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加热炉温度测量过程.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67461820
  • 上传时间:2024-07-2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2.9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TG/CX-CL-05-03-JK01测量过程计量要求导出记录编号:测量过程名称加热炉炉温测量过程使用单位轧钢厂导出日期2018 年 2 月 28 日导出人1 测量过程控制要求及依据:1.1 测量依据:《 轧钢工艺标准 》1.2 控制范围依据《 轧钢工艺标准 》炉膛温度控制范围 (850 ~1250)℃,选取 轧制温度波动范围要求最严格的,如: (1150 ±15)℃1.3 容差: T=30℃2转化为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2.1 测量范围:测量范围不变,同1.2 要求, (850~1250)℃2..2 测量结果的允许不确定度U允:已知允UTMcp2,McpTU2允当 Mcp=3 时,计算得到:56306UT允( ℃) 2.3 环境要求:常温常压2.4 操作者技能:经过培训后上岗2.5 分辨力:1 ℃3 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要求3.1 测量范围选取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测量加热炉炉膛温度,根据2.1 要求,测量设备的测量范围上限 1250×5.156245℃,依据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规格型号,其测量范围下限均为0℃,因此选择测量设备的测量范围(0~1600)℃3.2 测量设备的准确度:3.2. 1 测量设备的综合允许误差Δ由测量允许不确定度U允导出:已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允U,可得测量设备测量不确定度1U 5.459 .09.01允UU(℃)已知231U,得到:897. 3732.125.4321U(℃)测量过程测量结果的允许误差Δ由测量设备热电偶引入的误差1、AI 模块转换引入的误差2组成。

      3.2.1 经查阅 ,AI 模块最大允许误差为±0.1%;2=0.1%×1600=1.6(℃)3.2.2 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最大允许误差11=222=21.46. 15 .422(℃)查 JJG141-2013 工作用贵金属的检定规程5.1 可知 S 型,II级热电偶的测量范围( 600~1600)℃,最大允许误差是Δ =±0.25%t=4℃, , 所以选择 S型,II级热电偶满足测量要求3.3 分辨力=0.1℃4、所确定的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 最大允许误差分度值应配热电偶S (0~1600) ℃±4.21℃1℃ADI 模块\ (0~1600) ℃±1.6 ℃\ 实配热电偶S (0~1600) ℃±4.0℃0.1℃ADI 模块\ (0~1600) ℃±1.6 ℃\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 加热炉炉温测量过程控制规范1 测量过程名称:加热炉炉温测量过程2 测量部位及负责单位: 1、长材部 3#线、4#线加热炉, 2、长材部技术科、自动化公司、3 人员职责3.1 技术中心:编制《加热炉工艺业标准》给出加热炉技术参数3.2 技术科主管:负责对测量人员及整个测量过程进行全面管理,负责测量过程的资源配置,对测量设备的有效性、测量技术的符合性及测量数据负管理责任。

      3.3 加热炉主管:负责对测量设备的有效性、测量技术的符合性及测量数据准确性进行监管,并参与相关文件的制定3.4 技术人员:负责测量过程的监控和抽查3.5 自动化公司:负责测量过程的设计及测量设备的维护和安装调试3.6 加热炉操作人员:负责测量设备的使用和报出数据,并对出具的错误数据按流程上报主管领导4.测量程序及方法描述4.1 测量程序:将热电偶按要求安装于规定位置,钢坯经过时检测到信号发送至 PLC 控制系统然后在主控室工控机上显示温度值4.2 方法描述:热电偶为热学计量器具,利用炉温与热电偶接触检测将信息输送给工控机收集数据,通过显示器以数字的形式显示被测量度的数值5 测量过程规范要求5.1 测量参数及允许误差:5.1.1 测量参数:加热炉二加段炉温5.1.2 控制范围:(850~1250)℃5.1.3 允许误差:加热炉二加段炉温最大公差T=30℃5.2 测量设备及其计量特性序号设备名称量程不确定度 / 准确度等级/ 最大允许误差分辨力确认结果确认频次1 热电偶(0~1600)℃Ⅱ级0.1 ℃合格入库检定2 ADI 模块/ ±1.6 ℃/ 满足要求投运前确认5.3 测量方式及频次 测量方式:直接测量频次:连续测量5.4 环境条件热电偶:加热炉炉温测量工作环境。

      软件:主控室工作环境,保持在室温6技术资料岗位作业指导书加热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7.不确定评定(见 TG/CX-CL-05-04-CCB01 ) 8 判定准则不确定度评定结果与测量过程计量导出比较判断其符合性9 监视9.1 监视方法:通过现场工控机就地显示的计算机屏幕上的数据和趋势图对二加温度控制进行监视9.2 监视频次:用工控机对炉温进行实时监控9.3 实施监视的部门及记录保存:操作工岗位负责监视,发现问题及时与检修部门联系,技术科负责保存相关记录10 附加说明10.1 本规范由设备科负责起草、解释 TG/CX-CL-05-04-JK01 加热炉温度测量过程不确定度评定测量过程名称温度测量过程编号评定人评定日期1 概述1.1 测量方法:热电偶为热学计量器具,利用炉温与热电偶接触检测将信息输送给工控机收集数据,通过显示器以数字的形式显示被测量度的数值1.2 环境条件:常温常压,风力未引起称量示值变动1.3 测量设备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WRP—131 Ⅱ级, AI :模拟量输入模板1.4 评定结果的使用:在符合上述条件下的测量,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2 测量模型:T=x T——实际测量温度x——工控机显示温度3 不确定度来源及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3.1 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 ui来源主要是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最大允许误差、AI 模块的转换误差等。

      3.2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3.2.1 S型Ⅱ级铂铑 10-铂热电偶在测量点 1250℃最大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1u,采用 B类方法进行评定,最大允许误差服从均匀分布,包含因子3k1u =0.25%t/3=0.25%×1250/3=1.81℃3.2.2 ADI 模块的转换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3u, 采用 B类方法进行评定,服从均匀分布,包含因子3k依据转换模块的说明书得ADI 转换最大允许误差±1.6 ℃3u =1.6/3=0.924℃ 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4.1 灵敏系数1xTC4.2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汇总于表2:表 2 输入量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ui/℃Ciui=Ciui℃1u热电偶误差1.81 1 1.812uAI 转换误差0.924 1 0.924 4.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c 输入量只用一个参数, 不存在相关性, 因此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直接采用下列公式计算2221uuuC22924.081.1Cu=2.032℃5 扩展不确定度 U 的评定取包含因子为 k=2,则其扩展不确定度为:U= k·cu=2×2.032℃ = 4.1℃ 加热炉炉温测量过程有效确认确认人确认日期:2014 年8 月1 日测量过程名称加热炉炉温测量过程测量过程依据文件加热炉炉温测量过程规范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被测量 (参数)名称测量范围允许测量不确定度分辨率环境要求其它计量要求加热炉炉膛温度(850~1250)℃5℃1℃常温、常压无测量过程要素控制状况过程要素计量特性标识测量设备量程准确度等级分辨率检定/校准有效日期热电偶(0~1600)℃Ⅱ级0.1 ℃ADI 模块/ ±1.6 ℃/ 环境条件常温常压是否满足文件要求 √操作人员操作工 *** 经岗位培训合格,岗位证号:****** 监视方法实时曲线监视,用两只热电偶显示数值进行比对,两者之差的绝对值应小于 5℃。

      监视记录√控制图□测量不确定度U=4.1℃(k=2)满足允许不确定度的要求现场观察加热炉炉温测量过程中两只热电偶读数分别为1080℃,1082℃测量过程记录:使用了法定计量单位, 记录清晰、信息齐全,数据的处理合理, 操作人员经岗位培训合格上岗结论:设计的加热炉炉温测量过程有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