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范文七篇.docx
13页学习教育心得体会范文七篇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1 ﻫ 新义务教育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是在对我国依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指导和保障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与准则法律将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并重点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障义务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问题作出了规定新法律着力建立和完善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各项制度,在很多方面有创新、有突破,为我国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程,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ﻫ 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上的重大成果,也是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必然,为学校办学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新《义务教育法》中,四处提到非凡教育,充分体现了这届政府人文化的关怀和亲民的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升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让这些有残障的孩子、这些家庭看到希望,看到党对他们的这种关怀。
从这一点上看,新《义务教育法》凸显了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教育工作者感到振奋和欣慰ﻫ 新法明确了对义务教育质量的要求,第一次将素质教育明确写入法律,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要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统一在教学的活动中这些内容必然影响到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在实施新《义务教育法》过程中,我有这样的思考ﻫ 目前,整个社会对考学越来越重视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好的中学,很多家长不惜重金买学区房,北京的一个妈妈甚至花十万元买了个门洞,为的是孩子有个好学校上再有就是家长为了孩子能择校,周六、周日给孩子报很多班,为的是拿这证书和那证书,使他们成为进中学的敲门砖ﻫ 针对近年来义务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择校热”等新问题,新义务教育法明确“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我相信在新法的保护下,每个孩子都会受到同等的教育的ﻫ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2 听了王局长就“立志、孝亲、尊师、友学、常善、救失、守法”和落实《弟子规》等八德方面的教育内容,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与道德教育课,王局针就日常教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孝亲和法治教育,讲述了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并从司法理论与实践的视角研究现代青少年成长方向目标、素质培养和道德与法制教育等问题。
王局长全面透彻的讲解在会上大感人心,深受启迪和震撼 听了王局长讲座后我园依据教育局202X年重点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深入落实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救失、守法和落实弟子规“新八德”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师幼的文明形象,结合我园实际,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以学习落实“新八德”为具体内容,广泛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让新八德内容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活动之中从《弟子规》吸取营养,并结合我园实际情况,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及家园共育等方式让校园、家庭、社会形成合力,融入“新八德”教育思想,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王启顺及王欢著《道德与法制教育——183创新模式指导教程》及《成才之路,必由之路》,使我园教师深刻理解和认识学习实践“新八德”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加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通过学习活动,全园师生提高了道德意识和增强了法制观念,收获极大今后我校将“新八德”落实到德育教育中,使法律、道德根植于教师的心中,让“新八德”伴随着幼儿的茁壮成长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3 ﻫ 当前有一种声音认为,现行课堂上推行的合作学习很多流于形式在有人听课的时候,教师就会把学生的座位由为讲授服务的“秧田式”改为合作讨论的“圆桌式”,6-8人围坐在一起,似乎这样就是合作学习,似乎这样就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位学者评价一节以合作学习为特征的课,搜集的课堂数据显示:课上教师示意学生合作学习达18次,而16次合作属于低效合作,2次属于无效合作 在这样的课堂上,合作变成了短暂的“合坐”,教师不理解,学生难接受,课后随即也就像扔垃圾一样把它丢弃了这样的“合作”作秀意味过浓,因而也不可能成为学习的常态 我读了张素兰老师的《合学教育:打造教育动车组》一书后,才逐渐了解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ﻫ (1)关注学情决定合作是否顺应需要ﻫ 我们可以把牛牵到岸边,却不能按住牛头强使之喝水合作学习亦然合作学习是学生的学习需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时时处处都需要合作心理学的“需要理论”是我们推动合作学习时不能不思考的角度合作学习是否有效,首先要看教师是否在需要合作的时候设置合作 (2)小组的合理构建ﻫ 第一、合作小组的成员之间应该存在差异,包括智能、性格、成绩差异,但差异都不能过大ﻫ 第二、合作小组的成员之间同性别组合优先ﻫ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萌动时期,所以在组合小组时,应该首先考虑同性别组合优先,以避免不必要的“感情纠葛”ﻫ 第三、合作小组的成员之间尊重自愿,整体协调ﻫ “强扭的瓜不甜”这句话很生动地阐述了一个处事原则:不要强加于人。
尊重自愿、整体协调的原则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就个体而言,在组合学习小组时要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努力使得愿意组合的同学组合到一起,二是就整体而言,要有班级整体的协调,有班级的通盘考虑协调时,要鼓励那些班委、团员表现出高风亮节ﻫ 第四、合作小组的成员之间要保障麻烦程度最低,方便程度最高ﻫ 各小组确立以后,要在座次上提供方便如:1、把学习相对薄弱的同学排在前面,把学习相对较好的同学排在他的后面,当组员回头去问问题时,给别人带来的麻烦比较少,有利于合作的稳固与发展2、一是单独组成理科合作组、文科合作组;二是组成文科与理科互相补充的合作组 第五、先观察后组建,先磨合后稳定 在师生初步了解、同学彼此愿意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合作学习的试运营,然后磨合、调整ﻫ (3) 把复习挪到课上,设置合作复习环节ﻫ 在上课伊始,教师留出约5分钟时间,由学生互相提问、讲解、补充、纠错 教育家阿希姆·福尔丁斯说过:“任何事情只听到或者读到一次,一个月内就会逃出记忆如果把它教给别人,它便变成身上的一部分,除了死亡,不会被夺走复述学习内容,不但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合作能够保证复习过程中的全员参与,保证复习质量,使复习具有个性化特点,从而把巩固性复习或准性复习落到实处。
ﻫ 推演开来,以学情为基础,在需要印证核实、拓宽加深、复习巩固、合作探究的环节设置合作学习,在知识重点合作巩固、在知识难点合作攻关、在知识生长点合作催生、在知识易错点合作辨析、在知识易忘点合作记忆,这样的合作才能够远离作秀,服务于教学ﻫ (4)深度的合作不同于工具化的“一帮一,一对红” 一帮一是单向的,而合作是双向的只有把学习优异的学生当作独立发展的生命体,合作学习才能够得以深入在合作学习中,在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提升兴趣的同时,教师需要让学习优异的学生实现在以人为镜的对比中反观自照,在与异样的思维碰撞时拓展视角,在讲述知识的过程中训练表达,在人际交往中将心比心练达人情在互相讲说的过程中,他们以说激思、以说验思、以说校思、以说定思,从“听明白”到“想明白”再到“讲明白”,实现明白境界的三级跳面对其他同学的错题,教师还要帮助学习优异的学生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帮人改错等于帮己防错,同学出现的错误就是自己的学习资源ﻫ (5)是否合理控制小组人数决定了合作能否紧密细致ﻫ 小组的学生数量是决定合作能否深入、能否远离作秀的因素之一实践证明,两人组成的学习小组效率最高如果合作小组人数太多,就容易造成合作的形式化。
ﻫ 两个人的谈话,彼此都很难“溜号”三个人谈话,其中的一个人就有可能被“边缘化”,其参与程度会低于另外两个人两人一组最小规模的合作,为处于相对弱势的学困生创造了充满心理安全与自由、保护自尊的氛围,各类学生也都能全身心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之中ﻫ 两人学习小组固定后,教师还可以把相邻的小组组成大组,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在大组内解决塔式的组织结构,使学生学习时产生的很多问题被消化在基层,消化在课上教师要讲的,就只剩下那些需要拓展提高的内容,以及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ﻫ 把时间、问题和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小组规模最小化,小组间彼此联动,学习优异的学生发挥辐射功能,这样就创造了合作学习的别样风采学生遇到的问题得到个性化解决,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及时有效的关照,学习优秀的学生也在彼此交流中得到认知拓展和能力提高这样的合作学习会因为真实有效而远离作秀ﻫ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凡是合作学习开展得好的教师,都十分注意以科学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并辅之以深入细致的合作思想渗透合作学习是叶,合作思想是根如果只在形式上合作,那么合作学习就注定只能沦为一个口号,或是一个名不副实的标签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4 ﻫﻫ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教育行动,它是由朱永新教授提出来的。
新教育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以前总认为教育里的角色只有学生和老师,是学生和老师的双边活动组成了教育,现在想想那些想法真的是很幼稚的,自己考虑的太浮浅了当今时代的教育一定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在学校的,更要有家庭的和社会的,要符合新教育的理念ﻫ 新教育倡导师生、家校、亲子间“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学生、老师、家长共同配合,做好家校共育的教学工作,让孩子的教育生活不要仅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小的场合里,真正的教育应该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会,从小让孩子体会教育无处不在,活到老学到老,这样学生是不易产生厌学心理的同时新教育还倡导学生应有“晨读、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让学生体会阅读的重要性和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快乐的成长,体验人生真谛,同时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ﻫ “一个人走进学校并不意味着接受教育,只有当他面对一本书沉浸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我们要在这条教育之路上走的更远,在道路上不断追求我们的理想,全身心的投入到我们的教育生涯里,在与别人合作的同时,演绎最精彩的教育教学,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ﻫ 教师首先应该是热爱生活的、关怀生命的,对待生活应该是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我们接触的是最富有朝气,最具活力的孩子,所以我们教师应具有前瞻的、发展的眼光;我们参与着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者的成长过程,所以我们应该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完善自己的人格。
使我们的学生通过接受教育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刻苦、自信、坚韧、进取、探索等品格,使我们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良好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使我们的学生具备先进的道德意识和积极的人生观理想看着总是美好的,也是遥远的然而只要我们心中追求这理想,那么理想就会在追求的过程中接近ﻫ 教育的理想是我们要对学生的成长埋下些积极的伏笔教育的成果并不是现在检验的,并不是依靠现在的所谓的考评和考试来检验的,教育的成果是在发展的延伸的,最好的检验是在未来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这里的“人”,不仅仅指学生,也包括教师和家长记得作家峻青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但在关键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你年轻的时候 成长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成长是什么?成长需要动力,可以是来自外在的力,更需要内在的动力----一种激励思考和改变自我的动力我认为,成长的动力之源就是学习ﻫ 所以,学生要读书,教师更要读书让反思成为习惯成长过程反思,在成长过程中体验到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引发的思考;工作过程反思,一个学生、一个教案、一堂课、处理一件事情、开展一次活动的体验与思考,带来哪些认识上的变化,教育理想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