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海德格尔存在论境域中的艺术本质观海德格尔存在论.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53536614
  • 上传时间:2023-09-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6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海德格尔存在论境域中的艺术本质观海德格尔存在论   摘 要:本论文所关注的是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境域中对艺术本质所展开的独特思索艺术是海德格尔后期存在之思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主要地位它们是海德格尔批判并超越西方形而上学后追寻存在的真理的主要切入点在对传统美学体系中的艺术观的批判基础上,海德格尔循独特的现象学显现的方法来阐释其独特的艺术本质观即存在之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  关键词:存在 真理 作品本身 艺术本质  海德格尔是西方当代著名的存在论哲学家,在其思想后期,她的存在论思想走上了艺术之途,在存在论的独特境域中来思索艺术的本质和意义海德格尔认为人类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对存在不停遮蔽的过程,而艺术乃是对存在的解蔽和救渡的主要手段但同时,她指出,作为存在之救渡的艺术是处于存在境域中的艺术而非传统美学体系中的艺术,“只有从存在问题出发,对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沉思才得到了完全的和决定性的要求我们既不能把艺术看作一个文化成就的领域,也不能把它看作一个精神现象”[1]传统美学体系乃是在形而上学的框架中建立起来的,艺术本身仍处于被遮蔽状态中所以,海德格尔对艺术本质的思索首先就表现在她对传统美学体系中的艺术和存在论中的艺术进行辨析。

        一、海德格尔对传统美学体系中的艺术本质观的批判  海德格尔在《世界图像时代》中指出,除了科学和技术,“当代的第三个一样根本性的现象在于这么一个过程:艺术进入美学的视界内,这就是说,艺术成了体验的对象,艺术所以被视为人类生命的表示”[2]美学对于艺术的考察是在认识论的主客二元分立的思维框架之中进行的鲍姆加登在18世纪中叶创建美学,将它作为研究人的感性认识的科学,而感性认识被看成相对于高级的理性认识的低级认识,而人的审美体验和情感是感性认识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美学对艺术的考察中,人是作为审美体验和创作的主体而存在,而艺术则被看成由人所创作出来的审美体验的对象性客体,它成为人的审美体验的激发者正如海德格尔所指出的:“在有关艺术的美学考察中,艺术作品被要求为被生产出来的艺术之美,作品被表象为和感情状态相关的美的载体和激发者了艺术作品被设定为某个‘主体’的‘客体’对相关艺术作品的美学考察来说,决定性的是主-客体关系,而且是一个情感关系[3]美学对于艺术的考察一直被置于对人类的感性和感情状态的考察中,而“美本身无非是那个东西,它在自行显示中把这种感情状态生产出来[4]文德尔班也指出,在美学最初对于美的考察中,“要问的问题不是美是什么,而是美感怎样产生”。

      [5]由此,美学对于艺术的考察从未触及艺术本身的存在,而一直停留在艺术的对象性存在中,艺术从未就其本身得到思索  美学作为一门当代学科,它身上带有显著的知识学痕迹大家把艺术作为其认识活动的对象,用种种概念、命题来表现艺术,把对于艺术的认识和研究纳入到自己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之中,用种种有关艺术的体系化的知识来替换对于艺术本身的沉思然而,海德格尔指出,在人类对于艺术的对象化、表象化的认识和体验方法出现之前,艺术早已经在人类文明中诞生了,艺术并非从一开始就被纳入知识学体系中得以考察的生活在西方文明发端时期的古希腊人就以一个和当代人完全不一样的方法来对待艺术区分于当代人对于艺术的对象化体验和知识化认识,古希腊人则带着一个沉醉的神往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的世界中去,将本身和艺术完全融合为一体  在传统美学体系内考察艺术是不可能揭示出艺术的真正本质的美学的考察把艺术作品看成体验的对象,用人体验艺术的方法来说明艺术的本质,而且“一切皆体验”,在艺术创作和艺术享受中,体验全部成为决定性的源泉然而海德格尔却深刻地指出,体验可能正是艺术终止于其中的原因黑格尔在《美学》中所作的艺术终止的判词,应该引发当代人的深思。

      在对艺术的美学考察中,大家习惯上认为能够从对现有艺术作品的比较、考察和归纳中取得艺术的本质然而这已经暗含着对艺术本质的某一先在设定一样的,由更高级的概念和基础原理来推理艺术的本质也是从事先的要求性出发的她们全部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做法,全部无法真正切中艺术的本质  传统的艺术观是在主客二元对立的对象化观念的前提下来了解和认识艺术作品的艺术作品被认为是由艺术家发明出来的,艺术作品一经艺术家创作产生,就成为和主体含有审美关系的物态形式,即一个审美对象在传统的艺术观中,艺术作品一直只是对象性的东西,它要么是作为客体的对象,要么相有关主体的情感海德格尔把艺术作品从和艺术家的创作和被创作的主客体关系中解脱出来,认为艺术创作过程是“作品经过艺术家进入本身而纯粹自立”[6]而且“在伟大的艺术中,艺术家和作品相比较是无足轻重的,她就像一条为了作品的产生而在创作中自我消亡的通道[7]在大家的现实生活中,艺术作品既是为了满足公众和个人的艺术享受,也被官方机构照料和保护,鉴赏家和批评家也忙碌于作品,且在市场上发生交易,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则把艺术作品作为科学的对象然而海德格尔对此提出质疑,“在全部这些重复折腾中,我们能遭遇作品本身吗?”[8]这又是一个海德格尔式的提问。

      答案是否定的从她的存在论哲学出发,海德格尔总是对大家习认为常的含有自明性的观念提出质疑她要冲破存在者层面上的层层遮盖进行存在层面上的追问海德格尔认为从传统和流俗的对艺术作品的了解出发,大家是不可能遭碰到作品本身的  海德格尔以慕尼黑博物馆里的“埃吉纳”群雕和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的最好校勘本为例,不论其名望和感染力多大,保护多么完好,解释多么正确,“但一旦被移置到一个博物馆里,它们也就远离了其本身的世界”[9]在传统的对艺术作品的了解和研究活动中,大家一直未达成作品的本真存在,因为“在全部的艺术行业中,哪怕它被抬高到极致,哪怕它的一切活动全部以作品本身为轴心,它一直只能达成作品的对象性存在但这种对象存在并不组成作品之作品存在[10]从艺术作品的对象存在出发,我们不可能把握到艺术的真正本质只要达成作品的作品存在,艺术的本质才可能向我们显现出来而要达成作品的作品存在,我们就“有必须使作品从它本身以外的东西的全部关系中解脱出来,从而使作品只为了本身并依据本身而存在”[11]那么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呢?它经过何种方法才能够显现出来呢?在悬置了对于艺术的种种传统要求和观念后,海德格尔要在“艺术无可置疑地起现实作用的地方”即作品中来寻获艺术的本质,并指出“艺术在艺术作品中成就本质”。

      [12]所以,海德格尔面向艺术作品本身,要找到艺术作品的“直接的和全部的现实性”,从而让艺术的本质得以显现出来在海德格尔那里,实现对艺术作品的独特探究,是探讨艺术的真正入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