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河南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doc
3页70.本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状况调查河南驻马店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 “两 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 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农村义务教育尤其是有着7000多万农村人口的河南, 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 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严重滞后调研发现,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与国家相应的验收标准都相距甚远据调查, 民权县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平均校舍占有面积为4.1平方米,与河南省规定的每生 平均校舍面积4.8平方米以上,差了 0.9平方米,低于最低验收标准14. 6个百 分点;小学生平均校舍面积为2.1平方米,与河南省规定的生平均校舍3. 5平方 米差了 1.4平方米,只相当于最低验收标准的二分之一强被调查的民权县农村 10所初级中学,总建筑面积为30508平方米,而危房面积就有4635平方米,占 15. 2%,与河南省规定的危房面积不能超过1%差别非常大虽然该县最近几年农 村中、小学条件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学校“一无两有”(学校无危房,班级有教 室,学生有课桌)还没有完全实现。
在危房内上课的情况还依然存在宜阳县石 村乡铁路村小学办公室是几孔用了几十年的破窑洞,几张破烂的桌子、椅子,几 只灯泡这就是-所小学全部的办公设施10几个教师就是在这儿备课、办公, 然后走向三尺讲台的由于基本教学设备差,影响了课程的开设,音乐、体育、 美术小三门(课程表中有安排)形同虚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 宗旨更无从说起体育作为中招的必考科目,也是考前突击,临阵磨枪仪器室、 电教室、实验室根本找不到,图书室和运动场地及各种教学设备不是没有就是过 于简陋、简单二)城乡教育差距日趋拉大,农村中、小学辍学问题严重其主要表现: 一是在办学条件上,城镇学校教学楼、综合楼、科技楼、宿舍楼、仪器室、电教 室、图书室和运动场地及各种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城市教育展现出来的已是现代 教育的气息而农村学校绝大部分则连一个像样的教室都没有,城镇教师无法想 象农村教师从地上捡粉笔头写字的情景二是在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上,由于农村师生所处的特殊环境,农村学生学习的 时间相对较少,接触到的知识面相对较窄,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升学率低 三是农村学生辍学,尤其是初中辍学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大多数小学生毕业 后都会进入初中,但是中途辍学现象比较严重。
调查发现,从初一至初三,农村 中学生辍学比例呈上升趋势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太差,农村后续教育滞后尤其是近儿年由于不切当 地实际,盲目实行集中办学,中、小学合并后,一些学校容纳能力有限,教学条 件尤其落后宜阳县石村乡初级中学,几乎每个班级都在70人以上(随着部分 学生学期中间陆续辍学,人数会相应减少),学校的电脑室几乎为摆设,食宿条 件简陋,上百人住一间宿舍的现象非常正常,学生吃饭没有像样的饭厅,经常缺 水,洗漱都成了问题而其乡的一些小学,至今还存在着儿个年级学生共用一间 教室,一个教师的现象学生的求学困难可想而知二是农村师资严重缺编按照省九年制义务教育达标标准,农村小学教师和学生 的比例应为1: 18.5,而从调查的数据显示,这些贫困县初中学生和教师的比例 几乎达到1: 30,小学更高,远远低于省达标要求在宜阳县部分村庄小学,由 于严重缺乏教师,学校只有从稍有文化知识的村民中聘用代课教师,其比例几乎 达到50%以上,教学质量根本无法保证农村中、小学音、体、美及英语等学科 的教师尤为缺乏,一师多科目多年级上课的现象相当普遍,教师教学蜻蜓点水, 难以求精小三门课程儿乎全部是“主科”教师代理,农村师资力量薄弱已经成 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
三是普通初中、高中教育属典型的应试教育,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不能完全适 应目前农村及社会的需要毕业的学生没有劳动技能,对择业、就业没有多大帮 助,读完初中、高中仍是回家种地或外出打工在农业生产上的简单的同质劳动, 所获得的收益文盲与小学、初中、高中生差别不大;外出打工高中以下学历人员 收入水平,处于相同的最低层次所以学习成绩差以及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失去 了学习目标,家长也失去了希望四是在改善办学条件上,农村中小学除财政拨 款外,几乎没有其它费用来补充办公费用和改善办学条件四是交通不便,路途遥远五是部分初中的校风不是很好,存在校园暴力的现象据有的学生家长反映,在 农村部分中学不但存在一些以大欺小的现象,还存在一些暴力、小流氓行为,严 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态很多学生因此而产生了厌学情绪五是高中和大学昂贵的学费使许多农民家庭难以承受,而农村大学生当前就业的 困窘状态也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目前,在农村,只要你问什么负担最重,大家 都会说是供养学生和医疗,许多农户因为供应学生导致了家庭贫困而部分大中 专毕业生毕业后,退迟不能就业,又给正在辛辛苦苦培养孩子读高中、大学的家 长心里灌入了凉水许多农村学生家长说:咱就是拼命供应娃上了学,也没能力 给他找到工作,上了学也白上,还不如不上。
六是部分学生因厌学而辍学有厌 学心理的主要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学校读书学习非常吃力,无心念书, 宁愿在家里做工在对多家初中段辍学的学生家长的访问调查中,许多家长表示, 只要孩子愿意继续上,他们都会竭尽全力予以供养,为的是给孩子一个出路,但 孩子实在不愿上,家长也没有办法三)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农村实际目前,农村学校的课程设置同城市一•样,实行的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升学为 目标,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的应试教育模式许多农村实用的知识在教材上没有, 在课堂上也不讲授,学生未能掌握,到了实际应用中无能为力(三)校园人文环境差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各种关系的总和,是 校园中各种文化现象彼此作用的综合结果这里不妨从校长、教师、学生、学校 环境四个方面看当前农村校园的人文环境在校长的眼里,国家开设的任何一门 课程都不应该是“副科”,要开足、上齐、上好每一门科目的每一课,要槟弃片 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观念,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以尽量满足学生对教育的不 同要求,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在校长眼里,“校园无小 事” o而实际情况是,目前农村多数的中、小学校长,他们远远没有把精力放在 这些方面,他们的精力主要是放在了对教学设施(危房修葺、教师办公等)的改 善,只要升学率高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发展是小事,在什么样的环境 下读书学习也是小事。
教师是社会中文化程度较高且代表了社会的一定规范群 体,应该具有热情、诚实、守信、谦虚、好学等人格特征,以其自身的人格魅力 去影响自己的工作对象,让他们以自己为楷模而走向社会但在调查中却发现, 不少老师远远没有做到这些,在某些教师的眼睛里面,所谓的教育就是上好几节 课,就是要学生掌握好应该掌握的课本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除了要教书,就是 还要种好家里的几亩地一辿在教书,-•边家里有耕地的小学教师几乎占全部农 村教师的50%以上由于受农村条件的制约,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不够深刻,看到 同龄人打工挣钱了他们嫉妒,看到某某人上了那么多年学没有“功成名就”,他 们就失去信心从调查中看出,宜阳县农村初三的学生,现有升学读书成才想法 的学生极少,80%的学生都是混到初中毕业了事从校园建设来看,农村更是落 后大部分小学基本是破烂不堪,和“净化、绿化、美化、香化,"要求相差甚 远如此等等,都体现了目前农村校园人文环境的落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