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教案新人教版.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资****亨
  • 文档编号:272412870
  • 上传时间:2022-04-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22.04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单元教学总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会归纳乘法口诀,熟练地掌握2~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前面已学过的乘法口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衔接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单元是非常重要的口算教学,是可以影响到学生中高年级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以及灵活性的基础运算通过口算教学,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直接说出算式的结果,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1.理解7~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2.能熟记口诀,并能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3.能运用所学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学会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学习新知识重点:1.理解7~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体会乘法口诀的来源2.能编制口诀,并能用口诀熟练地计算表内乘法3.能运用所学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1.能熟练记忆和运用乘法口诀2.根据已知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解答课时教学设计1.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 册次:上学校: 教师:课题课型新授课计划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例1教学7的乘法口诀。

      教材创设了学生操作七巧板的活动情境,让学生明确每个图案都是由7块板拼成的,然后借助表格突出7的个数和连加的结果,再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最后对照乘法算式和计算结果编制出7的乘法口诀承前启后2~6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8,9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理解、记忆7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熟练地计算表内乘法2.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3.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重难点重点:编制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难点:能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算式化解措施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设计思路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七巧板、七星瓢虫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同步检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1.猜谜语七块小木板,有边又有角一会大公鸡,一会凶恐龙快快动动脑,猜猜它是谁?”你能猜出是什么吗?2.提出问题:1副七巧板有7块,2副七巧板有多少块呢?3副、4副、5副、6副、7副呢?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一起探讨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1.听谜语,独立思考,试猜答案七巧板)2.倾听老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口算5×4=205×5=256×3=186×6=367+6=135+7=123×5+8=233×4+5=17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1.尝试拼图师:请同学们试着用1副七巧板拼图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你拼成的图案像什么2.组织各小组展示作品3.填表,交流发现师:观察展示的图案,小组合作完成下表4.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的表格,编制7的乘法口诀,然后汇报5.引导学生读一读自己编制的乘法口诀6.引导学生观察7的乘法口诀,说一说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7.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背口诀,分享记忆口诀的窍门1.独立操作,拼成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与同学交流2.每个小组挑选出最满意的图案展示3.观察展示的作品,填写教材第72页表格4.认真观察表格里的数据,编制7的乘法口诀,然后汇报: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5.数出7的乘法口诀一共有7句,并读一读乘法口诀6.认真观察7的乘法口诀,交流发现:根据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其余的每句口诀都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积都相差7……7.背口诀,交流心得2.看算式说口诀3×7=21(三七二十一)5×7=35(五七三十五)7×6=42(六七四十二)7×7=49(七七四十九)2×7=14(二七十四)3.算一算下面这首诗共有多少个字。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4×7+3=31(个)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1.看图写出两道乘法算式(算一算3只七星瓢虫身上一共有多少个点),并写出口诀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2页“做一做”1.认真观察,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并说出对应的口诀2.准确快速地说出得数,并说出计算时所用的口诀4.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3×7=21(只)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2.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2.将2~6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迁移到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渗透了类比的思想方法教师个人补充意见:板书设计7的乘法口诀1×7=7 7×1=7 一七得七 2×7=14 7×2=14 二七十四 3×7=21 7×3=21 三七二十一 4×7=28 7×4=28 四七二十八 5×7=35 7×5=35 五七三十五 6×7=42 7×6=42 六七四十二 7×7=49 七七四十九 培优作业1.()里最大能填几?(6)×7<447×(5)<362.二(1)班同学做操时要站成方队(每排和每列人数相同),人数比40多,比50少。

      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7×7=49(人)口答:二(1)班一共有49人名师点睛通过探究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引导学生回忆表内乘法(一)的知识,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发现7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微课设计点教师可围绕“编制7的乘法口诀”设计微课2.8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 册次:上学校: 教师:课题8的乘法口诀(P75例2)课型新授课计划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教学8的乘法口诀教材例2情境图——学校乐队训练的队列:每行8人,一共8行,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8连续相加的结果,然后借助“数轴”这个直观模型,以小狗在数轴上跳跃的形式呈现,使数与形相结合,突出了连加的结果,为记忆8的乘法口诀做好铺垫承前启后2~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理解、记忆8的乘法口诀,能用8的乘法口诀熟练地计算表内乘法2.明确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重难点重点:编制8的乘法口诀,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难点:利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化解措施自主探究、迁移类推。

      教学设计思路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同步检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1.课件展示1只螃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螃蟹的特点2.质疑:1只螃蟹有8条腿,2只螃蟹有多少条腿呢?3只呢?你是怎么知道的?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8的乘法口诀1.观察螃蟹图片,自由交流发现1只螃蟹有8条腿,还知道它是横着爬行的2.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一共有多少条腿?(2)个(8)算式:2×8=16或8×2=16口诀:二八十六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1.课件展示教材第75页情境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2.猜想:根据编制2~7的乘法口诀的经验,想一想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3.引导学生自主编制8的乘法口诀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尝试根据小狗每跳一次数轴上的数的变化,编制8的乘法口诀4.组织学生齐读8的乘法口诀5.交流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方法1.观察情境图,获取信息乐队在训练,他们站成了8行,每行8人2.大胆猜想:8的乘法口诀有8句3.尝试编制8的乘法口诀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4.读一读8的乘法口诀。

      5.小组交流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交流后汇报2.看口诀写算式七八五十六7×8=568×7=56六八四十八6×8=488×6=483.把口诀填完整二)八十六(一)八得八四(八)三十二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三(八)二十四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1.完成教材第75页“做一做”第1题2.完成教材第75页“做一做”第2题1.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2.先计算,再说一说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4.幼儿园的李阿姨买了6顶,每顶8元,一共花了多少钱?6×8=48(元)或8×6=48(元)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2.8的乘法口诀有8句,每相邻两句的结果相差8教师个人补充意见: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 1×8=8 8×1=8 一八得八 2×8=16 8×2=16 二八十六 3×8=24 8×3=24 三八二十四 4×8=32 8×4=32 四八三十二 5×8=40 8×5=40 五八四十 6×8=48 8×6=48 六八四十八 7×8=56 8×7=56 七八五十六 8×8=64 八八六十四培优作业1. 算一算下面这个图形由多少个小正方形组成。

      可以把图形中的小正方形经过移补转化成一个大长方形,如图:8×3=24(个)或3×8=24(个)2.一根绳子,对折后再对折,量得长是8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绳子对折后再对折,就是对折两次,长度是8米,说明这根绳子有4个8米长如图:8×4=32(米)或4×8=32(米)口答:这根绳子长32米名师点睛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这些时间会得到百倍的补偿教师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们自主探索,并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处于高效中微课设计点教师可围绕“8的乘法口诀”设计微课解决问题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年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