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精****档
  • 文档编号:43887313
  • 上传时间:2018-06-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第一章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中国由此出现了资本主义从形式上看,外国列强侵略“促进”了中国生产力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实际上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造成中国自然经济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决不是它的本意,它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列强就其本性出发是要控制和掠夺中国人民,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灾难深重的总根源列强加剧中国贫穷落后,列强破坏中国社会进步1,军事侵略,1842 年,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1895 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即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通过侵华战争,帝国主义列强还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1901 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 12 处“留兵驻守” ,并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 (3 经济掠夺)2 政治控制:总之,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中国在经济上也丧失了独立性,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

      除了沿海、沿江少数城市的经济得到畸形繁荣外,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都濒临破产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4 文化渗透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主要矛盾不是简单的并列的,而是互相交织在一起,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灾难深重的主要根源;帝国主义是中国封建统治集团及一切反动势力的总后台;帝国主义是危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死敌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就是在解决这两大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扫清障碍必要前提)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最终目的必然要求)两大任务统一于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大业现代化,自我们的民族坠入近代灾难的深渊时起,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就怀着这个梦,苦难越深,梦想越迫,奋斗越烈自鸦片战争以来一个半世纪的中国近现代史,浓缩为六个字:苦难,光荣,梦想第二章第二章 一,太平天国运动一,太平天国运动 1851 年年 1 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 号太平天国。

      号太平天国 《《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 领性文件,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领性文件,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 社会改革方案社会改革方案 《《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 科学技术,兴办洋务历史作用:1.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亦即近代化的进程,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 洋务运动时期,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3. 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中国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观念受到冲击,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开始变化,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社会风气的改变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失败原因:1.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即在维护封建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引进西方生产技术,其结果只能是“新其貌,而不新其心” ,在早已腐朽的母体上是生长不出新生的事物的;(封建性)2. 洋务派要员一再主张对外“和戎” ,在严重的战争危机下,不以“自强” ,而把民族的命运完全寄托在对西方列强的“幻想”,无异与虎谋皮;(对外国具有依赖性)3. 企业经营照搬封建官府的衙门作风,陈腐落后,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等官场恶习十分严重,企业运行步履艰难。

      (企业管理具有腐败性)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变法通议》 谭嗣同《仁学》历史意义: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运动严复的《救亡决论》 ,响亮地喊出了“救亡”这个词,从而使救亡成为中华民族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主旋律;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它突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虽未成功,但对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发出了挑战;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主张,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及社会进化观念传入中国,尤其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是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教训:1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2 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 3 惧怕人民群众说明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第三章第三章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905 年年 8 月月 20 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并确定了革命纲领。

      并确定了革命纲领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 年年 1 月,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月,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中华民国”” ,定,定 1912 年为民年为民 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政府南京政府是一各是一各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的革 命政权三,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即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1、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帝国主义绝不允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它和中国的反动势力联手绞杀了辛亥革命 (客观)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没有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革命党内成员混杂,组织涣散,不能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主观) 历史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第四章第四章 一,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 从从 1915 年年 9 月陈独秀在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青年杂志》》开始,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开始,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李大钊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在五四运动前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鸦片战争以来向西方学习的屡次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 十月革命的影响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吧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空想社会主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壮大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历史特点:1 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 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3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

      工人在斗争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事实给予先进的知识分子以真切的教育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及历史意义历史特点: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历史意义:中共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争传统他们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而自从有了中共,这种局面就根本改变了幼年的中国共产党还是迎着种种诬蔑和压迫,而不可遏制地成长和发展了起来,说明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新生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在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不能不经历一个曲折的探索的过程大革命的失败原因和教训客观方面: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主观方面: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历史意义: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器的重要性。

      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所有这些,为吧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心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第五章第五章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标志着中国化的而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积极投入到领导农民运动的工作中1926 年 10 月,毛泽东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问题》一文,提出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进一步强调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1927 年 7 月 4 日,毛泽东出席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力主农民自卫军“上山” ,认为“上山可以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 实践证明,毛泽东的上山主张是当时保存革命力量的唯一出路毛泽东率领部队进军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由城市斗争转向农村斗争战略思想的光辉起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标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 革命战略重心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开辟新的革命道路的伟大起点。

      毛泽东写就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 ,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 三者只见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 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共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