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474939264
  • 上传时间:2024-05-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5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鄢文娟 洪佳君[提 要]“思辨缺席”现象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部分教师思辨意识和能力不足,大部分学习者的学习方法不当,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评价方式缺乏合理性等方面为了解决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匮乏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及思辨能力,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思辨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完善英语写作评价形式[Key]大学英语写作;思辨能力;写作教学;策略[作者简介]鄢文娟,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洪佳君,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基金项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级教改课题“以思辨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写作翻转课堂研究”(JGYB-17-78-46);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级科研项目“基于混合学习的《大学英语》思政教育功能探索与创新”(2017XJGXSZZD001)一、引言近年来,在创新型人才需求迫切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愈加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思辨能力培养与健康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1]然而,“思辨缺席”依然困扰着今天的外语师生[2]何其莘指出,这些年的语言技能训练强调模仿记忆,却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3]思辨缺席”现象在英语写作中尤为突出在英语写作中,从立意、构思、成文到修改,都需要运用思辨能力比如,在构思时,需要写作者具备对论点进行分析、理解和判断等方面的思辨技能如果写作者思辨能力缺失,其写出来的文章往往会出现离题、内容空泛、论点缺乏逻辑性、分析欠深入等诸多问题也就是说,英语写作不仅要求写作者具备良好的英语运用能力,更需要思辨能力來谋篇布局、说理论证反之,思辨能力提高需要通过写作来实现和检验[4]因此,写作与思辨是相互作用、互相促进的关系然而,目前关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相对集中于英语专业学生,而忽视了庞大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群体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写作中的“思辨缺席”现象仍然很显著如何将思辨能力的培养渗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从而使得学生的思辨能力及写作能力共同提升,是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新挑战本研究阐述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缺失的现状及具体表现,并剖析了其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对策,以期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与思辨能力,为大学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思辨能力的研究背景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作为一种技能的概念,可以追溯到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反思性思维”从中世纪到20世纪,许多科学家和思想家阐述并论证了批判性思维在各自意识形态体系中的重要性,从而丰富了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我国很多学者将其译为“批判性思维”,而外语教育领域则更多采用“思辨”译名对于思辨能力的定义众说纷纭,Paul和Elder 将其定义为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5]他们构建了由思想元素、一般理智标准和理智德性构成的思辨能力三元结构模型,提出智力的标准,要重视思维的质量[6]以Facione为代表的特尔斐课题组认为思辨能力是有目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该课题组构建了双维结构模型该模型将思辨能力划分为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两方面,前者包括分析、评价、推理、阐释、解释、自我调节等能力,后者包括好奇、灵活、自信、开朗、公正、诚实、好学等品性[7]除了思辨能力的概念和分项能力的界定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对思辨能力的量具构建和高等教育中思辨能力培养的途径及其有效性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8]。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了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真正实现创新,思辨能力不可或缺,这也促使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思辨能力的研究英语教育贯穿于教育体系的不同阶段,覆盖面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秋芳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构建了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思辨技能量具和思辨人格倾向问卷[9]孙有中提出要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为导向,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10]阮全友构建了培养我国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理论框架,为当前外语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行性思路[11]除了上述理论探讨外,研究者们还对思辨能力培养进行了实证研究例如,韩少杰和王小英探讨了如何把精读教学与批判性思维教学有效结合[12]林岩探索了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方法[13]虽然思辨能力的研究在外语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相较于政策和理论上对思辨英语教学的号召和要求,我国在思辨英语教学实践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4]三、思辨能力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一)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缺乏思辨能力培养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认知分类法,思维能力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层次越高,对思辨能力的要求也越高我们的外语教育主要停留在记忆和理解这两个层面许多课程的思辨含量很低[15]而英语写作,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英语语言能力,更需要具备思辨能力在写作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进行分析和综合,并能够创造出新的想法和观点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近20多年以来,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已受到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但是最近的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作文仍然写成了“套话连篇,追求辞藻华丽,炫耀句式却言之无味的八股文”[16]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过度关注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技能而忽略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的现象仍然很普遍尤其是在一些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院校,为了应对标准化考试,模仿、记忆仍然是学生写作时常用的方法,而学生分析、推理、评价等能力的培养常常被忽视这也导致学生只能写出模块化的文章,而缺乏深入地思考和分析这在学生的习作中具体表现为:1.缺乏深度和广度学生通常只表达简单且浅层的论点,缺乏对话题从不同角度进行的深入的探讨和思考2.缺乏逻辑性。

      论点之间的关系不够清晰,文章出现跳跃甚至矛盾的论点,整体逻辑性不足3.缺乏论据支持文章中只有简单的观点陈述,论据不足,缺乏说服力和可信度4.缺乏新颖性学生对当前热点的关注度不够,观点和论点过于陈旧,缺乏时代感和新颖性5.“中式英语”问题突出因为缺乏思辨能力,学生很难用自己的思维去辨别英语、汉语的表述差异,难以克服母语的影响二)大学英语写作中思辨能力缺席的原因1.部分教师思辨意识和能力不足教师是教学的关键,教师自身的思辨意识和能力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然而,本课题组通过对82名高校教师的思辨意识和能力的问卷调查中发现,近30%的教师的思辨意识和能力较为欠缺这与刘芳[17]对高校英语教师批判性思维研究论断是一致的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学习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这意味着大学英语教师群体在其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得到了的思辨教育是极其有限的,其思辨意识也较为薄弱其中,只有18名教师强烈认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必须融入思辨能力的培养”这一观点,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障碍,比如学生的不配合、教学环境的限制等还有3位教师明确表达了“在开展思辨教学活动时会感到力不从心”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思辨意识欠缺、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思辨教学的有效手段的匮乏及能力的不足都将直接影响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2.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一方面,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制约,学生往往视教师为权威,习惯于接受教师的知识和答案,习惯于记忆和背诵,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都较为欠缺另一方面,在社交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数字通信盛行的环境下,学生参与知识性话语的时间减少了他们往往更专注于短、平、快的交流形式,如发短信、微博等,而不是通过深思熟虑的交流形式更有甚者,学生在写作时也不愿意思考,套用网络上的写作模板甚至是大篇幅地抄袭英语写作,作为一项个人化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思维有较高的要求过于依赖所谓的“写作模板”或模式技法或直接套用网络资源,缺乏对问题的深度思考,这必然会遏制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思维的开放度,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由于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的不足,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无从下手,习作中出现结构混乱、内容空洞、逻辑性差、跑题等诸多问题3.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大学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它需要不断的实践和练习然而,经过调研发现,高校大学英语课时不断在压缩,有些高校甚至一周只有一节读写课因此不少教师将有限的课时更多地用于阅读环节,而忽视了写作学生也因此缺少训练,缺乏对写作全过程的整体认知此外,大学英语作为通识课,大班授课的形式并不少见,这使得教师偏向于以教师为主导的集中讲授的授课方式。

      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写作参与度,而且遏制了学生的自由思考,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加之教师过度强调写作形式而轻写作内容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长期以来接受的是记忆、模仿占主导的机械式的语言训练,從而导致学生写的文章模块化、思辨性缺乏的现象难以得到改善4.评价方式缺乏合理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往往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导向,在“应试”的指挥棒下,学生写作时往往力求一次成稿,且常常通过背作文模板等方式完成写作任务,这是学生快速提分的“捷径”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甚至受到不少教师的推崇久而久之学生也乐于避免主动地、独立地思考此外,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过于单一,而且评价时多以语法结构的掌握情况以及用词的准确性等作为评价标准,这也会导致学生缺乏对自己写作过程的反思,在英语写作时只关注语言的准确性,而忽略思想和内容的表达因此,传统的评价方式、压制了学生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策略针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匮乏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尝试提出以下几点策略:(一)提升教师思辨素养在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思辨能力的培养是现代高等教育重要的教学目标。

      教师的思辨素养是学生的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当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思辨意识才可能去关注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除了思辨意识和观念上的转变外,教师的思辨能力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群体思辨能力的关注,组织教师定期参加相关的师资培训、讲座等,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有意识地了解思辨能力的内涵,提升思辨素养、掌握思辨能力培养的方法;此外,教师要增强跨学科意识,拓宽视野,从不同的视角收集论据,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在实际写作教学中,从审题、立意、构思到成文,每一个环节都需融入思辨能力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在英语写作时进行分析和思考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大量的输入和思考是写好作文的必要环节若想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学生需要进行广泛的阅读,涉猎文学、历史、文化等跨学科内容,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获得地道的英语表达和写作素材阅读材料的选择要难度适中,具备趣味性、丰富性、时代性,新颖性等特点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分析文本,包括提取主要观点,评价论据和推理结论。

      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以及好奇、自信、开放等积极的情感,为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重视对英语文化的了解以及思维方式的养成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3》第八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