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其顿重装步兵斜阵.doc
15页马其顿重装步兵斜阵马其顿重装步兵斜阵在对希腊重步兵方阵的介绍中我们已经看出,希腊的重步兵方阵实质上是一种原始战争的产物虽然在适宜的地点,它能够粉碎来自中亚和欧洲的“乌合之众”的蜂拥而上但是它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对于一个野心勃勃的统帅来说,这种笨重蹒跚的军队可就太不足了马其顿实际上是希腊边缘的一个小城邦,它的经济和文化始终无法让它进入古希腊文化的中心圈子在典型的古希腊文明看来,这个小小的城邦无足挂齿,无非是希腊化与蛮族的混合体而已但是希腊人远远低估了这个小城邦的野心和它的学习能力就在自大的希腊人沾沾自喜目空一切的时候,连续两代伟大的人物出现了:雄心勃勃的腓力和他一样志向高远的儿子亚历山大腓力作为王子的时候在当时最好战的希腊城邦提佛当了三年人质,在此期间他细致观察了希腊的军队回国后,腓力对他的军事体系进行了大胆而有成效的改革,创建了一支机动性更强且更具攻击力的军队在他死后,凭借这套军事体系,亚历山大将进行前无古人的旷世远征! 马其顿的军队中,马其顿步兵方阵是最受到后人瞩目的部分马其顿方阵几乎是一个完全用于攻击目的的方阵腓力的改革首先表现在武器上,马其顿方阵兵的长矛长达 5 米这种长度可不是单手能够轻易掌握的,因此马其顿方阵兵的盾缩小了,直径只有 2 尺。
在战斗中,马其顿方阵兵的盾牌挂在脖子上,以便用双手操作长矛盾牌现在只是用于防御自身,而不必像过去一样用来防御同伴同样,这个士兵也无法得到来自同伴的防护士兵的注意力集中在面前,以密集的长矛突刺获取更好的防御典型的古希腊方阵纵深为8 列,如果对一个坚强的对手发起进攻,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马其顿方阵大大增厚,甚至深达 16 列以上,保证前进中的方阵有足够的人数能够前仆后继为了让方阵能够尽快到达需要的地点,同时保证进攻速度和士兵的灵活性,马其顿方阵兵废除了笨重的青铜凯甲而以皮甲代替 当方阵开始进攻的时候,前五排士兵的长矛一律放平,长矛的长度足以保证这五排长矛在敌人的武器有效范围外杀伤正前方的敌人如箭猪一般向前方伸出的密集长矛,在杀伤敌人的同时逼迫对手后退,造成的心理效果甚至大于其实际杀伤效果走在中间的人也并不是闲得没事,他们要用盾牌挡开飞来的石头和羽箭,还要妥善利用他们的矛柄马其顿方阵用的长矛尾端同样装配着锋利的金属矛头,当前排战兵无情前进的时候,无数被刺倒的人倒在方阵兵的脚下,五排以后的士兵将用矛尾向下的狠戳消除他们任何重新站起的可能——对马其顿方阵来说,阵内出现的敌人实在太可怕了当第一排战士基本倒下的时候,新的一排长矛又将放平。
如果有敌人绕到了方阵的背后,现在走在最后的人们有工作了,他们将用长矛的尾端排成方阵后的枪林不管出现了什么情况,方阵中的战士都必须前进以保证进攻和突破的持续,后排的战士用肩膀抵住前排的战士,使他在敌方的攻击下不但不能减速,反而必须加速,一排排战士最终都被自觉不自觉地带入这种向前的惯性的时候,方阵本身就获得了作为整体的动量到了这个时候,敌人必将在飞速运动的方阵面前粉碎当这样一支方阵前进的时候,如林的长矛,希腊式的高冠和装饰,形成的效果是很惊人的在一个反映亚历山大与大流士伊苏斯会战的古希腊镶嵌细工画上,除了倒伏的马匹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那些林立的长矛了 方阵本身,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人体构成的粉碎机但如何让对手在粉碎机所需要的时间,出现在粉碎机能够架设的地点,并且自愿跳入这个粉碎机中,就需要其他力量了因为马其顿方阵虽然通过减重获得了比以前的重步兵好得多的机动性,但要让他们纵横疾驰,迂回合围还是太勉为其难了这就需要简要说明一下腓力改革后的整个马其顿军队的状况 马其顿方阵兵毋庸置疑,是军队的主力但他的组成成分与传统的希腊军队相比更为复杂,马其顿兵的整套装备的价值远低于重装兵,这就为建立更大的军队带来了可能。
因此马其顿方阵兵对经济条件的要求远低于希腊重步兵,可以吸引不同阶层的人参加,同样他们对土地的依附和留恋也就小得多了除了方阵兵以外,马其顿军队还有另一种步兵,即持盾兵这种步兵的装备比方阵兵更为简易、轻巧,装备较短的矛和更大的盾可以把它理解成将过去希腊各国存在的散兵、弓手组织化了将这类杂兵组织化后,他们就从过去城邦战争中无足轻重的骚扰者变成了一支有力的战斗力量,同时有组织的军队代表着地位的提高,由此产生的认同感和团队精神完全能使马其顿轻步兵的战斗力数倍于同等数量的散兵这种军队基干构架,使大量的贫民,冒险者,商人甚至有劣迹者可以加入军队,维系他们的是对国家的责任和认同,而不是仅仅对个人土地的依赖和保有这就保证军队能够远离国境进行远征,仅仅是对战利品的渴望和对征服土地的希冀就能够保证这些一无所有的士兵跟着亚历山大从欧洲走到印度由于马其顿的位置关系,它长期为古希腊文明世界抵挡着北方游牧民族斯基泰人的压力,因此马其顿人对机动作战和骑兵战术都非常熟悉马其顿军队建立了希腊世界最好的骑兵,一种是作为主力的轻骑兵,另一种则是贵族组成的重骑兵,即伙伴骑兵对军队的后勤,马其顿也加以了重视马其顿方阵兵的大部分给养由自己背负,每十个人才能拥有一名军中仆役,军队中的非战斗人员减少,相应减轻后勤压力。
在精简军队后勤部门的同时,马其顿要求地方行政更多对军方进行后勤支持,军队所到之地及附近的行政长官被提前要求供应军队粮秣 马其顿的军队已经是一支合成军队,他的兵种和采用武器的多样化对比希腊城邦的军队都是一次革命现在腓力和亚历山大不是向一个单一的步兵方阵下命令,而是布置着多个兵种在战场上运动如果其中一个笨拙的部分如方阵陷入指挥不灵而进入半自发运动的状态,国王仍能通过对军队其他部分进行有效的调控以配合方阵运动,从而保证战局向有利方向发展(应该注意的是,除方阵兵外,其余兵种都不需要如此高的兵力密度,因此他们也就能分成更小单位部署,在作战中的灵活性相应增加) 但另一方面,这些兵力单位的军官,基本上仍然扮演着带头冲阵的勇士角色 当马其顿军队和敌军展开会战的时候,最先运动的是骑兵部队轻型步兵则用来填补骑兵离开后和方阵步兵之间的间隙,运动缓慢的方阵兵落在最后面对加厚了的马其顿方阵来说,它比希腊方阵更需要一块平旷的地形,以完成加速、冲击的过程,现在它一般并不是直奔敌军主力,而是径直奔向选择好了的合适战场在方阵兵向预定战场的运动过程中,骑兵部队已经占据了合适的位置通过对敌军的迂回,骑兵巧妙引诱着敌人改变部署。
当时机成熟的时候,轻骑兵将向敌手展开不顾生死的亡命突击这种突击并非是要直接形成主力会战,而是通过这种行为激发己方士气,并在反复进攻中压倒对手,使他被迫向马其顿人希望的方向运动在亚历山大与大流士高加米拉会战中,波斯骑兵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在马其顿骑兵之上,但是亚历山大毫不手软地命令轻骑兵轮番冲击当二十多个马其顿轻骑兵中队覆灭之后,波斯军队终于被马其顿骑兵的气势压垮,不得不向着亚历山大希望的方向移动当敌手在马其顿骑兵和轻步兵的压力下被迫移动自己的阵列的时候,最终他们将发现自己恰好出现在方阵的面前当方阵启动的时候,没有一支当时的军队能够抗衡它的突击,此时其他兵种仍将对敌军保持压力,以逼使敌手被迫迎战越来越快的方阵长矛最激烈的战斗往往在此时展开,重骑兵也将加入战团等到方阵冲过战场后,统一的敌军变成了无数溃散的单兵,马其顿骑兵将展开战场追击,屠杀试图逃离战场的徒步者,以进一步扩大战果无论是希腊单一的重步兵,还是波斯训练不足的混合军队,都无法对抗马其顿人的多兵种联合打击作为军队的中心,方阵仍然具有运转不灵,速度缓慢的缺点(这个缺点比希腊方阵更为严重,且比希腊方阵缺少防护) 但擅长机动作战的亚历山大能够指挥联合兵种特别是骑兵有效保护它的侧翼,掩盖掉了这个缺点。
至于攻城战,希腊人的物理知识产生了很多巧妙的工程机械,不在话下 很容易看出,马其顿军队的真正优势是多兵种的编组和战场配合方阵兵实质上是在合成的条件下产生的高度特化的攻击性兵种马其顿方阵最后的衰落几乎可以说是上述观点的注脚,作了绝妙的反证 当亚历山大死去的时候,他的帝国分裂了将领们继承了征服的土地,也继承了他的方阵,但是抛弃了他的精髓亚历山大以后的时代,马其顿方阵兵的长矛更增长到了 7 米这么长的矛虽然能在更远的距离上刺击对手,但运用起来也更加不灵活当方阵面对一个游动的对手的时候,拿着这么长的矛的士兵转向比古希腊重步兵更加困难如果方阵的侧面遭到攻击,想让士兵统一转向一侧基本上是无法办到的很显然,这种方阵需要更强大的骑兵和其他兵种配合作战,但不幸的是如同很多现在的研究者一样,亚历山大的继承人忘记了亚历山大的胜利来自于凌厉的方阵和雷霆万钧的骑兵的组合,他们的骑兵力量都非常可怜另一方面,方阵的战斗力很大程度取决于团队精神,在亚历山大远征的时候,马其顿士兵靠着国家信念紧密团结而他死后,远离故国的遥远土地上新组建的方阵可不见得有这种认同 很快罗马人就会给马其顿人上课了 公元前 28*年,意大利南部的赫拉克里亚。
① 当皮洛士大王(此人是亚历山大的远房亲戚,能征善战,在当时被认为最有希望继承亚历山大的事业)率领着他的方阵迎向罗马军团的时候,罗马人感觉了空前的震撼无数头盔上白色的羽毛随着士兵的前进摇曳,两万指向天空的长矛显示了逼人的杀气皮洛士根据广阔的平原地形布置了一字长蛇阵方阵深 8 列,人与人间隔两米,可让骑兵从后通过接敌的时候,步兵迅速靠拢,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人墙此时骑兵从侧后迂回压迫敌军,步兵长蛇阵则对敌人形成包围皮洛士还带了 18 头战象,这种秘密武器客观上挽救了他的军队 对面的罗马军是两个军团,大约两万人主要是步兵,有少量骑兵在两侧配合虽然当时罗马军团还远未成熟,但以百人队为基本单位的三线制攻击法已经形成罗马军连年作战,实战经验丰富,因此虽然震撼,并不慌乱但是罗马军没见过大象,不知道是什么,窃窃私语一阵后,统一了认识,认为是“卢卡尼亚的牛” ,于是军心安定,只等着打仗 战斗开始后,皮洛士先亲自带领骑兵进行两翼进攻,但罗马骑兵得到意大利其他部族骑兵的配合,久攻不下皮洛士眼见计划不成,便命令步兵方阵进攻这是罗马和马其顿方阵的第一次较量,双方都尝到了对方的利害罗马军在冲击之前先投掷每人携带的两支标枪,这种武器虽然射程不远,但是沉重有力,马其顿的密集方阵可以说是对其正中下怀。
随着前排方阵兵的倒下,一个个罗马百人队拔出短剑,排成密集队形上前肉搏——刹那间,每名罗马兵面对着十支长矛——罗马队形必须留出挥剑的空间,不如马其顿方阵密集无数罗马兵在长矛下栽倒,但罗马百人队深度达 8 列,进攻线上共24 列,终于有罗马兵从长矛的空隙中冲到了马其顿兵的面前…… 现在马其顿方阵的缺点充分暴露出来了马其顿方阵要求过于密集的兵力,当他们一起前进的时候,扬起的尘土,脚步的喧嚣,人声的嘈杂使得在方阵中部的士兵既看不到,也听不到不但指挥官无法对部队进行有效指挥,士兵也根本无法判断周围的形势他们只能盲目地推着前排的士兵前进,通过人群的运动趋势、速度、推动伙伴的阻力、前排传来的喊叫以及身旁伙伴传说的各种阵中谣言模糊地认识形势即使前排或者侧翼的某个地方遭到了最可怕的杀戮,在阵中的士兵只能眼巴巴观望,毫无办法马其顿方阵太大了,为了获得正面的冲击力,无数人力资源虚耗在庞大的阵型中当最糟糕的事情出现,也就是敌人冲过了前排的枪林,进入方阵的时候,马其顿方阵兵就变成了待宰的羔羊7 米长的矛对近身的敌人毫无作用,护身的匕首又实在太短起不了作用逃走更不是一个好主意,逃走意味着方阵和军队的溃散,更重要的是周围全是密集的伙伴,想逃都无路可去。
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后几排的长矛,但要让长矛在自己阵中准确戳刺,往往不切实际就在这种欲战不能,欲逃无路的绝望中,罗马人可以放开手挥舞短剑左劈右砍,大开杀戒(罗马军的短剑是西班牙剑,两面开刃,可刺可砍,是近战中的利器) ,而马其顿兵除了绝望地握紧长矛之外,完全无计可施…… 正如俗话所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初次与希腊职业雇佣兵组成的马其顿方阵交手的罗马军也说不上熟练,他们没有利用军团编制单位的灵活性,将百人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