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诗词鉴赏(1篇).docx
40页红楼梦诗词鉴赏(1篇) 【红楼梦诗词鉴赏之七】薛宝钗诗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姻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诗词鉴赏】海棠诗社由李纨自荐掌坛,并声明:“假设是要推我作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迎春别号)、藕树(惜春别号)二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亦不可拘定了我们三个人不作,假设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作一首你们四个都是要限定的〞李纨说的“四个〞,即探春、宝钗、宝玉、黛玉,所以第一次作海棠诗的只有他们四位宝钗是封建阶级典型的大家闺秀,几乎到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地步虽然小时也偷读过?西厢记》一类的书,但在人前绝不流露;听到黛玉行酒令时说出?西厢记》中的词语,立即在背后提出善意的告诫;大观园出了“绣春囊〞事件,她立即借口母亲有病搬出大观园等等,都是她“珍重芳姿〞的表现她平日不爱花儿粉儿的,穿着的也是半新不1日的衣服,这是她“洗出〞“胭脂〞的注脚淡极始知花更艳〞,说明她对自己内在和外在的美都充斥了矜持和自信,第五回里说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即是旁证。
愁多焉得玉无痕〞一句,直接指的是白海棠,有一条脂批说:“挖苦林、宝二人〞林、宝二人的名字都有“玉〞字,他们确也“多愁〞,这究竞是有意地影射呢,还是偶然的巧合《不好下断语,可聊备一说诗社社长李纨以为“要推宝钗这诗有身分〞,这身分就是封建社会“淑女〞的身分宝钗既受了封建礼教深深的毒害,又用这种礼教去约束别人,并且自以为是在帮忙人她的悲剧就在于害已害人都不自觉从本质上说,她不是恶人,更不是阴谋家,她的未来的遭遇也是值得同情的贾宝玉诗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沼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傍晚诗词鉴赏】社长李纨评这首诗说:“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宝玉说:“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宝玉的这首诗寓进和他关系最密切的两个人,就是宝钗和黛玉出浴太真冰作影〞,是借咏海棠咏宝钗宝钗长得“肌肤丰泽〞,和杨贵妃同具健康饱满的美第三十回书中宝玉就曾以“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的话讥诮过额捧心西子玉为魂〞,是借咏海棠咏黛玉黛玉行动如“弱柳扶风〞,和西施同具病态柔弱的美第三回书中宝玉送黛玉的“颦颦〞的称说,就是“捧心而颦〞的意思。
冰作影〞是形容宝钗的肌肤,“玉为魂〞是比喻黛玉的心灵晓风不散愁千点〞,是暗示宝钗日后寡居时的苦闷;“宿雨还添泪一痕〞,那么显然是喻黛玉善哭最后两句似乎是合说钗、黛都对宝玉大有情意,但结局都不好我们这样分析这首诗,不是说宝玉已经预知了未来,而是说曹雪芹为宝玉拟作这首诗时,有意暗示了这些内容其他人的诗亦与此同林黛玉诗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诗词鉴赏】别人都交卷了,黛玉还没作李纨催她,她提笔一挥而就,掷给李纨等人,表现了黛玉才思特殊的敏捷和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相反,黛玉是“半卷湘帘半掩门〞,任性任情,并不特别珍视贵族小姐的身分碾冰为土玉为盆〞,说明她玉洁冰清,目下无尘她以白海棠自比,有梨花的洁白,有梅花的馨香月窟仙人〞不就是“绛珠仙子〞吗《在清冷的月窟里缝白色的缟衣,多么颓丧;在秋天的深闺里悄悄哭泣,又多么可怜满腹的心事不能向任何人倾诉,只好在西风落叶的季节,凄凄凉凉地送走一个又一个寂寞的傍晚诗社众人看了黛玉的诗,“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却说:“假设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假设论含蓄浑厚,终让蘅(宝钗)稿。
〞李纨的评价未必公允,但她的评论确也指出了林、薛二人诗的特点所谓“风流别致〞,就是构思新巧,潇洒通脱,所谓“含蓄浑厚〞,就是温柔敦厚,哀而不伤李纨从“大家闺秀〞的规范来衡量,自然要把四平八稳的宝钗的诗评为第一了只有最理解黛玉的宝玉理解了她的诗的内蕴,要求重新评价薛、林诗的高下,被李纨顶了回去史湘云诗其一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情女亦离魂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其二蘅芷价通萝薛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诗词鉴赏】海棠诗社刚成立时,湘云不在场过后,宝玉特意把湘云请来湘云来后,兴头极高,立即依韵和了如上两首湘云是十二钗中的重要人物之一,除了黛玉,宝钗就要数到她她像宝钗一样健美,像黛玉一样聪慧,是一个介于薛、林之间的人物第一首里的“自是霜娥偏爱冷〞、“秋阴捧出何方雪〞,隐指吃“冷香丸〞的冷美人薛宝钗;“非关倩女亦离魂〞、“雨渍添来隔宿痕〞,隐指在苦恋中魂牵梦惹、沼渍不干的林黛玉第二首里,为“悲秋〞而“断魂〞的是林黛玉被“晶帘〞隔破的花影,也很容易令人联想起“水中月〞、“镜中花〞之类关于宝、黛爱情的判词。
相对的,花难寻偶、玉烛滴泪等句,也像是隐指宝钗未来的“寡居〞生活湘云的诗说了宝钗,又说了黛玉,也就等于说了她自己虽然我们已无法知道曹雪芹如何写她的结局的具体情节,但“湘江水逝楚云飞〞、“云散高唐、水涸湘江〞等判词已表明了她的结局同样是凄惨的她将像黛玉那样为婚姻悲剧而哭泣,像宝钗那样过孤寂无着的生活,当然情节不会雷同细细琢磨,可知曹雪芹为书中人物代拟的这些诗用了苦心,读者不可忽略其寓意因为这些诗既要咏物,又要加进寓意,两面都要兼顾,诗意就要朦胧些,不会丁是丁、卯是卯那样确定,所以我们理解时也不可太凿咏菊花诗十二首〔总评〕【诗词鉴赏】?菊花诗》和?咏白海棠》属于同一类型,都在花事吟赏上反映了当时的都城社会习俗和有闲阶级的文化生活情趣清代方浚颐?梦园丛说》曾记都门赏花情况说;“板乐寺之海棠,枣花寺之牡丹,丰台之芍药,十刹海之荷花,宝藏寺之桂花,天宁、花之两寺之菊花,自春徂秋,游踪不绝于路又有花局,四时送花,以供王公贵人之玩赏.冬那么……招三五良朋,作消寒会,煮卫河银鱼,烧膳房鹿尾,佐以涌金楼之佳酸,南烹北炙,杂然陈前,战拇飞花,觥摔交错,致足乐也〞小说中赏桂、赏菊,送海棠,以至冬日消寒大嚼鹿肉都写到了。
王公贵人的种种乐事,完全是建筑在残酷地剥削劳动人民,特别是逼使广阔农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痛苦生活的根底上的彼此唱和,斗奇争新的咏物诗风摩一时,正是这种闲逸生活的反映菊花诗分咏十二题的形式,好象只是宝钗、湘云偶然想出来的新鲜玩意儿,其实,也完全是当时现实生活已存在着的一种诗风的艺术概括与作者同时代人爱新觉罗•永恩〔清宗室、袭封康亲王〕的?诚正堂稿》中就有“和崧山弟〞的?菊花八咏》诗其八咏诗题是“访菊〞、“对菊〞、“种菊〞、“簪菊〞、“问菊〞、“梦菊〞、“供菊〞、“残菊〞,几乎和小说中一样崧山,亦即嵩山,是敦诚〔他与敦敏弟兄二人都是曹霄芹的朋友〕的好友永恚〔上大下恚〕的号在他的?神清室诗稿》中也有“访菊〞、“对菊〞、“梦菊〞、“簪菊〞、“问菊〞等诗可见,小说中的情节,多有现实生活为依据,并非作者向壁虚构和同类内容的大多数诗一样,它寄情寓兴的一面,还是值得注意的每首诗依然有选咏者各自的特点,比方薛宝钗的“忆菊〞,就一味地是寡妇腔;贾宝玉的“种菊〞就归结为绝尘离世;史湘云的命运,从她的“册子〞上看,后来虽一度“来新梦〞,但终究“梦也空〞,未能“淹留〞于“春风桃李〞的美满生活脂评说,“湘云是自爱所误。
〞〔第二十二回〕也与诗中所说的“傲世〞相合林黛玉的诗中“孤标傲世〞、“幽怨’等等,那么更说得明白;我们既知已佚的后半都原稿中写她的死的那一回,回目叫“证前缘〞〔脂靖本第七十九回批语〕,那么“登仙〞的寓意就同样分明〔第十三回:秦可卿停灵于会芳园登仙阁;第十五回:水溶道:“逝者已登仙界〞〕从“残菊〞诗看探春,可知她“运偏消〞时,如菊之“倾欹〞“离披〞,境况也大不如前;“万里寒云〞,“分手〞而去,正是她远嫁不归的象征,所谓明岁再会,切莫相思等慰语,其用意也不过如同元春临别时所说的“见面是尽有的,何必伤惨?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那番话罢了林黛王所写的三首诗被评为最正确如果作者只是为了表现她的诗才出众,为什么在前面咏白海囊时要让湘云“压倒群芳〞,在后面讽和螃蟹咏时却又称宝钗之作为“绝唱〞呢?原来作者还让所咏之物的“品质〞去暗合吟咏它的人物咏物抒情,恐怕没有谁能比黛玉的身世和气质更与菊相适合的了,她比别人能更充沛、更真实、更自然地叙述自己的思想感情,是完全符合情理的黛玉三首诗中,“咏菊〞又列为第一由于小说里众人的议论,容易使我们觉得这首诗之好,就好在“口角噙香对月吟〞一句上其实,诗的后半首写得更自然,更有感染力。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我们从林黛玉的诗中,又听到了曹雪芹的心声:它难道不就是作者写在小说开头的那首“自题绝句〞在具体情节中所激起的回响吗?这实在比之于让林黛玉魁夺菊花诗这件事本身,更能表明作者对人物的倾向性——摘自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宝钗(蘅芜君)忆菊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诗词鉴赏】第三十八回写贾母领着众女眷在藕香树赏花饮酒吃螃蟹,欢乐不凡宝玉和众小姐们酒足蟹饱之后,诗兴大发,分题作了十二首咏菊诗,宝钗作了第一首咏菊诗用韵与咏白海棠诗稍不同,即不限韵,各人可自由选择韵脚这一首用的是“四支〞韵对这首诗,探春评价说:“到底要算荡芜君从容,‘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烘染出来了〞的确,这是最精彩的两句咏菊诗,把菊花拟人化了忆菊,其实是忆人宝钗这首诗预示了她未来独居时的“闷思〞、“断肠〞的凄凉情绪这样看,她所忆的人就是离家出走的宝玉了因为诗只是朦胧地叙述一种情绪,不好把每一句都座实,绝对肯定它暗示的就是什么古人说“诗无达访〞,就是这个意思宝玉(怡红公子)访菊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假设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枝头诗词鉴赏】咏菊诸诗是以诗的内容排顺序的宝钗说:“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宝玉选作了第二、三首访菊》这首用的是“十一尤〞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