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保险精算学风险投资和风险理论.ppt

5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2557165
  • 上传时间:2017-07-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52KB
  • / 5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保险精算,第十章 风险投资和风险理论,第十章 风险投资和风险理论,10.1 引言10.2 投资工具10.3 投资策略10.4 财务报表分析10.5 考虑投资收入的费率定价模型10.6 短期个别风险模型10.7 短期聚合风险模型10.8 长期聚合风险模型,10.1 引言,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可以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保险承保与投资来自承保业务的利润每年变动很大,相对来说,投资的净收益较为稳定风险理论是精算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管理和控制,从而为制定合理的保费及早期预测提供帮助10.2 投资工具,10.2.1 债券债券的特征风险分析债券的定价,10.2.2 股票普通股: 最后请求权 有限责任优先股: 预定分红率 股东的请求权优先于普通股,,10.2.3 衍生工具期货合约远期合同期权互换,,10.2.4 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巨灾债券巨灾期货巨灾期权,10.3 投资策略,10.3.1 免疫策略(1)久期:资产持有人获取付款时间长度的加权 平均值收益率不变时有如下公式: 为时刻 t 的利息或本金支付,n 为到期日,r 为收益率(2)免疫策略(3)或有免疫,10.3.2 资产—负债匹配策略,类似于免疫策略通过购买投资工具(一般为固定收益投资工具,如债券等),该投资工具能在保险人索赔支付时产生相同数目或更多数目的资金。

      即在任意支付时点上,资产的数额始终大于等于负债的数额可以有效地消除利率风险10.4 财务报表分析,10.4.1 基本的财务报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10.4.2 利润测定的方法股本收益率内含报酬率,10.5 考虑投资收入的费率定价模型,10.5.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个体资产的期望收益率公式:,,10.5.2 费率定价模型引入CAPM模型得到如下公式:,10.6 短期个别风险模型,10.6.1 个别理赔随机变量模型(n=1)设X是一个周期内的理赔随机变量,B是这个周期内的理赔总额,I是表示理赔事件是否发生的只是变量,即:,10.6.2 理赔总额S的概率分布及其应用,在 的风险模型中,理赔总额S是许多被保险人个体理赔额之和独立随机变量之和 的概率分布的确定,应该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1)卷积法(2)矩母函数法,10.7 短期聚合风险模型,10.7.1 理赔总额S的概率分布S的数字特征公式如下:,10.7.2 理赔次数的分布,的概率特征分布,10.7.3 复合泊松分布的性质,10.8 长期聚合风险模型,10.8.1 理赔过程定义理赔次数过程的方法有三种:总体方法微分方法离散(或等待时间)方法,10.8.2 调节系数,这一概念是为了说明定理10.8.1定理10.8.1 对 ,有其分母需要计算在破产发生(即 )条件下,负盈余 函数的条件分布。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教育部推荐教材 《国际贸易教程》(第三版),第二章 国际分工(下)高成兴 黄卫平 朱立南 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分工(下),第一节 赫克谢尔—俄林模型第二节 列昂惕夫反论及其解释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新要素学说第四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五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第六节 国家竞争力优势理论第七节 科学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格局的影响,重点问题,赫克谢尔—俄林模型列昂惕夫反论,第一节 赫克谢尔—俄林模型,一、赫—俄模型的基本假设前提1、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2、两个国家在生产同种产品时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3、市场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在国际不能流动4、一个是资本存量相对丰富国家,一个是劳动存量相对丰富国家5、排除一些其他因素,如需求偏好、贸易壁垒、运输成本等二、赫—俄模型的主要理论含义及结构,1、一国出口以自己相对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2、如果两国生产要素存量的比例不同,那么即使相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而发生国际贸易3、国际间商品交换的结果,往往会使各国要素报酬的国际差异缩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赫—俄模型的逻辑顺序,,要素的自然禀赋,要素供给,要素的相对丰富,要素的相对价格,商品的相对价格,,,,,三、赫—俄模型的理论特点,1、建立在三要素论的基础之上2、从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经济资源出发,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并分析了贸易本身对经济结构的影响3、某些前提假设是不符合实际的4、在许多情况下不符合实际,没有能够完全反映出国际贸易的客观运动规律5、没有认真分析需求方面的因素第二节 列昂惕夫反论及其解释,一、麦克道格尔对比较利益学说的经验论证 美国学者麦克道格尔(G.MacDougall)通过比较英、美两国商品在第三国市场中的竞争力,在研究了英、美两国的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后,以两国类似的出口商品为对象,把两国在第三国市场所占的份额与比较利益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结果:与赫—俄模型实际上是相悖的二、列昂惕夫反论,简介: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 (W.W.Leontief)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 以美国情况为例,对赫—俄模型进行了经验检验,其结果与理论判断正好相反结论: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的,而不是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三、对于列昂惕夫反论的解释,列昂惕夫对于反论的解释 美国工人具有比其他国家工人更熟练的技术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因此,美国实际上是一个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

      要素密集度逆转 生产的某种商品,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中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中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的需求偏好 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偏好与需求的差异也能够成为产生国际贸易的基础关税结构(美国经济学家鲍德温R.E.Baldwin) 现实中,美国的关税政策和其他贸易限制总是倾向于保护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反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促进劳动那个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从而使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进口份额中的比重下降,,,自然资源稀缺(美国学者凡涅克J.Vanek) 美国对于某些自然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进口来满足需求,而这些资源的开发是耗费大量投资的,因此属于高资本投入的产品所以,美国的进口替代产品中的资本密集度必然上升,从而出现列昂惕夫反论中的现象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新要素学说,一、人力资本说 人力资本是资本与劳动力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人们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如投资进行教育、卫生保健、职业培训等),可以使劳动力的素质得到极大改善,劳动生产率获得提高,从而对一个国家参加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产生作用和影响。

      二、研究与开发说(R&D说),研究与开发也是一种生产要素,占有研究与开发的多寡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 丰富的资金、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与高质量的劳动力是进行研究与开发的先决条件,国内对新产品的巨大旺盛的需求,则是这种产业能够得以发展的基础第四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技术差距贸易理论(美国,波斯纳M.Posner,1961),,,,,,创新国,模仿国,时间,创新国生产,,,模仿国出口,模仿国生产,创新国消费,创新国出口,,需求滞后,反应滞后,掌握滞后,模仿国消费,,,,,模仿滞后,,,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数量,数量,时间,时间,模仿国,创新国,t1,t2,t3,进口,消费,出口,生产,出口,消费,生产,进口,,,,,,,,,,,,,,,,,,,,,,,,第五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提出与假设前提提出 多数贸易是在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行的,相当部分的贸易是在相同产业内进行的因此传统贸易理论已无法很好地解释当代国际贸易的实际假设前提 静态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规模收益;需求因素。

      二、产品的同质性、异质性及其贸易,1、产品的同质性/相同产品2、产品的异质性/差异产品水平差异产品技术差异产品垂直差异产品,三、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1、不同国家间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2、经济合作或因经济技术因素产生的产业内贸易3、大量的转口贸易4、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5、季节性产品贸易6、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四、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1、水平差异2、技术差异3、垂直差异,五、需求偏好相似(重叠)论,出口是国内生产和销售的延伸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平均收入水平高收入国家对技术水平高、加工程度深、价值较大的高档商品的需求较大,而低收入国家则以低档商品的消费为主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所以,收入水平可以作为衡量两国需求结构或偏好相似程度的指标如果两国之间都有共同需求的情形,我们称存在重叠需求,即需求偏好相似两国消费偏好越相似,则其需求结构越接近,或者说需求结构重叠的部分越大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国际贸易的基础,品质处于这一范围的商品,两国均可进口和出口六、规模经济产生的贸易利益,Y A C’ C O B X,,,,,,,,七、产业内贸易的指标衡量,巴拉萨(Blassa)指数 Aj=(Xj-Mj)/(Xj+Mj) (0≤Aj≤1)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G-L指数) Bj=1-│Xj-Mj│/(Xj+Mj),八、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对比较利益学说的补充,它揭示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和传统的赫-俄模型用于解释初级产品和标准化的合理性,但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应该从其他的角度予以说明。

      产业内贸易理论仍是静态分析,但在政策建议上盖理论赞同动态化的建议第六节 国家竞争力优势理论,一、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 ——国家和国家环境是形成产业和企业进行国际竞争的基础产业和公司赢得创新方面不断进步的条件,在于影响行业的四方面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机遇,要素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政府,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二、国家竞争优势的微观基础,微观基础总成本领先(最低)标新立异(差异化)目标聚集竞争优势发展的四阶段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富裕驱动,三、国际竞争力的排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在1980年创立了世界竞争力评价体系世界竞争力研究中心与世界经济论坛合作,每年发表《世界竞争力年鉴》1996年后,世界经济论坛发布《全球竞争力报告》,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也独立发表报告贸易竞争力指数:TC=(Xi-Mi)/(Xi+Mi),第七节 科学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格局的影响,一、科技革命使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正在下降,原有的比较利益已开始发生变化二、科技革命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优势正在逐渐减弱。

      一)资源相对重要性下降二)传统自然资源的地位受到挑战三)新兴产业的发展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重要概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