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范文.doc.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69188053
  • 上传时间:2019-01-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88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范文  现在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空巢老人越来越多需要社会各级的关心,下面有XX整理的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范文  农业,目前在很多乡村仍是一种重体力劳动当需要重体力劳动者的乡村,因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时,老年人——这个体力和健康正走向衰弱的群体,将面临怎样的困难?湖南醴陵市不久前的调查结果,有些沉重,令人感慨,也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不久前,湖南省醴陵市民政局成立20个调查小组,分赴全县各乡村,入户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四难”——生活难、看病难、办事难、得到情感慰藉难  由于经济欠发达,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全县60岁以上农村老人有4、9万人,其中“空巢老人”1、88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总数的38、39%  (一)收入不足  近九成仍须从事农业生产  100元能干什么?对城里人来说,可能买件衣服都不够,可在竹溪,很多“空巢老人”,一个月的所有“收入”加起来,也就百元左右  调查队员走进王仙镇油司徒村2组李发普的家这是一个“冬冷夏热”、年久失修的土房子,81岁的李发普和他84岁的瞎眼老伴生活在这里。

      虽然有四儿两女,但子女生活都很困难,无力将他们接到身边赡养大儿早就下岗了;三儿、四儿多年外出打工,也不富裕;四儿老大不小了还娶不上媳妇;两个女儿也嫁在农村,生活比较困难老人一脸无奈地说,“只有二儿有工作,条件好点,现在每月给我们50元养老钱这50元孝敬钱,加上老两口每人每月55元新农保和45元农村低保,就是他们的所有收入算下来,每人每月125元  李发普夫妇在竹溪县的“空巢老人”中,还算是“富裕户”调查队员统计,全县 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人每月都享受了55元的养老保险金,30%左右的农村困难“空巢老人”享受了农村低保,大多每人每月45元,加上子女提供的少量供养金,一般每人每月100元左右,这点钱用于买油、买盐、穿衣、治病等都很紧张,更不要说其他方面了从经济上说,王仙镇6200多名鳏寡孤独的老人,在“空巢老人”中待遇相对要好他们有的被安排到福利院居住,衣食无忧,有的居家养老也享受了国家五保政策有子女而“空巢”的老人反而生活更为困难  收入不够靠什么?醴陵1、88万“空巢老人”中,必须从事生产劳动的就有1、68万人,占到近九成这些六七十岁乃至七八十岁的“空巢老人”,如不下地种粮、种菜生活将更加艰难。

        政府应进一步调高新农保养老金标准、农村低保标准,解决他们目前的基本生活问题  (二)看病太难  “小病拖、大病熬”仍十分普遍  人老了,病痛自然多虽然农村老人绝大多数参加了新农合,可由于自费部分难以承担,门诊费用又不能报销,竹溪的“空巢老人”仍然普遍存在“小病拖、大病熬” 的现象此外,“空巢老人”生病在家,只能由老伴照顾,老伴年纪大,为患者熬药、喂药等都很费力,帮患者翻身、擦洗等就更困难了而独身“空巢老人”生病后,则几乎无人照料  除了收入太低导致“看病难”,竹溪是山区,交通不便,更加剧了“空巢老人”的“看病难”在大山里,有的农户家距村卫生室超过5公里,到乡卫生院、县医院看病就更不方便了老人们得了急性病常常会耽误治疗,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交通问题不仅加剧看病难,老人们领农保金、低保金等也很不方便有的边远地区的“空巢老人”到银行代发点领款,所领资金还不够往来车费交通条件较好的王仙镇油司徒村,“空巢老人”到镇里领款一次往返也要花20元车费  卫生医疗部门应加强村级医疗网点建设,让“空巢老人”小病不出村开展巡诊活动,定期为“空巢老人”检查身体,建立“空巢老人”健康档案提高“空巢老人” 医疗费报销比例,减少自费数额,减轻其经济压力;银行代发部门应开展送款上门活动,让行动不便、路途远的“空巢老人”在家领款等。

        (三)子女在外  精神“空巢”最难熬  醴陵“空巢老人”外出务工的子女由于忙于生计,有的一年难得回家一次,甚至几年没回过一次家,有的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与老人通一次,让老人陷入孤寂之中王仙镇司徒村1组的郭承全夫妇就是如此,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并将小孩也带到打工处上学,几年时间不回家探视老人,老人反而天天为儿孙的生活状况担忧着急  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远,但由于“代沟”等问题,共同语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远老人们只能围着自己的“空巢”打转转,生活在封闭的狭小空间里,情感得不到倾诉和释放,整天郁郁寡欢  除了天伦之乐的缺失,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也十分贫乏受经济发展水平低的限制,醴陵市绝大多数农村没有活动室,没有图书室,更没有健身、康复的器材设备王仙镇司徒村共有“空巢老人”50户,其中20户家里连电视机都没有  醴陵市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主要依靠和沟通的对象就是村干部为此,县里要求村干部或老人的亲属与村组签订联系责任书,联系者承诺经常到被联系的“空巢老人”家中走访了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政府还应加强老龄服务机构、队伍、项目建设,保障村级老年协会正常运转,逐步培养专业服务人员。

      同时,逐步开展村级老人活动室、文化图书室、健身运动场所建设,丰富“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空巢老人”也能老有所乐、安享晚年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范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城市流动人口达2、67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及社保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二、基本情况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全县幅员面积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45、87万人,瑶族占 21、95%,全县辖13乡3镇。

      都阳镇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50公里,地处丘陵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都阳村都阳街东接七百弄乡,北连北景乡,西邻岩滩镇、江南乡,南接百马乡、古河乡20XX年全镇总面积189平方千米,总人口24244人辖都阳、尚武、武城、中武、加城、满江、双福等7个村都阳镇耕地面积883公顷,其中水田443公顷,旱地440公顷,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加工主要有木材加工  空巢老人(这里说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共 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达40369人,占全县60周岁老年人的70%,其中男性人数为17244人,女性人数为23125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情况,其中文盲的占老年总人数的61、7%,受到小学教育的占33%,受到初中教育的占4、6%,受到高中教育的仅占不到0、7%;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自理且能从事较轻农活的老年人占老人总人数的78%,半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15%,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7%;经济情况,靠子女供养的占81、9%,自己供养的占9、7%,社会扶助的占8、1%。

        三、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大部门留守老人仍需要体力劳动  子女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也不高,且他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还要供子女上学,所以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据调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还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家庭经济,基本解决柴米油盐的日常开支,减轻子女的负担另外一方面,绝大多数老人不想给自己的田地丢荒,所以坚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重农活要雇人,成本比较高,老人们只进行日常的田间管理  (二)家庭氛围缺失、精神慰藉单调  随着大量子女外出务工,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和生活照料据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身体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趋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由于子女常年在外,除了春节或清明节能回来几天外,基本上不能回家与老人团聚,有的甚至好几年没有回家,老人们难免有孤寂之感通过对空巢老人的调查的分析,有80%以上的外出务工子女经常给父母打,成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

      尤其是老人生病时,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只有靠老两口互相扶持,更显得孤独无助而如果老人丧偶,日子就过得更加艰难  (三)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  留守老人最担心的就是生病,生病几乎可以导致一切困难:经济拮据,缺少照料,心理负担加重等等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很多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农村老人也基本不进行体检,只有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才去看病如今,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制度,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基层实施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合作医疗按比例报销和封顶制度的制约,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实质帮助非常有限由于经济收入不高,有病不医的情况不在少数,由于支出习惯和现实经济能力的考虑, “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他们在生病时往往就这么拖着,只有少部分会去看医生有一些子女因为工作忙或是路途远而没有回来,只是打来询问农村偏远山区曾发生老人病死在家而无人知晓的悲剧  四、解决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  (一)政策方面  政府在制定政策是应该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敦促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时按量发放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只有这样,农民工才更有能力去赡养老人,尽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把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纳入低保范围,从经济上保证留守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政府制定政策定期向社会大众宣传尊老爱老,例如:每年评选出尊老爱老模范家庭,给予该家庭经济上帮助,给予该家庭子女就业就学上的优先选择权利等等  (三)经济供养  1、增加农业创收,提高农村家庭收入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可由当地的农业致富能手或专门的技术人员真正的“下地”“下乡”为农民讲解有关农业作物的种植方法和作指导这样就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为农民发家致富创造条件,提高农民收入,为养老奠定经济基础  2、增强子女支付养老费用的能力  “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目前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证,所以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就应该增加对老人的供养的费用,尤其对于那种身体状况不佳,要照看子孙,帮子女料理红白事的老人。

      这当然在大的方面需要国家的良好政策,加快和谐社会的进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