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吉安市禾市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5页江西省吉安市禾市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Xn-含中子N个,X的质量数为A,则ag X的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 (A-N+n)mol B. (n+A) molC. (N+n) mol D. (N-a) mol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Xn-化合价可得X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nX,因X的质量数为A,则HnX的摩尔质量为(A+n)g/mol,agX的氢化物的物质的量为 mol,每个HNX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A-N+n),故ag X的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mol,故A项正确;答案选A2. 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就是太阳能电池,应用相当广泛B. 利用蓝绿藻等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阳光作用下可使水分解产生氢气C. 贮氢合金的发现和应用,开辟了解决氢气贮存、运输难题的新途径D. 煤、石油、天然气、氢能中,天然气、氢能是可再生能源参考答案:D分析:A、光电转换的基本原理是光电效应;B.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且燃烧产物是水没有污染,水可以在光能作用下分解成氧气和氢气;C.气体难贮存和运输,将其转化为固态易贮存和运输;D、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不能再生,而氢能是可以再生的能源。
详解:A. 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就是太阳能电池,它的基本原理是光电效应,应用相当广泛,选项A正确;B、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且燃烧产物是水没有污染,所以氢气是21世纪极有前途的新型能源,科学家可以利用蓝绿藻等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阳光作用下使水分解产生氢气从而利用氢能,选项B正确;C.气体难贮存和运输,将其转化为固态易贮存和运输,所以贮氢合金的应用,是解决氢气贮存、运输难题的新途径,选项C正确;D、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不能再生,而氢能是可以再生的能源,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3. 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的 A.Na+ 、NH4+ 、NO3-、MnO4- B.K +、SO42-、Cl-、Mg2+ C.K + 、 H+ 、 HCO3-、Br- D.Ba2+ 、Na+ 、OH-、CO32-参考答案:B略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为22.4LB. 1molH2和1molHe中,所含分子数、原子数、质量均相同C.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D. 体积为8L的O2,其质量可能为8g参考答案:DA、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态物质的体积为22.4L,A错误;B、1molH2和1molHe中,所含分子数相同,但原子数、质量均不相同,B错误;C、硫酸是二元强酸,盐酸是一元强酸,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C错误;D、满足一定温度和压强时,体积为8L的O2,其质量可能为8g,D正确,答案选D。
点睛:选项D是解答难点和易错点,解答时需要注意气体体积的影响因素受温度和压强影响大,相同体积的气体,温度、压强不同时,物质的量不同另外也可以根据PV=nRT分析解答5. 张清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年,他准确测得In的原子量为114.818,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这是原子量表中的首次采用我国测定的原子量值已知In的原子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In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In为长周期元素B.In为过渡元素C.In易导电导热D.In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参考答案:B略6. 下列关于硝酸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B.浓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而稀硝酸与金属反应可置换出氢气C.因常温下铝和铁不与浓硝酸反应,所以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D.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只表现出氧化性参考答案:A解析:浓、稀硝酸都有氧化性,可与除Au、Pt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且不产生氢气;在与金属反应时,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因为铝和铁在冷浓硝酸中钝化7. 烃的某衍生物甲的分子式为C7H14O2,已知:其中乙和丙具有相同摩尔质量,且乙不与Na2CO3反应,则乙的可能结构有( ) A. 3种 B.4种 C. 5种 D. 6种参考答案:B略8.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足量的烧碱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OH﹣+CO2═HCO3﹣B.盐酸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Ag+═AgCl↓+H+C.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少量CO2:SiO32﹣+CO2+H2O═H2SiO3↓+CO32﹣D.将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参考答案:C【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烧碱过量,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B.氯化氢为强电解质,应拆成离子形式;C.二氧化碳少量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和碳酸钠;D.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解答】解:A.足量的烧碱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离子方程式:2OH﹣+CO2═H2O+CO32﹣,故A错误;B.盐酸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Cl﹣+Ag+═AgCl↓,故B错误;C.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离子方程式:SiO32﹣+CO2+H2O═H2SiO3↓+CO32﹣,故C正确;D.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C.9. 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石油的分馏 B、石油的裂化 C、煤的干馏 D、乙烯聚合参考答案:A略10. 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的是( )A.NH4Cl=====NH4↑+HCl↑ B.NH3+CO2+H2O====NH4HCO3C.2NaOH+Cl2==== NaCl+NaClO+H2O D.2Na2O2+2CO2==== 2Na2CO3+O2参考答案:D略11. 如图所示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如下,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 实验后的记录:①Cu为负极,Zn为正极②Cu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③SO向Cu极移动④若有0.5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25mol气体⑤电子的流向是:Cu→Zn⑥正极反应式:Cu-2e-===Cu2+,发生氧化反应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参考答案:B略12. 有关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图Ⅰ所示电池中,MnO2的作用是催化剂B. 图Ⅱ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C. 图Ⅲ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Cu2+浓度始终不变D. 图Ⅳ所示电池中,Ag2O是氧化剂,电池工作过程中被还原为Ag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得到电子被还原,为原电池的正极,A错误;B.铅蓄电池放电时电池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该反应中浓硫酸参加反应,所以浓度降低,B错误;C.粗铜中不仅含有铜还含有其它金属,电解时,粗铜中有铜和其它金属失电子,纯铜上只有铜离子得电子,所以阴极上析出的铜大于阳极上减少的铜,所以溶液中铜离子浓度降低,C错误;D.该原电池中,正极上氧化银得电子生成银,所以氧化剂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D正确;答案选D。
13. 关于容量瓶的使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蒸馏水荡洗后必须要将容量瓶烘干B.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 C.为了便于操作,浓溶液稀释或固体溶解可直接在容量瓶中进行D.为了使所配溶液浓度均匀,定容结束后,手握瓶颈,左右来回振荡参考答案:B略14. 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 实验室可用NH4Cl和石灰水制取氨气D.NH3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作制冷剂参考答案:A解析:NH3与HCl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因NH3易溶于水,实验室制NH3用NH4Cl固体和熟石灰加热,C项错误;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可用液氨作制冷剂,D项错误15. 在一定条件下,NO跟NH3可以发生反应:6NO + 4NH3 == 5N2 + 6H2O,该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元素的质量比是A.3 :2 B.2 :1 C.1 :1 D.2 :3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为了确定某铝热剂(含氧化铁和铝)的组成,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1)若取a g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生成的气体为b L(标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样品中铝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2)若取a g样品,在高温下能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样品中氧化铁与铝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用含a 、b的代数式表示)3)待(2)中反应产物冷却后,往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c L(标况),则该气体与(1)中所得的气体的体积比c∶b=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2Al+2OH-+2H2O=2AlO2-+3H2↑ mol (2) Fe2O3 +2Al2Fe+Al2O3 (a-)︰ (3)2∶3【详解】(1)铝热剂中的氧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由方程式可知3n(Al)=2n(H2),n(Al)=×= mol;(2)铝热反应为置换反应,方程式为Fe2O3 +2Al2Fe+Al2O3,在铝热剂中铝的质量为×27g,则氧化铁的质量为(a-×27)g,故样品中氧化铁与铝的质量比为(a-):;(3)由于样品在高温下恰发完全反应,所以n(Al)=2n(Fe2O3),因此可得ag样品中铝的物质的量与反应后生成铁单质的物质的量,它们在反应中与氢气的关系式分别为2Al~3H2、2Fe~2H2,通过计算可知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故c∶b=2: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在方程式中的应用,当涉及多个反应时,可根据关系式来进行计算过程的简化,优化计算思维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6分) 将2mol H2O和2mol CO置于1L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加热至高温,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H2O(g)2H2+O2 2CO+O22CO2(1)当上述系统达到平衡时,欲求其混合气体的平衡组成,则至少还需要知道两种气体的平衡浓度,但这两种气体不能同时是 和 ,或 和 填分子式)(2)若平衡时O2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n(O2)平=a mol, n(CO2)平=b mol试求n(H2O)平=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参考答案:(1)H2O H2 CO CO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