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心脏起搏器简介.doc
6页人工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人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能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目的原理:人工心脏起搏器是脉冲发生器定时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传输到心房或心室肌,造成一个人为的异位兴奋灶,以代替正常心脏起搏点引起心脏激动的一种治疗方法,脉冲传递到心房或心室肌,使局部心肌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并通过C间的缝隙和闰盘连接向周围尽肌扩散传布,导致整个心房或心室兴奋和收缩心脏起搏分为临时和永久性起搏两种一、 永久性心脏起搏适应症:1、 公认的起搏适应症⑴病窦(SSS):主要取决是否有与缓慢心律失常直接有关的症状① 心动过缓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引起头晕、黑朦、心衰和晕厥等症状② 慢—快综合征而必须用药物控制心动过速发作者⑵AVB,主要取决于有无症状及阻滞部位① 有症状的Ⅱ度以上AVB,不论阻滞部位和类型② 无症状的Ⅱ度以上AVB,但心室率小于40次/分,或证实心脏停搏大于3秒③ 由高度AVB诱发的快速异位心律失常而需药物治疗者④ 三分支传导阻滞⑶其他:① 劲动脉窦过敏:明确反复晕厥或轻压颈A窦引起大于3秒,心脏停搏。
②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通过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2、 有争议的起搏适应证⑴SSS患者HR小于40次/分,无症状或未证实与症状有关⑵无症状的Ⅱ度-Ⅰ型AVB,阻滞部位在希氏或以下水平或无症状的Ⅱ度-Ⅱ型者⑶无症状的Ⅲ度-AVB,心室率大于40次/分起搏系统组成:1、 脉冲发生器(起搏器):①外壳多由钛铸成②电路③电池-现主要使用锂-碘电池2、 电极导线:①电极头-阴极主要材料为铂铱合金和Elgilog(钴、铁、铬、钼等金属合金),而阳极主要材料为铂铱合金和钛,有被动和主动两种固定方式③ 导线:由导体和绝缘体构成起搏器编码:位置ⅠⅡⅢⅣ代起搏心腔感知心腔反应方式程控和频率适应功能 码O=无O=无O=无O=无 字A=心房A=心房T=触发P=简单程控功能 母V=心室V=心室I=抑制M=多程控功能D=双腔(A+V)D=双腔(A+V)D=兼有(A+V)C=遥测R=频率分类:根据起搏心腔分为:① 单腔起搏,如AAI、VVI等② 双腔起搏,如VAT、DDD等③ 多腔起搏,如三腔或四腔起搏,主用于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或顽固性心衰根据起搏生理效应分为:① 生理性起搏,如AAI、DDD等。
② 非生理性起搏,如VVI、VVT等起搏器植入方法:多首选切开习惯用手对侧的头静脉,其次依次为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外静脉切开和颈内静脉穿刺通过静脉送入导线,调整阈值,阻抗至合适,固定-现多采用被动固定方式,在植入导线电极同侧胸大肌筋膜层做一囊袋,将已连接起搏导线的起搏器植入,用缝线固定起搏器术后:① 监护② 随访,一般在1、3、6个月各随访一次,后每半年随访一次③ 程控,调整多种参数术后并发症:⑴感染⑵局部出血⑶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症,如血气胸等⑷局部肌肉跳动⑸起搏感知功能不良⑹电池提前耗竭⑺电极导线脱位与微脱位⑻心脏穿孔⑼隔肌刺激⑽导线折断或绝缘层破裂⑾起搏器综合征⑿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起搏器植入术后注意事项:⑴避免植入起搏器的一侧上肢举重物或剧烈的活动⑵远离干扰,医院内如核磁共振、放射线、电复律、射频、电波碎石等,医院外移动、微波炉、高压线、电焊机、变电所等二、临时心脏起搏是一种非永久植入起搏电极的临时性或暂时性人工心脏起搏术,起搏电极放置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周,脉冲发生器均植于体外,待达到诊断和治疗目的后,遂即撤出电极适应证:1、 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引起的症状性心动过缓2、 心脏手术后Ⅲ度-AVB3、 急性心肌炎引起的Ⅱ度或Ⅲ度AVB4、 急性心梗引起的Ⅱ度或Ⅲ度AVB及严重的窦缓性停搏5、 药物治疗无效的由心动过缓诱发的尖端扭转性室速,持续性室速6、 心脏介入手术、药物或电复律治疗疑有窦房结功能障碍的快速心律失常7、 心动过缓或双束支阻滞患者,接受全麻及大手术时的保护性起搏8、 诊断性心脏电生理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