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word论文】浅谈门诊急重症患者药物治疗护理监护【临床医学专业论文】.doc
3页1浅谈门诊急重症患者药物治疗护理监护【摘要】 目的 加强对急重症患者药物治疗的监护方法 从药疗前、药疗中、药疗后三方面加强对急重症患者药物疗法的护理观察结果 良好的护理观察对纠正用药不当和杜绝错用药物有着自身独特和无可替代的优势作用结论 严肃认真的护理监护是确保危重患者安全用药的必要保证 【关键词】 急重症患者;药疗;护理危重患者病情重而复杂,变化快,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认真全面、缜密地观察病情,对判断病情转归有重要意义急重症患者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重症患者使用药物时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之间互相作用的机会,比普通患者更多,尤其是急诊科执行着全院各科医生的医嘱因此加强对重症患者药物治疗的临床监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药物治疗前的护理监护1.1 监护医嘱用药与患者的病情是否相符 急重症患者往往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医生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明确治疗方案,护士的密切观察可以协助医生做出准确的判断,甚至纠正医生用药不当一次急诊送来一位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的患者,医生开出安定静脉注射的医嘱,护士接诊病人,给病人测血压时,嗅到病人呼出的酒味,判断病人为酒精中毒,而酒精能使安定首过消除减慢,增强安定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作用,护士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报告医生,避免一起医疗事故的发生。
1.2 监护医嘱用药是否准确 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每种药物的常用量,药理作用,用途及禁忌证,护士是药疗的直接执行者,用药中注意配伍禁忌,掌握药物的剂量,避免用量过大引起毒性反应如护士为一名过敏患者遵医嘱静推药物,执行医嘱时发现,医嘱应该是 25%的葡萄糖 20ml 加葡萄糖酸钙 10ml,医生误将葡萄糖酸钙写成 10%的氯化钾 10ml,护士立即找医生及时纠正这一严重错误,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2 药物治疗时的护理监护[1,2]2.1 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即核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和失效期,尤其是争分夺秒的抢救危重患者时,对药名相近的药物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认真加以观察和判断,避免忙中出错2.2 配药时注意药物配制要求和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危重病人多为注射给药,尤其应注意其配制要求和配伍禁忌,如乳糖红霉素溶于葡萄糖溶媒中其效价易降低,直接溶于生理盐水中,会产生沉淀,正确的做法为先溶解于少量的注射用水中,再稀释到所需量的生理盐水中给药同时配伍的药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如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加替沙星注射液混合后可出现白色混浊,联合用药时,需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免发生浑浊发生意外。
22.3 监护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 危重患者输注的药物品种多,药物的相互作用使治疗效果减弱或不良反应增多的发生机会比普通人高一次抢救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时,同时使用了氨茶碱和氧氟沙星,30min 后护士发现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惊厥,丰富的药物学知识使护士怀疑是氨茶碱的毒副反应所致,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事实证明护士的判断是正确的氧氟沙星可抑制氨茶碱在肝的代谢使氨茶碱的血药浓度升高,而氨茶碱的安全范围窄,仅为 10~20g/L,两药合用使氨茶碱出现毒副反应2.4 严密监护和控制药物滴速 危重患者药疗时控制输液速度非常关键,血药浓度过高或过低不但不能产生理想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如甘露醇 250ml 在 30min 内快速滴完,可降低颅内压,预防脑水肿,如果超过上述时间,甘露醇则氧化成葡萄糖,作用适得其反,加重病人病情对一些特殊用药要用输液泵,也可根据病人的病情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如静滴硝普钠,临床常用浓度为 100~200mg/L,滴速为 4~10 滴/min,连续观察监测血压,根据血压调整滴速,一般不超过 10 滴/min2.5 监护输液穿刺部位,防止外漏 去甲肾上腺素、甘露醇、多巴胺、葡萄糖酸钙等药物外渗,会引起局部剧烈疼痛或组织坏死,部分危重患者神志不清,不能自诉,药疗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一旦发现可及时更换注射部位,给予硫酸镁湿热敷、局部封闭等处理。
3 药疗后的监护[3]3.1 药物疗效的监护 药物疗效的评价是药物治疗的重要环节,疗效未达到预期目标,可以建议医生调整治疗方案,以免延误时机要做好药效的评价,必须掌握药物发生疗效的指征,对多种适应证的药物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用药的目的如硝苯吡啶治疗高血压时,应检测血压,治疗心绞痛时,应观察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强度、诱发因素、心电图等3.2 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护 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保证患者安全用药如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时,危险期每 5~10min 测血压、呼吸及脉搏,观察神志瞳孔大小及肺部啰音、尿量等,较重中毒者神志常有模糊,逐渐进入昏迷,面色苍白,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肺部湿性啰音、瞳孔缩小(重者如针尖大),排尿少,要注意有无尿潴留,出现躁动不安、瞳孔散大、高热、心率 140/min,提示医生病人阿托品中毒,改变抢救用药,采取积极抢救措施,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又如使用尼莫地平时,若出现头晕、头痛、低热、皮疹等副作用时,可以通过减慢滴注速度或平卧而减轻症状参考文献】1 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2 汪明性.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0.33 叶欣.处方用药,医师实用手册.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