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jd10公文写作常用100篇古诗词.doc
26页范文赏析 佳作解析、专家授课、直播答疑进行对照学习, 仅供个人交流, 属非如遇版权纠纷, 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做删除处理 — 1 —这 100 篇古诗词, 让你从中华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 2 —目 录爱民篇.................................................................................................4为官篇.................................................................................................8政德篇...............................................................................................13立身篇...............................................................................................16廉政篇...............................................................................................19— 3 —爱民篇1.人视水见形, 视民知治不。
2.凿开混沌得乌金, 蓄藏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 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 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 3.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4.政权之所以能兴盛, 在于顺应民心;政权之所以废弛, 则因为违逆民心 5.治理之道, 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 在于察其疾苦 6.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 4 —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7.意莫高于爱民, 行莫厚于乐民;意莫下于刻民, 行莫贱于害身 8.陛下诚能择奉公疾恶之臣而使行之, 陛下厉精而察之,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则其以私罪至某, 赃罪正入已至若干者, 非复过误, 适陷于深文者也 9.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0.— 5 —利民之事, 丝发必兴;厉民之事, 毫末必去 11.圣人不利己, 忧济在元元 12.功成理定何神速, 速在推心置人腹 13.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14.民以食为天, 食以粮为先 15.洪范八政, 食为政首 16.凡治国之道, 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 民贫则难治也 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 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 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民贫则危乡轻家, 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 陵上犯禁则难治也 故治国常富, 而乱国常贫 是以善为国者, 必先富民, 然后治之 17.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18.— 6 —善为国者, 遇民如父母之爱子, 兄之爱弟, 闻其饥寒为之哀, 见其劳苦为之悲 19.足寒伤心, 民寒伤国 20.治国有常, 利民为本 — 7 —为官篇1.天视自我民视, 天听自我民听。
百姓有过, 在予一人, 今朕必往 把握好发展常态 2.安民可与为义, 而危民易与为非 3.得众则得国, 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有人, 有人此有土, 有土此有财, 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 财者末也 外本内末, 争民施夺, 是故财聚则民散, 财散则民聚 是故言悖而出者, 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 亦悖而出 4.修其教不易其俗, 齐其政不易其宜 5.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 夫如是, 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 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 相夫子, 远人不服、而不能— 8 —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 不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也 6.政者, 正也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7.夫为国不可以生事, 亦不可以畏事 畏事之弊, 与生事均 譬如无病而服药, 与有病而不服药, 皆可以杀人 夫生事者, 无病而服药也 畏事者, 有病而不服药也 乃者阿里骨之请, 人人知其不当予, 而朝廷予之, 以求无事, 然事之起, 乃至于此, 不几于有病而不服药乎?今又欲遽纳夏人之使, 则是病未除而药先止, 其与几何。
8.君者, 善群也 群道当, 则万物皆得其宜, 六畜皆得其长, 群生皆得其命 故养长时, 则六畜育;杀生时, 则草木殖;政令时, 则百姓一, 贤良服 9.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0.其安易持, 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 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 9 —11.政如农工, 日夜思之, 思其始而成其终, 朝夕而行之 行无越思, 如农之有畔, 其过鲜矣 12.审度时宜, 虑定而动,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13.夫宽深不测之量, 古人所以临大事而不乱, 有以镇世俗之躁, 盖非以隔绝上下之情, 养尊而自安也 14.贪则多失, 忿则多难, 急则多蹶 夫审大小而图之, 乌用贪?衡彼己而施之, 乌用忿?酌缓急而布之, 乌用急?君能戒此三者, 于霸也近矣 15.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 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 而其本在于养廉 故先以俸禄一议附览, 然此今日所必不行, 留以俟之可耳 说经之外, 所论著大抵如此。
世有孟子, 或以之劝齐、梁, 我则终于韫椟而已 16.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 吾善之;不善者, 吾亦善之, 德善 信者, 吾信之;不信者, 吾亦信之, 德信 圣人在天下, 歙歙焉, 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 圣人皆孩之 — 10 —17.秋山复秋水, 秋花红未已 烈风吹山冈, 磷火来城市 天狗下巫门, 白虹属军垒 可怜壮哉县, 一旦生荆杞 归元贤大夫, 断脰良家子 楚人固焚麇, 庶几歆旧祀 勾践栖山中, 国人能致死 叹息思古人, 存亡自今始 18.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19.目贵明, 耳贵聪, 心贵智 以天下之目视, 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 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 则无不知也 辐凑并进, 则明不塞矣 20.官之至难者, 令也 令之所以难者政也 政之所施, 有其本焉, 敬也, 敬立乎中, 由是而见之行事, 形既端矣, 表无有不正也 由是而施诸人民, 所以感之者有其道, 在彼则未尝无不应也 — 11 —21.善治病者, 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 必塞其起弊之原。
22.欲天下之治安, 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制, 国小则无邪心 令海内之势, 如身之使臂, 臂之使指, 莫不从制 从制则天下安矣 23.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 知经误者在诸子 24.虚心公听, 言无逆逊, 唯是之从;事无今昔, 唯当为贵;人无同异, 唯正是用 则人心说, 治道成, 天意得矣 — 12 —政德篇1.当官之法, 惟有三事, 曰清、曰慎、曰勤 2.取法乎上, 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3.一心可以丧帮, 一心可以兴帮, 只在公私之间尔 4.人之忠也, 犹鱼之有渊 鱼失水则死, 人失忠则凶 故良将守之, 志立而扬名 5.赤县神州坐陆沉, 金汤非粟祸侵寻 当官避事平生耻, 视死如归社稷心 文采是人知子重, 交朋无我与君深 悲来不待山阳笛, 一忆同衾泪满襟 6.修其心、治其身, 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7.是何观同而见异也?君子不患位之不尊, 而患德之不崇;不— 13 —耻禄之不夥, 而耻智之不博 是故艺可学, 而行可力也 天爵高悬, 得之在命, 或不速而自怀, 或羡旃而不臻, 求之无益, 故智者偭而不思。
阽身以徼幸, 固贪夫之所为, 未得而豫丧也 8.廉不言贫, 勤不言苦;尊其所闻, 行其所知 9.慧者心辨而不繁说, 多力而不伐功, 此以名誉扬天下 10.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11.国有四维, 礼义廉耻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 12.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13.一命而偻, 再命而伛, 三命而俯 循墙而走, 亦莫余敢侮 饘于是, 粥于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