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谈六年级下册 “ 习惯篇 ” 的教学.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59786216
  • 上传时间:2024-03-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谈六年级下册 “ 习惯篇 ” 的教学谈六年级下册 " 习惯篇 " 的教学芮 琼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一至六年级开篇都是 " 习惯篇 " 每一册习惯篇的内容都是根据 " 课标 " 学段训练重点、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编排的低年级主要重视学生具体的行为习惯的训练,如训练学生 " 良好的读写姿势 " ;中年级注意培养学生的一些良好的学习方法,形成高效学习的习惯,如让学生 " 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 " 等;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在不断加强培养学生的各种具体行为习惯后,教材则更关注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因为良好的思维习惯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   在六年级下册,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学期的 " 习惯篇"安排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及"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两个内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体现的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这种习惯的培养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自己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并使得自己的语文能力不断在游历、实践中提高与此同时,语文又在实践中服务于孩子的生活,充实丰富孩子的生命本册"习惯篇"强调了语文能力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体现了语文学习过程"螺旋式上升""波浪式推进"的发展规律。

        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是中国古代人的求知模式,也是古人自我修养的途径   " 读万卷书 " 意思是多读书, " 行万里路 " 是讲多游历这是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要求知,首先要"读万卷书",即广博地学习前人的知识,这实质上是通过博览群书获得间接知识但只读书是不够的,在博览群书之后,还需进入求知的第二步,在游历中,在实践中去运用、验证、丰富自已已有的知识"读万卷书",获得满腹经纶,"行万里路",亲历躬行、参证精思,知识水平就会飞跃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所以,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获得知识、能力的两个方面的途径,缺一不可   教材表现这个主题用了一个页面共四幅图按从上到下的顺序,第一幅图是几位小学生参观天文台的古代天文馆,从图上可以看到一些天体的图片第二幅图是一位老师和两位小学生参观天文台的古代天文仪器第三幅图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文化遗迹莫高窟,有一些游客正前往参观第四幅图是气势宏伟的故宫这些图片信息量大,主题明确,细细品味会有许多感受这种以简驭繁、直观醒目的图片吸引着学生,再加上教师进一步深入引导,将一幅幅图片变成一个个生活场景,变成沸腾的生活   1 .理解命题内涵。

        本页的主题是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两个方面的内容,但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本页主要是针对 " 行万里路 " 的内涵来安排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关于读书习惯的问题,前十一册的教材中已有不少的专题,如:二年级上册的 " 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 " 、四年级上册的 " 读书有选择,读书有记号 " 、五年级上册的 " 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 " 等,而且在学校主要的学习方式是阅读书本,即 " 读万卷书"而"行万里路"则是学校学习生活相对薄弱的环节,所以我们面对这个教学主题的时候,教学重点是有侧重的   相对于前面十一册教材中一些具体行为习惯的训练与养成,在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的初期,明理和争取学生的情感认同显得特别重要,因为这些习惯的养成不像低年级,要一步步训练他怎样做,也不像中年级那样,告诉他一种方法这里是要形成一种观念,要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 " 行万里路 " ,并成为自觉的意识   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认识   第一,自然界与生活之博大,书是难以言尽的,更何况我们读的书毕竟有限所以,"行万里路"可以让我们亲见亲历,增长见识,见多则识广   第二,人们通过游历可以印证从书上得来的 " 知 " ,而且人们亲眼见到的真实具体的物象,所收获的不仅仅是知道什么,还会有许多真切的体验。

      比如:游北京故宫,当亲见金碧辉煌、金雕玉砌的一座座宫殿和威仪的皇帝宝座,你会感受到什么叫威严、什么叫气势、什么叫富丽堂皇 ...... 既印证了书上的描写,又丰富了自己的感受   第三,通过亲历亲见可以考察事物的变化及其变化原因,即孔子讲的 " 我之游,观其所变 " 亲见亲历还可以发现书上谬误,进行批判性的阅读,或学会从多种角度看问题   2 .激发行动内驱力   从明理到情感的认同是两个不同的认识层次明理不一定会行动,而情感往往支配行动所以,在指导学生理解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平时读书的经验,说一说历史上 " 纸上谈兵 " 的故事,来感受实践经验的重要;说一说只有实践经验而不读书的问题;说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大事的名人的例子如李白 "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即小时候就读了很多书,而后又"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踏青山,游绿水,因而才有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大气磅礴;才有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无尽浪漫;才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妙想象,才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百结愁肠如徐霞客走遍万水千山;写下《徐霞客游记》,李时珍遍访名医、乡医,走进深山尝百草,写出《本草纲目》,让学生体会到"行千里路"的必要,从思想感情上认同这种学习模式,认同这种提高修养的途径。

        从情感到行动上又是另一个提高的层次教师要结合图画,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经验谈谈对行万里路的认识当然,更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老师带领同学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到社会,走向大自然,进一步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与体验,真正地感受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在 " 行万里路 " 中获得许多能力和知识,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在实践中运用   教材表现这个主题用了两页通版图画,共有八幅图第一行有三幅图,左边的方框图片是两位小学生正在设计自办的小报另两幅图片是一所学校的闭路电视系统左图是控制室,几位同学正在操作电脑把信号送到各班教室;右图是学校的小电视台,两位小学生是播音员,他们正在播音,一位女同学使用摄像机摄像,并把这个信号送到控制室第二、三行左边共四幅图上面两幅中,左图是几位同学正在挥毫泼墨,书写春联;右图是学校举行演讲比赛,一位男同学作为参赛选手正侃侃而谈下面两幅中,左图是班级古诗文课外活动,表演者是两位女同学;右图是两位同学正在出班级的黑板报,可以看到板报的版面精美,字也写得很漂亮二、三行的右边只有一幅图片图上两位同学正在表演课本剧,可以看出他们表演得惟妙惟肖。

      这些图片表达出语文实践的各方面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形象地描画出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形式和内容   在进行这个主题的教学活动中,要和以前的教学相区别在低中年级,主要让学生从细节的观察中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以图为范,照着样子做而对于这个主题,要综合地看这些图片,结合自己的活动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深刻地理解其表达的内涵,抓大放小,延伸拓展,不要死抠图片的细节,变成浅层次的看图说话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两个方面的能力和意识   1 .培养处处用语文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学到了不少语文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语文能力学生拥有语文知识和能力,最终还是为了学生的生活,为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服务,所以教师应让学生主动地在各种实践中用语文,让语文为孩子服务   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综合地看图片内容,指导观察图片中有哪些内容,学生们在进行哪些实践活动,结合图片谈一谈如何开展这些实践活动,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如何才能表现出自己的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发现在活动中必须要用到自己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这几个方面:   (1) 引导学生看图,归纳出我们可以组织开展哪些方面的语文实践活动。

      一是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主题进行宣传活动,如办自己的小报、出黑板报、举行演讲比赛;如植树节,可以举行以 " 树与人 " 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结合 " 雏鹰小队 " 活动,可以共同创办 " 雏鹰小报 " ;结合即将到来的奥运会,可以办"奥运知识知多少"的黑板报;结合传统的春节,进行写春联活动等二是结合语文学习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性的活动,如学了《半截蜡烛》,改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学了《长江之歌》,组织歌词赏析、歌咏比赛活动也可以开展"话说长江"活动;学了《孔子游春》,组织"走近孔子"的探究活动等三是参与学校常规活动,如为红领巾广播站写写稿子,积极参加学校电视台的工作等   (2) 引导学生看图,并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开展这些实践活动有怎样的好处,在情感上引起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向往通过讨论,使全班同学明白在实践活动中可以锻炼自己活用语文的能力,陶冶艺术情操语文知识能力的运用能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   (3) 引导学生看图,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我们如何开展实践活动交流中,应该突出这样几个认识,其一强调实践是自主的,要积极参与.大胆地展示自己,如制作小报,在写稿、誊写或打印、排版、插图等都要由我们同学自己完成。

      其二强调实践活动是创造性的,要在活动中动脑筋,想办法,创出新意,做出自己的特点来如写春联,除了写现成的,还可以自己创作;比如表演课本剧、撰写剧本就要写得让同学们爱看,包括服装、舞台的设计都可以有自己的创造第三要强调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合作,在实践中有许多地方要和同学共同完成的,需要发挥各自的特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互相学习   2 .培养时时学语文的意识和能力   运用的意义不仅仅是运用,还在于在运用中激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使知识经验的发展获得一个新起点我们在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就是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善于抓住机会,就能在实践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图中的情境为话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在活动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图中的学生是怎样解决的,如果是你,你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以获得更好的活动效果比如,演课本剧时,怎么把课文编成剧本?制作小报时材料不够怎么办?上台演讲的时候忘词了怎么办等?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为学生今后在实践中更充分地锻炼自己的能力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并进行有意识地积累。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和 " 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 .这两个项目既是一种意识也是学好语文的方法和途径对学生而言,这种意识的形成和方法的掌握归根到底是要在实践中实现,本册的 " 习惯篇 " 的教学应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六年级下册阅读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陈明珩 严仍江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下阅读教材共 24 课,分 7 个主题单元,分别是 " 壮丽山川 "" 正义必胜 "" 诗文精粹 "" 探索与发现 "" 感悟人生 "" 咏物抒情 "" 师恩难忘 " 另外, 7 个单元的 " 练习 " 中也安排了相应的阅读内容本册教材亦如此前各册,是《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物化, " 课标 " 的基本精神当然是我们品文的准绳其次,编辑的预设思路与一线教师的教学反馈,也是解读本册教材的重要依据而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的压卷之作,承上启下,在教材序列中自有其特殊地位和功用,这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考量参数当我们据此研读这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会欣喜地发现,本册阅读教材均为难得的精品佳作   一、优秀文化的壮丽画卷   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已成为语文学界的共识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 " 是我党在十六大提出的思想文化建设的核心要求。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蕴的载体入选教材的古今中外佳作名篇,无不以其独特的历史视角和表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