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自然地理学秦皇岛实习报告.docx
16页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07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实习报告 - 1 - 目 录 一、实习目的和内容 2 (一)自然地理学实习的意义和目的 2 (二)实习内容 2 二、实习时间安排 3 三、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本方法 3 (一)出发前的准备 3 (二)实习路线和观测点的布置 3 (三)野外实习观察和记录 4 四、实习基地概况 5 (一)柳江盆地 5 (二)秦皇岛市区 10 五、实习路线和观察要点 11 (一)亮甲山——杨庄 11 (二)上庄坨——傍水崖——魏岭 11 (三)沙锅店——潮水峪——半壁店 13 (四)浅水营——沙河寨——英武山 14 (五)北戴河(鸽子窝——老虎石) 16 (六)山海关(九门口) 17 六、实习纪律及注意事项 18 七、心得体会及实习建议 19 一、实习目的和内容 (一)自然地理学实习的意义和目的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理论知识丰富、内容广泛而且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现象形成演变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科学自然地理现象和成因复杂多变,课堂上讲授的自然地理知识是前人研究和实践总结得到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原理,高度概括归纳的结果。
实际上自然地理现象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非常错综复杂通过实习可以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因此,自然地理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而且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良好机会通过实习,一方面结合实际,应用和验证课堂教学所学的理论与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学习自然地理各组成要素的调查、研究方法和技能,以及综合观察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键,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为此,我们选择了秦皇岛市区和柳江盆地为主要地理教学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两周的《自然地理学》实习 (二)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为自然地理综合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自然地理要素景观观察实习包括各种地层剖面特征,各种地貌形态、土壤与生物群落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地表水文现象,土地利用状况等 2. 野外工作方法实习包括各部门自然地理研究野外工作方法、分析方法的掌握与了解,如生物群落调查方法、标本压制、水文要素的测定、综合剖面绘制、野外读图定位等 3. 野外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
包括自然地理景观综合分析、地貌成因分析、土壤成土因素和成土过程分析、土地利用分析等等,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 社会人文景观观察、资料收集、整理训练学生综合、全面地了解地理事物和区域社会经济概况,以及野外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安排 1. 实习时间: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11-12周(5月4日~5月15日),周六周日不休 2. 实习地点:秦皇岛柳江盆地及市区 3. 实习日程: 5月4日:播放录像,出发准备; 5月5日~5月10日:野外实习; 5月11 ~5月15日:整理资料、综合分析及编写实习报告 三、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本方法 (一)出发前的准备 老师介绍实习地区的基本状况和主要实习内容,并指导收集、查阅实习地区的有关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历史和现状等有关的文献资料和图件基本了解实习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以便在野外学习和独立观察判断 (二)实习路线和观测点的布置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要尽可能多的观察自然地理要素的典型地段、现象和剖面,及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1. 实习路线的布置 实习路线可以布置为线状、网格状、环状、放射状等布置原则是: 尽可能不走重复路; 能走过实习地区所有的自然地理单元; 能尽量多的观察到自然地理要素的多种类型; 能穿过典型的剖面、类型、地点或露头; 切过阐明实习地区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地点,如转折界线、山顶、谷底; 注意地貌走向的路线选择,如横越河谷、冲沟、海岸,进行剖面或路线调查 2. 观测点的布置 观测点:在野外进行地理现象观察描述及收集原始数据的地点观测点的选择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这些观测点的观察能够印证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的大部分,并能启发我们呢思考和发现新的问题 观测点布置原则: 说明实习地区发育历史的关键地点; 能观察大范围景观的制高点; 能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转折点:山顶、分水岭、河谷、海岸等; 前人用过的剖面或地点 (三)野外实习观察和记录 1. 沿途观察 要养成良好的五勤习惯:一是腿勤,多走路就能多观察到一些自然现象;二是眼勤,多观察,多搜索,尤其对周围植物的形态,及其与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善于发现问题;三是手勤,多亲自动手摸、采、碾、压,感觉和判别差异,尤其对土壤、岩石的性质、粒度、硬度、胶结度等,从中发现某些特殊性能并及时记录;四是脑勤,多联系课堂学习的知识思考和比较;五是口勤,多相互讨论,相互启发。
2. 实习记录 实习记录是实习的最基础成果,是编写实习报告的基本依据,要及时真实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内容有沿途观察和观测点的观察和描述包括观测时间、观测点编号、地点(观测点的具体位置)、天气状况、观测现象描述、剖面描述及制作剖面草图 观测点描述内容包括所在地的地貌形态、类型,组成岩石的性状结构,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动物等自然地理要素,周围的自然景观,其中包括观测点所处自然地带、植被类型、覆盖度、土壤类型、土壤发育程度、河流流量、流速、含沙量湖水矿化度、湖水中的动植物、湖泊周围的植被分布、生长特点、地下水深度、地面的风化类型、风化程度、滑坡、泥石流、沙漠化、水土流失、河床演变、水库淤积、海岸冲刷等等,尽可能全面的观察和描述记录 观测点位置要记录具体、明确;描述现象要力求准确、简要、少遗漏;观测点编号要统一;要用铅笔记录,以防雨水浸湿、失效 3. 样品采集 4. 照相与素描 5. 注意综合分析 要注意观察每个自然地理综合体各要素间所发生的各种相互作用的的性质、过程、方向和发展规律每个综合体都有着其内部联系,并受空间、时间限制,有其形成的历史和发展演变的趋势,要注意观察分析,有助于总结归纳,提出干预改造开发利用的建议和措施。
6. 相互帮助,安全第一 要时刻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段活动任何情况下不能一个人进行野外活动,以防不测除了学习上相互切磋外,生活上也要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团队行动,防止掉队发生意外 四、实习基地概况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市内划分为秦皇岛(海港)、山海关和海滨三个区,秦皇岛市外围有抚宁、昌黎、卢龙和青龙四个市管县所谓秦皇岛地区即指上述的三区四县,总面积约7523km2地理信息专业在秦皇岛地区所进行的野外地理实习主要设有两个区域,即秦皇岛市区和其北部抚宁县境内的柳江盆地实习区 (一)柳江盆地 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区以北的抚宁县境内,地处燕山山脉东端,地势西、北、东三面高,多低山、丘陵,向南敞开,长为15km,宽12km,簸箕状向斜盆地其地理范围为东到张子崖,西至伍庄、山羊寨一带,南起黑山窑,北至义院口长城脚下,面积约180km2这里包含了对追溯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典型层型剖面、生物化石组合带地层剖面、岩性岩相构造剖面及典型地质构造剖面和构造形迹,内容丰富,为国内罕见其内三套地层及三大岩类分布广泛,均为自然露头,地层完整,界限清楚,岩类齐全,化石丰富,沉积构造发育,被公认为“天然地质博物馆”。
构造类型多种多样不同规模的褶皱、不同级别的断裂以及揉皱、牵引、裂隙、岩脉充填等宏观、微观构造发育,形迹清晰多种类型的构造形迹对研究区域地壳运动发展史具有重要的意义还有金属、非金属矿化、矿点;岩溶作用形成的象鼻山、溶洞、天井、石芽、溶沟等;流水作用形成的离堆山、跌水、河流阶地等其他地貌景观 1. 地质概况 1)地层 柳江盆地为一向斜构造地层分区属于华北—东北南部区的燕山分区的山海关小区区域地层特征属典型的华北地台型前青白口纪的变质岩广泛分布于盆地的外围,晚元古界、古生界则分布于向斜的两翼中生界地层与燕辽一带极为相似但本区仅见有侏罗系出露于向斜的核部 2)地质构造特征 柳江盆地为轴向北北东向的向斜盆地,内部沉积了自上震旦统到侏罗系地层盆地两翼极不对称,东翼产状平缓,向西倾斜,倾角一般在10°~30°之间(受断层破坏的除外)西翼地层陡立甚至倒转按其宽度,盆地东翼是西翼的五倍向斜盆地内地层只有一些小的褶皱,但断裂比较强烈北北东向的压性断裂在区内特别醒目在向斜西翼常常有数条逆冲断层连续平行出现,构成迭瓦式断裂,形成一个强烈的断裂带,它的延伸与柳江盆地轴线一致,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两条,长达20km,主要在伍庄、山羊寨一带,由于断裂而造成地层大幅度缺失,地层陡立,甚至倒转岩石破碎。
在盆地东翼也有与西翼性质相近的断裂:石门寨南约一千米的一条北25°东、向北西倾斜产出的断层;潮水峪一带近于直立的北北东向断裂此外,还有北西向张或扭断裂,北东东——东西向的压或压扭性断裂北北东向的张性断裂只在上平山一带出现 2. 地貌 抚宁是一个背山面海的县,具有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河谷、海岸带等地貌形态总的趋势北高南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直延伸到海洋山地、丘陵、平原为明显的三级阶梯,这种地形有利于湿润空气深入、抬升,增加降水,同时,决定了各主要河流向南流,也影响着工农业生产的布局柳江盆地在抚宁的东北部,属于低山丘陵区,其大的地貌类型主要有山地、丘陵、盆地、河谷盆地内山脉多南北走向,相对高程一般为150~300m,最高的山为老君顶,海拔493.7m地貌盆地在盆地东南,北起上庄坨,南至南刁部落,东起下花野,西至瓦山,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6公里,面积仅30多平方公里,近似方形地表形态为起伏较大的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中部西侧还有较高的纵横丘岭东侧石河谷占地面积较大,海拔一般在73至150米之间微型地貌百姿百态,丰富多样 3. 气候 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水热同季,和同纬度内陆比,具有夏凉大风日少的特点。
年平均降水量744.7毫米,其中76%集中在6至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灾害性天气有旱、涝、冰雹、大风、霜冻等 从温度带看,抚宁属暖温带边缘区,由于本县地处沿海,受海洋的影响,夏季气温铰同纬度内地偏低1~2℃此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季风环流区,冬季盛行来自高纬度大陆内部的偏北气流,气候寒冷干燥,多风沙;夏季盛行来自低纬度太平洋面的偏南风,炎热多雨,由此决定本县届大陆性季风型气候但也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 春季,由于东南与西北两气压系统辐合线上锋面活跃,气旋频繁交替,天气多尘,在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天气晴朗,气温上升很快,降水稀少,春旱几乎连年发生由于干冷空气频频南下,大风日、最大风速为一年中最多的季节、占全年的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