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可适性研究.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00549011
  • 上传时间:2022-05-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2.02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可适性研究    摘 要:由于地区融资结构差异、区域经济特点不同,因此研究和探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为切入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阀值检验验证了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可适性不足,并对如何促进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健康发展,优化社会融资规模结构提出了相关建议Key:社会融资规模;区域经济发展;可适性:F830 :A :1674-2265(2016)09-0029-08一、引言作为衡量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的重要指标,社会融资规模是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中间目标,兼具总量和结构两方面信息,不仅能反映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还能反映资金的流向和结构,是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宏观调控的重大探索和创新目前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已成为区域经济分析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在分析地区社会融资状况、正确反映地区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各地区融资结构、区域经济特点不同,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融资规模保持什么水平对经济发展最有利,以及什么样的融资结构更合理等问题都直接影响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研究意义。

      二、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综述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目前专门针对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相关性的研究较少,主要是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对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多角度论证一)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目前多数研究认为,社会融资规模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社会融资规模是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的一项良好指标如盛松成(2012、2013)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证实了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总量指标,并且我国货币政策能有效影响社会融资规模,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投资消费等实体经济指标有较大影响刘业明等(2014)通过实证研究认为,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动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且各构成指标也会受经济发展和监管等方面的影响,即社会融资规模总指标及各分指标是经济发展状况的金融表现二)社会融资规模构成要素与经济发展多位学者通过实证方式对社会融资规模及其构成要素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投资消费、房地产价格、产业升级等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如陈素(2014)通过实证分析了社会融资规模各组成部分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关系,探究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路径盛朝辉(2015)通过实证分析,认为社会融资规模与地方经济增长存在协同一致性,社会融资规模对同一区域经济体中不同个体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对于GDP、CPI、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而言,社会融资规模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更为紧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明显较高,固定资产投资对社会融资规模的脉冲效应较为明显,且传导时滞较短周宗安、王显晖(2014)研究认为,就长期而言,社会融资规模及其分量都会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产生正向影响,并且直接融资量和银行表外业务融资量产生的正向影响要高于总的社会融资量和传统信贷融资量产生的影响短期而言,社会融资规模及其分量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影响整体不是很明显三)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胡振、李娜(2015)研究认为,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融资的区域平衡性增强;二是融资的集中度呈下降趋势;三是区域融资结构存在差异,中西部地区对人民币贷款依赖程度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直接融资比例较高社会融资规模与主要经济指标的相关系数均高于人民币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2014)以江西省为例,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社会融资规模与地区宏观经济指标的互动关系,并利用阀值回归模型对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效应关系进行了分析以上文献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表明社会融资规模可以较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力度。

      考虑到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四省经济、信贷规模较大,经济金融发展既有相似也存在一定差别,本文基于已有研究,以四省作为区域样本,通过实证及比较分析对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总量的可适性进行探讨,探究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合理匹配区间,以对经济发展起到最优促进作用,并提出促进社会融资规模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三、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面板模型分析(一)变量及样本选取为全面、动态地反映社会融资规模变化态势,分析比较不同区域间社会融资规模及其结构指标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区域差异性,本文以全国、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四省作为样本,选取融资类和经济类共8个指标作为样本数据,分析研究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其中,融资类指标包括社会融资规模(RZGM)及其结构指标新增人民币贷款(LOAN)、表外融资(BWRZ)①、直接融资(ZJRZ)②;经济类指标包含地区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INV)、进出口总额(INTR)、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ONS)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和万得数据库,时间段为2006—2015年季度数据为消除样本数据的季节性波动和异方差性,在实证分析之前先对样本数据进行季节性调整和取对数处理。

      二)各指标相关性分析本部分通过对融资类和经济类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初步判断两类指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全国及鲁、江、浙、粤四省融资类指标与经济类指标之间均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其中,全国社会融资规模与GDP、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线性相关系数均高于0.7,表明社会融资规模与主要经济发展类指标的线性相关关系较强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四省社会融资规模与GDP、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线性相关系数均高于0.6三)序列平稳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1. 平稳性检验对避免伪回归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所有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可使用协整检验方法进一步研究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 协整检验该部分通过协整检验判定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置信水平下,所选取的全国及省际样本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同时,社会融资规模内部结构中的新增人民币贷款、表外融资和直接融资与经济发展类指标之间也存在协整关系3. 格兰杰因果分析面板协整检验结果证明了指标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进行验证。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见表1):(1)社会融资规模与GDP、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互为格兰杰原因,相互产生影响;进出口总额是社会融资规模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说明进出口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影响要大于社会融资规模对它的影响;社会融资规模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格兰杰原因,说明社会融资规模的增加将更显著地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加新增人民币贷款对主要经济类指标的影响与社会融资规模类似2)表外融资对主要经济指标影响明显,表外融资与GDP、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进出口总额均互为格兰杰原因3)直接融资与GDP、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互为格兰杰原因,互相产生影响,进出口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会影响直接融资四)面板数据建模及结果分析1. 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面板模型分析首先通过Hausman检验确定模型类型,Hausman Test统计量(W)是168.8266,显著性检验的P值是0.00,因此拒绝模型是随机效应模型的原假设,可以将模型设置为固定效应模型由于固定效应模型分变系数模型、固定影响模型和不变参数模型三种不同形式,因此需要进一步通过F检验确定模型的具体形式由检验结果可见(见表2),该模型的可决系数[R2]为0.9921,F检验统计量值为920.67,数值足够大,并且F检验的P值为0,因此该模型通过了检验,说明适合建立变系数模型。

      结果表明:(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增长是促进全国及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四省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指标,其回归系数明显高于其他指标;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差异性,其指标系数大小各有差异2)社会融资规模对全国及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四省经济发展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作用大小存在差异山东省(0.1279)、浙江省(0.1276)的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均低于全国水平(0.1617),江苏(0.4581)、广东省(0.1855)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全国水平,表明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水平较低,与其他省份还有一定差距,需进一步优化结构,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3)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其次是进出口总额,再次是社会融资规模,最后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处于较弱的地位,表明山东省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作用存在不足2. 社会融资规模内部融资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面板模型分析建立社会融资规模内部结构变量与经济增长变量的面板模型,分析不同融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由结果可见(见表3),该模型检验的调整可决系数为0.9939,F检验统计量值为7420.73,数值足够大,并且F检验的P值为0,因此该模型通过了检验,说明适合建立变系数模型。

      结果表明:(1)新增人民币贷款对各地经济发展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同山东省人民币贷款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511),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山东省表外融资、直接融资对贷款的替代作用更为显著2)表外融资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作用不同,剔除检验在5%置信水平下不够显著的全国和浙江省数据看,山东和广东省的表外融资对经济发展呈现抑制作用部分表外业务的发展主要是为了规避表内信贷控制和监管要求,造成了资金空转,不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且还会增加金融风险,甚至产生抑制作用3)直接融资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存在差异山东省直接融资对经济的贡献度最低(0.0655),浙江省最高(0.1569),这与山东省整体金融体系不完善、债券和股票市场不健全有关四、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与全国及江、浙、粤的比较分析上述实证分析证实了社会融资规模及其结构指标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不同区域间社会融资规模及其内部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存在差异性为进一步探寻差异性的原因,对各省社会融资规模进行比较,分析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在总量及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一)总量特点及比较1. 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较快,年均增速高于人民币贷款。

      2006—2015年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从2882.4亿元增长至7599.7亿元,总体呈现较快扩张趋势,年均增长11.4%,较人民币贷款高2.5个百分点,但较GDP增速低0.98个百分点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13.1%增长到2009年的最高值25.6%,又逐渐降低到2015年的12.1%,其中2009—2013年除2011年外,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占GDP的比重持续稳定在18%以上,表明金融支持经济增长力度持续较强(见图1)图1:2006年以来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及与GDP的比率单位:亿元、%2. 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年均增速低于全国,在四省中排名第三2006—2015年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年均增长11.37%,低于全国3.86个百分点,四省年均增速均低于全国③四省中,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年均增速排名第三,较江苏和广东分别低1.33和3.67个百分点,较浙江高8.89个百分点,表明近几年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在全国主要发达省份中发展较慢;在总量上一直低于江苏、广东,自2012年开始高于浙江,表明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在总量上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见表4)3. 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