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三节常见心理异常症状.ppt

90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84746099
  • 上传时间:2024-08-3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2KB
  • / 9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第三节常常见心理异常症状心理异常症状 • 对于精神障碍患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辅助性辅助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并且要满足如下条件:一是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才能进行二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预防复发三是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因为在变态心理学中,对变态心理现象的描述和解释与精神病学中的症状学雷同,也因为心理咨询师必须学会鉴别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异常,所以,我们引用精神病学的症状学作为本节的内容当心理咨询师掌握了如下知识之后,在实际咨询操作中,便不会错把患者的精神障碍当作一般心理问题来处理• 以下内容主要摘自《精神病学简明教程》(姜佐宁主编,江镇康撰写:《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第二节至第七节,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一书,部分内容略有删改 第一单元 认知障碍•一、感知障碍一、感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disorders of sensation)• 1.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 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此症状多见于神经症或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 • 2.感觉减退(hypoesthesia)• 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增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迟钝,此症状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患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也常有感觉减退。

      • 3.内感性不适(senestopathia)• 内感性不适是指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不明确、部位不具体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和脑外伤后综合征 (二)知觉障碍(disturbance of perception)•1.错觉(illusion)•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歪曲的知觉正常人偶有错觉发生,但经现实验证后,可加以纠正精神疾病患者的错觉不能接受现实检验,在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错觉常带有恐怖性质 •2.幻觉(hallucination)• 幻觉是无对象性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幻觉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 (1)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幻觉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性幻觉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幻听幻听,幻视次之,其他种类的幻觉较少出现 •①幻听(auditory hallucination)幻听包括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幻听在临床上,言语性幻听比非言语性幻听更为常见,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临床意义言语性幻听又可分为: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幻听见于多种精神疾病, 如精神分裂症,器质性、心因性、功能性精神障碍等。

      •②幻视(visual hallucination)缺乏具体形态和明确结构的幻视,叫做原始性幻觉,如见到闪光、火花等幻视也可以同外界事物的形象一样幻视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和高烧患者• ③幻嗅(olfactory hallucination)幻嗅的患者常嗅到异味感,如尸臭、轮胎烧焦后的气味等幻嗅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颞叶癫痫或颞叶肿瘤时也有时可见• ④幻味(gustatory hallucination)幻味的患者在食物或水中,常尝到某种特殊的怪味道幻味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⑤幻触(tactile hallucination)幻触的患者常感到皮肤或黏膜上有虫爬、针刺、电灼等异常感觉幻触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和癫痫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⑥内脏性幻觉(visceral hallucination)内脏性幻觉的患者的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内脏性幻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发作 (2)按体验的来源,幻觉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两种 •①真性幻觉(genuine hallucination)真性幻觉的患者的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有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 ②假性幻觉(pseudo hallucinaticln)假性幻觉的患者的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牙齿内),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例如,患者说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人像,不用耳朵、脑子也能听到声音 •(3)按产生的特殊条件,幻觉又有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幻觉等• ①功能性幻觉(functional hallucination)功能性幻觉指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功能性幻听与正常知觉同时出现、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两者互不融合例如,患者在听收音机时,同时听到骂他的声音,关闭收音机,便听不到骂他的声音功能性幻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有时见于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或其他精神障碍 •②思维鸣响(audible thought),又称思维回响(thought-echo)思维鸣响是特殊形式的幻觉,其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思维鸣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③心因性幻觉(psychogenic hallucination)心因性幻觉指由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幻觉的内容与精神刺激的因素有密切的联系。

      此幻觉仅见于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癔症等 (三)感知综合障碍•患者在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该症状分为“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统称为视物变形症视物变形症• 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叫做“非真感”患者觉得周围事物像布景、“水中月”、“镜中花”,人物像是油画中的肖像,没有生机非真实感”可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 另外,还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患者认为自己的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自己的模样发生了变化,因而在一日之内多次窥镜,故称为“窥镜症”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思维障碍二、思维障碍•思维障碍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人们大体上将其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两部分• (一)思维形式障碍(disorders of thethinking form)•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常见的症状如下: •1.思维奔逸(flight of thought)• 思维奔逸是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指思维活动量的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的加快患者表现为语量多,语速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词汇丰富,诙谐幽默患者自诉脑子反应灵敏(“脑子转得快快”)。

      这一症状严重时,患者在谈话的内容中夹杂着很多音韵的联想(音联)或字意联想(意联),即患者按音韵相同的词汇或意义相近的句子的联想而转换主题患者的谈话内容很容易被环境中的变化所吸引而转换谈话的主题(随境转移)多见于躁狂状态或心境障碍躁狂发作 •案例案例4-1• 病例,男,25岁,情绪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 在病房医生集体床旁查房时,患者主动问站在其身旁的医生姓名这位医生告诉其姓“粟”,患者听到后就说:“啊!西米西米,东西南北,东风压倒西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此时病房门口走进一位身着工作服的其他病房的医生,患者的注意力立即被这位陌生人吸引过去,并自言自语地说:“他来干什么?我熟悉这儿的情况,我能帮他忙患者在离开众多医生,欲转而向这位陌生人走去以前,连声说:“对不起,我得问问他有什么事音联、意联、随境转移) 2.思维迟缓(retardation of thought) 思维迟缓是一种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与上述思维奔逸相反,以思维活动显著缓慢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语量少,语速慢,语音低沉,反应迟缓患者自诉:“脑子不灵了,脑子迟钝了这一症状严重时,虽然患者本人非常努力,但是一篇作文或一篇简短的发言稿,经过很长时间还是写不出来,学习或工作效率很低,患者因此而苦恼。

      多见于抑郁状态或心境障碍抑郁发作 3.思维贫乏(poverty of thought) 思维贫乏的患者思想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性的询问往往无明确的应答性反应或回答得非常简单回答时的语速并不减慢,这是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精神症状鉴别的要点之一患者平时沉默寡言,很少主动讲话,被询问时则回答:“没有什么要想,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患者对上述精神症状漠然处之,并不以为是精神障碍的表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状态 4.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的患者的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联想松弛、内容散漫在交谈中,患者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给人的感觉是“答非所问”,此时,与其交谈有一种十分困难的感觉例如,某技校学生,笔试时监考老师已发现有一道问答题, 其所答内容与所问问题毫无关系,曾前后两次提醒这位学生要好好审题学生对答题内容仍不做任何修改,还说:“我已经看过了,这道题就这样回答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 5.破裂性思维 •破裂性思维的患者在意识清楚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话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患者在言谈或书信中,其单独语句在语法结构上是正确的,但主题之间、语句之间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因此,旁人无法理解其意义。

      • 严重的破裂性思维,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不但主题之间、语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而且在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应有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言语更加支离破碎,语句片断,毫无主题可言,称为语词杂拌(word salad)• 这是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之一,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案例案例4-2• 病例,男,22岁,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医生间,患者答,现记录一段交谈内容如下• 问:“这儿是什么地方?” ’• 答:“现在的地方不管它,就是一小部分•问:“你来这里干什么?”• 答:“我来这里没有法说生活困难现在我来就算是叨语现在就代表一句话院长就这样今天是下午• 问:“我们是做什么工作的?”•答:“我早晨没有吃饭,我找原来前面那个小小的商店 • 问: “你吃了没有?”•答:“你想想,哪个人他不知道,点心还不如火烧,米饭大部分是思想问题 6.思维不连贯•如果语词杂拌不是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出现的,而是在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则这时候的精神症状就不能称为破裂性思维,而应该称之为思维不连贯•虽然破裂性思维时的语词杂拌在临床现象学方面很难与思维不连贯时的语词杂拌进行区分,但是两者在临床上的严格区分却是非常重要的。

      区别两者的要点在于后者是在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的•思维不连贯多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有意识障碍时 7.思维中断•思维中断的患者无意识障碍无意识障碍,又无明显的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在短暂时间内突然中断,常常表现为言语在明显不应该停顿的地方突然停顿这种思维中断并不受患者意愿的支配,有的患者在回答医生对上述现象的提问时说:“当时我心里明白,但脑子一片空白患者可伴有明显的不自主感思维中断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8.思维插插入和思维被夺夺 •患者在思考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一些与主题无关的意外联想,患者对这部分意外联想有明显的不自主感,认为这种思想不是属于自己的,而是别人别人强加给他的,不受其意志的支配,称思维插入若患者在思考的过程中突然认为自己的一些思想(灵感或思想火花)被外界的力量掠夺走了,称思维被夺两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9.思维云云集 •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forced thinking),是指一种不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思潮,强制性地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往往杂乱多变,毫无意义,毫无系统,与周围环境也无任何联系这些内容往往突然出现,迅速消失有的患者说:“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的出现,就像夏天天空中的云彩一样,突然乌云密布,突然乌云消失,又见阳光。

      •强制性思维与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的区别强制性思维与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的区别在于,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时,患者还有属于自己的、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思维活动而在强制性思维时,患者认为他的思维活动已经完全完全不受自己意愿的支配,已经没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活动了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0.病理性赘述 •病理性赘述的患者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不能简单明了、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在谈话过程中夹杂了很多不必要的细节患者并不觉得自己说话哆嗦,反而认为这些都是其认真交谈和回答问题时必不可少的内容患者不听劝说说,坚持要按照他原来的话讲完患者在讲了很多完全可以省略的谈话内容以后,最后终于讲出了其本次谈话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病理性赘述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案例案例4-3 • 病例,男,45岁,癫痫性精神障碍• 医生问:“上次我给你开的药,你吃完了吗?”• 患者答:“医生,你上次给我开了两种药,一种叫鲁米那,一种叫苯妥英钠这两种药你让我每天吃3次,每次各一粒为了治好病,我是完完全全按照你说的办法吃药的,既不多吃,也不少吃我每天吃三次药,每次一样吃一粒今天正好吃完了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的患者能主动地以一些普通的概念、词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的含意。

      例如,时值夏天,某患者只要睁眼醒来就紧紧抱住冰冷的暖气片不松手,甚至在一日三餐时也不松手医护人员询问其原因何在,患者说:“因为暖气片是工人阶级制造的,我决心和剥削阶级家庭划清界限,永远和工人阶级在一起本例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时上述精神症状再现,这一症状反映出形象概念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想障碍,即患者混淆了具体的形象概念(暖气片)与抽象概念(工人阶级)之间的界限•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正常人可以有象征性思维,如以鸽子象征和平、游行时高举红旗象征革命,这样做是以传统和习惯为基础的,已约定俗成,彼此能够理解,而且不会把象征的东西当成现实的东西 12.语词新新作 •语词新作的患者会自己创造一些文字、图形或符号,并赋予其特殊的含意有时把几个无关的概念或几个不完全的词拼凑成新的词,以代表某种新的概念或几个不完全的词拼凑成新的词,以代表某种新的含意例如,医生在患者写的文字材料中发现,有一个类似“手”的怪字(字的上半部是“手”,字的下半部是“心”)患者说:“这个字读作手心(shou xin),是书桌的意思语词新作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3.逻辑倒错错性思维 •逻辑倒错性思维以思维联想过程中逻辑性的明显障碍为主要特征。

      患者的推理过程十分荒谬,既无前提,又缺乏逻辑根据,尽管如此,患者却坚持己见,不可说服例如,某中学生物老师,精神失常后拒食,在劝说下可饮水,仍拒食医生询问时,患者答:“我是大学生物系毕业的生物进化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植物到动物植物和动物是我们的祖先父母从小就教育我要尊敬祖先我吃饭、吃菜就是对祖先的不孝了逻辑倒错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二)思维内容障碍•1.妄想(delusion)• 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 (1)妄想的特点如下:• ①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 •②对这种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③具有自我卷入性,以自己为参照系 (2)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常见的种类如下:•①关系妄想(delusion of reference)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例如,患者认为电视里在演他和他们家的事,因而关闭电视机;认为报纸上的内容是影射他和他们家,因而气愤地把报纸放在一边;认为马路上陌生人之间的谈话是在议论他,咳嗽、吐痰是针对他的,是蔑视他,因而拒绝出家门。

      关系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②被害妄想(delusion of persecution)被害妄想的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争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受妄想的支配可有拒食、控告、逃跑或伤人、自伤等行为被害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障碍 •③特殊意义妄想(delusion of special significance)特殊意义妄想的患者认为周围人的言行、日常的举动,不仅与他有关,而且有—种特殊的含义例如,某男性患者回家后见妻子在逗小孩玩,边滚煮熟的鸡蛋,边说“滚蛋,滚蛋”,患者听到以后内心本已不悦,其妻不知,又将一个削好皮的梨分给患者一半,患者当即勃然大怒,说: “想和我离婚,没有那么容易多人解劝无效 •④物理影响妄想(delusion of physical influence)物理影响妄想的患者认为自己的思维、情绪、意志、行为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纵,患者不能自主,称影响妄想如果患者认为这种操纵其精神活动的外力是由某种先进仪器所发出的激光、X线、红外线、紫外线等(均为物理因素),就称物理影响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⑤夸大妄想(delusion of grandeur)夸大妄想的患者常常夸大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可见于情绪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例如麻痹性痴呆• •⑥自罪妄想自罪妄想又称罪恶妄想,患者会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和罪行,甚至觉得自己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应受惩罚,以至拒食或要求要求劳动改造以赎其罪自罪妄想主要见于精神障碍抑郁发作,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精神疾病 •⑦疑病妄想(hypochondriacally delusion)疑病妄想的患者会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处求医,即使通过一系列详细检查和多次反复的医学验证都不能纠正其歪曲的信念,称疑病妄想严重的疑病妄想,患者认为“内脏已经腐烂了”,“本人已不存在,只剩下一个躯体空壳了”,又称虚无妄想(nihil-istic delusion)疑病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更年期和老年期精神障碍 •⑧嫉妒妄想(delusion of jealousy)嫉妒妄想的患者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因此,患者跟踪监视配偶的日常活动,甚至检查配偶的内裤等,想方设法寻找所谓的证据。

      嫉妒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等 •⑨钟情妄想(delusion of being loved)钟情妄想实际上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 ⑩内心被揭露感(experience of being revealed)内心被揭露感又称被洞悉感,其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与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很多患者不清楚别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方法了解到他内心想法的•被洞悉感的产生,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是患者虽然坚信上述想法正确,但是却说不出自己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以及根据什么才有这种想法的二是与前一种情况有所不同,被洞悉感是在其他精神症状的基础上,患者才做出的病态的推理和判断例如,一位度完蜜月后刚上班不久的女性患者,对近几天来单位同事间多次谈论有关“掏耳朵”(去除耵聍)的事情耿耿于怀,认为这些谈话都是针对自己的,是在讥笑自己蜜月里曾经主动给丈夫掏过耳朵,讥笑自己在丈夫面前撒娇等等,并且认为,不只是这件事情,她的其他个人隐私以及想法,不说出来别人就都知道了,丈夫多次解释无效。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除上述常见的妄想外,根据妄想内容的不同,还可以分出很多其他种类的妄想,如被窃妄想、变兽妄想、非血统妄想等不同的精神障碍尽管都可以出现妄想,但是在妄想的结构和内容上是有区别的,这些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疾病本身的特点,分析这些特点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按照妄想的起源以及妄想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可以将妄想分为原发性妄想(primary delusion)和继发性妄想(secondary delusion)两大类 •①原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是突然突然发生的,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原发性妄想以突发性妄想(妄想的产生非常突然,找不到任何心理学上的解释)最为常见除突发性妄想外,还有两种原发性妄想的表现形式妄想知觉是指患者突然对正常知觉体验赋以妄想性意义例如,患者和同事们一同外出,大家都看到了前面马路上有一条家犬,患者当即说:“我要被提拔了,调令很快就会送到我们单位妄想心境也是原发性妄想的一种表现形式妄想心境是指患者对他所熟悉的环境突然感到气氛不对,周围环境已经发生了某种对他不利的变化,使得患者有某种不祥的预感。

      此时患者尚不能明确地说出周围究竟发生了什么对其不利的事情如果这种妄想心境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常常进一步发展为被害妄想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有重大参考价值 •②继发性妄想继发性妄想是指以错觉、幻觉、情绪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所产生的妄想,或者在某些妄想的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继发性妄想可见于多种精神疾病,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其临床意义不如原发性妄想 2.强迫观念 •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在患者的脑海中患者自己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但是,事实上常常是违背患者的意愿,想摆脱,又摆脱不了,患者为此而苦恼 •强迫观念可以表现为反复回忆某些事情经过(强迫性回忆)、反复思索某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强迫性穷思竭虑)、反复对高层建筑物的层数进行计数(强迫性计数)、总是怀疑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强迫性怀疑)、脑中总是出现一些对立的观念(强迫性对立观念)强迫观念常伴有强迫动作•强迫性思维与强制性思维虽是一字之差,但临床意义完全不同,必须注意鉴别强迫性思维多见于强迫症,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超价观念 •超价观念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错误误观念。

      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变基础,但是患者的这种观念是片面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只是由于患者的这种观念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因而患者才坚持这种观念不能自拔,并且明显地影响到患者的行为超价观念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 三、注意障碍、记忆障碍与智能障碍三、注意障碍、记忆障碍与智能障碍•(一)注意障碍(disturbance of attention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感知觉、思维、记忆、智能活动等等之所以能够正常进行,均需要注意的参与,因此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共有的属性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特指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意识障碍总是伴随有注意障碍 临床上常见的注意障碍有注意减弱和注意狭窄•1.注意减弱(hypoprosexia)•注意减弱指患者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以至注意容易疲劳,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从而记忆力也受到不好的影响,多见于神经衰弱症状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时• 2.注意狭窄(narrowing of attention)•注意狭窄指患者的注意范围显著缩小,主动注意减弱,当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见于有意识障碍时,也可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和智能障碍患者。

      (二)记忆障碍 •1.记忆增强 •2.记忆减退 •3.遗忘 •4.错构 •5.虚构 •1.记忆增强(hypermedia)• 记忆增强是一种病理的记忆增强,表现为病前不能够并且并且不重要的事情都回忆起来见于情绪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也可见于偏执状态 •2.记忆减退(hypomnesia)• 记忆减退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可以表现为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脑器质性损害患者最早出现的是近记忆力的减退,患者记不住最近几天,甚至当天的进食情况,或记不住近几天谁曾前来看望等等病情严重后远记忆力也减退例如,回忆不起本人经历等主要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3.遗忘(amnesia)• 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的经历不能回忆,称遗忘顺行性遗忘指患者不能回忆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情例如,脑震荡、脑挫伤患者回忆不起受伤后到意识恢复清晰前这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事情逆行性遗忘指患者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它的长度是指由受伤一刻开始,直至受伤前最后一件能清晰回忆的事情为止典型的逆行性遗忘对脑外伤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有参考价值例如,一位脑外伤性精神障碍患者,在医院留观期间,对脑外伤当天单位领导前来看望疑惑不解。

      患者对被送往医院的前后经过不能回忆,即对脑震荡史丝毫不知以至认为厂领导可能把名字弄错了,是别人而不是他被汽车撞成脑震荡患者对当天外伤前能清晰回忆的最近一件事是家人曾提醒他,出家门后骑自行车要一路小心(顺行性及逆行性遗忘)除上述脑器质性损害所引起的遗忘外,还有心理因素引起的遗忘称为心因性遗忘症,指对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通常与这一阶段发生的不愉快事件有关,可见于癔症 •4.错构(paramecia)• 错构是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情,在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上出现错误的回忆,并坚信不移坚信不移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 •5.虚构(confabulation)• 虚构患者在回忆中,把过去事实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其事患者以这样一段虚构的事实来弥补他所遗忘的那一片段的经历由于有虚构症状的患者常常有严重的记忆障碍,因而记不住曾经说过的、属于虚构的内容,其虚构的内容常常变化,并且很容易受暗示的影响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需要指出的是,当患者同时出现记忆减退(特别是近记忆力减退)、错构、虚构以及定向力发生障碍时,则称之为柯萨可夫综合征(Korsakov's syndrome),又称遗忘综合征,多见于慢性酒中毒性精神障碍以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三)智能障碍 •智能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分析综合能力、理解力、判断力、一般知识的保持和计算力等等总之,智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精神活动临床上将智能障碍分为精神发育迟滞和痴呆两大部分 1.精神发育迟滞 • 精神发育迟滞指先天或围生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由于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发育受阻,以致智能发育停留在某一阶段,不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其智能明显明显低于正常的同龄人导致精神发育迟滞的致病因素有遗传、感染、 中毒、头部外伤、内分泌异常或缺氧等 2.痴呆 •痴呆是一种综合征(征候群),是意识清楚情况下后天获得的记忆、智能的明显受损主要临床表现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下降,记忆力、计算力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丧失,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或丧失,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精神和行为异常例如思维贫乏、情绪淡漠、行为幼稚、低级的和本能的意向活动亢进等临床上绝大多数的痴呆是脑器质性的,但需与少见的、大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损害的、由心理应激 (精神创伤)引起的假性痴呆(pseudo dementia)进行鉴别假性痴呆预后较好 四、四、自知力障碍自知力障碍 •自知力(insight)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

      神经症(neurosis) 患者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要求治疗,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整精神障碍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往往丧失了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否认自己有精神障碍,甚至拒绝治疗,对此,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全丧失或无自知力凡经过治疗,随着病情好转、显著好转或痊愈,患者的自知力也逐渐恢复,由自知力部分恢复到完全恢复由此可知,自知力是精神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 第二单元 情绪障碍•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绪障碍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绪障碍 •二、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绪障碍二、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绪障碍•三、脑器质性损害的情绪障碍三、脑器质性损害的情绪障碍 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绪障碍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绪障碍•(一)情绪高涨(elatio)•情绪高涨的患者经常面带笑容,自诉心里高兴,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就像过节一样因而精力充沛,内心充满幸福感,睡眠减少,爱管闲事同时,自我评价过高有的患者认为自己能力强,赚钱容易,花钱大方,乱买东西乱花钱有时患者自负自信,流于夸大,可有夸大妄想有的情绪高涨患者易激惹,情绪容易波动,说到伤心事,患者也会哭泣流泪,但是很容易随着别人和患者谈论高兴的事情,而使患者恢复原先的好心情。

      情绪高涨时,患者的动作行为有感染力,经常能引起周围人的共鸣如果思维奔逸,情绪高涨,动作增多同时存在,则构成躁狂状态,多见于心境障碍躁狂发作 •(二)情绪低落(depression)• 情绪低落的患者经常面带愁容,表情痛苦悲伤自诉精力不足、失眠(或睡眠过多)患者变得喜欢安静独处,原因是患者由于思维迟缓对社会交往变得顾虑重重患者的愉快感缺失,原有的业余爱好和个人兴趣不复存在患者自我感觉比实际情况要差,自我评价过低自信心不足,流于自谦,可有自责自罪、自罪妄想有时长吁短叹患者可有自杀企图和行为如果思维迟缓、情绪低落、动作减少同时存在,则构成抑郁状态,多见于心境障碍抑郁发作,也可见于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例如脑卒中后抑郁等 •(三)焦虑(anxiety)• 焦虑的患者在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和客观因素的情况下,对其自身健康或其他问题感到忧虑不安,紧张害怕,顾虑重重,犹如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即使多方解劝也不能消除常常伴有憋气、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称惊恐发作,患者常常有濒死感、失控感,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尿频尿急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惊恐发作一般持续几分钟到半小时左右焦虑和惊恐发作多见于焦虑神经症、惊恐障碍 •(四)恐怖(phobia)• 恐怖的患者遇到特定的境遇(例如参加集会)或某一特定事物(例如看到家犬或剪刀等尖锐的物品时),随即产生一种与处境不符的紧张、害怕的心情,明知没有必要,但却无法摆脱脱离这种特定的环境或事物时,紧张、害怕的体验随即消失多见于恐惧神经症 二、二、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绪障碍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绪障碍•(一) 情绪迟钝(emotional blunting)•情绪迟钝的患者对一般情况下,能引起鲜明情绪反应的事情反应平淡,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例如,某早年丧父的女患者,多年来母女相依为命,情意深重病后患者对母亲变得疏远和冷淡,对母亲关心体贴的谈话越来越少,与病前相比,判若两人情绪迟钝不仅指正常情绪反应量的减少,更具特征性的是患者的一些高级的,人类所特有的,很精细的情绪(例如劳动感、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等)逐渐受损,但是还没有达到完全丧失的程度情绪迟钝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以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情绪淡漠(apathy)•情绪淡漠的患者对一些能引起正常人情绪波动的事情以及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情,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

      患者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情绪淡漠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衰退期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三)情绪倒错(parathymia)• 情绪倒错的患者的情绪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例如,遇到悲哀的事情却表现欢乐,遇到高兴的事情反而痛哭,或是患者的情绪反应与思维内容不协调例如,说到自己受人迫害时,患者的面部不但没有愤怒的表情,反而笑嘻嘻地好像在谈论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情情绪倒错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三、三、脑器质性损害的情绪障碍脑器质性损害的情绪障碍 •(一)情绪脆弱 •(二)易激惹 •(三) 强制性哭笑 •(四)欣快 •(一)情绪脆弱(emotional fragility)• 情绪脆弱的患者常常因为一些细小或无关紧要的事情而伤心落泪或兴奋激动,无法克制情绪脆弱常见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也可见于神经症的神经衰弱等功能性精神障碍 •(二)易激惹(irritability) •易激惹的患者很容易因为一些细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例如,生气、激动、愤怒,甚至大发雷霆,持续时间一般比较短暂易激惹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例如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也可见于躁狂状态等功能性精神疾病。

      •(三) 强制性哭笑(spontaneous crying and laughter)• 强制性哭笑的患者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出现不能控制的、没有丝毫感染力的面部表情患者对此既无任何内心体验,也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哭和笑这是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时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症状 •(四)欣快(euphoria)•欣快是在痴呆痴呆基础上的一种“情绪高涨”,其患者经常面带单调并且刻板的笑容,连他自己都说不清高兴的原因,因此给人以呆傻、愚蠢的感觉欣快可见于麻痹性痴呆和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 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一、一、意志增强意志增强(hyperdulia)•意志增强指意志活动的增多,不同的精神障碍表现不尽相同躁狂状态情绪高涨时,患者终日不知疲倦地忙忙碌碌,但常常是“虎头蛇尾”,做事有始无终,结果是一事无成而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受妄想的支配,不断地调查了解,寻找所谓的证据或到处控告等等 •二、二、意志缺乏意志缺乏(adulia)• 意志缺乏表现为患者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生活极端懒散,个人及居室卫生极差严重时患者甚至连自卫、摄食及性的本能都丧失意志缺乏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精神衰退时,也可见于痴呆患者。

      •三、三、意志减退意志减退(hypobulia)•意志减退指患者的意志活动减少意志活动减少常见于下列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抑郁状态,患者并不缺乏一定的意志要求,但受情绪低落的影响,总感到自己做不了事,或是由于愉快感缺失,对周围的一切兴趣索然,觉得干什么都没有意思,以至意志消沉,使患者的学习、工作或家庭生活受到明显的影响抑郁状态患者对自身的这些变化,一般说来还是能够意识到的,自知力可能部分存在•第二种情况是意志减退,可见于上文所叙述的程度较轻的意志缺乏,即意志低下患者•值得指出的是,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和意志减退的患者,他们的意志活动较正常时,都有明显的减少,这是两者的相同点但是,这两类患者的内心情绪体验不同,疾病诊断有别,治疗方案各异,应加以分辨才是 . •四、四、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兴奋常区分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和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两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时,患者动作和行为的增加与思维、情绪活动协调一致,并且和环境协调一致患者的动作和行为是有目的的、可理解的多见于情绪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时,患者的动作、行为增多与思维及情绪不相协调患者的动作杂乱无章,动机和目的性不明确,使人难以理解。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的青春型或紧张型,也可见于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 五、五、精神运动性抑制精神运动性抑制 •精神运动性抑制主要表现如下十个方面:•(一)木僵 (二)违拗 •(三)蜡样屈曲 (四)缄默 •(五)被动性服从 (六)刻板动作 •(七)模仿动作 (八)意向倒错 •(九)作态 (十)强迫动作 •(一)木僵(stupor)• 木僵的患者表现为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不动,言语活动和动作行为处于完全的抑制状态,大小便潴留由于吞咽反射的抑制,大量唾液积存在口腔内,侧头时顺着口角外流如果患者的言语活动和动作行为明显减少,但是还没有达到完全消失的地步,则称之为亚木僵状态木僵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称之为紧张性木僵(cata-tonic stupor)除紧张性木僵外,临床上还可见到抑郁症的抑郁性木僵,心因性精神障碍的心因性木僵以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器质性木僵,这四种情况虽然都表现为木僵状态,但是其病因、治疗、预后各不相同,应该重视加以鉴别 •(二)违拗(negativism)•违拗的患者对于别人要求他做的动作,不仅不执行,反而做出与要求完全相反的动作,称作主动性违拗。

      例如,要求患者张嘴时,患者反而把嘴闭得更紧如果患者对别人的要求不做出任何行为反应,称作被动性违拗违拗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三)蜡样屈曲(waxy flexibility)•蜡样屈曲的患者不仅表现为木僵状态,而且患者的肢体任人摆布,即使被摆放一个很不舒服的姿势,也可在较长时间内像蜡塑一样维持不动如果将患者的头部抬高,做出好似枕着枕头的姿势,患者也可以很长时间内保持不动,称之为空气枕头蜡样屈曲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四)缄默(tautest)•缄默的患者表现为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但有时可以用手势或点头、摇头示意,或通过写字与别人进行交流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和癔症患者 •(五)被动性服从(passive obedience)•被动性服从的患者会被动地服从医生或其他人的命令和要求,即使是完成别人所要求的动作对他不利,患者也绝对服从例如,患者已经历过舌体被针刺的痛苦,再次让其伸舌时,患者还是被动地服从被动性服从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六)刻板动作(stereotyped act)•刻板动作的患者会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常与刻板言语同时出现刻板动作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七)模仿动作(echopraxia)•模仿动作的患者会无目的地模仿别人的动作,常与模仿言语同时出面,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以木僵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有违拗、蜡样屈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言语、刻板动作、模仿言语、模仿动作等精神症状中的几个症状,就构成紧张性木僵征候群,是紧张症性综合征的一部分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单独或交替出现,就构成紧张症性综合征的全部内容模仿动作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也可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其他精神障碍 •(八)意向倒错(parabulia)•意向倒错的患者的意向活动与一般常情相违背,导致其行为无法为他人所理解例如,患者吃粪便、喝尿、喝痰盂里的脏水等意向倒错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九)作态(mannerism)•作态的患者会做出幼稚愚蠢、古怪做作的姿势、动作、步态与表情例如,做怪相、扮鬼脸等作态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十)强迫动作(compulsion)•强迫动作的患者会作出违反本人意愿且反复出现的动作例如,强迫性洗手、强迫性地检查门是否锁好等患者清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些动作完全没有必要,并努力设法摆脱,但徒劳无益,为此患者感到非常痛苦强迫动作多见于强迫症,也可作为强迫状态的一部分见于精神分裂症。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