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二)》说课稿.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w****1
  • 文档编号:341765330
  • 上传时间:2022-12-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29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分数乘法(二)》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数乘法(二)》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第二课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理解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并学会“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分数乘法(一)》的拓展和延伸,为进一步学习分数乘分数,分数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习分数多步计算的关键,教材中创设两个问题情境,通过直观图形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方法思考,将旧知与新知有机联系在一起,应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扩展分数乘法的意义并熟练计算2.会解决有关的应用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直观模型,通过折一折、分一分、画一画的方法,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究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德育教育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分数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说教法、学法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情境创设法、实践操作法、引导法、点拨法、多媒体演示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力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学法:学生以自主探究为主,小组合作学习为辅,通过动手实践、讨论交流、展示汇报、迁移归纳、应用拓展的方法,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获取新知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观察情境图,培养学生整理数学信息,根据相关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这一环节设计了二个活动,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法意义及计算方法 活动1: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以问题“笑笑吃了多少块饼干?”为引领和调控课堂教学的主线,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奇思饼干数的二分之一”这句话,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转化为求6的二分之一是多少?把图形语言作为理解的基础,以学生动手折一折、分一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思考、交流将抽象、枯燥的内容活动化、直观化学生能够很快的探究出方法,由于个性的差异,部分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只停留在表象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给学生提供展示在平台,由学生在黑板上实物操作展示,表述方法,出现表述不清时,及时启迪学生深思,依据旧知的迁移,应用转化的思想,把“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来获取新知体现了我校的“‘134问题导学模式’” 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锻炼了学生归纳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活动2.推理归纳,验证结论抛出问题“淘气吃了多少块饼干?”,请学生画一画理解方法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归纳出解题的思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并请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操作验证使学生豁然开朗中肯的评价更加激发学生展示的欲望学生对一个数只能是整数吗?产生质疑,抓住机会引发学生想象分数还可以与分数相乘,可以跟小数相乘,打破学生思维固有的框架学生的质疑,实现了课堂的升华巧妙的为下一节《分数乘法(三)》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实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对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更加丰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三)学以致用,提升能力10分钟)二个练习,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说一说”学生轻松应对巩固了解题方法,“列一列”使学生体验了从数量到计量的转化,考察学生是否会灵活应用,拓宽了知识的范畴,从多种角度为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和灵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练习,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四)拓展应用,延伸新知5分钟)根据课堂实际情况,临时调整为拓展应用,延伸新知将数学知识与“为灾区捐款”生活问题自然联系,发展学生根据实际情境和运算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数学来源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体现的淋漓尽致。

      渗透德育教育,激发人人献爱心五)畅谈收获,体验成功2分钟)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遗憾?”学生不仅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形成整体印象,巩固了新知而且分享学习数学的感受,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五、说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二)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个数×几分之几板书设计直观、突出重点,明确了新知与旧知的连接点突显了转化方法的运用点明了结论更加体现出分数乘法知识的内在联系扩展了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六、说教学效果整节课以问题作为引领和调控课堂的主线,以策略作为方法与应用的统一,以活动作为体会知识与生活的有机联系,以评价作为学生探究的动力以德育的渗透得到情感的升华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经历感知—操作—推理—验证—应用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使学生学有所获,获有所悟,悟有所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