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朱熹教育思想及意义.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51712763
  • 上传时间:2023-07-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0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朱熹教育思想及意义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一生热爱教育,他先后做官不足十四年,但讲学却达五十年之久,而且始终不倦到了晚年,“虽疾病支离至诸生问辨,则脱然沉疴之去休;一日不讲学,则惕然以为忧”实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罕见,堪称“宋代孔子”他的教育思想对宋以后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他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论述,对今天学校教育是有借鉴意义的 朱熹认为,教导学生该从积极方面去指导、说服,少作处理性的消极工作,学者深明“义理”、“充长善端”而心悦诚服,其效果要比订立规章制度大得多学生的心中有了“理义”才能“立志”,志其心之所向,是为学的目的目的不定,一切学业都无着力处同时,他对于学生在校,如何做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详加标明,关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其他杂细事宜,也都有了严格的规定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依照这些细则而行动,用“规矩”养成“方圆”,以表明深明“理义”虽然朱熹所主张的“理义”与现在学校德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他对学生积极教育与防治并重的做法却值得借鉴当前在大中学生中,不少学生缺乏理想,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以西方为榜样、是非标准差特别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潜藏着信仰、信念、信任危机;爱国主义思想淡薄,民族虚无主义情绪滋长“蛇年风波”以及风波后影响,都在说明这个问题。

      因此,学校德育最重要的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应使他们真心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为崇高的事业而献身这一代青年从幼儿园开始都唱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歌,小学、中学都进行政治教育,考试成绩都是八九十分但实际情况怎样样呢?这需要我们深思,光是灌输概念、术语不行,要争取制定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规矩和细则,既引导又防治,双管齐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朱熹要求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认为教育学生自幼必须从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开始,以修养其孝悌忠信之道,然后再教以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明人伦”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教育方法中,他用“博学之,审问之、愤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为学的次序并提出“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其要”;以“言、忠信、行、笃敬”作为修身之要;以“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劝”作为处事之要;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作为接物之要可见朱熹所主张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学校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教学生“明人伦”,使礼义能悦其心他承袭了孔孟儒家的教育方法,同时综合了宋儒名家主张,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又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立志。

      朱熹认为,志是心之所向,对人的成长至为重要因此,他要求学者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人有了远大的志向,就有了前进的目标,能“一味向前,何患不进”如果不立志,则目标不明确,前进就没有动力, 一是居敬所谓居敬,是培养严肃的或不放肆的道德态度即是严肃谨守记礼法的态度把放荡的心收敛起来,做一身的主宰,培养自我支配的能力是培养谨慎小心的道德态度是培养精神专一或始终一贯的态度 一是存养所谓“存养”就是“存心养性”的简称朱熹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但同时又有气质之偏和物欲之蔽因此,需要用“存养”的功夫,来发扬善性,发明本心但人的"心"中交杂着物欲和义理,因此朱熹认为"存养"就只要收敛此心,使它都安顿在义理上 一曰省察省”是反省,“察”是检察省察”即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的意思朱熹认为一个人要搞好自身道德修养,就应当“无时不省察”朱熹的这一见解,表明他在道德教育中既强调防微杜渐,同时又重视纠失于后 一曰力行 朱熹十分重视“力行”他所说的“力行”,是要求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朱熹的这些见解,已经触及到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道德行动接受道德认识的指导,并检验道德认识的正确与否等这样一些道德教育 朱熹对学生一贯主张教育内容不但要有整体性,而且要有系统性,要循序渐进。

      他认为小学是基础,基础不牢固到了大学再填补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小学中要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书数之习,并在实际练习中入手,以逐步培养其德性反其长大,进入大学,然后教以如何去做“致知”“穷理”的工夫,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以止于完善所以他特别重视小学教育的内容他在对学生道理思想教育方面,十分重视贯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下而上达的原则小学与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应是整体的小学是大学的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扩充和深究虽然程度有深浅,但内容却是一贯的既是循序渐进,又是连续一贯,这样教育的效果就会显著提高 追求至高至上的天理是程朱理学的修养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要内省,明志养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也要外求,认真学习,体认客观事物朱熹自己做学问,就在于“究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所以他教学生,也是从“穷理”与“笃行”入手穷理”即穷知事君,事父兄等理,因而他主张的穷理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就书本上来穷理;二是就书本内外一切抽象的事情穷理但他认为穷理仅仅只是完成了“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的功夫,知道事物的当然之理,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做躬行实践,以完成“笃行”的工夫,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所谓“知而不行,则前所穷之理,无所安顿,徒费讲学之功”因此,他认为“穷理”与“笃行”二者必须相合而不可分离他非常重视知与行的结合、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在今天学校德育中也应有借鉴之处躬行实践,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国人以德为首、以才为辅、宁可有德无才,不可有才无德无德而有才,愈是大才,愈足以济其轩,”这就是知与行的问题今天我们教书是为了育人,读书是为了做人 总起来说,朱熹教学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己接触到了教学过程中教学原则的一些基本问题,学习的自动性、学与思、学与习、学与行、教与学、博与约等等;也涉及到教学的目的性、积极性、良好开端性、巩固性、量力性、实践性、广博性、专精性等等他对我国古代长期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与理论,做了一番归纳、整理、总结、改造工夫,使之系统化了其中很多是发人深思的见解,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遗产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