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数控系].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3121128
  • 上传时间:2022-01-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0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十二五”数控工程系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一、 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十二五是我们数控工程系从建成,到完善,从中职,到高职,从单 一的数控技术,到数控维修等多元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我们学院在十 二五期间将以服务装备制造业为主体,加强专业基础建设,强化专业特色 建设为此,我们数控工程系也将以数控加工技术为主体,强化数控维 修专业,发展模具专业,以专业建设带动各项工作的发展坚持走内涵 发展的道路,以国家和省级示范专业建设标准为依据,推进人才培养模 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的整体改革实现全系 工作的的大发展二、 专业建设的工作目标1、 总体目标:以装备制造业的数控加工,数控维修为特色,以服务 装备制造业的模具制造技术为主,大力发展、建设数控、模具等相关专 业到2015年学历教育办学人数达到1300人,年培训规模达到450人 次,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2、 具体目标:继续招收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学生;2013年开始招收全日制高中毕 业、三校生毕业的高职生,中职学历教育学生招生逐年递减;到2015年 建设完成高职专业3个,数控技术,数控维修和模具制造——2013年重点建设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模具制造专业。

      ——2015年重点建设数控维修技术专业专业招生规模规划年份数控技术数控维修模具制造共计2011 年700801502012 年800801602013 年10001102102014 年12001002202015 年15050100300三、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1、 结合辽宁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接市场人才需求,充分开发学院 教育教学资源,搞好专业建设十二五”其间,专业建设要紧密围绕社会行业企业市场需求沈 阳企业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情况,合理安排建设高职专业,建成特色专 业,形成社会广泛认可的品牌专业实现专业建设规范化和信息化 特色专业:数控维修专业;——骨干专业:数控技术、模具制造专业,全力打造成品牌专业2、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职业教 育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 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与企业共同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专业 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教学过 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开发专业课程、教材和课程软件采用灵活的模块课程结构,系统设计、 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试行分段式、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和 学分制管理制度,构建教学理念先进,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特色鲜 明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全面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构建 相应的课程体系,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核心培养目标,以 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将学校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对接,提高人 才培养质量,培养一流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以建设专业改革创新为引领,制定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 革、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升入高等职业学院的培养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取得经验,其它各专业分 期组织推行;以职业标准为依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材呈现形 式,更新教材结构和内容,编写、制作与课程改革配套的校本教材和教 学资源,实现教材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开发精品课程和优质教材; 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强化网络课程建设,完善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选择,发挥学生的潜能,鼓励个性发展,确保人 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为社会、企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培养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专兼职教师 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师资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师资队伍水平决定专业 建设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要以培养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队伍建设为 重点,优化专业结构,以引进、外聘、转岗、兼职等多种形式,建设一 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数量足够、结构优化、富有创新精神和充满活 力的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达到国家高职示范校建 设标准。

      师资队伍具有的基本特征: 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普遍受到学 生的好评——专任教师“双师素质”达到100%;中级以上专业教师“双师型” 达到100%;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中,外聘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 例达到50%——新进专业教师须具有2年以上的行业企业经历,在岗专任教师 坚持定期到企业锻炼,参与技术服务,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专任教师生师比、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达到国家示范校标准, 并形成合理的教师梯队——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的骨干教师团队,着力选拔培养以学 历学位和教学水平均较高的、富有实践经验和成果的专业带头人,培养 产生同行中有一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的教师——专任教师产学研能力强,能参与教育科研以及相关行业企业技 术咨询、技术服务,教师年均参与教育科研的比例>90%,专业教师年均 参与社会活动的比例>80%,其中有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者——面向全社会聘请著名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学者为名誉教 授表3 专兼职教师建设规划20112012201320142015专任教师12人15人16人18人21人高级职称教师3人4人5人6人7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12人15人16人18人21人中级以上专业教师“双 师型”比例100%100%100%100%100%兼职教师3人4人5人6人6人4、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骨干专业力争建成为省内区域性实训基地和 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

      加大实习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硬件基础和前提条件,是提高职业 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职业素质起着关 键性作用实习基地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分布实施、重在使用的原则, 设施设备要贴近生产实际,职业氛围浓厚,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实现教 育实训、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科技服务功能十二五期间,在建好数 控改革班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建设开发区校外生产实训基地院按生 产性实训基地模式,逐步建设装备一流、设备对接产业、技术对接企业、 管理水平高、具备教学、培训、鉴定和生产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实习实训 基地推行实训基地建设中的二次开发,建成面向社会开放的区域性实 训基地,发挥其骨干示范和辐射性作用;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 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与行业、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与企业签订长期 合作协议5、 构建适应人才培养要求的评价体系,完善“双闭环控制”教学质 量保障体系改革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办法,根据培养目标,以综合素质和职业 能力为评价核心,综合传统考核、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大赛、学习 过程跟踪反馈等多种考核评价方式的优点,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 价标准吸收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 质量、企业满意度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建立学校、行 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评价 机制,构建符合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评价体系,基本形成以素 质能力评价学生、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深化基于“双闭环控制”原理教学质量保 障体系研究,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建设,形成以督 导办为内环反馈与监控教育教学质量和以就业指导中心为外环反馈与评 价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运行机制,对教学文件管理、教学组织实施、教 学效果评估、人才质量信息反馈、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等进行全过程、 全方位的质量监督和调控,从而促进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保障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6、加强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打造品牌专业坚持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是打造品牌专业,培养品牌学生的必由 之路紧依托行业企业,加快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产教深度融 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订单式培养与培训成立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坚持每年举行会议,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教学改 革、实习基地建设、联合培养、校外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实质性作 用坚持走依托专业办产业,依靠产业促专业的产教结合之路,建立与 产教结合相适应的专门科研机构,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充分利用校企合 作的平台,积极参与专业技术领域的科研、技术改造和项目开发研制等 工作,努力为学生创造参与企业实际产品的实习实作机会。

      7•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和管理服务平台,增加信息化教学手 段按照国家有关信息化建设标准,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公共设施,加 快高水平数字校园建设,以校园网为依托,搭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和 管理服务平台,建立信息资源网络中心,提供网络与支撑环境,实现资 源共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与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搭建信息化交流平台,使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可以在生产现 场直接开展教学工作,促进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等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 的有机结合;利用各种国家社会公共网络教学资源发布、共享和管理系 统、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和教学支持服务系统,以信息技术创新教与学的 方式和环境,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数字化 素材、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教学环境、网络课程、培训项目以及测评系 统等内容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数字化资源并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提 高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 动学习、自主学习,促进在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8、 拓展专业社会服务功能,坚持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重坚持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并重的办学指导方针,充分利用专业教学 资源,提升社会服务功能积极面向行业企业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 支持企业在岗人员技能更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技术进步、产 业升级服务;为社会(社区)成员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学习和培训,成 为区域继续教育、文化传播中心;围绕沈阳当地区域及周边,积极为下 岗职工、农村劳动力转移、岗位职业资格认证、社区教育、终身教育服 务。

      打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专业办学特色9、 实施多层次、多形式联合办学,提高专业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努 力实现职业教育办学国际化构建“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 施多层次、多形式联合办学,为学生构建职教立交桥以友好学校为平 台,通过课程和学分互认、师生交流、教师培养、学位互授联授等途径, 使学院的教育与外界先进职业教育接轨;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社会化10、 加强教研科研工作专业建设需要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来指导,要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 理念、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用来指导专业建设工作积极组织开 展教育科研工作,确保每年都承担省教育科学规划及各级学会协会组织 的科研课题稳步开展好专项课题研究工作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 开发、咨询和服务活动的人数比例逐年提高发挥科研基金的激励作用, 鼓励教师开展校内应用技术研究及实训基地的二次开发逐步建立产、 学、研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四、加强专业建设的保障措施统一思想,明确认识,切实把专业建设作为学系的主体工作,也是 专业自身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实现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形成人人 参与专业建设,人人支持专业建设的良好局面坚持每年进行市场调研 和人才需求预测,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专业建设动态、滚动、良性发展, 制定专业年度实施计划,稳步推进实施。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走出专 业建设的特色之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