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办公材料打秋千教学设计(共5篇).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韦**
  • 文档编号:293106260
  • 上传时间:2022-05-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打秋千教学设计(共5篇) 第1篇:打秋千教学设计湘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打秋千》教学设计灵武一小 杨玲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声音演唱歌曲,2.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和人合作, 3.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材分析:《打秋千》是一首仡佬族民歌,歌曲旋律欢快、活泼,形象的描绘了小朋友打秋千时的情景,下滑音的运用不仅增加了歌曲的民族色彩,同时也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歌曲的第二声部具有伴唱性质,节奏和旋律进行平稳,表示了小朋友在打秋千的过程中劲儿往一处使、相互配合的旋律,同时表示了仡佬族小朋友服装上或拴在秋千上的铃铛,随着他们打秋千的韵律发出的阵阵清脆悦耳的“叮当”的声响,教学着重: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歌曲中出现的附点四分音符节奏及下滑音处的了解, 2、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在合唱中学会和人合作,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二、激趣猜谜,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课余时间都喜欢做什么游戏?今天,杨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次和游戏相关的谜语: 一次架子空中悬, 两条辫子挂上边, 小小主人来驾驭,来回动荡画弧圈,(打秋千)师:你们猜出来了吗?(秋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秋千相关的歌曲,(揭示课题《打秋千》,简单了解仡佬族)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贵州省的务川县仡佬族自治区居住着我国的一次古老的民族——仡佬族,那里的小朋友最喜欢的游戏就是打秋千了,仡佬族的服饰很有民族风味,他们的服饰或秋千上拴着许多小铃铛,这些小铃铛随着他们打秋千的韵律发出了阵阵清脆悦耳的”叮叮当当”的声响,师:你们都打过秋千吗?打秋千的感觉是什么样的?老师这也准备了一次“秋千”(出示秋千的节奏图谱)我们一起来打一打吧!1=D 4/4(1)按固定音型朗读歌词, 强调了第一拍重音的感觉, (2)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了解,师:你能模仿一次推秋千的动作吗?推得时候有什么要领,要注意些什么呢?(第一下用点力气,然后轻轻的推)师:那我们加上动作再来一次好吗? (3)加入声势动作参加演唱二声部,师:咦,我发现有的小秋千好像不一样,你听,有什么变更吗? (晃 呀么 晃)师:你觉得这次小秋千和前面有什么不一样?(打的更高了) (4)再次练习二声部演唱,提醒注意“晃 呀么 晃”这句, 师:同学们推秋千推的这么好,那你们要不要打秋千呢?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这些仡佬族小朋友是怎样打秋千的吧!三、学唱第一声部1、聆听范唱,感受二声部的和声美,师:听完歌曲,你感觉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的,高兴、喜悦), 2、师生合作,动作参加(第一遍学生加入低声部)师:刚才我们已经学唱了二声部,接下来,老师来唱第一声部,你们来唱第二声部好吗?一起来帮老师推秋千,师:你们要不要来打秋千呀?跟老师一起学唱高声部吧! 3、学唱歌曲⑴模唱旋律(唱歌谱)⑵学唱歌词(师生接龙、男少女接龙、组组接龙) ⑶演唱处理①下滑音的演唱处理,师:刚才我们发现“秋千晃来又晃去呀”这一句的秋千是打的最高的,请来观察一下歌谱,这一句有什么特殊的音乐记号吗? (师对比范唱没有下滑音和有下滑音的两种情况,) ②换气记号 ⑷整体唱高声部,师:高声部也会唱了,那我们来合作一下吧! 四、二声部合唱1、教师演唱二声部,学生演唱一声部师:听到你们的歌声,老师也迫不迭待的要加入到打秋千的游戏中去,接下来,你们演唱高声部,老师演唱低声部来为你们加油, 2、生生合作演唱师:接下来我们分组,一组同学打秋千,一组同学推秋千,推秋千的同学加上你的动作,看哪组同学歌声最动听,动作最优美, 3、男生演唱一声部,少女生演唱二声部, 五、教师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合唱歌曲《打秋千》,听着同学们的歌声,老师自己都仿佛回到了童年,感受到当时的快乐心情,好了,今天的音乐课就到这里,下课,第2篇:三年级下打秋千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打秋千》教学设计 李华麟教学目标:1.享受童年乐趣,感悟美好生活,2.通过二声部合唱,提高了学生合唱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3.正确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用积极健康向上自信的态度表示歌曲, 教学的着重和难点:1.正确歌唱旋律和节奏,了解下滑音和休止符的准确性, 2.统一节奏和速度,强弱分明地合唱,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音频、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早晨陪你的爸爸妈妈去广场上玩了没有啊?你最喜欢玩什么啊? (学生回答滑旱冰、打羽毛球、荡秋千)师:荡秋千好玩吗?都是谁爱玩荡秋千啊?(学生举手)啊,这么多人喜欢荡秋千啊,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关于荡秋千的歌曲,大家说好吗?(生:好) 2.初听歌曲,播放音频《打秋千》,(生听,拍基本节拍) 3.出示打秋千图片,简介仡(ge)佬族,仡佬族是云贵高原中部的一次古老民族,仡佬族没有文字,普遍使用汉文,大局部说汉语,仡佬语只有极少数人会说,仡佬族民间流传很多诗歌、故事和谚语,春节和我们一样,是一年中最大最喜庆的日子, 4.学唱低声部, 出示歌曲曲谱,师:刚才同学们在歌声中有没有听到“叮当当叮当”? (没有,少数几次人听到)师: 那么我们这次仔细听,听出来的请举手,然后跟着唱“叮当当叮当” (播放音频,生举手并跟唱)师:大家看一下,不算结束句,一共有几小节?(6小节)旋律都一样吗?(不一样,第四小节和第六小节不一样),对大家看的很仔细,第四小节最后一次音是“2”,第六小节最后一次音是“1”,这两小节都只有四次字旋律,好,现在我们用简单的音高手势来区别唱一下第四小节和第六小节,记住他们不同音高的感觉,(师教唱第四小节和第六小节,不同音高“1.2”用不同手势来提醒,)师:大家唱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把六小节低声部,一起唱一下,注意在第四和第六小节要用手势提醒哦,(师生齐唱低声部,生齐唱低声部,)师:低声部有很多休止符,同学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任意的把休止符给忘记, (跟音频完整唱低声部) 5.学唱高声部,师:接下来我们把第一声部的主旋律唱一下, (师弹第一乐句旋律,范唱,生第二遍跟唱,) (师弹第二乐句旋律,范唱)师:大家一定要注意,这里有两次下滑音,唱的时候一定唱出来下滑效果,(生跟唱) (师弹第三乐句,范唱)师:同学应该看到曲谱中有一次换气记号“ˇ”,唱到这里的时候一定要换气, (生跟唱第三乐句和结束句)师:让我们一起把这首歌完整的唱一遍, (钢琴伴奏,师生齐唱) 6.二声部合唱,师:刚才同学们都唱的非常好,现在呢,同学们分成两组,一组唱低声部,一组唱高声部, (分两组,分声部,师伴奏,生合唱)师:合唱中大家要注意,低声部是伴唱局部,要适当的弱,音量不能超过高声部,两次声部的速度和节奏都要一致,否则就会越唱越乱,师:现在两组互换一下声部,唱完后我们看哪组两次声部唱的都好听,好吗?(生:好) (互换声部,师伴奏,生合唱)师:哇,太棒了,同学们唱的都很好,那么让我们再看回歌曲曲谱,歌曲的速度是? (生:稍快,欢乐地)师:对,大家在歌唱的时候不能只会唱歌,更要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歌唱,接下来,我们再唱一遍,这次该怎么唱,你懂的? (师伴奏,生有感情合唱) 7.小结,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虽然地理位置离我们很远,但是歌唱的主题却在我们身边,我们在荡秋千的时候也可以唱一唱《打秋千》,在秋千上唱秋千歌一定会很快乐, 同学们,再见! (老师再见)作者简介:李华麟磁县实验学校音乐教师第3篇:正月打秋千正月打秋千进入农历正月,临夏山村的大树间,一架架秋千架起,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打秋千游戏,打秋千,有两种基本姿式,一是自己坐在横板上,由别人在后面送,悠悠晃晃,飞得不太高,这种姿式适合于年幼儿童;二是站立在横板上,自己用力,使秋千快速飞升,这种姿式最受大人青睐,整次白天,秋千是娃娃们的阵地,他们忽而如雄鹰展翅,欲飞蓝天;忽而闭目横坐,慢慢晃悠……喧喧闹闹、嘻嘻哈哈,一直到万家灯火残暴,到了晚上,秋千又是小媳妇、大姑娘的天下了,她们打秋千,不吵不闹,全都静悄悄的,在朦胧的夜色中,只见一次次娇娜的身影在空中翻飞,留短发的,如飞扬的马鬃,飘逸着风采;梳长辫的,犹如一条游鱼,来回穿梭,令人神往,待每人轮过一遍后,便开始玩花样了,她们忽而两人面对面站在横板上,飞行中由反方向者用力,一张一弛,配合得非常默契,不一会,秋千就荡到半空中,像满弦的弓箭在飞舞;忽而,一人坐在横板上,一人站在横板上,这样,坐者可以毫不必力地尽情享受,而站立者则要花费两倍的力量使秋干飞升,不一会便气喘吁吁,香汗淋漓了,不外,这种花样多是两人轮流出力,倒也公平合理,临夏山村的正月,就这样飞在了秋千上,天天飞、夜夜飞,直到正月十五,当圆圆的月亮浮上中天,家家门口闪出一把用烨木扎成的火把,一只只汇聚到一块,形成一条长龙,向山顶移去,各家门口燃起火堆,欢快的人们争先跳跃,当打火把的人们上山了,跳火堆的人们进门了,秋千的主人便来到秋干边,慢慢地提起它,抬头看看大树上的横枝,两手用力,嗖的一下,把秋千扔上横枝,架了起来,月光下,树影斑驳中,秋干在横枝上静静地歇息了,正月十六,秋千的主人爬到树上,把秋千卸下来,一年一度的打秋千就结束了,第4篇:《打秋千》教案《打秋千》教学设计裕展希望小学 张亚娟一、教材分析《打秋千》是一首仡佬族民歌,歌曲旋律欢快、活泼,它的节奏疏密相间,密表示在接下来摇,疏表示荡到空中,形象地描绘了打秋千时的姿态,歌曲旋律为五声宫调式,第1、2小节的旋律进行平稳,好像是小朋友刚坐上秋千时,接着,旋律起伏比拟大,描绘了小朋友们在秋千上荡来荡去的情景,下滑音的运用不仅增加了歌曲的民族色彩,同时也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歌曲的第二声部具有伴唱性质,节奏和旋律进行平稳,表示了小朋友们在打秋千的过程中劲儿往一起使、相互配合的韵律,同时表示了仡佬族小朋友们衣服上或拴在秋千上的铃铛,随着他们打秋千的韵律发出的阵阵清脆悦耳的“叮叮当当”的声响,二、教学目标1.准确地演唱歌曲,感受仡佬族人民高兴的心情,2.了解民族歌曲的特点,并完整地演唱,三、教学重、难点1.情绪高涨地演唱歌曲《打秋千》,表示仡佬族人民的快乐生活,2.演唱歌曲时声音要协调统一,3.准确了解歌曲的节奏,4.准确了解结束句的唱法,四、教学用具电钢琴五、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导入1.师:同学们喜欢运动吗?喜欢哪些运动?(学生举手回答)师:讲解“秋千”这项运动的由来,从而引出“仡佬族”,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中有一次人口很少的民族叫“仡佬族”,他们历来用歌唱来随同劳动,传授情感,娱乐生活,2.师:观看仡佬族服饰, 3.师:节奏练习2/4 x x│xx xx │xxx│x -║ 2/4 x xx │x. x│xx xx│x - ║ (边拍手边打节奏)(二)学唱歌曲《打秋千》1.听赏歌曲 2.学唱歌曲(1)朗读歌词 (2)教师范唱 (3)分句教唱 (4)边弹边唱 (5)完整演唱(6)伴奏跟唱3.师:歌曲情绪比拟欢快,老师来唱一段歌词,同学们来唱第二段歌词,要按歌谱的顺序准确地演唱, 4.学生完整演唱三段歌词, 5.师:纠正演唱时出现的问题,(注意长音要唱满,休止符的地方要唱准确), 6.学生反复练习演唱歌曲,7.学生分两组完整地演唱歌曲,(三)表示歌曲1.分组设计表示歌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