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海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07141151
  • 上传时间:2023-04-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阅读下文,完毕1—4题9分)①有的人读的书也不算少,如鲁迅所说,她们“从周朝人的文章,始终读到明朝人的文章,非常驳杂,脑子给古今多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乱七八糟,但蹄迹固然是有些存留的”,这就是所谓“有所得”尚有某些“潦倒而至于昏聩的人,但凡好的,她总归得不到”前者缺少独立思考能力,读书处在一种完全被动的全盘接受状态;后者则存在着“有色眼镜”的偏见,她只能接受那些与她的利益和偏见一致的东西这样的态度最多只能做书籍的“俘虏”,是无法从中真正得到益处的②鲁迅强调“自己思考”,不能把自己变成“书橱”;如果“只能看别人的思想艺术”,就无异于“脑子里给别人跑马”,就会导致思想的“硬化”,使读书的效果走向背面思考并不是一种苦思冥想的内心反省活功,它以社会现实为根据,还必须同步“自己观测”,“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这也就是联系实际,因此她强调“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这其实就是鲁迅自己读书的态度和措施,她从不盲从课本,而是把书的内容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加以观测和思考因此她常常能取精用宏,从常用的书籍中得出人们没有看出的精辟的新意。

      譬如对于《二十四史》她□不像老式学者那样把这些所谓正史视为信史,□不是如五四时期某些人把它当作“相斫书”,“独夫的家谱”, □是在同野史和杂说的比较中,在同现实中“古已有之”的许多现象的观测中,通过认真的思考,觉得只要善于清除历来史官那种“装腔作势”的涂饰,这些史书是写出了“中国的灵魂”的她说:“只由于涂饰太厚,废话太多,因此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因此要从书中获得真正的教益和可靠的知识,就必须可以拨开遮掩月光的密叶,使“碎影”成为普照的清辉对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她既充足地肯定了如《儒林外史》的“秉持公心,指摘时弊”,如《红楼梦》的“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的杰出成就,也锋利地指出了许多旧故事的掩盖矛盾、粉饰现实的“瞒”和“骗”的实质她强调要“睁了眼看”,就是细心观测历史和社会的实际,认真思考,看这些文艺作品究竟与否正视和反映了现实和人生只有这样,才干结识文艺作品的价值并从中获得教益③从鲁迅的大量杂文中可以看到,她的确把“所读的书活起来”了,因此常常可以揭示要害,看出实质例如历来被觉得是田园诗人的陶渊明,当有的文章宣扬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泯灭一切忧喜”的“静穆”,并且举出陶渊明“浑身是‘静穆’,因此她伟大”的时候,鲁迅针锋相对地指出:“陶潜正由于并非‘浑身是静穆’,因此她伟大。

      并且阐明“历来的伟大的作者,是没有一种‘浑身是静穆’的”陶渊明的集子是有目共睹的一般书籍,鲁迅之因此可以对的理解它的内容实质,并及时对错误论调给以批驳,就由于她与那些关在“象牙之塔”里死读书的学究们对书的态度不同,她在读书的同步,始终把社会实践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在看待书籍的态度上,我们一方面应当向鲁迅学习1.文章论述了鲁迅读书的态度和措施,概括起来就是:________  (2分)2.文中第②自然段的方框处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2分)A.虽  更   但    B.既 也 而  C.若  也 就  D.尚 更  则3.对本文理解分析不对的的两项是( )(2分)A.第①自然段中“这样的态度”,指它前面说的“前者”和“后者”这两种态度B.第②自然段的例证既有读史学著作的,又有读文学作品的,体现了举例的典型性C.第③自然段中运用举例的措施,着重分析了鲁迅杂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D.本文不仅引用鲁迅有关读书的言论,且运用鲁迅读书实践的事例来论述问题4.鲁迅先生觉得陶渊明的风格是多样化的请举出陶渊明的一篇作品(篇名或诗句),来简要分析陶渊明作品的某一种风格3分)(二)阅读下文,完毕第5—9题。

      14分)写给妈妈①我常常想象,妈妈像我这个年龄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她36岁的时候,我已经上中学了我历来没有见过她年轻的样子,由于,从我出生,她就是一种妈妈了印象中她总是弓着身子在一台老式脚踩的缝纫机跟前,绣帐沿,绣枕头,绣牡丹和鸳鸯我犯了错误,就站在她的缝纫机跟前给她训,她看也不看我,不断地换线,牡丹花的叶子,就徐徐从鹅黄到浅绿到墨色了②她都训我些什么呢?温文的她实在不会说恶毒的话,也没有上过几年学,说不出一套套的大道理来只是说,你怎么又考七十几呢?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只能像我这样过苦日子③我心说你的日子苦什么,每天绣着这样美丽的花,又不用做数学一种水池一头放水一头进水,放水慢,进水快,这样几小时水池能装满水这样挥霍的应用题,我每天都要遇到,又哪里如绣一只蝴蝶来得有趣呢!④因此每每遭到训话,我都虚情假意地皱着眉头,装出悲哀和沉重的样子,握着我实在拿不出手的试卷站在她的缝纫机前面,神游太虚,看着墙上母女俩晃动的影子,主线听不见她说了些什么⑤直到她用略高的声音喊一句:“听到没有?”我才一惊,立立正,“听到了!”立即疾驰出去玩了⑥我目前有点懊悔,当时怎么一次都没有听全妈妈的训话,就让她的教育失败了。

      我连大学都考不取她为此流过多少眼泪我不懂得只记得有一次她训完之后又问我:“听到了没有?”我一惊一乍地立立正,说,听到了⑦正准备开溜,她又多问了一句:“你听到什么了?”⑧我固然什么也没听到⑨她就趴在绣花绷子上哭了,那块布是浅粉色的,被她哭出了好几种深粉色的大圆点,一支牵牛花已经绣好,正在往里嵌金丝银线起初我很想趁她哭的时候,扯一段银线来玩可是她太伤心了,以至于我也跟着伤心起来,眼泪扑簌扑簌往下掉,发誓说我后来不这样了那时爸爸在外地工作,不常常回来,也许她哭着哭着就想爸爸了由于我哭着哭着也想爸爸了想爸爸回来的样子,她的黑色人造革包挂在自行车龙头上,脚一踮就停在了家门口,我正把自己缠在晒着的花生藤里玩爸爸看见了,说,胜玉,你买了一头小猪?我连忙顶着一头的枯叶子站起来,哈哈大笑着,说,爸爸,是我呀!⑩许近年过去了,我读到一句诗:你召唤我成为女儿,我追随你成为妈妈对那个年轻的妈妈的怀念,于是铺天盖地而来那时候,我怎么就没有好好看过妈妈呢?她长了第一根白发,她开始得上胃病,那都是在有了我后来的事啊,可是我都没在乎过有时候我在镜子里看自己,但愿找到年轻时妈妈的容颜,可是她说不像虽然我穿上她的衣服,那些旧的,家织的,她自己缝制的衣服,她还是摇头。

      ⑪我的人生轨迹,难道没有一点和她重叠、交合的地方?还是她不但愿我像她那样?⑫就这样,我在一种远离她的地方怀念着她,窗外下着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她要生日了,六十岁的本命年,一只额头上布满皱纹的生病的虎虽然她将头发全染黑了,穿上爸爸给她买的红衣服,还是掩饰不住她的衰老我想在淘宝上给她买一辆老式的缝纫机,她说要蝴蝶牌或者飞人牌的,此前实在没有钱,只能用熊猫牌的填送货地址的时候我发现我忘了妈妈的地址,那个生养我的乡下的地址5. 第①段画线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6.第④段“虚情假意”的体现效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7. 对本文分析错误的一项(    )(2分)A.文章第⑤段、第⑥段都浮现了“听到了”,文字相似,体现的作用却不尽相似B.妈妈“趴在绣花绷子上哭了”,就是由于 “我”不懂事、不听话C.“你召唤我成为女儿,我追随你成为妈妈”成为“我”情感的触媒,让“我”追忆反思曾经的过往D.全文语言质朴,情感诚挚,布满了对妈妈深深的爱和愧疚之情8. 本文一开始就写了小时候“我”与妈妈的冲突,其作用是     。

      3分)9.文章最后一句话在平实论述中戛然而止,请联系全文作赏析4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0.(1)蒹葭萋萋,   ①     (《诗经·蒹葭》)(2)   ②    ,英俊沉下僚 (左思《咏史》)(3)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③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4)《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  ④ , ⑤   (5)陶渊明《饮酒》中体现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 ⑥  ,   ⑦   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与《爱莲说》中的“ ⑧  ”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四)阅读下面的诗,完毕第14—16题7分)归嵩山作(唐)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故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嵩山:又名嵩高山,在登封县(今属河南省)北,为五岳的中岳作者开元中期曾隐居于此长薄:指随山麓延伸的林木丛薄,草木丛生11.王维,字                  1分)12.对此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A.首联勾勒了一幅“清溪映带绵延丛林、车马行进悠然沉着”的图画。

      B.颈联以“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营造出苍茫凄清的意境C.尾联体现诗人终于归隐嵩山脚下,从此断绝世俗交往的淡泊情怀D.从全诗看,诗人感情经历了从孤寂清冷到萧瑟凄凉再到闲适自得的变化13.诗的颔联颇受世人推崇,请从体现手法角度加以赏析3分)(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毕14-18题10分) 病梅馆记龚自珍①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气愤,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②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③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14.龚自珍,号     ,晚晴思想家、文学家。

      1分)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1)未可明昭大号 (   )   (2)文人画士孤癖之隐 (  )16.下列加点字活用状况与“以绳天下之梅”中的“绳”相似的一项是( )(2分)A.辄倾数家之产  B.试使斗而才  C.穷予生之光阴  D.取儿藁葬17.翻译下面句子2分)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18.本文和《种树郭橐驼传》在思想倾向和写法上均有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3分)(六)阅读下文,完毕第19—24题14分)张齐贤为布衣时,倜傥有大度,孤贫落魄,常舍道上逆旅有群盗十余人,饮食于逆旅之间,居人皆惶恐窜匿;齐贤径前揖之,曰:“贱子贫困,欲就诸大夫求一醉饱,可乎?”盗喜曰:“秀才乃肯自屈,何不可者?顾吾辈粗疏,恐为秀才笑耳即延之坐齐贤曰:“盗者,非龌龊儿所能为也,皆世之英雄耳仆亦慷慨士,诸君又何间焉?”乃取大碗满酌饮之一举而尽如是者三又取豚肩,以指分为数段而啖之,势若狼虎群盗视之愕眙,皆咨嗟曰:“真宰相器也否则,何能不拘小节如此也!她日宰制天下,当念吾曹皆不得已而为盗耳,愿早自结纳竟以金帛遗之刘贤皆受不让,重负而返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七)19.解释下列加点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