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其它病因——胎传、环境、毒.docx
14页《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其它病因——胎传、环境、毒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其它病因——胎传、环境、毒 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 我们在上一节讲了中医病因学里面一个重点问题,一是痰饮,二是瘀血我们除了讲授掌握痰饮和瘀血的概念之外,它的重点放在掌握痰饮的基本特点和瘀血的基本特点关于痰饮和瘀血是中医理论当中的重大的课题就病因学而言,同学们除了了解,将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除了根据痰饮、瘀血的基本特点判定有痰饮还是有瘀血之外,中医理论还认为,昨天我们提到关于痰饮,百病多因痰作祟,久病多痰,根据这一个理论,它的重大实践意义在于,当我们用已知的理论对某些病理变化进行解释和进行指导治疗的时候,久治无效,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怪病多痰”、“百病多因痰作祟”的理论就可以采用祛痰的方法进行治疗,这一点也是学习痰饮、学习中医理论最难掌握的一点其次,瘀血学说也是如此,中医学有初病在气,久病在血,久病入络,久病必留瘀这样的理论因此,我们将来在临床实践的时候,除了根据瘀血的致病特点看有无瘀血存在之外,根据上面所说的原理,病久不管表征是否具有瘀血的特征,都可以确定体内有瘀,都可以参与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这个原理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将来同学们在临床课学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一点,这也是学习中医理论的应用指导实践最难掌握的一点 第四节其它病因 下面我们讲第四节——其它病因其它病因有许多内容,我们首 先讲胎传 一、胎传 一、讲胎传的概念什么叫作胎传?胎传是指禀赋与疾病由亲代经母体而传及子代的过程胎传是一个过程禀赋与疾病经胎传,使胎儿出生后易生某些疾病,在这种情况下,胎传便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大家注意这个定义,胎传是母体传及子代的过程,母体可以把具有遗传特性的禀赋传给子代,母体的疾病也可以经过母体传及子代所以注意禀赋、疾病这两个要素这个过程如果是没有疾病,仅仅是禀赋,就属于正常状态;如果把疾病经过胎传传给子代,在这种情况下胎传才是一种致病的因素同学们将来学习生理学、解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常常提到遗传的概念,那么遗传和胎传什么关系呢?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物质传递的关系,从遗传学上说就是传递基因,DNA,就是亲代与子代之间那个DNA,遗传物质传递的关系叫作遗传胎传这个概念,是指禀赋,先天的禀赋经过母体传给子代,这里蕴含着遗传的特征,即在生理情况下遗传的特征那么病理情况下,母体的疾病从遗传学来说基因发生变异,也可以通过母体传给子代,从西医来说那叫遗传性疾病。
它传递遗传物质,而中医就把它叫作胎传我们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来理解中医所说的那个胎传含有遗传的意义,基于这个胎传的概念,如果仅仅母体传递给子代的是先天的禀赋注意,这个禀赋里面也可以含有正常和不正常我们前面讲气质形成说先天禀赋不足,如果先天禀赋不足,母体将这个禀赋传给子代,这个时候先天禀赋不足传给子代,实际上就是胎传的因素,称为胎传 如果母体有疾病,通过母体传给子代,在这种情况下,胎传构成了致病的因素所以同学们掌握胎传这个概念的时候要分清楚是禀赋,是含有正常的意义呢?还是病理意义?要分(清楚)一)我们前面讲禀赋,在中医里面,含有正常生理意义,就是说父母之精媾精以后,父亲和母亲都处于健康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禀赋传给子代,使子代能够不断地生长发育,处于健康状态二)禀赋也含有病理意义用中医的话说叫先天禀赋不足,笼统地用这个概念来表达那么这个禀赋传给子代以后,就会引起子代发生病理改变,甚至出现胎传性疾病,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禀赋就具有病理学意义三)如果母体有疾病,不是由于父母之精,媾精的禀赋的问题,她本身有疾病,这个亲代有疾病,它的疾病也可以通过母体传给子代,在这种情况下也规定它为胎传后两者的胎传才能称为致病因素。
二、讲胎传的致病特点 (一)先天禀赋不足在中医学里面称之为胎弱将来学习儿科又叫胎怯、胎瘦见到这个术语意味着先天禀赋不足、气血虚弱这个概念将来在学习儿科学的时候,同学们会进一步学习,在这里我们只要求同学们掌握胎传最后导致的结果,子代会出现什么样的病理改变?气血虚弱这个气血虚弱是先天禀赋不足来的,这个先天禀赋不足定义为胎弱、胎怯、胎瘦 (二)胎毒:是指婴儿在胎妊期间禀受母体的毒火,中医通称之为毒禀受毒火,出生以后出现疮疹和遗毒等各种病理改变就是说母体,我们前面讲母体的某些疾病可以传及子代,使子代出生以后发 生某些疾病,这个内涵表现在这个特点上称之为胎毒比如将来学习儿科的时候,胎寒、胎热、胎黄、疮疹、胎疹都属于母体的毒火经过母体传及给子代,在出生以后婴儿出现这类疾病将来同学们学西医儿科的时候学习最常见的新生儿黄疸,生下来以后全身发黄中医怎么解释呢?母体内有毒火,有湿热,经过母体传及给子代,所以小孩生下来以后全身发黄就病因学来说,中医把这些通称之为胎毒除胎毒之外,常见的还有叫遗毒大家知道梅毒,梅毒可以遗传,(是)性传递性疾病,它属性传播性疾病母体患有梅毒,婴儿就可以在孕育期间,母体将这个梅毒,中医叫梅毒,过去叫梅疮,经过母体传及给婴儿,那么子代出生以后就表现为梅毒的特征。
因为是由胎传而来,所以中医叫先天性梅毒西医从遗传来的称之为先天性梅毒这在当今性传播疾病当中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我们国家已经将梅毒绝迹现在某些地区已经出现了这类疾病,所以这一点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将来同学们在学皮肤性病学的时候,中医学治疗梅毒还有它自己的优势关于胎传的致病特点1)经过母体先天禀赋不足使出生后的子代气血虚弱,表现(为)全身机能减退;(2)母体当中的致病因子,中医通称之为毒火,它可以传及给子代,表现为子代出生之后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在中医学领域里面突出地提出两个概念:“胎毒”和“遗毒”这个胎毒是胎寒、胎热、胎黄、疮疹等的泛称除此之外,强调叫遗毒,特殊的经过胎传来的,先天性梅毒,中医病名,在中医文献里面叫遗毒,记住这几个概念中医文献里面对胎传引起的疾病称为胎传性疾病,刚才我们讲那个胎弱和胎毒,又属于胎传性疾 病,刚才我们介绍了除了胎弱、胎毒之外,还有一些遗传性疾病是和胎传有关比如,在中医文献里面癫、狂、痫,特别是那个痫,痫证,和遗传有关,就是和胎传有关除此之外,在出血性疾病当中,我们前面讲,出血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现代中医临床医学已经认识到某些出血疾病和胎传有关比如,将来同学们学习西医临床内科的时候,学习血友病,血小板无力证,这些以出血为重要特征的,疾病和遗传因素有关。
中医学胎传的概念,我们前面讲胎传常见的致病特点讲了两个因素,对遗传性疾病虽然有一些认识,已经认识到了,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并不能对所有的遗传性疾病都认识很清楚西医也是如此,它是随着遗传学不断地发展,对于某些疾病才最终认识到哪些疾病和遗传因素有关 从病因学的角度,这个胎传和哪些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有关呢? 1.女性在孕育期间受到不良的精神刺激,孕妇七情过激,在这种条件下中医学认为会影响胎气,从而产生胎传性疾病; 2.孕妇在妊娠期间起居不慎,突然受惊恐的损伤或者是受外伤,也可以损伤胎气,导致胎传性疾病; 3.孕妇在妊娠期间恣情纵欲,嗜欲过度,耗伤肾精,也可以导致胎传疾病; 4.饮食不洁,孕妇在妊娠期间不能按照中医学关于孕育胎儿期间女性应该注意的饮食结构,也会出现胎传性疾病在妊娠期间,中医学强调孕妇要饮食清淡,不宜吃辛辣,炙煿,饮酒如果这些不良行为,孕妇在妊娠期间不能够纠正,也会导致胎传性疾病; 5.最后,就是医生治疗失误孕妇,中医学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药物,即使有病,出现妊娠性疾病,用药也应该注意孕妇的特点将来同学们学习中药的时候有妊娠禁忌,有禁忌药物,有慎用药物,宗旨是不要损伤了胎气。
这最后一点,就是医生在治疗,将来学习妇科的时候治疗胎产性疾病,孕期疾病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上述这些因素除了医生治疗不当之外,主要是孕妇的社会行为方式不当,这些因素常常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在掌握了两个概念,什么叫做“胎毒”、“胎传”、“胎弱”,这几个概念基础上,来进一步来掌握哪些因素可以导致胎传 二、环境因素 第二点我们讲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叫环境因素尽管中医学从《诸病源候论》,从《内经》开始,以《诸病源候论》为代表,历代文献著作都阐述了环境对人体阴阳气血的影响,也记载了某些环境的不良因素和可以产生某些特殊的疾病但是环境的因素过去通通地归于六淫的范畴,尚没有像今天,环境科学发展到今天,对某些环境因子作为一个疾病的致病因素来看待我们在这里给同学讲的环境因素,既整理、归纳了中医历代文献关于环境因素的认识,后面我们讲到毒,着重从那里来讲,同时也吸收了现代环境科学、环境医学所研究的成果这是我们中医关于病因学当中现代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认识它?对于我们机体的阴阳气血有什么影响?基于这一点我们做一个重要的题目,给同学们讲环境因素的致病意义 第一、环境因素的含义什么叫做环境因素?一、什么叫环境? 环境是指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那么在病因学的学科里面,什么叫做环境呢?大家知道讲因素两个(字),就是强调它的致病作用环境)是指环境中对人体有害,甚至引起多种疾病的各种异常环境因子的总称在病因学里面环境因素是各种异常环境因子的总称,它是一个全称概念包括什么具体内容呢?包括所有的环境污染物病因学这个环境因素与环境污染有关系注意!我们前面几次提到环境的概念,这里注意(是)限定在病因学上为了区别不是作为病因学概念出现的“环境”,加“因素”两个字注意!在病因学的环境因素是指各种异常环境因子的总称异常环境因子必须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而发生疾病,具体说来就是环境当中所有的污染物那么环境因素作为一个异常的环境因子,具体就是指环境污染物而言因此环境因素的致病作用和环境污染有密切关系 这张示意图是现代环境医学和环境科学总结了环境污染对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都成为致病的因子主要是指在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当中产生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人,生存,一个要生产,一个要生活看生活活动,粪便、垃圾、生活污水这些因子,从环境医学来说,可以产生病源微生物我们前面讲疠气,它可以产生疠气以及其它病源微生物,比如,它有寄生虫卵,还有病原体、细菌,还有病毒,还有霉菌,这些要素,病源微生物,都污染了环境,可以存在于大气中,可以在水源中,土壤或者动植物当中。
我们吃的动物肉、蛋;植物,蔬菜、水 果,它们都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到这里来那么人们在这个环境下生存,这些污染物就成为导致疾病的致病因子生产活动,我们现在来看,无非是农业的污染和工业的三废农业:肥料,一个是天然肥,或者叫混杂肥,再一个现在最多(的)是化学肥,当前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常常都使用农药这些农药污染的结果可以产生化学毒物,也可以产生致病性的污染物,比如毒性元素,这里面含有有毒的元素,特别重要的是农药残留,这在咱们当前中药研究当中,中药学的质量标准研究当中是特别重要的,农药残留现在咱们生产的种植的中药材,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农药残留超标,所以出口受到限制这种有残留农药的中药被吃了,它可是一把双刃剑啊!人用了以后,既可以治疗疾病,同时也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作为环境的有害因子出现,所以中药的农药残留是十五期间我们国家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一个攻关性课题这几个要素里面有致癌物质,导致癌症的发生,也(有)致畸物质,就是使生下的小儿发生畸形,这就是遗传因素了这个污染物经过母体吸收以后,作用于胎儿,使胎儿不能正常地发育,形成畸胎除此之外,这里面还有放射性物质,也可以含有毒性有机物,这些都构成了污染。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