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城镇化水平的演化趋势及政策分析.doc
8页河南城镇化水平的演化趋势及政策分析(上)20134)6-26摘 更:中原经济区建设实施的是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战略运用灰色系统模型來实证分析河南省城僚化水平的 演化趋势及次:影响因索’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先扩大后缩小的演化趋势;2017年城镇化水平超过50能 开始进入城市社会:到2020年,城镇化率预计将达到58. 62%,虽然与同期的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有所缩小,但仍落后全国平均水平 7. 5个百分点:在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中,第三产业对城槓化发展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市场化水平,工业化、全球化和城乡差距 对河南省的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也较大;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落后是河南省城钺化发展的制约因索关键词:灰色系统理论,城镇化水平,演化趋孙,影响因素一、 引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曾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将是21世纪影响人类进程的两件大事之 一;中国的城領化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效益城镇化水平是•个地区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核心标志之 一,全国各地都把如何提爲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当做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
虽然近年來河南省出台郑州-洛阳“双核”驱动.中心城 市纽团式发展.中小城市内涵式发展.强化中心氛.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底层突破等一系列的战略举措,促使城氛化进程提速,但与沿海 发达地区或者发达国家相比,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2011年全国平均城槓化率已经突破50%,标志看我国已经山农业社会步入城市社会. 而同期的河南省城锁化率仅为40. 57%,滞后全国平均水平10百分点左右中原经济区绘设实施的足以新型城氛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 发展战略,城锁化发展水平的岛低决定着“三化”协调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现通过分析河南省城須化水平演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索.并 在科学预测城镇化发展未來趋势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拉长发展中的短板,觀化城乡二元分割体系,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跃升城镇化水平和质屋,已经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本文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在对河南省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城镇化率大于30%)以來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模拟的慕础上,对河南省 2012-2020年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预测然后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全国城镇化发展平均水平,从而确定适合河南省悄的合总的城 镇化发展路径,并分析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影咆因索,为中原经济区顺利实施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 持。
二、 河南城镇化水平演化趋势分析城镇化是一个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过程衡屋城氛化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可以选取城镇化率来表示,城镇化率=城市人口/ 地区总人口河南省城氛化经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改革开放以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通过运用户口迁移制度、粮油供应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社会福利制度.教行制度等行政手段,树起了阴隣城乡人口门由迁移的薄篱,制约了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然 进程在这一期间,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缓慢,城镇化水平仅从1957年的9.3%增长到1978年的13.63%, 33年只増加了 4・3个百分点,城 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同期的工业化水平1978年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河南省城镇化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了更好的描述河南省城锁化水平的演化趋势,我们洛河南省的城诜化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1978-2011年河南省的城 镇化率与全国平均城禎化率如图1所示改苹开放以來,河南省的城禎化率呈现先缓慢后加速的发展态势在1995年汕城镇化发展相 对缓慢,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3・63亂上升到1994年的16.84%, 18年间城镇化率仅仅提升3・5个百分点,而同期的全国城镇化水平由 1978年的17.92%上升到1994年的28.51%,提髙了 9・6个百分点,可见河南省的城饥化水平在改革开放起步阶段就已经滞后于全国的发 展水平。
随着我国1994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河南省的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城镇化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城糊 化率由1995年的17. 19%上升到2011年的40. 57%, 17年间,城镇化水平跃上了 23.4个百分点;同期的全国城镇化水平由29. 04%32升到 2011年的51.27%,提升了 22个百分点到2011年为止,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滞后全国平均水平10. 7个百分点,差距大于改革开放初 期,表明河南省城镇化发展速傻依然有待进一步提升卜rx迈00008088888 更玺垫鱼色玺壑蛰 ©6 交 丈殳 Q 殳丈666666666666666666666600000000000060.0050.0040.0030.0020310.000 00f•何两省城镇化車十全国平均城出化老1978-2011年河南与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单位:%)数据来源:《河南统计年鉴(2012)》和《中国统计年鉴(2012)》城市地理学家诺瑟(Ray.M.Northam, 1979)总结了欧美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 “S”型城市化描述曲线.并将城镇化过 程划分为初期(城镇化率小于304 中期(城镇化率30%-75%)和后期(城镇化率75100%)等3个阶段。
在初期阶段,城市发展缓慢. 区域处尸传统农业社会状态;到了城镇化中期,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工业在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而在后期,城镇人口比 重的增长趋缓慢甚至停滞,经济发展的重点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总见》(国 发[2011J32号)明确提出河南省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城镇化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在考虑以上西方面的因索基础上.可以判断: 2005年河南省城镇化率达到30. 65%,标志着河南省开始进入城镇化中期:考虑GM (1, 1)模型对数据的依離性.加上城镇化率30%是城镇化由初期进入中期的门槛数据,因此,本研究以2006-2011年的城镇化数据为基础,预测2012-2020年河南省和全国的城镇化发展水 平灰色系统GM (b 1)模型是灰色系统预瀝的基础,它由一个只包含单变蜃的一阶微分方程构成的模型,适用于原始数据光滑性较好 的情况,在描述系统整体发展趋势时具有较好的效果根据GM (1. 1)模型的建模过程・可以得到河南省和全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如 式(1)和(2)所示河南省城镇化水平预测的GN (1, 1)模型:(1)xw(k) — 0.0408Z ⑴(灯=32.4586全国城氛化水平预测的GM (I. 1)模旳:严)(灯 - 0.0283Z⑴伙)=43.8748 (2)由式(1)和(2)可以看出,河南省和全国城镇化水平预测的GM (b 1)模型中的发展系数P分别为0. 0408和0.0283,満足I bI〈2的条件,所以本研究构建的GM (U 1)模世有总义。
根据GM (1, 1)模型对河南省和全0 2006-2011年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可以看出,模型的平均相对谋差都比较小.分别只有0.41%和0.18%,稱度比较高,可以用來进行未來预测.表1 2006-2011年河南省和全国城镇化水平预测(单位:%)河南省城镇化率 全国平均城镇化率年份实际值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实际值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2(X)632.4732.4744344434200734.3034.4845.8945.78200836.0335.920.4146.9947.09().18200937.7037.424&344&4520103&8238.9849.9549.84201140.5740.6051.2751.27表2河南省和全国2012-2020年城镇化水平估计值(单位必)年份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河南42.39全国52.7444.0554.2645.8955.8247.8057.4249.7959.0751.8760.7754.0362.5256.2864.3158.6266.16根据式(2.1)和(2.2)来预测2012-2020年河南省和全国的城镇化水平,结果如表2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河南省未来城镇化水平会继续保持增长,2017年的城镇化水平预计会突破50%,达到51.87乩到时,河南省将由 农村社会跨入城市社会.而到2020年.河南省的城镇化率将会达到58. 62%•比2012年捉升16. 3个百分点虽然河南省的城偵化提升的 幅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提升幅度,但由于前期落后太第,因而,到2020年依然落后全国平均水平7. 5个百分点除非采取有效的措施, 否则按照目曲的发展态势,难以在2020年实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总见》所提出的“河南省城續化达到 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发展目标三、河南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城饭化发展水平是影种因索共同作川的结果为了探讨众第的影响因索中,哪些是主耍因索,哪些是次耍因素•哪些因索对城锁化 发展影响大,哪些因素对城镇化发展影响小.本研究采用灰色综合关联分忻方法对河南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索进行分析灰色综合 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來判断氏关联度是否密切如果曲线相似程度越小,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程度 就越小,表示它们的相互影响程度就越小;反之,就越大灰色绝对关联度体现了两条折线之间的相似程度,灰色相对关联度则反映出 它们相对于始点的变化速率的接近程度,灰色综合关联度集合了灰色绝对关联度和灰色相对关联度的优势.是较为全面地表征序列Z间 联系是否紧密的一个数駅指标O在影响区域城氛化发展的众多因索中,本文选择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市场化.城乡差距.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全球化等 指标作为评估河南省城氛化发展的影响因索O1 •工业化。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和加速器.城续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D. Chenery)与M •赛尔昆 (M. Syrquin)两位经济学家通过对101个国家1950-1970年有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提出了著名的钱纳里-赛尔昆多国模型;该模型 表明,随看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工业化的演进导致了产业结构的转变,带动了城镇化程度的提奇本文以工业化率来表示工业化水平2•信息化信息化是工业化所帯來的技术创新的必然结果信息化不仅是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力,更代表着未來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信息化作为城氛化的提升机和倍増器.是城伏产业结絢优化升级和城锁功能跃升的发动机c发达的信息化水平能够期加备类企业在城市 的集聚强度并強化城市的胡业中心作用,并加速信息的集聚和扩散,引领人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进而提升区域城镇化水平本文以人均电信产业产伯来表示信息化水平3.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既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镇化的基础和动力缺乏农业的现代化.很难实现高质虽、高效益 的城锁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的一个主要标志足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岛,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简盘味着农业中大虽剩余劳动力的产 生.正是大蜃的农村宙余劳动力的有序快速转移促进了河南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本文以农业劳动生产率表示农业现代化水平4・市场化币场化对城市化率的提高有显若的正效应市场化推动劳动力耍索在产业.部门和城乡何的优化配进,是新时期河南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