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docx
4页注重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22摘要:《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于1981年发表的代表性著作,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真实故事,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并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书中的小林校长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目标并顺应学生的善良天性,为学生构建和谐自然的校园环境,促使学生快乐自由地发展本文通过对该著作的概述和分析,来阐述巴学园的教育理念关键词:《窗边的小豆豆》巴学园身心和谐发展一、《窗边的小豆豆》文章概述通过对《窗边的小豆豆》文章大体的概述,可以帮助读者认识此书的教育理念,下面是对其进行概括分析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因为淘气而做出的不合乎寻常的行为,被原来学校误认为是“问题”儿童而被校方劝退,后来经过母亲一番别有用心的寻找,有幸来到了巴学园在巴学园上学,有着不同于原来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有着儿童比较感兴趣并且贴近于生态的教学环境在小林校长的爱护与指导下,小豆豆从原来的“怪孩子”变成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读本书都会引发内心的感触与共鸣,让我们不禁感叹小林校长那璀璨夺目的教育智慧是多么的伟大二、巴学园的和谐教育理念1.个人身心的和谐发展。
小林校长的教育理念是要尊重孩子们的天性,注重孩子身体和心灵这两个方面的和谐发展他认为:“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人的影响,这些优良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这和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洛克提出的“白板说”相一致,说明了每个孩子其实一出生都是一张白纸,所有的东西都是后天学到的,而孩子的身心要得到和谐发展,对孩子的教学就不应该采取一味灌输知识的方式,而应从孩子的视角来安排课程的教学,通过不断的有效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教学生如何爱人,如何尊重人2.师生、生生关系平等——人与人的和谐顺应天性,懂得尊重,学会倾听,是小林校长以及巴学园的教师们所推崇的,伟大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能做小孩子的先生校长和老师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关怀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并教导孩子们要友好相处、互相帮助、互相理解3.人与自然的和谐大自然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学生通过切身接触大自然,可以学到课本学不到的知识其中的散步活动便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也是老师们精心设计的一项自然教育课程和一种激励学习的方式,孩子们在自由玩耍散步的同时,通过老师的讲解,也能够学到关于生物、历史、理科等知识。
三、巴学园的教育启示1.蕴含在生活细节里的爱心教育《窗边的小豆豆》所描写的巴学园,其教育理念完全是依照儿童心理的,到处都洋溢着寓教于乐的氛围,孩子们得到校长和老师的极大尊重与关怀比方说,小豆豆第一次迫不及待地挤进学校,因为她看到了不会动的电车每当吃午饭的时候,小林校长为了不让孩子们养成偏食的习惯,并注重营养搭配均衡,把每天食用的食物分成“山的味道”(植物类)和“海的味道”(动物类),倘若哪个学生从家带的食物少了哪一类,小林校长的夫人便会给他添上,他关注的是孩子的饮食是否均衡,而不是谁的饭菜奢侈或者寒酸并自编了“好好嚼呀”的饭前歌用餐期间也鼓励孩子到大家面前展示自己,让孩子们在欢快中融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2.有的放矢的教学巴学园的上课方式有其独特之处,没有规定的课程与上课时间,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开始学习一天中的哪门课起,学生们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样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只要在一天当中完成教学目标,老师就会带着出去散步活动在巴学园,学校会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从做中学到不少自然知识和生活常识3.营造了公平、平等的学习环境在巴学园,校长努力地消除学生差距,深度挖掘学生们的特长,尽其所能地去营造公平、平等的学习环境。
比如说,为了帮助身体上有缺陷的学生消除这种自卑心理,校长鼓励孩子们不穿衣服游泳,目的就是想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身体都是最美的”,此外,还专门为身体极其矮小的高桥君量身设计运动会项目,并取得了连续几年的冠军,从而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参考文献[1]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M].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2]王郡芳浅谈《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和谐教育[J].青年作家,2014,16,230[3]姜宽飞顺应天性,回归本真——我读《窗边的小豆豆》[J].中国德育,2008,12,73-75[4]王鑫尊重受教育者个性,还生命以真、善、美——读《窗边的小豆豆》[J].思想理论教育,2007,02,84-89[5]曾思思赵正论如何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J].教育文汇,2015,02,15-17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