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课内古诗古文名篇名句默写考点练习(共9篇附参考答案).doc
5页高中语文课内名篇名句默写考点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必修下册)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先从自己谈起,把师生摆在同等的地位的说法,又充分表现了他平易近人、谦逊和蔼地对待学生的态度2)《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地描绘出了曾皙从容、洒脱的情态,同时又表现了他回答老师问题时的恭敬态度4)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弟子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来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_____________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_________,________几句对话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2.《谏逐客书》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在横线处填写出相关课文原句1)在《谏逐客书》中,作者直接表明自己对待逐客一事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原因是逐客不但会使“________”,而且会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2)《谏逐客书》中写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直接影响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3)在《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如果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却客疏士,那么最终结果会是“________,________”4)《谏逐客书》中李斯写地广人多兵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秦国“弃黔首”“却宾客”就好比“________”,是资助了敌人而削弱了自己6)李斯在《谏逐客书》的末尾作结时指出秦人“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具有极强的理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3.《谏太宗十思疏》(1)《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比兴手法,以“树木”为比兴之物,引出治国与德义之间关系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要想泉水流得远,就“________”;要想国家安宁,就“________”3)《谏太宗十思疏》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以“固本浚源”为喻推理,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4)《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5)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江山取之有余,守之不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所以应该戒骄奢6)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运用对比手法,阐明诚心诚意待人和傲视别人的不同结果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7)《谏太宗十思疏》中“十思”的核心内容是正已安人,但具体又有所侧重,其中在欲望方面,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警戒人君戒奢侈、懂得知足8)在《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诉统治阶级,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从而方可使百姓安宁9)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思相近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10)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担心言路不通受到蒙蔽,就应该“________”;如果担心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应该“________”。
4.《答司马谏议书》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自己与司马光政见不一的原因是“________”;而“________”则表达了王安石对司马光的敬慕之情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兴利除弊的角度,阐述了新法的目的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4)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写道,盘庚迁都之时,虽然“________”,且“________”,但他并不因为有人抱怨、反对就改变自己的计划6)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借助典故说明自己坚持变法、义无反顾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5.阿房宫赋(1)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以此揭露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被秦人收刮来之后像土块、铁锅一样胡乱地堆弃着,“秦人视之,亦不甚惜”5)杜牧《阿房宫赋》指出,秦与六国都是自取灭亡他认为,“________”,则六国能抵御强秦;“________”,则秦可江山永固6)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___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7)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一句用数字描述了阿房宫建筑面积之大,接着用“________”极言阿房宫楼阁之高8)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将阿房宫的奢华与百姓的生活作了鲜明对比,其中阿房宫的钉子“________”,宫内嘈杂的管弦音乐“________”6.六国论(1)在《六国论》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了贿赂秦国而导致六国灭亡的原因2)在《六国论》中,“________”交代了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却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________”则交代了六国向秦割地求和的结果3)苏洵的《六国论》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证方法丰富多样,其中使用了比喻论证来指出赂秦的诸侯国的国君对于祖先打下的江山毫不珍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六国论》中,齐国不曾割地求和,却也随着五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而燕国虽小却最后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5)在《六国论》中,先指出齐国因与秦交好却不帮助五国而灭亡,随后又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六国论》中,苏洵对治理国家的人提出的建议是“________”7)在《六国论》中,苏洵以古鉴今,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告诫宋朝统治阶级不要以贿赂的方式谋得一时之安7.《登岳阳楼》(1)《登岳阳楼》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2)杜甫《登岳阳楼》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无边的雄浑景象3)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生活窘迫之境,他在《登岳阳楼》一诗中对此进行直接描述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4)《登岳阳楼》中,诗人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不禁感伤涕零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8.《桂枝香·金陵怀古》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写远望中的江和山:长江在金陵城外流过,像一匹白绢;远山青翠可爱,围绕着主峰聚集起来2)《桂枝香·金陵怀古》词中,词人关注到江上的征帆和江边的酒家等人文景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唐朝诗人杜牧曾在《台城曲》中讽刺说:“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用这个典故表达亡国之恨的4)《桂枝香·金陵怀古》说六朝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时只剩凄凉秋色,反映词人吊古伤今的情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念奴娇·过洞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词人的豪迈气概。
2)《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明点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是一片琉璃世界3)洞庭湖是澄澈的,词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念奴娇·过洞庭》表达物境与词人心境相会,妙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