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28312134
  • 上传时间:2023-08-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门类因神经系统对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具有调节作用,而其他系统和器官病变对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具有干扰调节作用所以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时可影响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全身各种疾病同样可产生神经系统功能和器质性改变因此神经科学与其它临床学科联系紧密,互相渗透,尤其是近期开展的MRI、CT、神经生化、神经免疫、神经遗传学等新技术,大大地促进了神经科学的开展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本学科根底理论、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掌握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和危重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手段,学会神经病学中定位和定性诊断的思维方法熟练掌握各种先进的检查紧紧地联系临床实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讲课与示教,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  第一章 绪论【目的要求及教学内容】了解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范围,它在临床各科中的地位  第二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病症【目的要求】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的临床病症。

      教学内容】第一节  意识障碍1.意识障碍的解剖学根底2.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鉴别诊断第二节  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1.失语症的临床特点及表现2.失用症的临床特点及表现3.失认症的临床特点及表现第三节  智能障碍和遗忘综合征1.智能障碍2.遗忘综合征第四节  视觉障碍1.视觉传导经路及血液供给2.视力障碍和视野缺损第五节 眼球运动障碍1.眼肌麻痹的表现与分类2.瞳孔调节障碍3. 眼球震颤第六节  面肌瘫痪1.解剖学根底2.分型及临床表现第七节 听觉障碍与眩晕1.听觉障碍的解剖学根底与临床表现2.眩晕的分类与临床表现第八节  延髓麻痹1.延髓麻痹的解剖学根底2.分型及临床表现第九节 晕厥与癫痫发作1.晕厥的分类、临床特点2. 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与鉴别第十节  躯体感觉障碍1.感觉障碍的有关解剖学根底、生理2. 感觉障碍的临床分类及表现3. 分型及临床表现第十一节  瘫痪1.瘫痪的解剖学根底2.瘫痪的分类、特点、定位第十二节 肌萎缩1.肌萎缩的分类及临床特征第十三节  步态异常1.步态异常的分类及临床特征第十四节  不自主运动1.不自主运动的有关解剖、生理根底2.临床分类及表现第十五节  共济失调1.共济失调的解剖学根底。

      2.共济失调的分类、临床特点 第三章  神经病学的临床方法【目的要求】l、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采集和临床常规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    2、掌握昏迷患者的检查方法,明确其病因3、了解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的检查方法教学内容】  第一节    病史采集1.病史采集的步骤,遵循实事求是的原那么    2.现病史:采集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病症,如头痛、抽搐、瘫痪、感觉障碍、视力障碍等3.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的收集、询问第二节  神经系统检查1、一般检查:意识状态、精神状态、脑膜刺激征、头颈部、躯干四肢的检查   2、脑神经检查:12对脑神经的检查3、运动系统检查:肌营养、肌张力、肌力、不自主运动、共济运动、姿势步态4、感觉系统检查: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    5、反射检查: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6、自主神经功能检查:一般观察、内脏括约肌、自主神经反射    第三节 昏迷患者的检查l、一般检查:T、P、R、BP、气味、皮肤粘膜2、神经系统检查:瞳孔变化、眼球位置、眼底、肢体瘫痪、姿势反射、脑膜刺激症、脑神经及脑干功能第四节  失语症、失用症和失认症的检查1.失语症检查:口语表达、听理解、阅读、书写等。

          2.失用症、失认症的检查:运动性、观念性、结构性失用,视觉、听觉、触觉失认等 第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方法  【目的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辅助诊断方法,如脑脊液检查、头颅CT、MRI、DSA等检查方法2.了解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意义以及脑神经、肌活组织检查的意义,对基因诊断有一定的认识3.掌握脑脊液常规检查、生化检查结果的意义教学内容】  1.脑脊液检查、穿刺的部位、常规生化检查结果正常值,特殊检查及异常的意义2.神经影像学检查:头颅脊柱平片、血管造影、CT、MRI检查的适应症及临床应用3、神经电生理检查、脑电图正常、异常标准及临床应用脑诱发电位、肌电图、TCD、SPECT检查的适应症、临床意义4、脑神经和肌肉活组织检查的临床应用、基因诊断技术 第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那么 【目的要求】    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那么和程序,强调定位、定性诊断教学内容】    1.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的准那么,定位诊断应注意的问题,不同部位病损的临床特点2.神经系统疾病病因学分类,定性诊断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 周围神经疾病【目的要求】了解周围神经病的解剖、生理与概念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1、  周围神经病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2、  变性与再生3、  神经炎、神经痛、神经病等名称的概念   第二节  脑神经疾病一、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目的要求】    掌握面神经炎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教学内容】    1、病因:为面神经管内及茎乳孔处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可能与受凉或感觉有关,也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响    2、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呈单侧或双侧面神经周围性麻痹的病症和体征    3、诊断:与继发性面神经麻痹、中枢性面瘫相鉴别    4、治疗:急性期短程皮质类固醇、理疗、针灸等治疗恢复期作面肌按摩 第三节 脊神经疾病  【目的要求】1、了解周围性神经病的常见病因和共同临床表现2、掌握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Guillain-Barre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那么教学内容】1. 说明周围性神经病的常见病因和共同的临床表现2.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和病因3.重点讲述急性炎症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Cuillain -Barre  syndrome〕〔1〕病因: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2〕临床表现: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四肢周围性瘫痪,可有双侧面瘫或和球麻痹,腓肠肌按痛,可有末梢型感觉障碍,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别离现象,一般预后良好。

      〔1〕诊断和鉴别诊断:本病应与急性脊髓炎、脊髓灰质炎、周期性麻痹鉴别〔2〕治疗:免疫球蛋白、血浆交换疗法、肾上腺皮质激素、大剂量B族维生素、延髓麻痹和呼吸肌麻痹治疗,有效地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发生 第七章   脊髓疾病第一节 概述【目的要求】   1.了解脊髓的应用解剖和生理2.了解脊髓与脊柱的关系3.掌握脊髓病的定位诊断    【教学内容】 l、阐述脊髓在长度上的脊段性结构和横断面的内部结构2、说明脊髓长度短于脊柱,脊髓节段和锥体的关系3、脊髓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性障碍、感觉障碍、反射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4、脊髓损害的表现及常见病因:前角、后角、前连合、脊髓小脑束、后索和锥体束及常见病因5、简述脊髓主要节段横贯性损害的临床表现:高颈部位、颈膨大、胸段、腰膨大、园锥、马尾 第二节 急性脊髓炎【目的要求】1、了解脊髓炎和脊髓病的含义了解脊髓炎的临床分类2、主要阐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教学内容】1.病因: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病因不明,可能由病毒造成,也可能是脱髓鞘性病简述其有关病理改变2.临床表现:重点讲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包括急性〔休克〕期、恢复期]及脑脊液的改变。

      3、诊断:根据病史和体征等诊断,须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病,脊髓压迫症,急性硬脊膜外脓肿等进行鉴别4、治疗和护理:    ⑴急性期可短程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并处理排尿障碍和呼吸肌麻痹 ⑵防治各种并发症:尿路和呼吸道感染、褥疮⑶康复期的理疗、体育等治疗第三节 脊髓压迫症  【目的要求】      掌握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那么  【教学内容】    1、病因:各种脊髓肿瘤、炎症性疾病、锥体疾病等    2、临床表现:神经根损害、传导束型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反射改变、可有脊髓损害变化    3、诊断与鉴别诊断   (1)判断是否脊髓压迫症   (2)判断脊髓压迫节段       (3)判断髓内或髓外压迫   (4)判断脊髓压迫的原那么4.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对症治疗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1.了解脑血液供给和主要血管闭塞后的病症    2.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教学内容】1.脑血液供给和主要血管闭塞后的病症:颈内动脉、大脑前、中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等2.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第二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目的要求】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那么。

      教学内容】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和发病机理强调微栓塞学说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特点,颈内和椎动脉系某一局部功能障碍;病症突然消失,缓解不超过24小时,可刻板地反复发作等    3.诊断和鉴别诊断:与癫痫、偏头痛、昏厥、眩晕等鉴别4.防治:病因治疗、血小板聚集抑制药等 第三、四、五节  脑梗死【目的要求】了解脑梗死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教学内容】1.病因及发病原理:强调本病的血管壁、血流动力和血液成分等三大要素2.临床表现:重点阐述脑血栓形成的典型临床表现及主要临床类型介绍CT和MRI在临床诊断上意义3.诊断和鉴别诊断:与脑肿瘤、硬膜下血肿等疾病的鉴别4.治疗:溶栓治疗、抗凝治疗、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脑保护治疗、手术治疗5.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的概念、诊断、治疗    第六节  脑出血【目的要求】    1.掌握脑出血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那么2.掌握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的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1.说明脑出血的病因、强调高血压的作用    2.发病原因、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微动脉瘤3.病理:脑实质内出血和好发部位4.临床表现:〔1〕脑出血的典型临床表现。

      〔2〕主要脑出血部位的特征临床表现〔内囊—基底核区、桥脑、小脑、脑叶、脑室〕5.诊断和鉴别诊断:说明与脑肿瘤、外伤性颅内血肿等鉴别说明出血性中风的临床鉴别6.治疗:降颅压、调整血压、安静、手术、护理等    第七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目的要求】        掌握本病的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复发 【教学内容】    1、病因:动脉硬化、颅内先天性动脉瘤、脑血管畸形    2、发病原理:动脉易破裂性、出血和血管痉挛    3、病理:强调动脉瘤的好发部位4、临床表现:强调发病情况、脑膜刺激征、血性脑脊液、罕见局限性脑损害体征、DSA临床意义5、诊断和鉴别诊断:与脑膜炎鉴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