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作文“寻找出路”导写.docx
2页材料作文“寻找出路”导写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几个大学生结伴上山,当他们在无边无际的群山穿行时,天公不作美,在恶劣的环境中找不到出山的路但他们不灰心、不气馁,相互鼓励、继续寻找,终于在他们弹尽粮绝、再也无力寻找出路的第五天,被警察和驻军联合搜救,幸免于难我们是知道方向的!”其中一个大学生躺在担架上对搜救者说,语气中似乎透露着不服气只知道方向有什么用?”搜救者毫不客气地说,“方向固然可以帮你找路,但并不等于路遭到了抢白,那位大学生不再做声,乖乖地躺在担架上陷入深深的思考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这是有多个角度可选的材料作文题,运用发散思维做联想探究,下边立意角度均可据之构思成文至于文体的选择,或以记叙为主,编写故事、设置情节、塑造形象,通过间接的方式表现主题;或者以议论为主,树帜立言,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推理判断、逻辑思维等直接的方式来阐述观点;或者通过演讲形式、书信结构等实用文体来呈现意旨只要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做到言而有据、自圆其说即可大学生在遭遇挫折、危难时,能够充满信心、互相鼓励,努力寻找出路,虽历尽艰辛,但最终获救。
据此可以联想立意为:当我们面对困境时,不能灰心气馁,应充满自信,努力自强,寻求改变大学生年轻气盛、充满自负,他们在遭遇挫折和危难时,一定会尽智尽力进行自救,但结果还是“警察和驻军联合搜救,才幸免于难”据此可以联想立意为: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当自我奋斗不能奏效时,外力救助也是人生所必需的大学生虽然说“我们知道方向”,可他们并不能据此走出困境、实现自救据此可以联想立意为:战胜危难只有努力的方向并不行,还必须具有实现目标的科学有效的实际办法或者有明确方向,不等于实现目标大学生们在遭遇挫折时,他们有的知道走出困境的方向,可以说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努力方向”,然而,事与愿违,他们并没有走出困境据此可以联想立意为:有理想有目标固然好,但距离实现理想和目标还有着遥远的距离那个自负的大学生“知道方向”,虽然对失败心有不甘,但面对搜救者直言不讳、一针见血的批评,还是“不做声”了据此可以联想立意为:只有及时而恰当的教育,才能收到科学有效的结果或者教育科学有方,才能使人信服、接受找到自己的路郭雪结伴登山而迷路的几个大学生,虽然“知道出山的方向”,但方向并不等于“找到出路”,如果不是警察和驻军的联合搜救,他们是很难幸免于难的。
作文材料告诉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仅凭勇气和知道努力方向并不够,还必须真正找到具体途径并付出科学有效的努力才成人生实践表明:有时我们遇到了困难,也许知道应该怎样做才能克服困难,但我们不一定仅凭自己所想的,就能有效地战胜困难、取得成功正如这几个大学生,他们虽然知道方向,但却依然找不到出路不是吗,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些“思而不行”的事情,每每想到一种办法,就会觉得自己可以解决问题,而很少能真正有效地付诸行动有句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知道努力方向而不知正确做法,依然解决不了问题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不正是如此吗?变法的领袖们为了改变旧中国而做出的艰辛努力,无疑是正确的,但由于“改良”并非正确的“出路”,结果还是解决不了中国的根本问题,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对于我们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但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呢?重要的是,我们不应仅仅满足于知道方向,而是应该找到自己要走的路;只知道方向而无路可走,注定走不出群山的困扰,又何谈成功呢?纵观中国历史,那一次次失败的农民起义,都在说明仅仅知道奋斗的方向是远远不够的!远的无须赘述,当今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人生经历就是很好的例证:他因偏爱语文这一学科而选择了写作,这说明他不仅认准了方向,而且真正找到了自己的路――不断向报社投稿发表自己的作品,从而获得了创作上的辉煌成就。
如果郑渊洁只是每天想,我的一生努力方向是写书,而不是勤奋地创作、发表,发表、创作,恐怕他的一生将默默无闻,甚至会无人知晓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而不是仅凭知道的方向胡乱去闯当我们每次踯躅不前或者迷茫的时候,仔细去寻找脚下的每一寸土地,相信路就在脚下;当我们知道了方向,并且找到了路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前方是一片开阔天地,是绚丽多彩的世界总之,道路是我们的引领者,它是方向中的方向;只有找到了它,才能真正找到了我们为之执着和努力的目标不要再在迷茫中彷徨,勇敢地去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路吧,在奋力的躬行中,生活将送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一般说来,有了方向,就意味离成功并不遥远了但本文作者深入研读材料,洞悉要旨,提炼出“有勇气和知道方向并不是成功,成功还需要正确方向下科学有效的行动”的观点此观点源于材料,并透过生活的表面去思考深层的东西,给人深刻的启迪和警醒文章选材广涉古今、兼容事理;在材料的使用上,小作者注意到事理并重、详略适宜,通过或正面肯定或反面印证的方式,有分析、有例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