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某大学校园网二期工程标书.docx
12页精品学习资源``复旦高校校内网二期工程标书1. 工程概述复旦高校校内网从 1994年开头规划;当时复旦高校的网络与信息工程中心已经通过 X.25和Internet连接( 1989年已经建立了通道),网络与信息工程中心的老师已经能够使用电子邮件与国外通信;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充分考 虑到了复旦高校的当时的状况 ,对复旦高校校内网今后的进展和详细的实施方案作了一系列规划;2. 一期工程整个校内网建设规划为二期工程,一期工程从 1995 年 7 月~ 1996 年 7 月;1995年7月复旦高校开头实施一期建设方案; 按方案第一必需将校内内的八个主要节点用光纤连接起来形成主干网; 1996年1月,八幢大楼如期连接在一起,一个速率为 155M 的ATM 高速主干的雏形自此形成;从1996年2月-- 1996年5月期间对复旦高校的一些重要的大楼进行了楼间扩展以及楼内连接;到 1996年7月,共有 20多幢大楼连接复旦高校校内网, 基本建立起掩盖整个复旦校内的高速通信网络, 复旦高校校内网的一期建设方案顺当完成;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2.1 网络结构校内网技术规范如下:·网络技术— ATM 技术·主干网通讯介质—多模光纤·光纤传输速率— 155 M bps主干网结构如图一:(详细网络拓扑参看附录一)各院系大楼网管中心逸夫楼训练网SUNSUN邮电网科技网图一复旦高校校内网一期工程主干网结构在这个高速主干网的基础上,在校内内的各个院系的信息网络通过交换局域网的方式接入(图二);图二各网段如何接入校园网AA TT MM 主主干LL aan n EE mm u u10M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2.2 设备情形· 主交换机—连接 Bay Networks 的 ATM 交换机 LattisCell 10114R-SM 二台· 主服务器— Sun 2000E 二台 + 磁盘阵列· 服务器— Sun服务器八台· 边缘交换设备— EtherCell 10328-F 六台· 网管平台— Sun Net Manager· 网管软件— Optivity NMA· 主干物理线路—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2.3 网络应用复旦高校的校内网是为整个学校供应一个网络应用的平台;目前已开发如下应用:· VC 〔Visual Conference〕可视会议系统;它向用户供应四种交互手段,分别是:视像 〔Vedio〕、声音〔Audio〕 、白板 〔Whiteboard〕、共享应用界面 〔Shareapp〕;· 书目检索复旦高校图书馆包括西文图书、中文图书、西文期刊(在建)、中文期刊等共四个数据库,读者可任选其一进行书目的检索;· 校内网广播台复旦高校校内网广播台是在校内网上采纳 RA( Real Audio)技术建立起来的网络广播电台;该电台除了播放事先录制好的节目外,更重要的是可实 现实时广播(现场直播);· WWW 服务器复旦高校 WWW 服务器 , 是面对世界综合介绍复旦高校的一个窗口; 从本服务器可以联到国外的很多 WWW 服务器,例如美国加拿大的高校等等;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 布告板 〔BBS〕复旦高校布告板是依附在复旦高校 News服务器上的一个 BBS.分布在全球的人可以以多媒体的方式在上面发布消息、交谈、嬉戏、争论等;· News又称 USENET或网络新闻 .它是世界上一个最大的公告板系统 〔BBS〕,由加入组织的 NEWS服务器构成了 USENET的主体核心;· IRCIRC是网络上两端的用户进行实时交谈的工具;使用 IRC系统不但可以知道最新的信息,仍可以练习英语才能,更可以结交世界各地的伴侣;· HOMEPAGE复旦高校 HOMEPAGE 采纳了 Java, CGI, VRML 等手段开发,其中集成了各种检索和查询服务;· VR(Virtual Reality〕利用运算机和其它专用硬件和软件去产生另一个境域的仿真;近年来随着 VRML( Virtual Reality ModelingLanguage)的推出及进展,使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结合起来,· 网络教学网络教学可以使同学通过运算机便能够上课,并且同学和老师可以在不同时间授课和上课; 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式教学所带来的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网络备课网络教学备课系统主要用来使不懂运算机的老师能便利地把授课内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容放在网页上,从而同学能通过网络来学习课程;· 教务治理系统复旦高校校内网上的教务治理系统将传统的教务治理网络化,通过校内网,同学可以自由地选课,并可以随时查询自己各门功课的成果;3 二期工程二期工程拟于 1997 年 4 月~ 1999 年 4 月;方案将在两年的时间内将整个高速网络掩盖复旦校内的全部大楼;3.1 网络结构校内网二期工程采纳分级的网络结构;一级网络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供应一个高速的网络通信平台以及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由三个主要节点(一级中心点)和高速网络组成;二级网络包括各院系大楼的局域网;由 45 个分支节点(二级中心点)和中速的网络构成;分级的网络结构如图三所示:....---- 各院系大楼共 45 幢逸 夫 楼---- 光纤新 行 政 楼文科图书馆......图三校内网二期工程主干网结构光纤布线已于 1997 年 2 月完成;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3.2 节点内部网络3. 2.1 主节点(一级中心点)主节点是一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主节点分别是逸夫楼、新行政楼,文科图 书馆;主节点供应校内网的主要信息服务功能, 因此各主节点的局部网络应当满意以下要求:(1) 高速、交换式的网络, 155M ATM;(2) 主干网端口数约为 200个,每个端口独占带宽约为 100Mbps;(3) 主干网吞吐量约为 20000Mbps.(4) 具有容量大、处理才能强、容错的、有备份功能的服务器,并独立接入高速主干网 , 提高服务器的吞吐量和响应时间;(5) 交换设备具有至少 32个虚网的划分功能,可以为 MACbase或port base;(6) 交换机具备简洁路由功能;(7) 主干网及其端口是可治理的,并能供应各种网络互连服务;(8) 重要的端口及网络线路是冗余的;(9) 关键性设备具备单点故障解决才能;(10) 具有高速的对外接口;(11) 具有用户接入端口(包括各类接入形式);(12) 具有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开发环境; 如下图: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节点内部局域网服务器 服务器 服务器其他节点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治理 高速交换设备 高速交换设备高速广域网设备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用户 接入设备用户 接入设备开发环境高质量 拜访终端高质量 拜访终端高质量 拜访终端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 ;;用户3.2.2 分支节点(二级中心点)分支节点包括 45 幢大楼内的局域网;每个局域网应当有以下特点:(1) 具有高速端口与主节点相联;(2) 外联设备具有光纤端口,可与光纤直接相连;(3) 网络设备可以接受网管平台的治理;(4) 服务器和治理系统组成的局域网为高速交换式网络; 其余的局域网可为非交换式网络;(5) 最终用户基本上以以太网方式接入主干网;(6) 除10个重要的分支节点外, 用户接入设备的用户端口可以较少, 一般为每台7~ 8个,且只需选用桌面型低端设备;如下图: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其他节点用户治理服务器节点内部局域网交换设备外联设备用户接入设备集中设备;;开发环境;;;用户拜访终端拜访终端拜访终端3.3 节点间互连3.3.1 主节点间互连由于主节点及其互连的网络是整个服务系统的核心,因此主节点间互连网络的要求以高速,牢靠为主:(1) 采纳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实现高速传输;(2) 可建立专用信道或租用现有的信道服务(3) 采纳 ATM 网络互连技术; ATM上的以太网应用采纳 LANE技术;(4) 具有备用光纤线路,传输带宽最高可扩展为 310 M ;(5) 当吞吐量高于 155M 带宽,网络设备能自动挑选备用通道, 扩展主干网传 输带宽;(6) 当主干网线路连接显现故障,网络设备能自动挑选备用通道,实现容错运行;(7) 支持各类上层协议;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3.3.2 主节点和分支节点间互连分支节点可以挑选以下方式与主节点相连:· 155M ATM,约 10 个节点· 100M 高速以太网,约 10 个节点· 10M 以太网,约 25 个节点要求:(1) 采纳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实现高速传输;(2) 通信开销小 , 通信速率、吞吐量和效率高;(3) 通信推迟小;(4) 信道质量高 〔 误码率小 〕 ;(5) 适用于多媒体通信;3.4 网络治理网管平台实现网络资源的治理、网络安全拜访的掌握;并且在平台上能便利地开发所需网络应用;3.4.1 网管平台1 采纳流行的、支持设备面广、有良好图形界面的网管平台;2 网管系统能够治理到网络中的每一个智能设备及有关设备的每一个端口,即能够远程对设备进行设置、调试、网络流量监测和必要的重置;3 具有网络数据的采集端口;4 对网络故障能准时发觉并报警;3.4.2 安全治理1 对拜访端口可设置许可或禁止的网络服务;2 具有防火墙机制;3 网管系统对其上的应用软件应通过肯定的安全监测;3.5 一期工程投资爱护一期工程使用的二台 LattisCell 10114R-SM 及六台 EtherCell 10328-F 属于早期 ATM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技术的产品,随着 ATM 技术不断进展,其局限性日益明显;而且与二期工程的设备兼容性差,对二期投资效益有不利影响;如何爱护一期投资并且使二期投资效益最大仍有待 于解决;4 技术支持、技术爱护4.1 系统安装中标方负责安装、调试其供应的全部软件、硬件设施;4.2 系统验收中标方以书面形式正式认可系统安装调试胜利,复旦校内网方即可进行系统验收;中标方参加系统验收,共同进行测试和诊断全部部件和整个系统;接收过程中显现任何软、硬件故障,整个验收和诊断流程将重新开头;假如在 20 天内系统不能通过验收,就发标方将拒绝接受此系统;发标方不接受部分验收合格的系统;4.3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期:发标方接受该系统后 12 个月内;在质量保证期间,中标方负责免费修理全部系统部件;中标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