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阴侯列传课件.doc
20页及第中学高二语文 编制:杨学丽 审核:丰素芹 审批:崔成先 2012-3-12《淮阴侯列传》导学案课前预习案 课时一1、疏通字词商贾( ) 晨炊蓐( )食 漂( )染 自食( ) 井陉( ) 喋( )血 间( )道 辎( )重 萆( )山 裨( )将 裨( )益 传飧( ) 前行( ) 遁( )走 泜( )水拊( )循 挈( )其手 陈豨( ) 蒯( )通 跖( )2、课前基础知识延伸(见非常学案)3、了解韩信(参见非常学案) 出自《淮阴侯列传》的成语:败军之将 背水一战 兵贵先声 不赏之功 传檄而定登坛拜将 掉三寸舌 鼎足而三 多多益善 妇人之仁高材疾足 功高震主 国士无双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捷足先登 解衣推食 胯下之辱情见势屈 人自为战 如左右手 深沟高垒 为德不卒为民请命 先声后实 言听计从 一得之见 一得之愚一饭千金 中原逐鹿 逐鹿中原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拔帜易旗 兔死狗烹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4、基础知识巩固1、古今异义①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布衣:古义为“平民百姓”;行:古义为“品行”②愿君留意臣之计 留意:古义为“考虑”③未肯击前行 前行:古义为“先头部队”④驱市人而战之 市人:古义为“集市上的人”,指乌合之众⑤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从容:古义为“举止行动自然”⑥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左右:古义为“侍从,随从”⑦乃为儿女子所诈 儿女子:古义为“妇女小孩子”推荐精选⑧山东大乱,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山东:古义为“崤山以东”;英俊:古义为“英雄豪杰”⑨然乃行营高敞地 行营:古义为“四处寻找、谋求”2、通假字①乃晨炊蓐食 蓐同“褥”,床褥②不能死,出我袴下 “袴”同“胯”,两腿间③于是信孰视之 孰同“熟”,仔细④俯出袴下,蒲伏 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⑤虏魏王,禽夏说 禽同“擒”,捉拿,擒获⑥而两将之头可致戏下 戏同“麾”,主将的大旗⑦能千里袭我,亦已罢极 罢同“疲”,疲劳⑧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萆同“蔽”,隐蔽⑨令其裨将传飱 飱同“餐”,食物⑩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详同“佯”,假装⑾背水陈 陈同“阵”,阵势,此为列成阵势⑿信乃解其缚,东乡坐 乡同“向”,朝向⒀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倍同“背”,背靠,背向⒁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 鞅鞅同“怏怏”,不满意,不服从,郁闷失意的样子⒂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不同“否”⒃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畔同“叛”,背叛⒄上怒曰:“亨”之 亨同“烹”,煮⒅秦失其鹿 鹿同“禄”,比喻皇帝之位,引申为政权⒆而天下已集 集同“辑”,安定3、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①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给饭吃 ②议欲下赵 攻下③如我能将几何 率领,统率(2)名词作状语①欲东下井陉击赵 向东 ②师事之 像对待老师一样③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 在夜里,连夜 ④英俊乌集 像乌鸦一样推荐精选(3)使动用法①水上军开入之 使……进入 ②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使……退避(4)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①深沟高垒 深挖,加高(5)意动用法 ①羞与绛,灌等列 以……为羞耻5、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结构 • 1-3 早年屈辱 • 4-7 井陉之战 • 8 被贬之后 • 9-10 谋反被诛 • 11 史官论赞 课内探究案 一、学习目标1、 学习重点实虚词,能准确翻译文中重点句子。
2、 了解韩信能屈能伸、战功卓著、功高于世的良将形象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一)1、研读文本1----3节 早年屈辱,积累重点文言实虚词贫无行 推择 治生商贾 常从人寄食饮 亭长妻患之 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吾必有以重报母 吾哀王孙而进食 若虽长大,中情怯耳 众辱之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2、特殊句式: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3、翻译重点句子 ⑴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⑵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⑶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二)1、研读文本4---7节,井陉之战,积累文言实虚词知识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 闻韩信涉西河 禽夏说 新喋血 乘胜而去国远斗 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车不得方轨 足下深沟高垒 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 两将之头可致戏下 愿君留意臣之计 其实推荐精选不过数千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韩信使人间视 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璧 诸将皆莫信,详曰 未肯击前行 出,背水陈 信建大将之旗鼓 鼓行出井陉口 水上军开入之 禽赵王歇 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 信乃解其缚 西乡对,师事之 诸将效首虏 兵法右倍山陵 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 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 宁尚可得而用之 2、特殊句式:后有大者,何以加之 乃辅以张耳 3、翻译重要句子:⑴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⑵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⑶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三)合作探究1、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三个小故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个性?再结合全文,看看韩信还有哪些性格特点?2、韩信能取得井陉口这场战斗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 3、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课后提升 归纳整理重点实词:治、假、绝、间、且推荐精选及第中学高二语文 编制:杨学丽 审核:丰素芹 审批:崔成先 2012-3-12《淮阴侯列传》导学案课时二一、课前检查:翻译以下句子1、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2、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课内探究案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积累文言字词句2、能正确看待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并提出独到的见解二、学习过程 1、研读第8节被贬之后,积累文言实虚词 信由此日夜怨望 居长鞅鞅,羞与将、灌等列 信尝过樊将军 生乃与哙等为伍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2、研读第9——10节谋反被杀,积累文言实虚词。
淮阴侯挈其手 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再至,陛下乃疑矣 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 阴使人至豨所 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 相国绐信 虽疾,强入贺 吾恨不用蒯通之计 且喜且怜 上怒曰:“亨之 英俊乌集3、研读第11节史官论赞,积累文言实虚词 吾如淮阴 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 余视其母冢,良然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 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 天下已集 4、特殊句式: 何为为我禽 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告信欲反状于吕后 乃为儿女子所诈 信死亦何言5、重点句子翻译推荐精选 ⑴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⑵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⑶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
又可尽亨之邪? ⑷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已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三、合作探究 :1没有韩信就没有汉家王朝可韩信的结局却是夷灭三族这是为什么呢? 研习课文回答韩信是因为什么罪名被杀的?韩信被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司马迁在《淮阴列传》的“太史公曰”中,表面上批评韩信“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其实在叙中费尽心思,用尽曲笔,惋叹之意深蕴其中仔细阅读后略作分析曲笔:史家编史记事有所顾忌或循情避讳而不据实直书课后练习与提高一、双基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众辱之 (当众)B、信由此日夜怨望 (盼望)C、有生得者购千金 (悬赏,征求)推荐精选D、不伐已功,不矜其能 (夸耀)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B、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B、令其裨将传飱 右倍山陵,前左水泽C、于是信孰视之 国相绐信曰D、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至戏下者 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4、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愿君留意臣之计 B、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C、乃为儿女子所诈 D、山东大乱,异姓并起,英俊乌集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B、C、D、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A、欲东下井陉击赵 B、羞与绛、灌等列C、水上军开入之 D、有一母见信饥,饭信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2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