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通过书写心语提高儿童的心理调适能力.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02291515
  • 上传时间:2023-02-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9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通过书写心语提高儿童的心理调适能力摘要:许多问题少年追究其成长历程大多数在童年时期都有心理阴影如何减少童年期心理阴影的形成是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探究的问题尝试着引导儿童通过书写心语进行心理调适第一步:利用心理健康课向儿童深入浅出地讲授心理健康及心理咨询知识第二步:制作一周心灵的晴雨表,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第三步:结合学习、生活事件,适时要求书写心语,调整情绪第四步:结题,把心里的消极情绪写下来扔进心灵垃圾袋里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探究的水平也提高了他们更加严格遵守保密性原则,更主动地运用同理心跟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更善于把握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更灵活地把心理学的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关键词:儿童;心理调适能力;探究一、问题的提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许多问题少年追究其成长历程大多数在童年时期都有心理阴影因此,童年时期的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它为每个人一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保证现实生活中,问题少年层出不穷《每周文摘》曾经报道:“刺向中国青少年的一把刀是抑郁关于这一方面的悲剧案例时时提醒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面对所有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是在问题少年形成后才花大力气进行教育,他们忽略了儿童阶段的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他们以为,孩子那么小,懂得什么,睡一觉,跳一跳就忘了事实上,提高儿童的心理调适能力才能防止更多的问题少年的形成对儿童本身来说,他们心理调适的方法较为简单本人对小学六年级46个学生作了心理调适方法的调查,他们大部分是以肢体语言的方式进行调适,具体方法有砸东西、打人、到室外跑一跑、打游戏等等少数愿意找人倾诉(4人),极少数愿意写成日记(2人)魏书生老师将日记称为道德的长跑,原因是日记可以把烦恼、苦闷尽情倾诉,在倾诉时能够调适自己的心理,同时当自己转过头来看这些成长经历时,也能够有所感悟和启发当儿童掌握了这种调适方法后,就可减少危险性这种方法对自己是一种成长,这种成长包括道德和写作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把专门用来心理倾诉的日记称为心语本根据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他们对自己的消极情绪不会倾诉、不敢倾诉、不愿倾诉不会倾诉是由于他们学习、生活的环境大都看重学习成绩,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即使要进行自我倾诉,也因为所掌握的语言文字的功底还不够深厚,不能表情达意,没有倾诉的能力因此,如何引导儿童通过书写心语进行心理调适值得探究。

      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1.利用心理健康课向儿童深入浅出地讲授心理健康及心理咨询知识主要课程有:认识情绪、如何培养积极情绪、学习同理心的概念、了解皮革马利翁效应、学习合理情绪疗法等教学形式除了课堂讲授外,还结合看相关影视作品和讲故事,写观后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所推荐的影视作品有《阿甘正传》、《国王的演讲》、《怀孕大暴走》等《阿甘正传》体会弱者如何坚强生活,创造奇迹;《国王的演讲》理解积极心理期待(也叫皮革马利翁效应)产生的效应;《怀孕大暴走》通过体会母亲怀孕的艰辛,感受生命的宝贵2.制作一周心灵的晴雨表,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指导儿童运用表格的形式,简单记录日期、事情、心情以此来关注个人一周的情绪变化一周后发现,其实时间是个很好的调适工具,有些一时无法调适的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除,个人的内心会慢慢趋于平和、冷静、理智这种记录方法降低了书写的难度,他们易于接受,但不能长时间坚持,需要教师天天提醒3.结合学习、生活事件适时书写心语,调整情绪学习生活过程中,学生与老师、同学、家长等的交往会引发一些消极的情绪在他们情绪反映较为强烈的时候,布置写作,作为作文评分的要求这一做法在实验班一直持续,有时在语文课上布置,有时在心理健康课上布置。

      写成作文的形式较为困难,需要配合写作的要求进行4.结题,把心里的消极情绪写下来扔进垃圾袋里把心里的消极情绪扔进垃圾袋里临近毕业时,在心理健康课上,告诉学生,老师制作了一个心灵垃圾袋,你们快要离开小学了,把心里的消极情绪写下来扔进垃圾袋里,不要带到中学总之,写下你们的喜怒哀乐本次的写作作为本学期心理健康课的分数三、探究的成效1.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了(1)敢于大胆倾诉毕业班的学生面临的最大压力来自学习当前的形势下,教师经常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试成绩上,因而占课、挪课,或者作业量太大,或者对学困生批评时语言过激这一切都会让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在学生的习作中发现,他们对老师大胆质问,他们质问的不仅是其他科任教师,也质问我本人这在我的教师职业生涯中是少见的比如,“老师,你也该克制一下你的情绪,你不知道你的批评给像我一样的中等生带来多大的伤害难道你对自己的女儿也这样吗?我说出来是希望你以后改正,至少以后让你教的学生不会再受这样的苦”等他们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2)学会了倾诉的方法学生懂得运用作文课学到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如学习上的压力,有孩子这样倾诉:“如山一般的烦恼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我涌来,如果考试题目太难了我该怎么办?”再如内心难受的学生这样倾诉:“悔恨与委屈飞一般地扩散着,慢慢充满了我的全身……”如此的倾诉,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3)学会了自我调适在倾诉过后,他们会用同理心的方法为他人着想,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认知的调整如对竞选“三好学生”结果不满意的学生,在倾诉后会在文中括号内作补充说明括号中这样写道:“我绝对不是在恶意批评或看不起或嫉妒班里的某些同学,只是在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已同一事件,另一个落选的孩子在倾诉后写道:“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我也感觉有些摸不着中心,到底是抱怨还是‘看破世俗’,实在说不清楚我唯一摸得到的一条意思,便是我实在对竞选很麻木了我不喜欢竞选,也不想竞选在一次次被冷水浇头之后,我更是明白了这一想法做一个默默无闻的竞选的旁观者,在属于我自己的赛场上展现才华这也许才是我的菜是的,学生学会自我调适正是此次探究的终极目的4)描写内心活动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在本班课题实行半学期后的期末考试中,作文题是半命题《我真 》,写下自己成长的烦恼本班学生的作文平均分高出年段平均分4.5分他们洋洋洒洒写下学习生活中的一系列烦恼取材较广,烦恼大多来自毕业班学习的压力,对老师、对学校、对应试提出自己的见解少部分来自与同伴、与父母之间发生的矛盾他们善于选择自己亲身体验的事来写,内容真实,情感体验丰富有30%的学生已经学会运用心理健康课所学的方法,进行心理调适。

      2.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探究的水平提高了(1)教师更加严格遵守保密性原则有一次,学生的习作中写道:“老师,我是那样的信任你,而你却把我的话告诉了别的老师,害得她在班级把我骂得半死我觉得大人真不可信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我回忆后想起来,在一次办公室聊天中我无意中说某某同学真可爱,结果就把这个同学作文中写的话说出来,恰好这句话与一位科任老师有关我真诚地向这个孩子道歉,也在全班再次向大家承诺保密性原则2)教师更善于运用同理心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或者说,教师在接受着全班学生的监督许多学生对教师本人的教育教学工作直言不讳地提出意见有些说法,我一时都无法接受在我的教师生涯中,或者说,在所有教过的学生中几乎见不到这么犀利的语言,但我还是忍受了如,学生写道:“我中午去同学家是我自己的事关你老师什么事在校外的安全我们自己负责我在评语中回应道:“谢谢你告诉我心里话,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你的妈妈不知是否认可我的做法你可以和她探讨一下如此的回应,是教师蹲下来与学生对话,可以听到更多的真心话,可以使自己做到“吾日三省吾身”3)教师更善于把握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教师抓住学习生活中能触动心灵的事件,布置写作任务,硬性规定完成,选择适合写作的时间。

      最合适的时机有语文课单元作文要求,典型事件过后的日记要求,还有考场作文如《忘不了那件事》《评比那些事》《老师,我想对你说》最能让学生畅所欲言的是在毕业前写下的《心灵的盘点》教师提出要求,这是心理健康课的成绩,然后发一张a4纸,要求一节课完成这个时机由于学生将要告别母校,倾诉时较放得开又因为写作前,老师拿出一个袋子,写着“心灵的垃圾袋”,告诉他们不要把心灵的垃圾带到中学,这样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更有好处学生在分数以及有利于身心的驱使下,终于认真写下了“心灵的盘点”4)教师灵活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在心理健康课深入浅出地讲授心理学知识,选择故事、案例等让学生理解一些较为专业的心理学概念,如“同理心”、“光环效应”、“罗斯塔尔效应”、“合理情绪疗法”等在讲授的基础上,挑选与心理学知识有关的影片指导学生观看四、探究的困惑1.这个课题的学科很难界定是属于心理健康范畴还是属于语文范畴我认为界定为语文心理学科更好,就如同古希腊学科界限不清造就了亚里士多德等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一样因为知识本身就是综合性呈现的2.个别心理偏激的学生,教师缺乏时间与精力进行沟通比如,本班有一位学生在写《熟悉的老师》、《心灵的盘点》时一再骂他痛恨的老师。

      我认为学生和老师都有问题老师的问题我无权过问学生的问题我只能是课后一再告诉他,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你带着不好的成绩离开了学校,可是老师依然站在他的岗位上,损失的是你自己这个道理他应该也懂,但是,几次交谈后,情况依然没有改进,与家长沟通也无效现在他已经升上中学我作为曾经知道他那么多心事的老师,心中总是牵挂,也总是自责3.心语本中大量的习作不知如何全面分析以上探究成效部分的分析只是摘取我本人较有感触的个别习作来分析,但我觉得很不全面感触很多,但要总结成效时缺乏理论概括能力,依然停留于事例的罗列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小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