处于受力平衡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角度为θ若两次实验中A的电量分别为q1和q2,θ分别为30和45,则q2/q1为_______ 参考答案:9. (2分)一质点作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m(2分)10. (4分)如图所示,当A、B两端接直流电源时,小灯泡 ;当A、B两端接交流电源时,小灯泡 选填“发光”或“不发光”)参考答案:不发光,发光11. 在“研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实验中,如下图甲所示,把条形磁铁插入或者拔出闭合线圈的过程,线圈的面积尽管没有变化,但是线圈内的磁场强弱发生了变化,此时闭合线圈中___ ___感应电流(填“有”或“无”)继续做如下图乙所示的实验,当导体棒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尽管磁场的强弱没有变化,但是闭合回路的面积发生了变化,此时回路中__ ____感应电流(填“有”或“无”)因为不管是磁场强弱发生变化,还是回路面积发生变化,都是穿过线圈所围面积的 发生了变化这种观察总结的方法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即归纳法参考答案:有, 有、 磁通量12. 质量为1kg的物体,从足够高处自由落下,(g=10m/s2)下落3s内重力对物体做功WG= ▲ 在下落第3s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 ▲ .参考答案:450焦,250瓦 13. 在电磁波谱中,用于“消毒灭菌”的是 ,某广播电台发射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为500m,则它的频率是 HZ.参考答案:解:用于“消毒灭菌”的是紫外线;根据c=λf得,f===6105Hz;故答案为:紫外线 6106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6分)(1)开普勒第三定律告诉我们:行星绕太阳一周所需时间的平方跟椭圆轨道半长径的立方之比是一个常量。
如果我们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简化为匀速圆周运动,请你运用万有引力定律,推出这一规律 (2)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非常渺小的角落,银河系中至少还有3000多亿颗恒星,银河系中心的质量相当于400万颗太阳的质量通过观察发现,恒星绕银河系中心运动的规律与开普勒第三定律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周期的平方跟圆轨道半径的立方之比随半径的增大而减小请你对上述现象发表看法 参考答案:(1) (4分) (2)由关系式可知:周期的平方跟圆轨道半径的立方之比的大小与圆心处的等效质量有关,因此半径越大,等效质量越大 (1分) 观点一:银河系中心的等效质量,应该把圆形轨道以内的所有恒星的质量均计算在内,因此半径越大,等效质量越大 观点二:银河系中心的等效质量,应该把圆形轨道以内的所有质量均计算在内,在圆轨道以内,可能存在一些看不见的、质量很大的暗物质,因此半径越大,等效质量越大 说出任一观点,均给分 (1分) 15. 如图9所示是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使用波长为6.010-7 m的橙色光源照射单缝S,在光屏中央P处(到双缝的距离相等)观察到亮条纹,在位于P点上方的P1点出现第一条亮条纹中心(即P1到S1、S2的路程差为一个波长),现换用波长为4.010-7 m的紫色光照射单缝时,问:(1)屏上P处将出现什么条纹?(2)屏上P1处将出现什么条纹?参考答案:(1)亮条纹 (2)暗条纹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如图所示,一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轴匀速转动,磁场方向与转轴垂直,线圈匝数n=40,电阻r=0.1,长=0.05m,宽=0.04m,转速3000r/min,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线圈两端外接电阻R=9.9的用电器和一个交流电流表。
求:(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线圈中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2)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t=1/600s时刻,电流表的读数;(3)从图示位置开始,线圈转过60和120,通过用电器的电荷量之比;(4)1min内外力需要提供的能量参考答案:(1)Em=nBSω=5.0V……3分(2)I=E/(R+r)=Em/(R+r)=0.35A……3分(3)q=t=……3分(4)能量守恒,能量E'=Q=……3分(其它解法正确同样给分)17. 有两个带电量相等的平行板电容器A和B,它们的正对面积之比SA∶SB=3∶1,板长之比∶LA∶LB=2∶1,两板距离之比dA∶dB=4∶1,两个电子以相同的初速度沿与场强垂直的方向分别射入两电容器的匀强电场中,并顺利穿过电场,求两电子穿越电场的偏移距离之比参考答案:有两个带电量相等的平行板电容器A和B,它们的正对面积之比SA∶SB=3∶1,板长之比∶LA∶LB=2∶1,两板距离之比dA∶dB=4∶1,两个电子以相同的初速度沿与场强垂直的方向分别射入两电容器的匀强电场中,并顺利穿过电场,求两电子穿越电场的偏移距离之比正确解答】 18. 如图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是经过0.2s时的波形图象。
求:①波传播的可能距离 ②可能的周期(频率)③可能的波速 ④若波速是35m/s,求波的传播方向 参考答案:解析: ①题中没给出波的传播方向,所以有两种可能:向左传播或向右传播向左传播时,传播的距离为x=nλ+3λ/4=(4n+3)m (n=0、1、2 …)向右传播时,传播的距离为x=nλ+λ/4=(4n+1)m (n=0、1、2 …)②向左传播时,传播的时间为t=nT+3T/4得:T=4t/(4n+3)=0.8 /(4n+3)(n=0、1、2 …)向右传播时,传播的时间为t=nT+T/4得:T=4t/(4n+1)=0.8 /(4n+1) (n=0、1、2 …)③计算波速,有两种方法v=x/t 或v=λ/T向左传播时,v=x/t=(4n+3)/0.2=(20n+15)m/s. 或v=λ/T=4 (4n+3)/0.8=(20n+15)m/s.(n=0、1、2 …)向右传播时,v=x/t=(4n+1)/0.2=(20n+5)m/s. 或v=λ/T=4 (4n+1)/0.8=(20n+5)m/s. (n=0、1、2 …)④若波速是35m/s,则波在0.2s内传播的距离为x=vt=350.2m=7m=1λ,所以波向左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