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晓教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疗经验.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拖***
  • 文档编号:271347310
  • 上传时间:2022-03-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7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苏晓教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疗经验 吴菲雅  【摘 要】 苏晓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属于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为本,风、寒、湿、热、痰、瘀为标,治疗上总结多年临床阅历,结合本病发病特点及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采用补肾强督、活血通络之法,提防顾护脾胃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药疗法;治疗阅历;苏晓 苏晓教授是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多年来潜心于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研究,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阅历 AS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可影响外周关节,以非对称性大关节炎较常见,同时可有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致残率极高[1]本病发病率约为0.3%,男女之比约为2∶1~3∶1[2]笔者有幸跟师苏晓教授,现将其治疗AS阅历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对AS的熟悉最早见于《素问·痹论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认为风、寒、湿是痹证的常见病因,对痹证的病机、证候分类及蜕变均有阐述,是关于痹证最早的、最系统的论述。

      《医林改错》曰:“凡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痛,总名曰痹证与AS发病特征有好像之处,但以此命名不够切实古籍中记载的“骨痹”“肾痹”“脊强”“背偻”等均与AS临床特点有响应之处[3],但是并不全面焦树德等[4-5]提出以“大偻”作为本病的病名大偻”之名最早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阳气者,精那么养神,柔那么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得阳气养护,才能精神爽慧,筋脉温和,方可活动自如阳气不固,腠理开合失常,加之寒邪侵袭入里,寒性凝滞,阻滞筋脉骨节阳气,展现腰背部弯曲不能直起,与AS表现颇为好像焦树德[4]认为,“大偻”有2种涵义:一是指脊柱作为人体最大的支柱,一是指病情深重大偻”可用以定义脊柱弯曲、背俯、病情深重的疾病目前“大偻”病名已正式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风湿病临床验证方案,并在全国风湿病专科中广泛使用 苏晓教授认为,本病以肝肾亏虚为本,外感诸邪为标AS发病部位主要为腰骶部、脊柱及椎旁组织,《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腰是肾之精气所溉之域,如功能流失,不能活动自如,是肾气缺乏的表现《景岳全书》曰:“腰者肾之外候,一身所恃以转移阖辟者也。

      腰为肾府,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而脊柱位于后背正中,是督脉循行所在,督脉挟脊贯腰骶,是阳脉之督纲,总督一身阳经之脉气,膀胱经走于背部,与督脉并行,合于腰部,可見肾督在本病发病中的重要地位肾藏精,主骨生髓;肝藏血,主筋;肝肾同源,精血同源,共养筋骨,精血充盛,肾督有所养,那么筋骨关节活动自如《素问·刺法论篇》曰:“正气存内,邪不成干正气充盛,邪气缺乏以致病《灵枢·五变》曰:“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认为正气虚弱是发病的内在因素或素体正气缺乏,或后天调养失当,致肝肾亏虚,气血缺乏,正不御邪,外邪趁虚侵袭骨节肌肉,使筋脉痹阻不通,肾督两虚,腰骶、脊背失其所养是发病之本 《证治准绳》指出:“腰痛,有风,有寒,有湿,有热,有瘀血,有气滞,有痰饮,皆标也……肾虚,其本也对于腰痛不适,风、寒、湿、热、瘀血、气滞、痰饮等邪气都不是根本理由,肾虚才是根本《七松岩集》中说:“痛有虚实之分……所谓虚者,是两肾之精神气血虚也,所谓实者,非肾家自实……为湿痰瘀血凝滞不通而为痛概括了腰痛的病因和分型,认为腰痛有虚实之分,虚者是“两肾之精神气血虚”,实者是寒湿痰瘀血凝滞经络所致综上可见,腰骶、脊背部疼痛、活动不利的根本理由是肾虚,而又与风、寒、湿、热、痰饮、瘀血等理由紧密相关。

      苏晓教授认为,患者气血缺乏,肝肾亏虚,腰髓失养,筋脉失荣,外有风寒湿热诸邪侵袭腰骶、脊背部经络,致经络阻滞,日久耗气伤血,损阴劫津致气血运行失畅,致血停为瘀,湿凝为痰,化生痰饮、瘀血,与外邪相合,阻痹经络,深入骨骱,展现骨节疼痛、屈伸不利,甚至僵硬、畸变等病症 2 辨治阅历 苏晓教授认为,治病必求于本,基于本病本虚标实,以扶正祛邪作为根本治那么本病新病多实,久病多虚,辨证分为早期与后期,分期辨证论治早期风寒湿热之邪入侵,正气尚能抗邪,表现以实证为主或寒湿痹阻,症见腰背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疼痛感寒后加剧,得温痛减,晨起僵硬,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钝治疗以散寒除湿,温经通络为主或湿热痹阻,症见腰骶、脊背疼痛强烈,屈伸不利,夜间尤甚,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口干发热,小便黄赤,大便黏腻,舌红,苔黄,脉滑数,此证型以清热利湿为法,兼以补肾活血兼顾其本患者疾病反复发作或渐进进展,日久进入疾病后期,多正虚邪实,病久邪深,气血亏虚,肝肾虚损,筋脉失养,疼痛表现多不明显,仅微弱疼痛,晨起腰背部僵硬,活动后可缓解,或以腰背强直,脊柱变形,腰弯背驼为主要表现,腰膝酸软,畏寒喜暖,舌淡,苔薄,脉沉细,治以补肾强督、活血通络为主。

      苏晓教授结合本病的发病特点及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总结出治疗阅历方,方中常用补益肝肾之效的淫羊藿、杜仲、续断、桑寄生、羌活等,同时加用威灵仙、岗稔根辅以祛风湿、舒经通络淫羊藿性温,入肝肾二经,补命门、益精气、强筋骨、补肾壮阳,现代药理学研究察觉,淫羊藿能提高内源性激素水平[6],淫羊藿苷可以抑制细胞因子对成纤维细胞成骨型标志物的影响,从而抑制成纤维细胞进一步向成骨型的分化[7]作为常用药对的杜仲、续断,同入肝肾二经,共奏补肝肾、壮腰膝、强筋骨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察觉,杜仲、续断对细胞免疫功能起到双向调理作用[8-9]桑寄生入肝肾二经,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桑寄生的抗炎、镇痛效果显著[10-11]羌活祛风化湿、散寒通络,羌活中紫花前胡苷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12] 苏晓教授认为,瘀血既可作为致病因素,又可作为病理产物,贯穿AS疾病始终《类证治裁》曰:“久痹,必有湿痰、败血,瘀滞经络故方中以丹参、川芎、鸡血藤、王不留行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偏热者,以牡丹皮、赤芍等凉血活血;偏寒者,以桂枝、川乌等温经活血;血瘀日久者,以莪术破血行气止痛AS患者病程日久,还需加用血肉有情之品益精填髓、培本补肾,常用狗脊、鹿角片、龟板等。

      血肉有情之品多滋腻,加之患者平素服用西药,多易损伤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故顾护脾胃特别重要苏晓教授多用佛手、香附、陈皮、半夏等理气和胃,调和药性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41岁,2022年11月13日初诊以下腰背部疼痛伴晨僵5年,加重半个月为主诉患者2022年开头展现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伴晨僵,活动后可轻度改善,外院查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骶髂关节CT示双侧骶髂关节面粗糙,考虑AS,曾服用柳氮磺吡啶片、塞来昔布等西药治疗,病症有所缓解半个月前展现疼痛病症加重,故前来就诊查红细胞沉降率68 mm·h-1,类风湿因子阴性,肝肾功能正常刻诊:腰背部疼痛,活动不利,转侧、弯腰困难,明显僵硬感,胃纳可,二便正常,舌暗红,苔白,脉细查体:双侧“4”字试验阳性,枕墙距试验阳性,Sch?ber试验阳性西医诊断: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诊断:大偻(肝肾缺乏)治宜补肾强督,通络止痛处方:淫羊藿27 g、羌活27 g、威灵仙27 g、川续断12 g、杜仲12 g、狗脊9 g、金雀根27 g、川芎9 g、丹参27 g、陈皮6 g、制半夏6 g、生甘草6 g14剂,每日1剂,早、晚2次口服。

      2022年11月27日二诊,患者腰背部疼痛病症稍有减轻,活动稍有改善,局部喜暖,原方加桂枝9 g服用1个月后病症改善明显,持续予本方稳定治疗 按语:本例患者病程日久,久病必虚,肝肾虚损,腰髓失养,筋脉失荣,治宜补肾强督,活血通络方中淫羊藿补肾壮阳,益精填髓;羌活、威灵仙祛风除湿,散寒通络;杜仲、续断共补肝肾,壮腰膝,强筋骨;狗脊益精填髓,培本补肾;久病必瘀,佐以川芎、丹参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陈皮、半夏理气调中;甘草调和诸药肾督有所补益,那么腰髓有养,筋脉有荣,疾病有解 — 7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