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新途径探析.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5843673
  • 上传时间:2022-06-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9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新途径探析    黄学多1,刘小波2(1.岳麓区清水塘中学,湖南 长沙 411108;2.湖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Reference: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中小学的德育教育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为应对时局的变化,农村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要用与时俱进的理念,探寻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新模式与途径以“尊重”学生为教育起点,通过多种新途径的运用,实现创新教育的理念,切实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Keys:新时期;中学;德育教育G631:A:1674-5884(2012)09-0016-02中小学的德育教育是塑造健全人格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上世纪末,教育部强调,“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②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观不断得到强化,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环境不断变化,不少农村中小学对德育教育开始松懈,缺少探寻教育新途径的动力与勇气笔者认为,在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应根据教育环境的变化,主动调适,应当以“尊重”学生为起点,建立一种平等的教育模式,通过教师的典型示范与情感交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 新时期德育教育环境的新变化农村中小学的德育教育,长期以来,主要由学校领导或政治课教师照本宣科,采取灌输的教育模式这种方式不能说无成绩究其真正效果如何,因缺少具体的评价体系,未能作出恰当的评价近年来,从事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普遍感受到德育教育的艰难,无论是通过历史上典型人物的学习,还是当下宣传部门与媒体树立的道德模范,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感觉不浓笔者根据长期从事中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的经验,认为其主要问题是当今德育教育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农村社会环境不断改变,德育教育的媒介与主、客体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小学教育理念需要适时调整第一,德育教育环境发生了变化目前,农村中小学的生源普遍减少,许多学校进行了关、停、并,升学压力大大缓解,不少学校采取了寄宿制,办学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农村中小学不再片面追求升学率这种转变带来的优点是,农村中小学具备了推行素质教育的客观条件不利的方面是,学生的德育教育几乎由学校来承担,德育教育在整个培养环节的比重大幅度增加而学生由于相对缺乏父母与社会层面的管教,打架、闹事、难以自制的现象也随之增多第二,德育教育的媒介发生了变化在信息化时代,农村中小学大多有了网络,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教育不再单纯依赖教师的照本宣科式讲解,德育教师的灌输或强力宣传模式遇到了阻力网络上诸多负面新闻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开始怀疑社会,追求潮流,不少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观念教育的难度随之增大第三,德育教师的构成发生了变化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往往通过政治课教学得到体现,许多学校没有设立专职德育教师有时借助电影或唱红歌的方式,培养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树立理想信念当前,从事德育教育的教师,发生了明显变化,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德育教育工作,有些学校选择从高校刚毕业的本科生,担任专门的德育教师,他们精力充沛,起早摸黑,全程监控学生的一切二 新时期德育教育新途径的前提面对教育环境的新变化,学校的德育教育需要探索新途径,要考虑到学生的要求,需要衡量德育教育的效果具体说来,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时代的新变化,提高教育的效果,关键看教育的手段与方式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要求作为教师,首要的是要建立一种“尊重”的德育教育模式要求在学校营造一种平等的、健康的道德教育环境,突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个“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核心的功能尊重”,意味着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形成一种平等的氛围,形成一种融洽的气氛。

      第二,全面贯彻创新型德育教育理念21世纪是创新型世纪,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向学生贯彻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在培养创造性人才过程中,必须坚持价值观的引导,以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影响青少年,培养他们关爱人类、关心自然界的品质德育教育就是要引导青少年增强自己的创造意识,坚定自己的创造定向,具有改革创新、积极进取的欲望第三,增强与家庭、社会的协调统一的教育途径课堂思想教育一个钟头,不如家里父母一个指头,也不如公众场所和影视中的一个镜头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不一致时,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就会互相抵消,不少教育工作者由此发出了“5+2=0”的感叹,即两天的家庭与社会的负面影响抵消了学校五天的正面教育可见,学校德育如果没有家庭和社会的合作,就会“孤掌难鸣”,难以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他们的延续和补充针对目前德育教育的单一性、封闭性,目前的学校德育工作需要重新探寻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德育力量的有机结合模式三 新时期德育教育新途径的方法在以上德育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为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农村中小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建立与家长、社区沟通的平台由于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家长普遍不在当地,大多外出打工,为了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效果,学校德育专职教师可以建立短信平台,定期向家长传达中小学生在学校的表现遇到问题与家长及时沟通,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学校可以尽量加强德育教育基地的建设,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定期带学生去当地工厂、敬老院、老干部之家参观访问聘请一些老干部、老党员、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组成一支兼职德育队伍,定期到学校进行法制、国情、党史、革命传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第二,加强互联网的文化教育互联网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第四传播媒体”目前许多中小学生已经严重依赖、电脑,动辄泡网吧,彻夜不归网络虽然为学校的德育突破了时间限制,拓展广阔空间利用网络,可以开拓眼界、增长知识但网络也给青少年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目前,在农村中小学的周边,网吧泛滥成灾学校德育部门在加强对学生上网管理时,也要注意到网络教育的正面效果利用网络来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正确引导青少年上网,使网络文化的主流积极向上,把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引向文明健康的方向和轨道针对互联网双向选择的特点,还可以建立德育网站,增设适合的具有吸引力的多种栏目,如电子信箱、心理咨询、热线服务等形式,在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使网络也成为师生之间交友谈心、宣泄情感的一个重要场所。

      第三,做好德育教师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待遇目前,德育教师的工作量大,起早贪黑,所要处理的事务繁忙,同时,还要与家长、社会进行广泛的联系这对德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强化德育教师的荣誉感、使命感,也应当加强对德育教师的培训,比如,组织德育教师去中心城市或红色基地等地方进行考察,鼓励撰写考察报告,提高改进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第四,建立德育教育目标管理体系学校德育教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其协调有序的正常运行加强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建立和实行目标管理系统,以此全面提高德育管理质量同时,建立与健全信息反馈体系,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了解学校德育教育计划的执行情况,这就需要学校、班级团支部等团组织积极发挥作用,适时进行反馈,对突出的班团组织与个人予以奖励,对于打架斗殴等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给予耐心的批评教育,突出预防为主、惩罚为辅的管理理念总之,在知识经济风起云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网络文化铺天盖地的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既获得了发展的契机,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德育工作者应当正确认识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艰巨性,实现德育教育的创新理念,运用新途径,新方法,切实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责任编校 王小飞)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