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内科腰痛的临床治疗方法.docx
5页中医内科腰痛的临床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探究腰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方法方法择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中医内科治疗腰痛的40例患者,设其为研究组;择取同期于本院门诊以常规方法治疗腰痛的40例患者,设其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就治疗效果而言,研究组(95%,38/40)优于对照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中医内科的辩证施治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腰痛症状,其临床治疗效果比常规方法更加显著关键词:中医内科;腰痛;治疗:R274:B在腰一侧或腰双侧出现疼痛症状的病症即为腰痛,引发腰痛的原发病有许多,诸如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类风湿性脊柱炎脊髓压迫、腰椎结核、胰腺炎、肾小球肾炎、胆石症以及各种内外伤,均可引发腰痛,从中医角度来看,均起因于患者腰部气血不畅、缺少精血濡养本文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中医内科收治的40例腰痛患者,试探究其中医内科临床治疗方法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腰痛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临床腰痛(血瘀气滞型)诊断标准:①出现坐骨神经痛以及腰痛症状,在大便、咳嗽或者打喷嚏时患者疼痛症状加重;②伴有沿坐骨神经走行部位压痛或者腰椎旁压痛等;③经过核磁共振或者CT检查显示患者自身腰椎间盘膨出或者突出。
排除不接受护理措施患者或伴有严重内分泌疾病患者40例腰痛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1.2方法2组患者均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镇痛,并接受理疗、推拿等综合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常规教育及腰背肌、腹肌锻炼等观察组腰痛患者采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实施护理,责任护士按照临床路径表实施各项方案路径项目内容,具体措施如下①寒湿腰痛: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不减,遇阴雨天则加重舌淡胖,胎白腻,脉沉而迟缓治宜散寒行湿,温经通络方用甘姜苓术汤加味,干姜15g,茯苓15g,白术15g,甘草10g,肉桂10g②湿热腰痛:腰髋部痛,拘急而伴热感,每于天热或腰部着热而痛剧,遇冷而痛减,舌红胎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治宜清热利湿,舒经活络方用加味二妙散加减,苍术15g,黄柏20g,当归20g,牛膝10g,龟板15g,防己20g,萆薢20g,甘草3g③淤血腰痛:腰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淤斑,脉涩部分患者有外伤史治宜活血化淤,利气止痛方用身痛逐淤汤加减,当归20g,川芎20g,桃仁15g,红花15g,没药15g,五灵脂20g,秦艽15g,羌活20g,香附10g,牛膝10g,地龙10g,甘草3g。
对照组采用普通治疗,服用三七片,100mg/次,3次/d,疗程3周1.3评估指标及评估标准评估指标:研究对比两组腰痛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效果标准:生活质量评分选择WHO制定的QOL-100量表[3]进行评定,总分为120分,评分越低,即生活质量越低满意度选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4]进行评定,满分100分,得分越高,即满意度越高,其中5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60-79分为较满意,80分及以上为十分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率+较满意率1.4统计学分析对研究中的评定指标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对比研究,生活质量评分(计量资料,(—χ—±s))、满意度(计数资料,%)的统计学方法分别选择t检验、χ2检验,其中配对t检验为组内比较统计法,两独立样本t检验为组间比较统计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研究结果3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患者腰椎发生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受到较大的外力导致的,由于患者会受到积累的伤,因而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会越来越明显,其腰部疼痛逐渐加剧若患者无法得到尽早治疗,则会影响患者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程度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越来越多,在临床中提高了对该疾病的重视,关涛老师提出,为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采用适合的中药进行治疗,此时可以改善患者机体情况,帮助患者治疗根本性疾病,进而在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顺气止痛的基础上,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相关报道指出,中医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为明显,在本次研究中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关涛老师在临床上应用的中医辨证治疗方式治疗,不仅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腰部疼痛,降低患者发生残疾的风险,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与工作能力由于在本次为患者进行腰痛JOA评分时,包含了日产生活能力、工作能力、客观症状与主观症状等等项目,因而评分更具有代表性总之,当今寒湿腰痛频繁出现,就要有更全面的治疗寒湿腰痛的方法虽然中医药治疗寒湿腰痛有优势,但是还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应该提高科研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深入临床研究,进一步发展中医药在治疗寒湿腰痛方面的优势参考文献:[1]黄国栋.中医内科腰痛的临床治疗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04):403-403,402.[2]唐汉武,林一峰.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综述[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22(4):78-80.[3]艾广鹏,徐明.中医治疗腰痛辨证分型[J].黑龙江中医药,2007(2):55.[4]张兆振,杨豪,郭会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6):70-73.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