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家业继承之法哲学批判.doc
4页尽管日本革命的纯度在四国同盟里是最低的,她的英雄素质却丝毫不比中美逊色,而且出身更好,中国建立的是贵族与平民的混合政权,美国元老院几乎由传统贵族独占,虽然实际统治两国的都是平民(毛主席,汉密尔顿) ,但联合政权的性质仍然是无可置疑的日本则不同,对明治维新贡献最大的五个人: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坂本龙马,高杉晋作,都是中产阶级出身,这可能是日本民族的传统,第一位真正平定虾夷的征夷大將軍坂上田村麻呂(三位大纳言)也是中产阶级(而且还是中国人) ,可见母系传统对中日两国的影响有多深,两个民族王朝都喜欢重用外戚,也都能无所顾忌地将皇族子弟下放到民间(降为臣籍) ,这种体制能极大激励中等家庭子弟为国效力,汉朝的刘邦,卫青,霍去病,赵充国,刘备都是从骑士等级和平民社会中脱颖而出的真豪杰,伟丈夫我认我认为一个有前途的民族可以有森严的等级划分,却不应刻意维护社会为一个有前途的民族可以有森严的等级划分,却不应刻意维护社会等级的封闭性,上等阶层必须给中下阶层足够多的晋升机会等级的封闭性,上等阶层必须给中下阶层足够多的晋升机会,他们才能不断地得到人才超越血统的由养子,养婿(上门女婿)继承家业的制度也有助于青年才俊打破阶级界限得到与之才能,品格相匹配的资源和权位。
我对小 Q 说得很明白,靠那些可耻的“富二代”不可能刷新政治,但我不是在针对她,圈内一些前辈总以为她也是富二代,嘴里含着金钥匙诞生,其实她更像是“口含天宪”降世虽然她上学时没有过打工的经历(我和拉拉都是从上初中开始勤工俭学,我们打工赚到的钱不但能养活自己,还有余力救济贫民) ,但她在少女时代对学术的贡献超过我和拉拉的总合,那是一种“智力输出” ,我和拉拉只能算半体力劳动者(虽然也侧重于智力劳动,但学术产值不高) ,而且她家当时也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有钱,只能算“富裕” ,称不上“富有” ,血统离主系也挺远的,如今抬高她的出身就近乎于目的论的历史观因此她与维新三杰一样都属于中产阶级,拉拉是传统贵族,我是平民,这与中美日三国革命的阶级属性和权力分布是一致的,同时也满足了拉拉那著名的“庞培”自比三头同盟的阶级成分是:庞培属于传统贵族,是代表寡头集团的共和派;恺撒是尽管出身贵族却代表平民利益的专制民主派;克拉苏是靠阴谋诡计迅速致富,原属于中产阶级阵营的现实派(中间分子) ,共和国末期的革命其实质就是这三种理想之间的决战,这场战争从寡头集团第一次向人民妥协 – 设置保民官 – 就已经开始了中产阶级的奋斗目标只能是升入统治阶层,所以他们的扩张欲望应该至少与极端保守派不相上下,要维持尚武精神,中上阶层竞争本能的衰退将成为文明社会崩溃的开端。
战争,竞争,斗争是生命力战争,竞争,斗争是生命力的唯一来源,我认为的唯一来源,我认为““生命意志生命意志”” ,人的尊严,对真理的热爱这些崇,人的尊严,对真理的热爱这些崇高的信念都不是胆小的和平主义者所能够理解的高的信念都不是胆小的和平主义者所能够理解的药剂学和解剖学最初的发展依靠的不仅是天才们的非凡灵感,更依赖他们奋不顾身的勇敢,神农氏明知道色泽鲜艳的蘑菇有毒,他为了试验解毒剂的药性仍要大胆地尝上一口;解剖学家们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为保持头脑清醒不打麻药,果断地用利刃切割自己的身体,这正是人的伟大之处,人类是一种多么令人惊叹,毅力顽强,舍生取义的神奇人类是一种多么令人惊叹,毅力顽强,舍生取义的神奇种族啊!种族啊!与这些伟大人物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些不劳而获,花着父母的钱而能洋洋自得,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富二代们继承前人的基继承前人的基业不等于坐享其成,我以为拯救家庭,扶社稷与将倾的业不等于坐享其成,我以为拯救家庭,扶社稷与将倾的““中兴之主中兴之主””甚至需要比创业者更高的气魄和勇敢,她们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甚至需要比创业者更高的气魄和勇敢,她们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关键在于,财富和权力必须交到合适的人手里,血缘绝对不应该成关键在于,财富和权力必须交到合适的人手里,血缘绝对不应该成为承袭产业的决定因素。
为承袭产业的决定因素日本人的家族继承法比我们更有优势,他们只重门第不问血统,而且顽固地秉持着单子继承原则,只有一个男孩儿能在元服后“加冠”为家主(居住权独占) ,其他男孩儿成年后就要离开家自食其力或过继给其他家族当养子(养婿亦可) ,这种方法的一个重要附加效果是促进了统治集团与中产阶级之间的人才流动,从而使等级界线更加模糊,亦使家庭内部的权力斗争更为残酷,兄弟之间的关系是你死我活而不是其利断金 – 因为男孩儿们的命运只能在一家之主和丧家之犬间二选一,如果先代家主在遗嘱中明确规定从家产出拨出一小份为他置一份产业,他就降籍为中产阶级;或他再以养子,养婿的身份继承外家产业,就又有机会重返统治集团总之日本寡头家族的单子继承制,养子(养婿)继承制使其贵族等级得以永保高涨的斗争欲望和扩张需求,并且始终坚持自大和朝廷代代相传的“择贤而立”的贵族共和原则,而绝不会容忍家业败坏在灵魂腐朽的富二代手中小 Q 作为这一代当之无愧的大和姬子,是其民族政教分离之双轨继承体系的优胜者,更应该以身作则地强化家庭教育,要对败家子毫不留情,这在上帝眼中也是合意的,因为富二代从出生已经是个废物,他们命中注定要当废物,文明社会的垃圾。
既然上帝同意社稷一定要交到“正确”的继承人手中,我就可以理直气壮地主张,当我看到那些才能明显不如我们的人竟然“恬占高位” ,我即视之为“玷垢天宪” (对天法王道之冒犯)而应不择手段地将之诛灭(为社会清理垃圾) ,当然在我这么做之前也有义务善意地提醒他:您该挪挪窝啦,你不觉得你生命之最您该挪挪窝啦,你不觉得你生命之最大意义是充当使我登堂入室的垫脚石吗?大意义是充当使我登堂入室的垫脚石吗?其实汉民族和大和民族都奉行政教分离的双轨继承制,只不过在中国这边儿体现得不很明显,我们的家长在实践中总能集行政(政权) ,居留(财权) ,宗法(法权)三权于一身,原则上有兄弟分家的安排,但在统一王朝一再爆发诸侯内战的警示之下,居留权体现不出相对于宗法权的独立性,未能继承家业的儿子们在废藩的背景上仍有权同家长生活在一起,我们确实也能做到择贤而立,但由于居留权的意义不突出,免不了总要“白养”一批闲人,他们失去了像日本豪门子弟那样降格为中产阶级,独立奋斗的珍贵机会,而沦为寄生般苟活着的富二代群体,这是中国的《世族法》比日本拙劣之处日本的家主往往分裂成“当主”和“家督”两种样式,前者象征着宗法权,后者代表了行政权,这也是政教分离之双轨继承制的基础。
由于中国家庭内战比日本更激烈,其继任者已占据绝对优势,所以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将两种权力统一为一个完整的“家长” ,双轨继承制就显得婉约和隐晦了,尽管它哪怕在实践中也没有真正废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