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王行宫遗址.pdf
3页楚王行宫遗址穿越时空的隧道, 我们来到 2700 前的春秋楚国时代, 公元前 688年,楚灭申国(南召境属申国)灭申后楚文王即在南召县鹿鸣山下的云阳镇内修建楚王行宫,在行宫内,楚文王和爱妃种下二棵柏树,时光飞逝, 2700 年过去了,两棵古柏屹立千年灰褐色的树干上密密麻麻布满厚实的鳞片,凝重而不失秀雅,苍老而不失挺拔,这便是我的家乡云阳镇一小校园的二株古柏, 2700 年的历史长河里,当年行宫的建筑已不见踪影,只有二株古柏在向人们诉说着这里的当年故事云阳楚王行宫, 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处楚王行宫遗址到明朝成化年间, 在楚王行宫遗址上又建了文庙, 从清末开始, 文庙成为讲学授课的学校 ”在一小校门旁,有一块刻 “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的石碑 “校门是由文庙的照壁改造的这是一块下马碑,无论是什么身份的人,到了文庙前必须要下马以示恭敬 ”走文庙大门,文庙的前殿如画般映入眼帘 古殿前,一大丛青竹随风摇曳,平添雅致一座石桥通往殿门,桥下荷叶田田 “这座石桥,叫状元桥在以前,只有这里出了状元,文庙的正门才打开,也只有状元才能走这座石桥 ”绕过前殿, 两棵古柏以刺天雄姿抢入眼帘 灰褐色的树干上密密麻麻布满厚实的鳞片,凝重而不失秀雅,苍老而不失挺拔。
这两棵柏树有 2700 年的树龄了, 有 25 米之高 相传是楚王与他的爱妃种下的这儿的人也叫它们‘夫妻树’ ”柏树人称寿树,古人赞誉柏树为“百木之长” ,同时它也是祭祀的象征据推测古柏是与楚王行宫同生同在的,在行宫建成伊始,便栽下了这两棵柏树古柏旁,一座明代石碑记录了楚王行宫的存在: “南召县西北隅有子城,内广八十步,袤四十步,世传为楚王行宫按南阳春秋时并入于楚,子城虽废岁久,基极高厚,上有楼台八处,前有三峰突起,俨然王者宫阃之所也 ”云阳旧时称武城,是春秋时期“北扼汝洛,南控荆襄”的重要扼口南有云阳关、北有鲁阳关,关门四周又有关庄寨、太子山寨、九里山寨、罗圈寨等关城拱卫,使这座行宫处在雄关卫护之中楚王在这里与周边各国之君开展了一系列“武城会盟”活动遥想 2700 年前, 楚文王在此与心上人画眉摘花, 风光何等旖旎如今行宫遗址上,已没有一砖一瓦,只剩两棵古柏和那座石碑,站在楚王行宫前,听到朗朗书声,茫然回首,你会感觉到,两棵古柏如同两位历史老人,似在默默追忆着悠悠岁月。












