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生活题材进行情境串教学.docx
7页利用生活题材进行“情境串”教学 刘桂娥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他们有更多机会体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来思考问题,并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了学以致用,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使数学走进生活《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是一节计算课,怎样让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了三個教学片断即以尝试片断一:从生活中走来师: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你们高兴吗?生:高兴!师:明阳学校的小学生跟你们一样非常高兴他们正准备六一儿童节的布置呢!出示信息: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明阳小学买了一些彩纸,准备用彩纸的 布置教室;用彩纸的 布置寝室;用彩纸的 布置礼堂;用彩纸的 布置办公室师:孩子们:你们能根据上面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指名汇报,根据问题板书相关算式:师:仔细观察上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了 + 是我们前面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相加的算式。
生2:我发现了 + + + 这几个算式中的分母都不相同师:分母不相同的分数怎样相加减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反思:很多计算课都是按“复习——新授——巩固练习”这样的环节来设计的,但在上面的设计中并没有复习铺垫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考虑的:其一,让学生在探索时进行知识的迁移远远比新知学习前迁移更有效;其二,学习之前,学生的状态可谓纷繁复杂,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学习内容,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我想好的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一开始就处于学习亢奋之中,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片断二:走在探索路上师:孩子们,我们先来猜猜 + 可能等于多少?生1: 生2:生3: 生4:师: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来检验,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生:孩子们动手操作活动教师巡视)师:孩子们操作得都很认真,谁愿意上来说说你的想法?生1:我用画图的方法,看出了 + = 生2:我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得出了 + = 生3:我把 和 分别化成小数相加得0.375,再把0.375化成分数得 生4:我把 转化成 ,再与 相加得 。
师:(比较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生1:我喜欢画图的方法,因为很直观生2:当分数的分子、分母数很大时,画图不太方便,我更喜欢化成小数的方法生3: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化成小数的方法也不太好,我认为通分的方法最好师:非常感谢孩子们的精彩回答我想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哪种方法是最好的师:(小组探讨)为什么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呢?要求学生先画图感受,再用课件直观演示,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生:(相互交流)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反思:对计算教学来说,什么是更重要的?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关于《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致国民的一份报告中曾明确提出:“今天一个其数学本领仅限于计算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可贡献于当今的社会,因为廉价的计算器就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因为相对于计算的熟练程度来说,寻找解题方法、理解算理、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显得更为重要本节课给学生很大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尝试、合作探讨 + 的计算方法在方法多样化之后,引导学生“策略优化”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因为如果错过了这点,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只能算是模仿练习,依葫芦画瓢的通分、被动的加减。
通过画图感受、课件演示,让学生真正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只有这样,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才会水到渠成、呼之欲出片断三:走入生活中去师:孩子们,在探讨交流活动中,你们是多么地用心、多么地投入,我想大家一定很有收获你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出示题目:夏天到了,农民伯伯给果树浇水第一天上午浇了所有果树的 ,下午浇了 ,第二天上午浇了 ,一共浇了多少?还有多少没浇?请学生写在黑板上,做完后再交流反思:计算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但其反映的内容又常常是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新课程注重计算的现实意义,适当让学生经历一些现实情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和理解运算的意义、来源、现实背景和本质选择的这道题,是异分母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本节课中,我没有巧用好“错误”,没有给机会让学生从错误中比较、分析、反思、归纳小结,学生猜想 + 的计算结果,就有三种错误的想法: + = + = + = 整节课对这三种错误的结果并没有理睬,我想,当时在探讨算理后,给点机会让学生自己说说错误的原因,这样的话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有更透彻的理解。
现在回想起来,总感觉自己的教学还缺少点什么……我将会在遗憾中反思,在遗憾中完善,让遗憾带给我思考,让遗憾为我的课堂增添光彩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