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第七明代杂剧.ppt
18页明代杂剧n徐渭与《四声猿》n1. 徐渭是明杂剧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他 的代表作《四声猿》包括《狂鼓史》一折、《玉禅师 》二折、《雌木兰》二折、《女状元》五折,被称为 “明曲之第一”n 《狂鼓史》俗称《阴骂曹》,描写祢衡在阴司重现 击鼓骂曹的精彩一幕,历数曹操种种罪行,骂词酣畅 淋漓,大快人心,实是借古喻今的有为之作,表达出 作者对黑暗朝政的愤恨,抒发了其抑郁不平之气此 剧构思奇巧,熔实事、幻境、世情为一炉,给人以超 拔之感,文词恣肆,气概豪壮,在四剧之中成就最高明代杂剧n《玉禅师》捏合玉通和尚戏红莲与月明禅师度柳翠两 个故事为一,既揭露了官府与佛门的尔虞我诈、彼此 倾轧,也嘲弄了禁欲主义的虚伪、清规戒律的脆弱n《雌木兰》、《女状元》两剧一反男尊女卑的传统观 念,分别塑造了一文一武两个“立地撑天”的奇女子 形象,武的能驰骋疆场,建立奇勋;文的能夺魁科场 ,理案折狱,确为女性扬眉吐气之作而两人一旦恢 复女儿身,却只能重返闺房,又体现出作者对封建制 度扼杀人才的控诉明代杂剧n市井讽刺杂剧《歌代啸》相传也为徐渭所作, 通过荒唐不经的情节,漫画式的人物群像和妙 趣横生的语言,突现出种种黑白颠倒、是非混 淆的社会相,表现了作者卓绝的喜剧才能,其 中亦深寓着作者的愤世之情和悯世之痛,在古 典戏曲中别具一格。
明代杂剧徐渭为明杂剧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第一,徐渭的杂剧是他历经悲痛的抒情写愤之作,剧中 激荡着愤世嫉俗的叛逆精神,洋溢着狂放不羁的反抗 意识,闪耀出新的思想光彩,以其惊世骇俗的个性而 震撼了整个剧坛 第二,徐渭的杂剧形成了寓庄于谐的创作风格,悲愤的 内容是通过喜剧、闹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戏谑诙 谐之中包含着严肃的主题思想,达到了“嘻笑之骂怒 于裂眦,长歌之哀甚于痛哭”的境界,从而开辟了讽 刺杂剧发展的新方向明代杂剧第三,徐渭杂剧的曲词一扫文人雅士雕章琢句之习,多 用当行本色语,“如怒龙挟雨,腾跃霄汉间”,气势 雄奇,词锋犀利,豪放奔逸而秾丽爽俊,锤炼纯熟而 接近口语,对当时以时文、骈俪为曲的不良风气起了 摧枯拉朽的作用 第四,徐渭的杂剧在形式体制上也表现出不受陈规束缚 的创新精神,结构体制长短不定,曲调体式运用自由 ;他运用传奇体制于杂剧之中,写成最早的一部杂剧 合集;《女状元》更是开创了以南曲作杂剧的新写法 ,南杂剧从此大兴明代传奇n 一 传奇宋元南戏发展到明代时的改称,主要指那些以南曲演 唱为主的中长篇戏曲从南戏到传奇的发展,一方面 是格律从自由趋于严整,一方面是语言由本色趋于文 雅。
于是这种民间艺术就逐渐上升为都市艺术以至于 宫廷艺术,作家也由下层的书会才人逐步替换成文人 雅士明初文化专政主义的控制,使南戏复兴的势头 受到严重挫折,文人传奇创作一派萧条,出现了停滞 不前的局面,一些充满迂腐的道学气息、迎合封建政 治需要的伦理教化剧应运而生,阻碍了传奇艺术的进 一步前行,因而此时的传奇剧虽然文人色彩比宋元南 戏逐渐加重,但并未构成明清传奇的典范模式明代传奇传奇在民间继续得到发展,一个突出表象就是海 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这四大声腔于 入明后广为流传,形成了明初传奇的一大景观 二、邱濬与邵璨明代传奇n1. 作为理学鸿儒、馆阁大老,邱濬能自觉参 与传奇创作,可谓开风气之先,这无疑提高了 传奇的文化品位,扩大了传奇的影响代表作 《五伦全备记》是一部“若于伦理无关紧,纵 是新奇不足传”的作品,在明初教化传奇中最 具典范性,无论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都是 程朱理学的拙劣图解,是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 道德的形象演示其鲜明的教化观对明清传奇 的创作影响极大,同时严重的概念化倾向,也 给后世的文人传奇提供了直观的反面教材明代传奇n2. 邵璨“续取五伦新传,标记紫香囊”,思 想上紧步邱濬后尘,其《香囊记》即为《五伦 全备记》的翻版,可谓是封建礼教的集大成者 。
值得注意的是,邵璨进一步用文人情趣来改 造传奇的形式与语言,使之摆脱民间气息,进 入文人士大夫的文化圈中他的传奇刻意追求 骈俪典雅,一味逞示文采,炫耀学问,喜用典 故对句,是“以时文为南曲”的始作俑者,并 成为明代骈俪派(也称文词派)的先导明代传奇n到明代嘉靖年间,传奇创作出现新的转机,n 首先是魏良辅等人融合其他声腔之长,对昆山旧腔 进行了成功改革,创造出一种纡徐宛转、流丽悠远的 昆山新腔,昆腔从此成为传奇“正声”,昆腔传奇也 成为我国古代戏曲史上最为完整的表演艺术体系,并 在城市剧坛雄据霸主地位近三百年,明清传奇的音乐 体制已走向规范;n 其次是大批文人涉足剧坛,并在传奇创作中占据主 导地位,他们力图借助传奇创作来表达时代感受,张 扬主体精神,同时文人的审美格调也逐步渗入传奇创 作,使得传奇的舞台性不断削弱,剧本的文学性大大 加强;明代传奇n第三,《宝剑记》、《浣沙记》、《鸣凤记》 三大传奇先后问世,这是明代中期传奇创作转 变最为显著的表征,表明作者开始有意识地对 政治、历史和人生进行积极探索,有力地提高 了戏曲的思想水准与审美品格,这三部作品的 出现,标志着明传奇已发展到一个崭新的历史 阶段,预示着传奇创作高潮的即将到来。
明代传奇n从万历年间开始,明代传奇创作进入了蓬勃发展的繁 荣期,无论是创作实践还是理论探讨都呈现出万象更 新的热闹局面,其繁荣兴盛的主要标志是:n 第一,传奇戏曲的彻底文人化大批文人士大夫以传 奇创作来表达主体精神、抒发个人情感,其间名家辈 出,佳作如林,“曲海词山,于今为烈”,尤其是诞 生了汤显祖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家,他以遒劲之 笔创作了《临川四梦》,跃进到时代思想文化的顶峰 n 第二,戏曲创作流派的正式形成和相互竞争这主要 指以沈璟为代表的吴和在汤显祖影响下形成的临 川派,两大流派的互相论争,是中国戏曲观念空前活 跃和戏曲创作空前繁荣的标志,也是中国戏剧发展史 上的一大盛事明代传奇n第三,曲论著作的蔚然可观沈璟的《南九宫 十三调曲谱》、吕天成的《曲品》、王骥德的 《曲律》等,都是此期重要的戏曲理论专著和 曲谱著作,它们对中国戏曲的源流、风格、表 演、声律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总结,为 明清传奇音乐唱腔格律化和规范化作出了巨大 贡献明代传奇三大传奇n1. 李开先的《宝剑记》是明代戏曲史上第一部以水浒 故事为题材的作品,描写的是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 ,但作者对《水浒传》的情节改动较大,并重塑了林 冲的性格。
n2 梁辰鱼的《浣沙记》通过范蠡、西施的悲欢离合演 出吴越两国的兴亡,因此又名《吴越春秋》n3. 相传为王世贞或其门人所作的《鸣凤记》,主要描 写嘉靖年间严嵩父子结党营私、把持朝政,被称为“ 双忠八义”的十位朝臣同他们展开了前赴后继的斗争 ,最终取得了胜利明代传奇n沈璟与吴n1. 沈璟的传奇作品有十七种,合称《属玉堂传奇》, 今存七种,作品的立意大都在宣扬封建的伦理道德, 以达到劝谕世态人情的目的n相对于他的创作实践,其曲学理论影响更大曲论的 要点:一是强调“合律依腔”,这是曲学主张的核心 理论,在他看来格律至上,甚至认为为了合律可以牺 牲抒情表意;二是崇尚“本色”语言,着重于语言的 通俗自然、朴拙浅近,对明传奇过于偏重辞藻骈俪的 倾向有所纠正沈璟注重场上之曲,有力地扭转了文 人传奇走向案头的倾向,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他过分 强调音律,割裂了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的血肉联系, 也有不可避免的片面性明代传奇n2. 明代后期,在沈璟的影响下,出现了一大 批用昆山腔创作传奇的作家和戏曲理论家,在 他周围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戏曲流派,因为沈璟 是吴江人,故后人称之为吴此派作家认 为传奇创作要严守音律,强调曲辞必须本色, 比较注重舞台演出实践,作品大多以伦理教化 或惩劝风世为主旨。
主要作家有卜世臣、吕天 成、王骥德、袁于令、叶宪祖、沈自晋等,但 他们的理论主张并不完全等同于沈璟,创作也 取得了一定成就明代传奇临川派及孟称舜n1. 临川派为明万历时期出现的戏曲文学流派,因开创 者汤显祖为临川人,故戏曲史上往往将追随、效仿汤 显祖较为明显并有所成就的剧作家称为临川派n汤显祖论曲强调“曲意”,主张兼顾“意趣神色”; 讲究文采,崇尚“丽词俊音”;要求格律服从内容、 文辞,偏重于剧作的文学性临川派作家作家大多继 承了汤显祖重才情、重文采,不受形式、格律束缚的 特点,作品也大都是叙写男女之情,但往往忽略了他 重视立意、以情反理的倾向此派作家主要有孟称舜 、吴炳、阮大铖等明代传奇n2. 孟称舜是受汤显祖影响最深、成就也最大的明末传 奇作家,剧作以杂剧《桃花人面》和传奇《娇红记》 最为著名n《娇红记》是一部纯粹的爱情悲剧,在当时众多的才 子佳人戏曲中独树一帜剧中的王娇娘渴望在婚姻问 题上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她企盼的爱情理想是能够 获得同生死、共患难、志趣相投的“同心子”,申纯 也是一个把爱情幸福放在功名富贵之上的痴情男子, 因此两人的爱情是超越了一切功利目的纯真之爱、相 知之爱,这就把以往剧目男才女貌、两情相悦的婚姻 标准推进了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