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oc
26页全有文档友情提供 全有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T 179-96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pecification on compiling preliminary design report of small hydropower stations1996-09-10 发布1997-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T 179-96主编单位: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T 179-96 的通知水科技[1996]420 号根据部 1993 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制,修订计划,由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司主持,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主编制订的《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T 179-96.本标准自 1997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在实行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司,并由其负责解释.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一九九六年九月十日目 次1 总则2 综合说明3 水文4 工程地质5 工程任务和规模6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7 水力机械8 电气工程9 金属结构10 消防11 施工组织设计12 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13 环境保护设计14 工程管理15 概算16 经济评价附录附加说明1 总 则全有文档友情提供 全有中国1.0.1 为了统一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标准,提高编制质量,特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装机容量 50~10MW,出线电压不超过 110kV 的新建小(1) 型水电站.装机容量 10MW 以下的小(2) 型水电站可参照本规程作适当简化.改建,扩建,加固工程可参照本规程有关章节.大中型综合利用工程所属的小型水电站部分可参照本规程,其余部分应遵照有关规定.1.0.3 实施本规程应遵循下述基本要求:(1)遵照国家有关政策法令,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规定 .(2)进行必要的调查,勘察,试验,研究,取得可靠的基本资料.(3)设计应充分体现小型水电站的特点,因地制宜,安全可靠 ,节约投资,注重经济和社会总体效益.(4)采用科技新成果,力求技术先进.(5)内容完整,有必要的方案比较,分析论证及明确的结论.1.0.4 本规程所规定的初步设计报告是在河流规划的基础上编制的,其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确定任务,工程规模,等级.(2)确定水文参数,提出分析计算成果.(3)调查区域地质,查明库区及主要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提出相应的评价和结论.(4)选定坝址,坝型,厂址,确定工程总体布置,主要建筑物型式和布置 ,提出主要工程量.(5)确定装机容量,机组机型,接入电力系统方式,电气主接线 ,主要机电设备及闸门,启闭机的型式和布置.(6)提出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材料,劳动力,供水供电的需要量及来源 .(7)确定水库淹没,工程占地的范围,实物指标,提出水库淹没处理 ,移民安置规划和投资概算.(8)提出消防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及保护设计.(9)编制概算,提出主要经济指标和经济评价.1.0.5 初步设计报告应根据需要,将下列文件列为附件:(1)河流规划报告审批文件,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文件及有关的会议纪要 .(2)工程综合利用的协议书及有关资料.(3)水库淹没,工程占地处理和移民安置规划报告及有关协议.(4)环境影响报告及有关部门审批意见.(5)试验和科研报告.(6)其他专题报告.1.0.6 报告按下列要求编辑和表述:(1)总体编排顺序:目录,附件目录,附图目录,正文,附件.正文以本规程第 2 章综合说明列为第1 章,以下各章依次排列.(2)各章的附图集中另编一册,其中综合说明的附图应另制小图附在综合说明前 .(3)工程特性表附在综合说明后,其他附表分别附在各章的适当位置 .(4)报告的文字表述应准确简明,逻辑严谨,通俗易懂.图纸应完整清晰 .1.0.7 实施本规程要相应执行已颁布的 SL77-94《小型水力发电站水文计算规范》,SL76-94《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SL16-92《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等专业规程.1.0.8 本规程引用下列标准的有效版本,编制报告应遵照执行:GB3100~3102-86《量和单位》.SL 01-92《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26-92《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术语标准》.2 综合说明全有文档友情提供 全有中国2.1 概述2.1.1 简述工程地理位置,工程任务和河流规划的结论及审批意见.2.1.2 简述勘测设计过程.2.2 自然条件2.2.1 简述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概况,包括流域位置,水系,气象,水文,泥沙,水质的资料情况,主要特征值及分析成果.2.2.2 简述区域地质,水库及主要建筑物的地质概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结论性意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天然及人工建筑材料调查试验成果.2.3 工程任务和规模2.3.1 简述工程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概况及本工程的任务.2.3.2 简述工程规模,水利水能计算结果,主要特征值.2.3.3 简述工程综合利用效益,技术经济指标.2.4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2.4.1 说明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2.4.2 简述坝址,坝轴线,坝型,厂址及总体布置方案的比较和选定.2.4.3 简述推荐方案主要建筑物的布置,型式及主要尺寸,运行方式及基础处理措施等.2.5 机电及金属结构2.5.1 简述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方式,电气主接线方案.2.5.2 简述机组及其他主要机电设备的选型和布置,金属结构选型和布置.2.6 消防简述工程消防设计方案和主要设施.2.7 施工2.7.1 简述施工条件,对外交通及主要建筑材料的来源及供应渠道.2.7.2 简述导流方案及导流标准.2.7.3 简述主要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强度.2.7.4 简述施工总布置规划概况及施工占地数量.2.7.5 简述主体工程总量,施工工期及所需的劳力和三材用量.2.8 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2.8.1 简述水库淹没标准,范围及主要实物指标,移民安置规划及补偿费用.2.8.2 简述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处理措施及补偿费用.2.9 环境保护2.9.1 简述工程环境影响评价.2.9.2 简述环境保护措施及所需费用.2.10 工程管理2.10.1 简述管理机构,人员编制,管理范围,主要管理设施.2.10.2 简述工程调度运行方式.2.11 概算2.11.1 简述概算编制的原则和依据.2.11.2 简述工程总投资,静态总投资.2.12 经济评价简述经济评价的主要成果及结论.2.13 结论及今后工作意见综述工程建设的结论及今后工作的意见.2.14 附图附表全有文档友情提供 全有中国2.14.1 附图如下:(1)工程地理位置图.(2)工程总体布置图.2.14.2 附表如下:(1)工程量汇总表.(2)总概算表,分年度投资表.(3)工程特性表(见附录 A).3 水 文3.1 流域概况3.1.1 简述工程所在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河道特征和人类活动影响情况.3.1.2 简述流域及邻近地区气象台站分布与观测情况,流域和工程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3.2 水文基本资料3.2.1 说明流域内及借用流域水文站网分布,各测站观测项目和年限,主要水文站的控制特性,高程系统和测验基本方法,资料整编情况.3.2.2 简述水文资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复核变动情况,并对基本资料质量做出评价.3.3 径流3.3.1 对设计依据站的实测径流进行还原计算和插补延长,分析论证径流系列的代表性.3.3.2 进行设计依据站的径流计算,说明资料短缺地区径流计算方法,提出工程场址的径流参数和径流成果,选择径流调节代表段和代表年,分析枯水径流特征,分析论证径流计算成果的合理性.3.4 洪水3.4.1 分析造成洪水的暴雨特性,洪水成因,洪水的时空分布规律.3.4.2 说明历史洪水调查和复查情况,历史洪水的洪峰,洪量估算方法及采用成果.分析确定历史洪水及实测特大洪水的重现期.3.4.3 对实测洪水进行洪水资料的还原,插补延长,并结合历史洪水进行频率计算,分析成果的合理性,提出设计洪水成果.3.4.4 对资料短缺地区推算设计洪水可采用暴雨推算或洪水统计参数地区综合推算等方法,并应相互印证;分析最终所采用的设计洪水成果的合理性.3.4.5 说明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方法及成果.3.4.6 说明施工洪水时段的划分,洪水系列统计原则,提出各时段洪峰,洪量频率计算成果,并分析论证其合理性.为水库调度运用计算的分期洪水,需说明划分前,后汛期的根据.3.5 泥沙3.5.1 说明流域泥沙概况,提出悬移质,推移质特征值.对多沙河流提出泥沙颗粒级配成果和输沙量,含沙量的年,月成果及年输沙量频率曲线成果.3.6 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3.6.1 说明设计断面的水位流量基本资料情况和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绘制方法,提出采用的成果.3.7 其他3.7.1 说明工程所在河段的冰情特性,分析工程河段发生冰坝,冰塞等情况的可能性,并估算对工程的影响.3.7.2 说明潮汐对本工程的影响.3.8 附图附表3.8.1 附图如下:(1)流域水系图.全有文档友情提供 全有中国(2)径流,暴雨,洪水及泥沙插补延长的主要相关关系图.(3)年(汛期 ,枯水期 )径流频率曲线图.(4)洪峰和各时段洪量频率曲线图.(5)典型洪水及设计洪水过程线图.(6)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7)悬移质,推移质颗粒级配曲线圈.(8)年输沙量频率曲线图.3.8.2 附表如下:(1)年,月径流(雨量 )系列表.(2)代表年逐日径流成果表.(3)洪峰,洪量系列表.(4)典型洪水,设计洪水及潮水位过程线表.(5)年,月输沙量系列表.(6)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7)其他有关附表.4 工程地质4.1 概况4.1.1 简述前阶段勘察工作的过程,结论和存在问题.4.1.2 说明本阶段的勘察任务,工作简况,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4.2 区域地质4.2.1 简述区域的地形地貌,所处的地貌单元,物理地质现象;地层岩性,厚度,分布及接触关系;可溶岩地区喀斯特发育规律;所处地质构造单元,主要构造性质,产状,规模及相互关系;区域水文地质条件.4.2.2 按 1:4000000《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确定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4.2.3 地质构造特别复杂,地震基本烈度大干Ⅶ度和现代地震活动特别频繁的地区,应评价区域构造稳定性.4.3 水库库区的工程地质条件4.3.1 简述库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4.3.2 说明库区的地貌特征,水库周边地形条件;强透水性或可溶性地层分布位置,厚度,补排关系和封闭条件;通往库外的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的位置,宽度和透水性.评价水库蓄水后可能发生渗漏的位置,渗漏量,提出防治处理意见.4.3.3 说明水库周边,大坝下游及邻谷可能浸没的程度,预测水库蓄水后浸没范围及防治处理意见.4.3.4 说明库岸,特别是近坝库岸不稳定岩,士体位置,范围及特征.预测水库蓄水后库岸失稳的可能性,提出防治处理意见.4.3.5 说明库周植被,水土流失状况.预测水库蓄水后,固体径流来源及变化情况,提出处理意见.4.4 挡水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4.4.1 说明各比较坝(闸)址的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形,岩性 ,构造,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等,对初拟的坝(闸)址及建筑物比较方案进行地质比选,提出坝址 ,坝轴线,坝型,坝高的地质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