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婺源茶区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技术规程.docx
16页婺源茶区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技术规程 程国新,程根明,王永刚,余新祖,卢新松,殷建军,陈丽珍*,何晓求(婺源县茶业局,江西婺源 333200)Reference:婺源是有机茶重点产区从园地选择、茶园规划与开垦、茶树品种、种植技术、茶园施肥、树冠培养、茶园耕作、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幼龄茶园抚育、成年茶园主要管理措施、改造茶园主要措施、有机茶园转换期、建立完整的原始记录档案十四个方面就婺源茶区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技术集成,为发展有机茶园提供技术支撑Keys:生态有机茶园;技术规程;婺源茶区1 园地选择1.1 环境要求选择周围自然植被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具有生物多样的园坦地、缓坡地和山地,并与交通干线、工矿企业、垃圾场和城镇之间保持一定距离1.2 环境空气质量要求周围及上风口无污染源,空气清新,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1.3 土壤质量要求周围没有金属、非金属矿山,土壤未受污染,土层深厚、有效土层达60cm以上,质地疏松,通气性良好,不积水,耕层有机质>1.5%,pH值5.5~7.5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中的二级标准1.4 茶园灌溉水水质要求周围无造纸厂、农药厂等企业,上游无污染源,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清洁纯净。
茶园灌溉用水水质符合GB5084规定的农田灌溉水水质基本控制项目标准2 茶园规划与开垦2.1 茶园规划2.1.1 道路设置:根据具体的地形地貌和面积等,科学规划,合理设置主干道、支道、操作道、环园道等,做到路路相接,道路占地控制在总面积的6%以内,茶行长度控制在60m以内主干道路面5~6m、支道3~4m、操作道和环园道1~1.5m2.1.2 排蓄水系统设置:结合道路规划,合理设置主渠、支渠、主沟、支沟、隔离沟、竹节沟、蓄水池、小山塘等,做到渠、沟、池、塘相互连接,雨多能蓄、涝时能排、旱时能灌2.1.3 隔离带建设:规划应利于茶园水土保持,保护和增进茶园及其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有机茶园与常规农业生产区域及交通干线之间应有明显的边界和隔离带,以保证有机茶园质量安全隔离带以山、河、自然植被等天然屏障为宜,若没有天然屏障,应栽种乔木树种进行人工建设2.1.4 便于机械化作业:根据茶园的具体情况,全面考虑茶园各项机械化作业要求,便于茶园耕作、修剪、采摘等机械化作业,促进有机茶可持续发展(严禁毁林建设有机茶园)2.2 茶园开垦2.2.1 地面清理:开垦前先将荒地内的灌木、荆棘、杂草等障碍物清除出园或烧成土灰供作肥料。
尽量保留主干道旁、茶地边缘、山顶、山脚等不宜种茶地段的树木2.2.2 建园初垦:园坦地和坡度15°以下的缓坡底,全垦50cm以上坡度15°~25°的山地筑塝开梯条垦,梯塝坚实牢固,梯面等高平整,梯面宽度依据山势而定,[来自Www.lw5u.Com]平均1.5m左右,最窄处不少于1m,梯面内低外高(相差10cm左右)坡度大于25°和土层浅薄瘠瘦乱石多的山地,不宜开垦种茶,保留自然植被或植树造林2.2.3 复垦:复垦宜在茶苗种植前进行,深度30~40cm,进一步清除树根、草根、杂草等杂物,碎土平地,以备茶苗移栽3 茶树品种3.1 良种茶苗新开垦或改造更新换种的有机茶园,均必须栽种无性繁育的优质良种茶苗常规管理的现有茶园转换有机茶园,可保留原有茶树,但需采取修剪或台刈、加强肥培管理等措施进行复壮树势3.2 茶树良种选择抗逆性强、适制性广,并适宜婺源当地环境条件栽培的茶树良种目前婺源茶区最适宜栽种的茶树良种是:上梅洲种和鄣科1号适宜种植的茶树良种主要有:龙井43、乌牛早、迎霜、翠峰、浙农117、浙农113、鸠坑早、安吉白茶、铁观音、中茶108等3.3 品种搭配品种搭配应根据各个品种的适应性、适制性、抗逆性、生物特征、栽培特点、发芽迟早以及当地制茶种类、茶季劳动力调配、茶园土壤条件、茶园面积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茶园面积7hm2以上的,要考虑栽种2个品种;茶园面积30hm2以上的,要栽种3个以上的品种,其中当家良种占60%~70%,其他良种30~40%为宜;若按发芽迟早来搭配,即特早芽良种不超过5%,早芽良种50%左右,中芽良种45%左右为宜3.4 茶苗质量标准一级苗、二级苗为合格苗,低于二级和二足龄以上的茶苗均为不合格苗(见表1)3.5 有机茶园禁止使用基因工程繁育的种子和苗木4 种植技术4.1 种植规格4.1.1 开种植沟:种植沟宽度60cm、深度50cm,经无害化处理后的猪牛粪、堆沤肥、草木灰、嫩青草等有机肥30 000kg/hm2或饼肥3 000kg/hm2以及磷肥750kg/hm2施入沟中,后在肥上覆盖表土,间隔1.5~2个月后栽苗4.1.2 单行条栽:行距150cm、株距33cm,每丛3株,不少于20 000丛/hm2双行条栽:大行距150cm、小行距33cm、株距33cm,“品”字形栽苗,每丛2株,不少于40 000丛/hm24.2 栽苗时间婺源茶区在10月中旬~次年2月下旬均可移栽茶苗,但须避开秋旱和“三九”、“四九”寒冷天气以及冰冻、下雪天高山茶园安排在10月~11月或推迟到次年3月栽苗,以减少冻害,提高茶苗成活率。
同一批茶苗移栽时间不得超过3天茶苗候栽时,放在阴凉处,不得暴晒4.3 茶苗移栽4.3.1 移栽茶苗时,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填入移植穴中,逐层填土,层层打紧,将土壤覆盖至不露须根时,用手将茶苗轻轻一提,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然后再适当加细土压紧,一般栽在埋没茶苗根颈处为适度4.3.2 栽苗时,大苗(苗高20cm以上)、小苗分开,大苗每丛2~3株栽种,小苗集中栽种在茶园边缘,每丛3~4株,株距15cm,这样利于大苗生长,小苗成活,更便于第二年间挖边缘的小苗进行茶园缺丛补植(带蔸土移植)4.3.3 栽苗时,有条件的最好进行茶苗根系沾红泥浆但应注意三点:一是红泥浆要现沾现栽,二是红泥浆不能沾到叶片上,三是红泥浆要用无菌的纯红心土4.3.4 茶苗栽好后,随即浇足“定根水”,并及时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在离地面20cm处剪去主枝,剪高不剪低4.3.5 茶苗定植后,在根部及时铺草覆盖,保温、抗旱、防寒、防冻、保苗覆盖材料可用未受污染的稻草、桔杆、青草(结籽前)等等5 茶园施肥5.1 肥料种类5.1.1 有机肥,指经无害化处理的堆肥、沤肥、厩肥、饼肥等农家有机肥和无污染的沼气肥、绿肥以及经权威机构认证的商品有机肥。
5.1.2 矿物源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微生物肥料,只能作为培肥土壤的辅助材料微量元素肥料在确认茶树有潜在缺素危险时作叶面肥喷施微生物肥料应是非基因工程产物,并符合NY227-1994的要求(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和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城市垃圾、污泥和其他物质等)5.2 施肥方法5.2.1 基肥一般施有机农家肥15 000kg~30 000kg/hm2、或有机饼肥、商品有机肥3 000kg~4 500kg/hm2,结合茶园秋挖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cm以上,施后覆土5.2.2 追肥可根据茶树生育规律和结合茶园锄草进行2~3次/年,有机茶饼或商品有机肥600~1 126kg/次·hm2,在茶叶开采前30~40天开沟施入,沟深10cm左右,施后覆土5.2.3 叶面肥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合理使用,但使用的叶面肥必须获得有机认证叶面肥料在茶叶采摘前10天停止使用6 树冠培养6.1 定型修剪定型修剪的对象是幼龄茶园,一般分三次完成修剪时间: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晚秋或早春)时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分别在栽后第二年、第三年的10月份进行修剪高度与方法:第一次在离地20cm处用整枝剪剪去主枝,第二次在离地35cm或在上年剪口上提高10cm~15cm处修剪,第三次在离地50cm处,可用篱剪或机剪剪去上部枝条,要求剪口光滑。
6.2 轻修剪轻修剪的对象是成年茶园,一般每年进行1次,时间宜在秋末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进行,以利于翌年春茶早发芽修剪方法:用篱剪或机剪剪去树冠面3~5cm的枝叶,把冠面突出枝、晚秋新梢剪除机采茶园最后一次秋茶机采,可视为轻修剪6.3 深修剪深修剪的对象是蓬面“鸡爪枝”严重,产量下降的成年茶园,一般每隔3~5年在秋季进行一次,用篱剪或机剪剪去树冠上绿叶层的1/2,约10~15cm6.4 重修剪用篱剪或机剪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的枝条剪去1/2至1/3,重新培育树冠,一般在秋季或春茶后进行6.5 台刈用台刈铗或锋利柴刀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枝条在离地10cm左右处全部刈去,重新全面塑造树冠,一般在春茶后进行6.6 修边、修剪枝叶覆盖度较大的茶园,每年进行茶树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20cm左右的间隙,以利茶园田间管理和机械化作业及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修剪的枝叶应留在茶园内,以利于培肥土壤病虫枝叶和粗干枝清除出园,及时销毁7 茶园耕作浅耕(锄草):每年2~3次,即:春茶前(2月~3月上旬),春茶后(5月~6月上旬),夏茶后(7月)各进行一次幼龄茶园行间浅耕7~10cm、根部3~5cm或手工拔草;投产茶园浅耕10~15cm。
深耕(秋挖):每年一次,一般在9~11月进行行间深耕17~20cm,茶丛附近10~15cm;深翻改土:一般在茶苗种植前全面深翻50cm以上,并在种植沟内施足基肥和配施磷、钾肥后,表土回填在地表,间隔1.5~2个月后栽苗茶苗种植前茶园未深翻改土或全垦的,为了弥补茶园基础建设不足,茶季结束后有必要在幼龄茶园根系分布不广时结合施基肥,在茶行间进行深翻改土(深50~60cm、宽70~80cm),这项工作必须在幼龄茶园期间完成8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8.1 保护和建设防护林带、隔离带有机茶园四周、上风口及附近河流上游的自然植被和环境条件实行严格的保护制度,并在保护中改良、建设,使之成为茶园的一道天然防护林带或隔离带若茶园四周、上风口原有的树木比较稀少,应种植乔木树,建设防护林带或隔离带防护林带与茶园相隔3m以上,栽种的乔木树种要求速生、抗性强,并与茶树没有共生病虫害,如桂花树、银杏树、枫树等有异味或易发生病虫害的树木不宜在茶园四周、更不能在茶园内栽种,如乌桕树、苦楝树、梧桐树、樟树、松树等8.2 行道树和遮荫树茶树是喜漫射光的植物,适度的遮荫,可改善茶树小气候,利于茶树生长发育和提高品质茶园中原有的树木,只要对茶树生长无不良影响,应当尽量保留并加以护育。
茶园中没有树木的,要在茶园主干道旁栽种行道树,根据树种的不同,每隔6—8米种1棵,但茶行内不提倡种树,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山地茶园,要做到“头上带帽”(山顶有遮荫树)、“脚下穿鞋”(山脚有防护林带或隔离带)、腰间系带(茶园主干道旁有行道树)茶园内及茶园道路旁严禁栽种毛竹8.3 梯壁护理山地梯形茶园提倡在梯壁上种植护坡植物,如爬地兰、三叶草、百喜草、草皮等,以利梯塝坚固不倒塌,肥土不流失梯壁上的草要以割代锄,梯壁上割下来的青草,可覆盖在茶行内8.4 套种绿肥,培肥土壤幼龄茶园或改造更新换种的老茶园,可在茶行中间适度套种绿肥作物,以利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减少水土流失,但不能种得太密,不能影响幼龄茶树生长发育绿肥的品种主要有:豆科作物、肥田萝卜、三叶草、百喜草、油菜、红花草等,但不宜在茶园里套种芝麻、花生8.5 水土保持,茶园铺草铺草材料因地制宜,未受污染的青草(结籽之前)、稻草、豆杆、嫩树枝叶、茅草、铁芒萁、山蕨叶等等都可选用铺草厚度10cm左右,铺草量22 500kg以上/hm2铺草时间,若用于抗旱保水的于8~9月为宜,干旱过后,在10~11月结合茶园秋挖深埋当肥料用于抗寒防冻保温的,可在秋挖后10月~11月进行。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