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医学咼等专科学检“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doc
18页山东医学咼等专科学检“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 2006年1月16日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 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即将步入全面建设与发展阶段 的我校来说,“十一五”更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关键时期为抓住 机遇,迎接挑战,争取发展先机,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促进学 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根据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和我校实际, 特制定山东医学高等需科学校“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一、“十五”期间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情况“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主管部门指导帮 助下,全校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 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卫生工作方针,不 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学校各项事业有了很 大发展,为学校进一步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组建2004年12月,国家教育部 教发函[2004]547号文件批准,临沂医学若科学校更名为山东医学高 等专科学校;2005年1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将临沂医学专 科学校更名为山东医学高等雪科学校的通知》(鲁政字[2005J20号)、 《关于同意将山东省卫生学校并入山东医学高等雪科学校的批复》(鲁 政字[2005]22号)。
两校合并共同组建新的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为学校发展赢得了极其重要的战略机遇,搭建起了全新的发展平台——办学条件逐步完善,整体办学实力增强学校坚持把改善办 学条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集中必要的人 力、物力、财力,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学校整体办学实力不断增 强十五”期末,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达817, 422平方米,建筑面积 214844. 4平方米;固定资产26617. 8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770 万元;图书馆藏书35. 94万册其中,临沂校区建筑面积达到112, 491平方米,与“九五”同期比增长82.26%;固定资产达到7, 352万 元,与“九五”同期比增长101.97%;教学科研仪器总值达到2337万 元,与“九五”同期比增长314.96%;馆藏图书达到23. 49万册,与 “九五”同期比增长59. 3%0济南校区建筑面积达到102353. 4平方米, 固定资产达到19265.8万元;教学科研仪器总值达到2, 433万元,馆 藏图书达到12.45万册——专业建设不断加强,办学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十五”期间, 我校认真实施科教兴鲁战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 发展的要求,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全日制专科专业发展到13个。
临沂 校区以实施专科层次医学类教育为主;济南校区以实施专科层次相关 医学类教育为主,同时兼顾五年一贯制专科(高职)教育两校区现 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妇幼卫生、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 学影像技术、眼视光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卫生信息 管理、医疗保险实务、放射治疗技术等13个专业,面向山东全省招生, 并与湖南、山西、河北、河南、辽宁、陕西等六省对等招生;现有各 类在校生14,000余人办学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不断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始终牢固 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增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意识,以培 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 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五年来,主 持参与了 5项山东省“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计划”项目,4个专业被评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门课程被评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3项优秀教学成果获省级奖励临床技能实 验中心被评定为一类实验室;解剖学实验室、医学机能实验室、分析 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被评定为二类实验室我校学生参加全省外语 水平测试、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连年取得优异成绩;应届毕业生参 加需科升本科考试连年取得名列前茅的好成绩。
五年来,共培养各类 毕业生8364人,其中,专科毕业生3789人,有1705名毕业生考入本 科院校继续深造——科研和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加强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 展科研工作五年来,承担省教育厅、省T生厅、市科技局等科研课 题75项,鉴定科研立项成果54项;校级科研立项23项、实验立项 11项;获得国家&利成果6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高校优秀 科研成果奖4项、市科技进步奖21项;发论文960多篇,出版教材、 著作200余部,有近75人受卫生部教材办公室聘请参加了规划教材的 编写,分别担任了主编、副主编或编委职务;获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奖72项、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项——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大两校区现有在职教职工569人,其 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 的63人;聘请校外教师86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59人,具 有博士、硕士学位的46人;有外籍客座教授10人,外籍教师2人 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有了新进展学校附属医院、非直属附属 医院、教学医院、实践教学医院、实习医院达到60余所,保证了临床 教学工作需要2004年,经省卫生厅批准,与临沂市人民政府签订托 管协议,全权接管原济南铁路局临沂医院为附属医院。
附属眼科医院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为适应国际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校不断探索国际教育合作Z路,与日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和台湾、香港2个地区的教学、医疗、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 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办学关系——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学生工作不断加强以主题教育 活动为载体,以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两课”教 学为主渠道,以重大节日、重大事件为契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主题 教育活动,积极抢占学生思想教育阵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举办了一年一届的学生文化艺术节,组织了各种形 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成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学 生人格不断加大济困助学工作力度,完善了奖、贷、助、补、减、 免为一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确保了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 辍学积极引导,创造条件,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意识,使毕业 生就业率保持了较高水平——以改革促发展,各项改革日显成效以用人市场需求为导向,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调整若业结构,优化课程结构全面推行岗 位目标责任制,实施了专业技术人员双聘制。
学校与各部门签订了责 任书,修订完善了考核奖惩办法,实施了年度量化考核完善了雪业 技术职务推荐评审办法改革了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报请省卫生厅批 准,对学校机构设置、中层干部进行了调整充实,实行了干部试用期 制和任期制,为建立新型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打下了基础改革薪酬 管理制度,实行了《结构工资制》,学科带头人试行了年薪制组建物 业服务总公司,实行了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加大建设和投入,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 环境十五”期间,实行了校内津贴制度,并及时兑现调资标准,使 教职员工的年均收入增长了一倍以上,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定期为 教职工体检,保证教职工身体健康加强了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使学校外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高度重视校园的绿化、美化,被省建设厅 授予花园式单位,为广大师生创造了优美的环境重视了教职工宿舍 建设,教职工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大力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 的思想政治保证十五”以来,逐步完善和丰富党委中心组和党员干 部的政治学习制度和内容,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学习班、干部培训班, 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 观;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和要求,两校区先后深入开展了以实践“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提 高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 识、宗旨意识和党性意识;逐步完善了以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为核心 的各项制度建设和议事规则,始终坚持重大问题充分发扬民主,集体 科学决策,形成了谋事一条心,干事一盘棋的良好局面;认真落实《党 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完善了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 议制度,实行了新提拔干部的考察预告制、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和 任期制,培养造就了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队伍;将党 风廉政建设列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 对”和“两个务必”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党风廉政教育,规范完善 了对学校重大经济行为和重点敏感部位的监察监督制度,切实抓好了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在涉及学校改革发 展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坚持群众路线;不断完善教代 会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 人翁热情。
十五”期间,我校基本完成了 “十五”发展计划确定的各项任 务,许多发展指标都超额完成,成为我校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内涵 建设最丰富的五年五年间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全国T生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卫 生系统文明单位、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省级青年文明号、高校伙食工 作先进单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先进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省创安 工作先进单位、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特级档案管 理单位、聘请外籍文教需家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我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的 学科带头人较为缺乏;二是学科优势不太突出,学科结构不尽合理, 学科整体水平亟待提高;三是科研团队意识较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 新能力不强,高层次科研立项、科研资金不足,应用性研究薄弱;四 是办学经费来源途径相对单一,建设和发展资金不足,学校的筹资能 力急需增强;五是两个校区的教育资源需进一步优化,学校内部高效、 灵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完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需要进一 步提高0二、“十一五”期间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定位(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 领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坚持内涵建 设与外延发展并举,尽快优化两个校区医学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整体推进,优势互补,重点突破,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 色强校战略,进一步完善&科教育办学条件,打造&科名校,力争达 到本科教育办学指标要求,为实现山东医专的大发展、新跨越而努力 奋斗。
二) 总体工作思路巩固和深化“十五”建设与发展成果,本着“一校两区,共同发 展”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两个校区的医学教育资源,合理调整学科专业布局,着力加强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办学特色、基础设施、校风 校纪等五个方面建设,继续深化办学体制、教学科研、人事制度、后 勤社会化等四个方面的改革,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学校总 体发展与学科建设、校区与校区Z间的协调发展等三个方面的关系, 搭建起干事创业、人尽其才的两个平台,实现山东医专创专科名校、 达到本科院校办学条件的总体目标三) 学校定位与总体发展目标立足山东,面向基层、面向卫生、面向社会,以实施医学类和相 关医学类全日制教育为主,培养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需要的实用型、 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十一五”期间,把我校办成在省内同类院校中 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专科名校,达到本科医学 院校办学条件积极申报,争取升格为本科医学院校四) 主要发展目标——办学规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2000人,各类在校生总数达 到15000人其中,临沂校区7000人,济南校区8000人——办学条件:高品位规划,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